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
拼音:qiānjiā shī (qianjia shi)
同义词条:千家诗

蒙學讀物《千家詩》

  《千家詩》是我國明清時期廣爲流傳的蒙學詩歌教材,也是在社會上有巨大影響的古詩通俗讀本。《千家詩》的編輯起自南宋,是比較早的。明季至清初,有七言和五言的兩種《千家詩》流行。後來的通行本則是這兩種本子合在一起的。書中所選詩歌以唐宋近體詩爲主,包含五言、七言絕句扣律詩,它們都是一些膾炙人口、傳誦至今的唐宋名篇。詩作題材豐富、風格多變,讀來朗朗上口,十分易於記誦。

  
編輯本段概述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並而成。它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爲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山水田園、贈友送别、思鄉懷人、弔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較爲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


  號稱千家詩,《千家詩》實際隻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無從查考年代的無名氏作者2家。其中選詩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詩人隻選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絕。


  《千家詩》有好幾個版本,南宋詩人劉克莊編過一本《後村千家詩》,另有《新鐫五言千家詩》、《重訂千家詩》。千家詩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現在仍然可以作爲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讀物。  
編輯本段關於編者

《繪圖千家詩注釋》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刊行的《楝亭十二種》里,收有《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一書,題爲“後村先生編集”,全書十二卷,分爲時令、節候、氣候、晝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宮室、器用、音樂、禽獸、昆蟲、人品,共14類。“後村先生”即南宋著名作家劉克莊。劉字潛夫,號後村居士,甫田人。早年有耿直之稱,因《詠落梅詩》犯嫌,坐廢十年。後來攀附賈似道,成了大官富豪,寫過一些阿諛奉承的文章,頗爲後世所不齒。他的著作都收在《後村居士大全集》里。這本分門纂類的《千家詩》是否爲劉克莊所編,頗有不同意見。阮元肯定爲劉克莊編。他說:“案,後村大全集内有唐五七言絕句選,及本朝五七言絕句選、中興五七官絕句選三序,或鋟板於泉州、於建陽、於臨安。則克莊在宋時,固有選詩之目。此則疑當時輾轉傳刻,致失其緣起耳。”阮元認爲該書“所選亦極雅正,多世所膾炙之作。”雖然其中“多錯謬,如杜甫、王維、趙嘏諸人傳誦七律,往往截去半首,改作絕句,甚至名實不符”,然而“古人多有此例,不足以掩其瑜也。”宗廷輔不同意阮元的看法,他認爲:“後村先生在南宋季年雖爲江湖宗主,然其集實足成家,所爲詩話頗具别裁,何至紕漏如此!殆陣起江湖小集盛行之後,游士闊匾相望,臨安、建陽無知書賈假其盛名,緣以射利,故至是歟?觀卷首標題,其不出先生手了然矣。”不過多數人的意見,還是認爲這本《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是劉克莊編集的,稱之爲後村《千家詩》。


  明代坊間出現一種七言《千家詩》,有題劉克莊編選的,有題謝枋得編選的。謝枋得,字君直,號叠山,弋陽人,南宋末年愛國詩人。抗元兵敗後隱居閩中,薦者不絕,被強行招至北京,拒食而死。謝著有《文章軌範》、《叠山集》等。這本七言《千家詩》題爲謝枋得編選或劉克莊編選,都是不可靠的。謝、劉皆爲南宋人,且是著名作家和詩人,而書中竟把宋代一些名人名作都張冠李戴了,怎麼能是謝、劉所爲呢?如《曉出淨慈送林子方》,本是楊萬里的名作,書里卻誤爲蘇軾作品,詩題也改成了《西湖》,竟還加了一條注:“東坡出守杭州詠湖之作”!楊萬里的另兩首詩《傷春》和《初夏睡起》(亦作《閑居初夏午睡起》),又誤爲楊簡所作。更重要的是,書中競選有明世宗(嘉靖皇帝)親作七律《送毛伯溫》,和明獻王所作《送天師》。可見這本《千家詩》並非謝枋得或劉克莊選編,而是明人從劉克莊的分門纂類《千家詩》里選錄編訂的。所選七言詩分爲上集的絕句和下集的律詩,每集的詩按其内容大體按四季、節令的顺序排列,還留有原來後村《千家詩》“分門纂類”的痕蹟。這本七言《千家詩》的編選者不願透露自己姓名,默默地做了一件大好事。選本假劉克莊或謝枋得之名,在社會上很快流行開來。


  之後,又有一本王相選注的五言《千家詩》流行。王相,字晉升,明末清初臨川人。生平不詳,但是知道他編輯和注釋過許多種蒙書。王相所編《女四書》,把歷史上著名的女子道德教科書《女誡》(漢班昭著)、《女論語》(唐宋若莘著)、《内訓》(明成祖仁孝文皇后著)及他母親所著《女範捷錄》合編在一起。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王相所注《三字經》、《百家姓》、《增訂廣日記故事》都是社會上通行的版本。他還爲署謝枋得選的七言《千家詩》(題爲《增補重訂千家詩》)作過注。可以確信清代流行的五言《千家詩》(有《新鐫五言千家詩》、《五言千家詩會義直解》等不同名稱)是王相編注的。


  王相編注的五言《千家詩》,其選材和排列同前所流行的七言《千家詩》有相同處,也是分爲上下卷,分别收絕句和律詩。以後坊間又把這兩種《千家詩》合印在一起,總稱《千家詩》,是清代最爲流行的本子。所謂《千家詩》,一般指的就是這種合刊本。今湖南嶽麓書社重印《千家詩》,作爲“傳統蒙學叢書”的一種,也是用的這種合刊本。  
編輯本段版本介紹

  《千家詩》的編選和流傳經歷了很長的時間。自南宋以來,一些知名的或隱名的有識之士,爲它付出了心血。清代最後形成的五、七言合刊的《千家詩》,可說是經受過長期歷史考驗的最佳選本。它的出現,把《千家詩》的傳播推向了更廣大的範圍。是誰最先把流行的五言、七言兩種本子,合成了《千家詩》的,已無可考。估計是坊間書商所爲。宋代以降,不同内容的、各種版本的《千家詩》先後流行,是同當時發達的印書業,特别是遍布各地的民間書坊的積極經營分不開的。這也反映出《千家詩》的編纂是符合社會需要的。


  合刊的五言七言《千家詩》,有各種注釋本流行,還出現過繪圖注釋本。也有各種不同的“增補”本或者“重訂本”,多是以原本爲基礎,多少增刪一點,換上個名字罷了。宗廷輔的《重編千家詩讀本》(光緒二年刊本)是比較好的,對通行的本子多有所校正。  
編輯本段内容介紹

舊版《千家詩》  《千家詩》通行本選有七言絕句94首,七言律詩48首,五言絕句39首,五言律詩45首,共計226首,篇幅比較適中。


  《千家詩》是一本舊時兒童學詩的啟蒙讀物。號稱千家詩,究竟有多少呢? 《千家詩》實際隻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無從查考年代的無名氏作者2家。其中選詩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詩人隻選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絕。 《千家詩》有好幾個版本,南宋詩人劉克莊編過一本《後村千家詩》,另有《新鐫五言千家詩》、《重訂千家詩》。


  《千家詩》全書收七言絕句、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五言律詩四種近體詩。選詩二百二十三首。所選詩歌按詩體分開,每種詩體下又按春夏秋冬節排列。除明朝個别作品外,主要收錄唐、宋雨化詩人的作品。所涉詩人十分廣泛,多名家名篇。内容大都明白易曉,文字淺顯,易於成誦。在傳統詩歌蒙學讀本中獨占鰲頭。《千家詩》是幾百年來人們學習古代詩歌的基礎教材,但傳統的本子卻存在不少的疏落和失誤。本書則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選詩以唐宋兩代優秀的五、七言作品爲主。全書各詩每首均有精練的注釋、賞析說明和作者簡介,便於兒童閱讀、理解和記誦。能受到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歡迎,是最受歡迎的古代啟蒙讀物。


  在中國傳統的兒童早期教育中,當兒童經過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識字教育過程後,便要開始學習些簡單的名家詩篇了,因此,多種多樣的以廣大少年兒童爲對象的詩歌選本便應運而生。而其中最有影響、流傳最廣、成就最大的就是《千家詩》這本書。


  《千家詩》所以曆經百世而流傳不衰,主要取決於它所選的詩大多爲名家名篇,而且通俗易懂,易於上口,便於背誦。有些詩中的名句不僅生動傳神,文采飛颺,而且極富哲理韻味和警策精神。此外,由於全書按詩作描寫景物的季節歲時來排列其先後顺序,給人一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清新樸實的感覺。詩中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描繪,異彩紛呈、美不勝收。同時,同一詩題或題材的内容相近詩作,由於作者的身分經歷各不相同,也别具風味,使讀者在比較鑒賞中穫得美的享受。  
編輯本段書中特點

清刻本《千家詩》  《千家詩》在同一體裁中,所選的詩是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編排的,使讀者便於進行比較,增強了季節感。這是《千家詩》的一個特點。


  《千家詩》的再一個特點是:在編選中,選材廣泛.全書雖隻選詩226首,卻包括了123位作者,上至帝王、公卿、文人學士,下至僧人、牧童、這樣、讀者就能更廣泛地了解當時社會和階層的思想和生活狀況。


  《千家詩》中選了一些應制詩和酬和詩,這些詩在思想内容上似沒有多少可取之處。但在封建社會中,但在封建社會中,它們卻有實用價值,連杜甫這樣嚴肅的現實主義大師,有時也在所難免要寫幾首這一類的詩。


  《千家詩》的編選者生活在理學盛行的南宋時期,必然會受到理學思想的影響,所以書中多選了一些二程和朱熹的詩,但這些詩多數是清晰樸實容易理解的.。


  所選詩絕大部分淺近易懂,流暢自然,不少是唐宋兩代著名詩人的名篇佳作,曆來膾炙人口。


  全書中明白如口語,琅琅似歌謠,易讀易記,情趣盎然的名詩、名句,可謂俯拾皆是。因此,《千家詩》適合兒童初學詩歌的需要,成爲明清時期蒙學廣泛采用的詩歌教材。


  我國有重視詩教的傳統。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又說:“不學詩,無以言”,“小子何莫學夫詩?”後儒無不把詩歌當成進行思想教育和語言、知識教育的重要手段。宋明理學家如二程、朱熹、王守仁等,尤其強調對兒童實行詩教。另一方面,隋唐以來實行1300年之久的科擧考試一直設有作詩的題目。因此,詩教必然是蒙學教育一項重要内容,貫徹於蒙學各階段教學之中。


  隋唐以來的蒙學教育,大體上分成三個階段。開始是集中識字階段,用“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做教材,在較短時間内教兒童識得兩千來字。然後進入講讀“四書”,“五經”,從事讀寫基本功的訓練。最後是進一步的讀寫訓練階段。在第一階段結束向第二階段的過渡期中,以及後兩個階段里,都安排有詩教方面的内容。一開始是學習詠史詩(不是詩人常有的那種詠史之作,而是專門爲蒙童編寫的淺近易讀、系統介紹從古到今歷史的詩,如唐人胡曾的《詠史詩》、清人張應鼎著的《鑒綱詠略》等),以後由淺入深學習不同的古代詩歌選本。淺近的選本就是《千家詩》,後來還有《神童詩》、《續千家詩》、《小學弦歌》等。較深的選本則有《唐詩三百首》,《玉台新詠》、《駢體文鈔》、《花間集》等。


  上列種種詩歌選本由蒙學教師選擇使用,並非要求學生全都讀的。可是《千家詩》則是蒙學普遍采用,學生必讀的教科書,是對學生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蒙學詩歌教材。因此,人們把《千家詩》同蒙學識字教材的“三、百、千”放在一起,簡稱爲“三、百、千、千”。清末劉鶚所著《老殘游記》第七回里,書店掌櫃的說:“所有方圓二三百里,學堂里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小號里販得去的,一年要銷上萬本呢。”這位書店老板的話反映了當時《千家詩》流傳和使用的情況,說明“三、百、千、千”作爲蒙養教材的代稱已是民間流行的用語了。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千家詩》  《千家詩》選輯唐宋兩代詩歌二百餘首,包括124位作者的作品。篇幅不大,但能使人初步領略古典詩歌的成就。加之淺近易懂,琅琅上口,一經成誦往往終生難忘。所以,《千家詩》在社會上也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是初學詩歌的人最好的讀本。試想一部《全唐詩》,錄詩近五萬首,一般人不會去讀的。《唐詩三百首》是一部較好的選本,但於初學者說嫌深了些,篇幅也稍大了點。《千家詩》的作者不但有名家,也有不聞名的人物,從帝王將相到和尚、牧童,各色人都有。但憑作品進行篩選,不論作者的名氣、門第。這同王士禎的《古詩選》、姚鼐的《今體詩鈔》主要看作者的名氣大小,作品雖好而名氣不大的不入選,迥然不同。就是後來仿《千家詩》體例編輯的詩選,如《續千家詩》、《國朝千家詩》,乃至編得較好的《唐詩三百首》,都未達到《千家詩》編者選詩的那種眼光和魄力。 
  
  《千家詩》里也有一些藝術水平平常、選得不當的詩。還有應制詩,就更談不上藝術性了。有的詩意在歌功頌德,向皇帝表忠心。也有一些詩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消極態度。但是所選大部分詩歌富於人民性,描寫大自然風光和社會日常生活,情趣健康,藝術性強,很多首仍保留在今天中、小學語文課本里,足見其強大的生命力。


  《千字文》的編選經驗,以及我國重視詩教的傳統和蒙學里貫穿始終的詩教做法,是需要我們很好地加以研究和繼承的。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杜甫《絕句》


  兩個黄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楊萬里《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蓬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杜荀鶴《時世行贈田婦》


  夫因兵亂守蓬茅,麻苧裙衫鬢發焦。
  桑柘廢耒猶納税,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鏇砍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李白《夜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擧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