《墨經》
拼音:mò jīng
 
同义词条:墨经,《墨辩》,墨辩
《墨經》
《墨經》
 
 
  《墨經》是中國戰國時期後期墨家的著作。指今本《墨子》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 6篇;《墨經》亦稱《墨辯》,主要是討論認識論﹑邏輯和自然科學的問題。
 
 濟部

注解和研究

 
《墨經研究》
《墨經研究》
  《墨經》之名始見於《莊子·天下》篇。晉代魯勝曾以《墨子》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爲 《墨辯》,作注,還“引《說》就《經》,各附其章”。秦漢以後,隨着墨學的衰微,《墨經》也很少流傳。現在可見的隻有魯勝的《墨辯注叙》,保存在《晉書•魯勝傳》中。清代乾隆年間,畢沅孫星衍﹑汪中﹑張惠言等紛紛爲《墨子》作注。後來孫詒讓匯集畢沅以來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的見解,輯成《墨子閑詁》一書,其中有對《墨經》的考訂。近現代學者譚戒甫的《墨辯發微》﹑高亨的《墨經校詮》﹑沈有鼎的《墨經的邏輯學》﹑詹劍峰的《墨家的形式邏輯》等著作﹐聯繫歷史背景,比較古希臘﹑印度的邏輯學,綜合自然科學和經濟學的知識,對《墨經》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墨經》有一個大體可讀的脈絡。
 
  《墨經》是《墨子》書中的重要部分,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經》有《經上》《經下》《經上說》《經下說》四篇(一說還包括《大取》《小取》共六篇)。《經說》是對《經》的解釋或補充。也有人認爲《經》是墨家創始人墨翟主持編寫成自著,《經說》則是其弟子們所著錄。《墨經》的内容,邏輯學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學次之,其中幾何學的10餘條,專論物理方面的約20餘條,主要包括力學和幾何光學方面的内容。此外,還有倫理、心理、政法、經濟、建築等方面的條文。 《墨經》中有8條論述了幾何光學知識,它闡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說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係,這些比古希臘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75)的光學記載早百餘年。在力學方面的論說也是古代力學的代表作。對力的定義、杠杆、滑輪、輪軸、斜面及物體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論述。而且這些論述大都來自實踐。

成書


  《墨經》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 癸巳(公元前388年)。《墨經》,又稱《墨辯》。《墨子》的一部分。包括《經》上下,《經說》上下,《大取》、《小取》六篇。一說僅包括前四篇。其主要内容爲認識論、邏輯學,將知識分爲“聞知”、“說知”、“親知”,強調“名實合”;提出“辟”、“侔”、“援”、“推”等邏輯範疇;對惠施、公孫龍、莊子的名學觀點進行了批評總結。此外還涉及數學、光學、力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内容,是對先秦時代科學成就的重要記錄。有晉魯勝注,早佚。《晉書•隱逸傳》僅存其《墨辯序》。清畢沅、張惠言、孫詒讓作過整理校釋,另有梁啟超《墨經校釋》、譚戒甫《墨辯發微》、高亨《墨經校釋》。 早在2300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經》中就包含了豐富的關於力學、光學、幾何學、工程技術知識和現代物理學、數學的基本要素。”

《墨經》中的科學

幾何光學

 
墨經易解
墨經易解
  在《墨經》中還記載了豐富的幾何光學知識。墨子在當時就已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對實驗結果作出了精辟的見解。在一間黑暗的小屋朝陽的牆上開一個小孔,人對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對的牆上就會出現一個倒立的人影。爲什麼會這樣呢?《墨經》中寫道:“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爲光線象射箭一樣,是直線行進的。人體下部擋住直射過來的光線,射過小孔,成影在上邊;人體上部擋住直射過來的光線,穿過小孔,成影在下邊,就成了倒立的影。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墨經》中還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了物體和投影的關係。墨家認爲,光被遮擋就產生投影,物體的投影並不會跟隨物體一起移動。飛翔的鳥兒,它的影子仿佛也在飛動着,實際上並不然。墨家指出飛鳥遮住了直線前進的光線,形成了影子。一瞬間後,飛鳥移動了位置,原來光線照不到的地方,現在照到了,舊影就消失了,而在新的地方,出現了新的影子。這就是說,鳥在飛翔中,它的影子並不跟着移動,而是新舊投影不斷更新。在二千多年前,能這樣深入細致的研究光的性質,解釋影的動和不動的關係,是非常不容易的。
 
  墨家在研究了兩個光源同時照射一個物體和成影現象以後指出:一個物體有兩種投影,是由於它受到兩個光源照射的緣故;如果隻有一個光源照射一個物體,則隻會產生一個投影。這些論述與現代光學中的“本影”,“半影”描述非常吻合。

物理學

 
《墨經校解》
《墨經校解》
  《墨經》是墨家學派的著作,也是他們進行私學教育的教材(墨經書頁見插頁圖3)。《墨經》中有關物理知識的内容,主要是在力學和光學方面。
 
  《墨經》中對時間和空間概念分别作了正確的定義。如“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就是說,時間是不同時候的通稱。空間是包括各個方面的一切地點。並區分了時間和時刻的概念,如“始,當時也。”“時,或有久,或無久。始,當無久。”就是說,時間可分爲“持續(有久)的”和“非持續(無久)的”,即瞬時的兩種。“開始”則屬於“無久”的瞬時的那一種。墨家又把機械運動定義爲“動,或(域)徒也”。意思是說,運動乃是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動。
 
  《墨經》中對力的概念提出了初步的論述。“力,刑(形)之所以奮也。”即是說,力是使物體開始運動或加快運動的原因。《墨經》中還進一步把重量與力聯繫了起來,“力,重之謂。下與(擧),重,奮也”。顯然它指出了物體的重量也是一種力。並說明物體下落或向上擧時,都有力的作用。墨家以桔槔和秤的工作原理爲例,總結了杠杆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本(重臂)”、“標(力臂)”、“權”、“重”等概念,論述了等臂杠杆和不等臂杠杆的平衡條件,並指出“挈,長重者下,輕短者上。”即杠杆的平衡,不但取決於兩物的重量,還與“本”、“標”的長短有關。可見墨家已知道了可以用兩種方法來調節杠杆的平衡,並已進行了杠杆原理的探討。
 
  墨家還叙述了斜面上的物體失去平衡的道理,以及利用斜面來提升重物的方法。他們曾設計了一種裝着滑輪的前低後高的斜面車,稱爲“車梯”,用來載重物沿斜面不斷升高,以節省人力。
 
  《墨經》從早爲人們認識的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出發,首先提出了影與光、物之間的關係。如“景不徙,說在改爲。”就是說影是不動的,爲什麼有時看到影在移動呢?這是由於光源(或物體)移動而使影改變位置的緣故。接着對本影和半影及影子的大小跟光源、物體的關係等等作了論述,如“景二,說在重。”“景之大小,說在迆正、遠近。”這兩句分别是說,兩種陰影區之所以形成,是由於兩個光源的光線照射到同一物體上,在物體後面產生的兩個陰影區互相重叠的結果。同一物體之影所以會有時大有時小,是由於光線照射於該物體有時斜、有時正,以及光源離物體有時遠、有時近的緣故。又如“景倒,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指出了小孔成像之所以倒立,是由於光線在小孔處交叉,至於像的長短,則於小孔的位置有關。並進一步說“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内也。”具體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墨經》還介紹了平面鏡成像,叙述了凹面鏡、凸面鏡成像的規律,如“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說在中之内外。”即凹面鏡可以生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或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原因是由於人在球面中心和焦點之外還是之内。又如“團,景一。”即物體不管離凸面鏡的距離遠近如何,凸面鏡隻可以生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可見,墨家私學不僅相當系統地研究和傳授了幾何光學方面的知識,得出了精辟的見解和結論,而且在研究和傳授中已運用了觀察、分析和科學實驗的方法。
 
  此外,墨翟曾在地下設甕,利用共鳴現象,探查敵方挖洞攻城的計謀。到宋代曾公亮,在他的《武經總要》中,把這種方法稱爲“甕聽”,這是聲學效應在軍事中的應用。
 
  我國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現了青銅鏡,到了戰國時期,無論在青銅鏡的制造和使用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墨子和他的弟子對鏡子成像的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平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的成像的理論。
 
  在分析鏡面成像的時候,墨家把物體看做無數物點組成的,所成的像由無數“糗”組成。“糗”字本義是炒米粉,在這里取它極細小的含意,描述物體成像的像點。
 
  墨家知道光在透鏡或凹面鏡之前會聚焦。《墨經》上說:“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瘴內也。”景就 是影,指物體的影像;內就是納,也就是聚集在一點的意思。《墨經》里常稱焦點爲“正”或“內”,所 以我們知道墨家已研究出光線聚集原理。
 
  墨子家對凸面鏡生虛像的原理也很了解。《墨經》記載:“景之臭無數,而必過正,故同處其體俱然。”意思是說:物體影子由物體距離鏡子距離的遠近來確定,任何一處都可成影,所以說影無數,但這些影子都必然通過焦點,即過“正”。在我們知道的所有能成像的物體中,太陽是最遠的,所以它成像在焦點上。而物體離鏡面愈近,成像的位置愈遠;如果物體和太陽一樣遠,則影像也在焦點上,所以說,“同處,其體俱然”。
 
  墨家已經知道凹面鏡成倒實像的現象,《墨經》說:“臨鏡而立,景到。”意指物體經過凹面鏡的反射,所成的影像是倒的,“到”就是倒的意思。書中對這種現象給出了解釋:“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
 
  從《墨經》中的記載可以看出墨家對光的性質以及凹凸面鏡成像現象相當了解。不難推測在墨家所處的時代,我國已經出現了凹面鏡及凸面鏡。而且墨子及其弟子一定做了很多次實驗,並針對這些實驗進行了認真的觀察和思考才能得出這些結論。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經史著作中,《墨經》是唯一一本對我國古代幾何光學發展進行系統性論述的典籍。
 
  據《墨子·備穴篇》中記述,在當時人們爲防禦敵人攻城,設計了一種地下聲源探測裝置。具體的方法是,沿城牆根每隔一定距離挖上一口井,挖到地下水位以下約兩尺爲止,然後在井下放置一個容量七八十升的陶甕,甕口蒙上皮革,做爲地下共鳴箱。讓聽覺靈敏的人伏在甕口仔細聽,當有敵人挖坑道攻城時,就可以根據陶甕響聲的大小來確定敵人的方向位置,以便出兵迎擊。

數學

 
墨經數理研究
墨經數理研究
  《墨經》在數學方面,提出了一些幾何學的定義,這表示我國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了理論幾何學的萌芽。例如:
 
  “平,同高也。”說的是平的定義,指出高低相同就是平。
 
  “直,相參也。這里參就是三。三點共一線就是直,這是直線的定義。
 
  “同長,以正相盡也。”是說兩個形體相比較,恰好相盡就是長度相同。
 
  “中,同長也。”說的是形體的對承重心的定義。
 
  “圓,一中同長也。”這是《墨經》中對圓的定義。這與近代數學中圓的定義“對中心一點等距離的點的軌蹟”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墨經》中還提出了“端”、“尺”、“區”、“穴”等概念,大致相當於近代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書中寫道:“端,體之無厚而最前者也。” “端,是無間也。”“端”字原意是植物初出土的芽尖,整個植株由它長成。這里借用來描寫幾何學上的沒有厚度也沒有間隙、無法間斷的“點”,這種思想雖然在現在看來還不是十分准確,但在當時的文明程度下,還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哲學

 
墨經邏輯研究
墨經邏輯研究
  哲學内容,自然觀方面,《墨經》擺脱了前期墨家天志、明鬼的思想影響,根據當時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對時間﹑空間﹑運動等哲學範疇作出了明確的說明。《經上》說:“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墨經》指出,“久”是時間範疇,包括古今早晚等一切具體時間在内;“宇”是空間範疇,包括東西南北等一切場所;“異時”與“異所”則構成“宇宙”,宇宙是無限的。《墨經》用時間與空間的統一來說明運動。《經下》說:“宇或徙,說在長宇久”;《經說下》解釋說:“長,宇徙而有(又)處,宇南宇北,在旦有(又)在莫(暮);宇徙久”,認爲物體的運動必經歷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在一瞬間内,物體既不在某一點又在某一點上,但整個運動卻是由此處到達彼處,由此時至於彼時,時間﹑空間和運動三者是統一的。
 
  認識論方面,《墨經》繼承和發展了前期墨家唯物主義反映論的思想,闡明了認識的來源與認識的過程,認爲人具有認識的能力,《經上》說:“知,材也”;認識能力僅僅是穫得認識的必要條件,有了認識能力還不等於有認識,猶如有了眼睛並不等於已經見到了事物一樣,《經說上》說:“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要得到知識必須以感官去接觸外物,《經上》說:
 
  “知,接也。”《經說下》說:“惟以五路(五官)知”。《墨經》又認爲,接觸事物首先要認識其外貌,說:“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貌之”屬於感性認識,要得到明了透徹的認識還必須經過“心”的作用,說:“,明也”,“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着”。這就是說,表面的感性認識,經過心的思維作用,形成深切着明的理性認識,便從“過物”進到“論物”。
 
  《墨經》還把知識按其穫得方式分爲三類:“聞知”得自傳授;“說知”是由已知推及未知;“親知”系直接經驗所得。後期墨家特别重視親知,認爲它是聞知和說知的基礎。《墨經》還討論了認識和客觀事物的關係﹑以及檢驗認識的方法,提出了“名﹑實﹑合﹑爲”四個概念。“名”是稱謂對象的名詞﹑概念;“實”是被認識﹑稱謂的對象;名實相耦(“合”)才能成爲真正的知識;而“爲”則是認識的目的和驗證,它本身體現了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邏輯方面,《墨經》的貢獻尤爲突出。在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辯”是思想鬥爭的重要工具,《小取》把辯的目的規定爲:“明是非之公,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這就否定了莊周學派“不譴是非”的主張以及惠施﹑公孫龍學派玩弄概念的偏向。同時,《小取》還提出辯的原則應該是“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即必須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了解各種言論的同異;“以名擧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認爲概念必須反映客觀實際,判斷必須表達確定含義,論證必須有充分根據,而比較推理也要“以類取,以類予”,隻有同類事物﹑同類概念才能比較推論。《墨經》還具體探討了概念的分類﹑判斷的形式﹑推理的原則與方法。
 
  社會歷史觀方面,《墨經》繼承和發展了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學說,公開提倡注重實際的功利主義,以利害作爲衡量是非善惡的標准。它主張歷史進化論,認爲堯舜之道在當時是好的,拿到今天就行不通,今天的社會應該根據今天的情況來治理。

評價

 
  《墨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文獻和邏輯著作。它關於自然觀﹑認識論和形式邏輯的理論﹐構成先秦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