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太陽餅[編輯]

 
 
 
一份小份的太陽餅(黑糖口味)

太陽餅,是一種甜餡薄餅,一般內餡是麥芽糖,源起於台灣台中市點心,為中臺灣的名產之一。太陽餅名稱並未註冊商標,以致後來同業的店家皆可使用此名。

太陽餅的形狀近似圓形,早期製作的比較大,一般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近年來則有較小的太陽餅出現,以方便拿取食用。其包裝外盒也頗具特色,最早是由台南畫家顏水龍所設計的向日葵圖案構成。

內餡麥芽糖相當甜,多半為直接食用配濃茶之茶點,餅皮酥而易碎,食用時容易掉落餅屑,故有不少人會置餅於碗內,沖泡熱開水,呈樣食用。

 


由來
[編輯] 

最初是台中人的地方小茶點,經過多次改良後成為太陽餅。

  • 20世紀初在今台中市神岡區社口裡一帶林家崑派的麥芽餅,後來由崑派魏清海加以變化,而成為現在的太陽餅。原本並沒有專屬名稱,後來因在「太陽堂」打出名氣,才經太陽堂創辦人林紹崧命名為太陽餅。
  • 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形似日本國旗才被如此稱呼。
  • 太陽餅的形狀渾圓,中間蓋有紅色的店記,形似太陽,數十年前不知誰取名為太陽餅,就此流傳下來。紅色做店記,充滿著傳統糕餅的古意。

原本只是地方上的名產,因適逢縱貫鐵路通行之便,藉由車上販售將知名度傳到全國,進而成為全國性的名產。

同源店舖[編輯]

 
顏水龍,台中市太陽堂餅店向日葵馬賽克壁畫,1966年

著名老店:

  • 太陽堂餅店
1906年,由林紹崧林何秀眉夫婦創辦,傳到第二代林義博接手。第一代老闆欣賞魏清海(阿明師)研發的新型麥芽餅而聘請為製餅師父,並替這種麥芽餅命名為太陽餅,乃為餅名的起源與打響知名度的推手。
1953年,林紹崧於台中市自由路二段23號創辦太陽堂本店,店內有顏水龍的著名作品《向日葵》,該店的裝潢與包裝均為顏水龍設計,甚至太陽餅口味也曾經給予建議。此店營業近六十年,直到2012年5月12日[1]
2012年8月4日,在林義博同意下,由前台中市議員莊乃慧與原店師傅取得商標,在三民路一段與民生路口(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民生校區旁)重新開張[2][3]。8月14日,林義博因肺癌病逝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4]
2012年9月16日,重新開張的太陽堂餅店出現股東糾紛,匆匆結束3星期的營業,又搬遷至中區自由路二段51號宏信大藥局旁,並更名新太陽堂餅店

另外還有下列幾間:

  • 太陽堂老店:一九五四年開業,由雷家三兄所打造的太陽堂並註冊商標,但跟太陽堂或創造者並無直接關聯。
  • 阿明師老店:魏清海的義子林祺海和三子魏建三(阿郎師)創辦,標榜的是「發明者」的傳承;曾經在太陽堂老店25號當過學徒。
  • 魏清海太陽餅老店:魏建三之子魏郁奇創辦,標榜的是「發明者」的直系傳承。
  • 元明商店:魏清海最早曾服務的店家經財團向後代收購後重開的新店,標榜的是最早開始販賣這種「酥餅」店家的傳承。
  • 九個太陽:由多家太陽餅業者合資設立,店名意喻「后羿射下的九個太陽」和「店內有九名師傅」。

關聯社會事件[編輯]

「太陽餅」學運[編輯]

2014年3月23日晚間,在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任內發生323佔領行政院事件,3月24日清晨警方強制驅離完成後,行政院人員開始整理被破壞的內部空間並評估毀損情形。當日蕭進入辦公室檢視毀損情形後,表示:「桌上的太陽餅被吃掉了,屏東的蛋糕被吃了,冰箱的飲料被喝了,還有抽屜裡頭的零錢也被偷了。」經過初步清查,有陳列在院內的藝術品被破壞,原本要送給同仁的3大箱太陽餅被搬走1箱,此外辦公室1名員工放在抽屜的1000元現金也被偷[5][6]。事後支持佔領行政院的民眾發動合購3000顆太陽餅寄到行政院[7],蕭家淇表示感謝,但不會接受,並呼籲寄給弱勢團體。太陽餅遭到拒收退回後,部分送給在立法院前靜坐的學生和民眾。[8]此事件意外帶動台中太陽餅業績,使太陽餅業者感謝蕭家淇帶動生意。[9]

食品安全事件[編輯]

  • 2014年9月5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強冠公司收購自「屏東郭烈成工廠」所回收榨過的廢油和餿水油,以33%劣質油混合67%豬油,出廠成「全統香豬油」油品,多家知名下游廠商皆中標使用強冠公司黑心油品[10]
  • 2014年9月7日,根據台中市衛生局調查,位於台中市東山路太陽堂食品公司坦承,於3~8月從忠興食油行進貨509桶「全統香豬油」餿水油,至今已賣出8000多盒、約12萬個「問題」太陽餅[11][12][13][1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制式化如何解釋

簡單的說,「制」的意思就是一種標準,它可以是法律規章或條文規範,用來明文約定、束縛特定對象,不容許這些對象自由自在想怎樣就怎樣,沒有自作主張的空間。

 

制式」就是把上述這套標準實際當做基準來遵奉,「制式化」就是進一步把這種規格或模式標準化,因為如此一來執行就很方便,放諸四海皆標準。

 

舉例來說,一個國家的軍隊當中,對於軍人服裝常常都有「制式化」的規定,因為這樣管理起來比較方便,統一、整齊的軍人服裝儀容也可以展現軍紀威嚴以及精神抖擻。

 

另外,在台灣仍有戒嚴的年代,學生髮型有髮禁,那也是一種「制式化」的規定,例如耳下三公分等等,違反這個規定就要被記過。

 

在「制式化」的前提下,原創性是不被鼓勵也不被容許的。如同有髮禁的年代不能染髮,不然就肯定被抓。

 

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事物則是「制式化」的,例如某些公家機關要填寫的各種表格、認證文件、公證文件、申請書等等。

 

某些私人企業也提供一些「制式化」服務設施,例如請消費者填寫申請信用卡的申請表格等等,都是事先印好的統一格式文件。有了「制式化」,處理流程就可以加速很多,對商家與消費者來說都可受益。

 

還有像奇x網站也是,寫信去客服中心,常常也都是接到他們千篇一律的「制式化」回函。Orz

 

「制式化」有時候也用來形容乏善可陳、無新鮮感。例如一對戀人的互動關係如果已經流於「制式化」,顯然已經沒有熱戀時期的火苗了,變得滿無聊的。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令侃

 
 
孔令侃
政治人物
20世紀
性別
出生 1916年12月10日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上海
逝世 1992年8月1日
 美國紐約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 白蘭花
親屬 父 孔祥熙
母 宋靄齡
學歷
上海聖約翰大學
哈佛大學
 
經歷
財政部特務秘書
中央信託局職員
中央信託局常務理事
蔣宋美齡秘書
揚子建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人
移居美國
代表作
揚子建業

孔令侃(1916年12月10日-1992年8月1日)是孔祥熙宋靄齡的長子。

年表[編輯]

  • 1916年12月10日孔令侃出生。
  • 1933年,孔令侃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
  • 1936年大學畢業後,任財政部特務秘書,隨後進入新成立的中央信託局
  • 1937年日軍佔領上海後,中央信託局撤往香港,孔令侃任常務理事,主持業務。
  • 1939年,港英當局查獲其秘密設立的電台,將其逐出香港。於是孔令侃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途中在馬尼拉盛升頤的前妻結婚。
  • 1943年蔣宋美齡到美國訪問,孔令侃擔任秘書。抗戰結束後,孔令侃回到上海創辦揚子建業股份有限公司
  • 1948年,國共內戰後期,中國出現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政府進行金圓券改革,蔣經國到上海督導經濟管制,以鐵腕手段抑制物價,查封孔令侃的揚子公司,由於蔣宋美齡的干預,受到挫敗。此後,孔令侃將資金轉移到海外,本人定居美國。宋美齡到美國後,住在孔令侃在曼哈頓上東城為她購買的公寓內。
  • 1992年,孔令侃在紐約去世,年76歲,無後嗣。

 

 

 

 

 

 

 

 

 

 

 

 

宋嘉澍家族














韓鴻翼

























































































韓政準

宋嘉澍
(韓教準)

倪桂珍

韓致準




































































































宋靄齡

孔祥熙

宋慶齡

孫中山

宋子文

張樂怡

宋美齡

蔣中正

宋子良

宋子安

胡其瑛














創辦揚子公司。

孔令侃簡介

孔令侃 孔令侃

孔令侃生於1916年 12月10日。1933年,孔令侃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36年大學畢業後,任財政部特務秘書,隨後進入新成立的中央信託局。1937年日軍佔領上海後,中央信託局撤往香港,孔令侃任常務理事,主持業務。1939年,港英當局查獲其秘密設立的電台,將其逐出香港。於是孔令侃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途中在馬尼拉與盛升頤前妻結婚。1943年蔣宋美齡到美國訪問,孔令侃擔任秘書。抗戰結束後,孔令侃回到上海創辦揚子公司。1948年,國共內戰後期,中國出現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政府進行金圓券改革,蔣經國到上海督導經濟管制,以鐵腕手段抑制物價,查封孔令侃的揚子公司,由於蔣宋美齡的干預,受到挫敗。此後,孔令侃將資金轉移到海外,本人定居美國。宋美齡到美國後,住在孔令侃在曼哈頓上東城為她購買的公寓內。1992年,孔令侃在紐約去世,年76歲,無後嗣。

孔令侃人物經歷

佟大為飾演佟大為飾演

1933年9月,上海聖約翰大學開學。新生們歡天喜地地走進大學宿捨不久,便發現在二樓靠東頭有一間空房。不久,這間空房裡住進了一個相貌平平的男孩兒,灰布大褂,圓口布鞋,和大多數新生一樣。

一個新生住了一個單間,消息像長了翅膀立刻飛遍了校園。要知道,別說新生就是四年級學生也都是兩三個人一間宿舍,只有老師才可能一人住一間屋子。一個新生怎麼可能住單間呢。不久,謎底揭穿了,原來這個看上去其貌不揚的男孩兒,是財政部長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

孔令侃生於1916年12月10日,是孔家的大公子,在家排行老二。

後來人們漸漸發現,不僅僅是住單間,孔令侃比任何學生都享有特權。他想幹什麼就乾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學校的規章制度、校紀校規對他都如一紙空文,連美國校長都敬畏他三分。

如學校規定學生在校讀書期間必須住校,不得在校外留宿。孔令侃當時剛學會跳交誼舞,舞癮極大。每天晚上都出去跳舞,還常拉著一些漂亮的女同學一塊去,一跳就跳到深夜。學校每晚11點關門,孔令侃就從牆上跳進去,有時干脆就在外面過夜。他有的是錢,想到什麼旅館住就在什麼旅館住。開始還有同學反映,看到校方對此裝聾作啞,也就沒人管了。

一到星期天早上8點,必定有兩輛轎車開到校門口接孔令侃回家。一輛孔令侃自己開,一輛上坐著幾個“保嫖”。學校的學生和一般教職員工都在大灶吃飯,校方官員和一些教授吃小灶。為了照顧孔令侃,校方特別允許他吃小灶。可只幾天,孔令侃就受不了。從小花天酒地的孔令侃覺得小灶的飯菜實在難以下嚥,就和宋藹齡講學校伙食不好,叫家裡到賓館訂飯送到學校裡。於是,只要孔令侃一個電話,到時就有人用車專為他送飯送菜,風雨無阻。

存在決定意識,環境改造人,孔令侃從小就受驕寵。但孔祥熙、宋藹齡對孩子管束得還比較緊。而到了大學,就可以天天不回家看老子的臉色,周圍又全是阿諛奉承溜鬚拍馬,孔令侃越發唯我獨尊,飛揚拔扈,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到了大學二年級,他把宿舍裡原來的舊家具換了個遍,重新佈置購買了轉椅、沙發、彈簧床,地上鋪上了地毯,牆上掛上了壁畫,並配備了電唱機收音機等,伊然像一個高級酒店 ​​的客房。

孔令侃雖是個執絝子弟,但也頗有點野心,這可能是從爸媽那裡繼承而來。在聖約翰讀書時,他組織了一個學生團體起名“南尖社”。把那些成天在他四周左右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同學“團結”起來,以便形成自己的勢力和網絡。從這一點上講,孔令侃比之孔祥熙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據說為這個團體取名時孔令侃還頗費了一翻腦筋,他不學無術,自然想不出什麼好名字來。而他的左右提出的名字,也沒一個讓他滿意。就在這時,孔祥熙第一次出訪歐美歸來,給他帶回了有關希特勒德國納粹的消息。孔令侃對希特勒組織的納粹黨很感興趣。於是,他就別出心裁地用德語Nazis(納粹在上海話中與“南尖”極相似)的譯音做為這個團體的名字,“南尖”之名由此而來。

南尖社成立初期,並沒有多少成員。除了那些想抱住孔府大腿的小人外,就是孔府裡的一些閒雜人員。但自從孔令侃大學畢業,在政府裡任職後,南尖社就迅速擴大了。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很多人不論經商做官,都要走孔府的關係。而孔令侃就是孔府的“繼承人”,谁愿意為加入一個不疼不癢的“南尖社”,而得罪孔大少爺呢?!

“南尖社”只是孔令侃自己鼓搗的玩意兒,使孔令侃真正走進政界和商界的當然不是“南尖社”,而是孔祥熙。

宋家三姐妹,只有宋藹齡有兩男兩女,而孔令侃就是宋家三姐妹最早的子嗣。宋美齡、宋慶齡包括蔣介石都時不常地恭維幾句。所以孔令侃大學一畢業,就當了南京政府的“特務秘書”。這個職位原本沒有,是專為他而設,也不好評什麼級,實際上的權力卻大得很。孔祥熙為了“鍛煉”孔令侃,常拿一些公文讓他審閱,並教他批改公文。後來孔祥熙覺得這樣還不行,孔令侃在政界要這樣混下去還很難較快發展。就又和宋藹齡商量,出了一個主意--在上海孔府成立了一個辦事處,就叫孔府辦事處,由孔令侃負責。

孔令侃即刻把自己在大學一些要好的和“南尖社”的一些好友邀到辦事處,組成了一套辦事機構,孔令侃當主任。孔祥熙又派了一個自己多年的親信王梁甫當副主任。下設機要、秘書、財務、總務4個組。

就這麼折騰了一陣子,孔祥熙覺得孔令侃積累了一些政治經驗,就想讓其進入商界。孔令侃也對成天看公文、寫文件、上傳下達極為厭倦。碰巧,這時國民黨政府決定成立中央信託局,由財政部領導,辦理一切由國家指定或和國家有密切關係的信託業務。財政部還準備一次投給其啟動資金100萬元。中央信託局成立時,孔祥熙任理事長,張嘉璈以中央銀行副總裁的身份兼任局長。不久,張嘉璈被擠出金融局,孔祥熙就有意讓孔令侃頂這個肥缺。

可那時,孔令侃剛剛20歲,一下子當局長顯然還不行。於是孔祥熙就想找個歲數大、老實聽話的人當個傀儡局長,而讓孔令侃掌握實權,他在幕後操縱。財政部的人和金融圈子裡的人都知道孔祥熙的這種意圖,結果有點本事的不願意來,想來的孔祥熙又看不上。要說也是,說是讓你當局長,上有孔祥熙、下有孔令侃,有好事是人家的,出了麻煩就得往自己身上攬,誰幹吶?!

找來找去沒有合適的人,孔祥熙又不敢讓孔令侃幹,最後就把皮球踢給了蔣介石。還是蔣介石老謀深算,他沒用孔家勢力範圍裡的人,而是任命了一個蔣介石的同鄉,叫葉琢堂的人當了局長。這個葉琢堂是個明白人,知道縣官不如現管,到了中央信託局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孔府拜見孔祥熙和宋藹齡。不久,抗戰爆發,中央信託局由上海撤到武漢,又由武漢撤到香港。到香港後,葉琢堂任命孔令侃為常務理事,主管中央信託局的業務和人事大權。那時孔令侃不過二十四五歲,卻成了中央信託局的太上皇,大事小事都要管,於是葉琢堂倒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局長。

輕易到手的巨大權力使孔令侃更加狂妄自大。除了 ​​少數個別人,如蔣介石、宋子文杜月笙、葉琢堂外,他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對一些曾支持蔣介石上台的江浙一帶的財閥,直呼其名一點不留情面。當時的交通銀行董事長胡筆江,曾發牢騷說,這位孔大少爺給我打電話,就像訓孫子一樣,一點禮貌都不講。要知道,我和孔祥熙是同輩份的人吶。

孔令侃倚仗自己的特殊身份,到處橫行霸道。抗戰爆發前,他有兩部車子,尾號都很怪,是一連3個7。他經常駕車在上海和南京的大街上橫衝直撞,警察後來都知道這個號碼,所以任其違犯交通規則,無人敢問敢管。據說還有一次財政部正在辦公,忽然從秘書辦公室里傳出槍聲,大家驚恐萬分,以為發生了意外事件或來了土匪刺客。後來才知道,孔令侃的抽屜裡常年的放著兩把左輪手槍,那天他突然心血來潮,說要和人比槍法,便從抽屜裡掏出手槍,打辦公室天花板上的燈泡。

孔宋兩家有矛盾,孔令侃對宋子文也一點不客氣。他最崇拜蔣介石,而對宋子文則沒放在眼裡。小時候,宋子文常來看他,給他買些玩具、糖果,他還能叫聲舅。長大了,他反而不叫了。他稱宋子文為“TV”,即宋子文英文名的縮寫。幸虧那時沒有電視(電視的英文縮寫TV),不然要鬧出更大的笑話。有一次孔令侃聽說美國市場猪鬃緊俏,就趕快叫人去收購猪鬃,準備運到美國發一筆橫財。不料幾天后手下的人報告,說猪鬃收購困難。孔令侃一了解,原來宋子文也得到了這個消息,正派人四處收購。他馬上打電話給宋子文,讓其讓出一塊地盤,讓讓他這個外甥,還說好處大家佔、有錢你我分之類的話。

宋子文一直就看不慣孔令侃那股橫不講理的勁。自從孔令侃踏入政界商界後,除了必要的應酬,從不和他說話。這次收購猪鬃一事,自然不會相讓,就回電話搪塞說,猪鬃收購一事他並不清楚,如查明和孔家有衝突之處,自會妥善處理。

孔令侃見宋子文不買帳,就直接驅車來到宋子文的辦公室,和宋大吵了一頓,並佈置手下的人到貴州雲南等地收購,如遇到宋子文公司的人作對,就砸車綁人,然後一切由他負責。

後來,宋子文找到孔祥熙,二人商討後最後劃定了勢力範圍。四川、廣西由宋子文收購,雲南、貴州由孔令侃收購,才算避免了一場拳鬥。

孔家有個習慣,每天晚上要搓麻。孔祥熙不愛玩麻將,主要是宋藹齡,還有幾個是孔家的好友。如清末官僚資本家盛宣懷的兒子盛升頤夫婦、中央銀行副總裁陳行夫婦和稅務局長樊光夫婦等,其中屬盛升頤夫婦來得最勤。盛升頤的妻子雖已年近40,但保養得極好,看上去就像30歲左右一樣,而且性格外向,極善辭令。只要她一來,滿屋子就听她一個人在說話,而且她生得標致,皮膚極白,人稱“白蘭花”。

孔令侃和“白蘭花”可謂“一見鍾情”。儘管他們年齡相差十幾歲。盛升頤常來打牌搓麻,孔令侃就和“白蘭花”藉口散步出去約會。開始還只是摟摟抱抱,不久便上了床。孔令侃是個色鬼。以前,只要是漂亮的女孩,他總要想辦法弄到手,到後來玩膩了,就覺得女孩子沒勁,還是結過婚的女人更有魅力,就專門和有夫之婦約會。在和“白蘭花”之前,他曾經看上宋子文妻子張樂。冶的妹妹,鬼混了幾次之後便提出要結婚。當即孔祥熙、宋藹齡和宋子文、張樂恰聽後都大吃一驚,覺得這絕對荒唐。孔祥熙、宋藹齡夫婦專門找孔令侃,就這件事和他談,並列舉了種種不妥的理由,說明這件婚事的不合理性。孔令侃聽後說:“娘舅怕什麼,討了他的小姨子,我和他(宋子文)不就平起平坐了。”當時,弄得孔祥熙和宋藹齡哭笑不得。但在他們的強烈反對下,孔令侃的計劃終於未成。另一方面,張樂恰的妹妹當初就不情願,後見孔宋兩家都真的反對,也就大著膽子拒絕了。實際變成了孔令侃剃頭挑子一頭熱乎。好在孔令侃也多變,很快他對那位“小姨子”失去了興趣,又開始向別的女孩發動進攻。

可以說,“白蘭花”是孔令侃遇到的所有女人中,最令他銷魂。最令他動心的一個。她特別能理解(或者說操縱)孔令侃,知道怎樣逢迎。她比孔令侃大十幾歲,有著多年的生活閱歷和交際經驗,經常能為孔令侃出謀劃策,並在孔令侃最需要幫助時,出現在他面前。

“白蘭花”屬於那種交際型的女人,她也清楚的知道和孔令侃的相遇,可能是她一生中的最後一次機會。否則,就可能永遠呆在盛升頤那死氣沉沉的家中。孔令侃年輕英俊,充滿了活力,而且前途無量。和孔令侃相比,盛升頤像是一具披著一層華麗外衣的殭屍。因此,她使出渾身解數,百般嫵媚,贏得了孔令侃對她的好感和信任。

一天,盛升頤又攜“白蘭花”到孔家打牌,中途盛升頤覺得身體不適先回去了,說好了打完牌由孔家送“白蘭花”回家。午夜兩點,宋藹齡覺得有些乏,便招呼收桌。吃過幾道廣東小點心後,幾位牌友紛紛起身告辭,孔令侃主動提出要送“白蘭花”回家。

孔令侃將車開到了自己的一幢別墅前,二人便進屋洗浴上床甜蜜一番。爾後,“白蘭花”不知為何流下淚來。一時令孔令侃迷惑不解。他將心上人摟在懷中,一邊為她擦淚,一面說:“美人,為什麼要流淚?”

“白蘭花”說,盛升頤已聽到了些風言風語,近日來對她橫眉冷對。今天要不是宋藹齡打電話來,他是絕不肯帶她來的,而且來之前還說,要是發現她有什麼不軌,決不放過。

孔令侃聽後笑到:“我以為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我在你怕什麼,那個老傢伙要敢對你非禮,看我不砸扁了他!”

白蘭花說:“我知道你對我是一片真心,可我畢竟是盛的妻子。這事要公開了出去對你我影響都不好,不如就此了斷了吧。”

“不!”孔令侃說,“我決不會讓你離開我。我想好了,我要你和他離婚,我要娶你。”

“白蘭花”一聽心裡像吃了蜜似的,她要的就是這句話。

“你和我結婚,你媽媽宋藹齡會同意嗎?”

“我的事他們管不著。”

“我怕…”

也許就是從那一刻起,孔令侃下定了要娶“白蘭花”的決心,上一次要娶“小姨子”未成的創傷,開始在他腦海中浮現……這一次,他一定要實現自己的目標。

說是這樣說,但一想到孔祥熙冷冰冰的面孔和宋藹齡的心計,孔令侃還是有些擔心。畢竟,他翅膀未硬、羽翼未滿,離開老爹老娘還不能闖天下。通過張樂恰妹妹的事,他也明白了孔祥熙、宋藹齡的意圖,是想讓他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名門閨秀。當時也確有不少熱心人給他介紹,他出人交際場所也認識了不少漂亮女孩。可說實在的,他覺得那些女孩子大都有一股子令他討厭的做作,而那些不大做作且能大膽向他表示“愛情”的又都浮淺粗俗。他已隱約感到孔祥熙和宋藹齡不可能同意這樁婚事,況且,“白蘭花”還沒有離婚。而要想讓“白蘭花”離婚,自己首先就要做出承諾。

孔令侃和“白蘭花”秘密約會同居的事終於暴露了。那是一天晚上,“白蘭花”對盛升頤謊稱去戲院看戲。盛升頤派人暗自跟踪,終於發現了她被一輛黑色轎車接進了一幢洋樓裡。不久,在國民黨上層的家庭裡,孔令侃和“白蘭花”的事就成了熱門話題,盛升頤也和“白蘭花”攤了牌。“白蘭花”哭著去找孔令侃,不料孔令侃正在家中受到孔祥熙的訓斥。

孔令侃也有個怪脾氣,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弄到,想辦的事一定要辦成。那時,武漢已被日軍佔領,孔祥熙隨國民黨政府一起去了重慶。孔令侃則被派到香港,做為中央信託局(該局當時設在香港)的代行理事長替孔祥照行使職權。孔令侃到了香港以後,辦了一個刊物《財政評論》,辦了一份報紙《星報》,利用這一報一刊為孔家歌功頌德。為了能及時和重慶聯繫,孔令侃違反港英當局的規定,在《財政評論》辦公樓裡秘密地設立了一部電台。不料這部電台被港英當局查獲,而孔令侃卻利用這一事件和他心上的美人“白蘭花”成婚,因禍得福。

當時港英當局允許重慶政府在港設立的電台有兩個:一個是中央銀行的電台,設在羅湖深圳邊界;一個是戴笠軍統在西環海島上軍火庫內設的。其它一些駐港機構要想開展無線通訊業務都要到交通銀行公開設立的中國電報局辦理。孔令侃覺得那 ​​樣做不方便,特別是他想獨立地蒐集整理一些有價值的軍事、經濟情報及花邊新聞,直接發給孔祥熙和宋藹齡,這就必須設自己的電台。

孔令侃設立秘密電台用密碼向重慶發報的情況被日本在香港的特務發現了,這些特務多次截獲了孔令侃的電報,在拿到了確鑿的證據後,開始向港英當局施加壓力,要求他們查辦。

一天上午,港英當局出動警察突然包圍了《財政評論》辦公大樓。不到一小時,就將孔令侃私設的電台、密碼及有關資料起獲,並帶走了幾名工作人員。孔令侃當時就在樓上,也束手無措,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手下的人被英國人帶走。

更糟的是,第二天香港的幾家報紙幾乎同時報導了這一消息,說是破獲了一個間諜情報電台,這一下孔令侃真有點跳進黃河洗也洗不清了。他想說自己不是間諜情報電台,人家反問他,不是間諜情報,為什麼偷偷摸摸?為什麼不到公開營業的中國電報局去發電報?

孔令侃自知理虧,在香港這個地方,又沒人買他的帳,他真有了落魄之感。於是,他舍出血本,向經辦這件案子的港方人員大量行賄,又委託律師辦理罰款交保手續。

港英當局查來查去,也覺得難以處理。一是《財政評論》是國民黨政府的中央信託局辦的,案子涉及到中國政府;二是該刊物的主要負責人孔令侃是孔祥熙的兒子。於是,港英當局就把該案的全部案捲和證詞都移交給了中國駐香港的外交代表,並表示可以不追究法律責任;但孔令侃明知故犯,不能原諒,希望中國政府將其調回。

消息傳到了重慶,蔣介石指示要孔令侃回重慶,當面說清在香港發生的一切。宋藹齡怕孔令侃一回來會成為眾矢之的,一旦威信掃地就很難再爬起來。就說通了宋美齡,讓孔令侃去美國留學。

這時孔令侃突然想起了“白蘭花”,就給“白蘭花”發電報,讓她速來香港。

“白蘭花”自然心領神會,立即從重慶坐車到昆明,又從昆明轉道去了香港。

1939年秋的一個早晨,一艘美國公司的客輪在香港起錨了。在頭等艙的房間裡,孔令侃和“白蘭花”相對而坐。茶几的花瓶上插著一束鮮豔的鬱金香,空氣中飄浮著溫馨與甜蜜。

幾天后,船行至馬尼拉,孔令侃突然對同行的幾個隨從說,他要在馬尼拉與“白蘭花”結婚。孔令侃的這一舉動令他的隨從大吃一驚,他們都知道孔祥熙和宋藹齡是堅決反對這一婚事的,他們原以為孔令侃叫“白蘭花”來,只是為旅途枯燥解悶。

馬尼拉港,孔令侃打電報給宋藹齡,通報了他的婚事。他早想好了,來個先斬後奏,生米煮成熟飯,同意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反正我們名正言順地在一起了。

為了把婚禮辦得像點樣,他還事先託在馬尼拉的朋友幫他在一個旅館租了個房間(船在馬尼拉停了兩天),並請了一個牧師做他們的證婚人。

宋藹齡在重慶接到孔令侃的電報後,立刻打電話給孔祥熙,孔祥熙的臉色當時就變了,嘴裡嚷到:“孽種,這個孽種!”宋藹齡在電話裡說:“光罵有什麼用,得趕快想個辦法。”孔祥熙說:“叫他立刻回香港,美國的事不辦了。”

還是宋藹齡沉得住氣,她立刻通過關係弄清了孔令侃在馬尼拉的地址,然後發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報。大意是讓孔令侃冷靜下來,認真對待婚姻大事,並再次明確表示不同意這門婚事。

無奈這封電報發出後猶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回音。就在孔祥熙、宋藹齡焦急地等著馬尼拉電報的時候,孔令侃和“白蘭花”已在旅館如期舉行了婚禮。

孔令侃去美國是被迫的。這是他一生中極少遇到的情況,因為有“白蘭花”,他才答應了這個要求。否則他是一定要回重慶的,看看那些“正人君子”能把他怎麼樣。

孔令侃和“白蘭花”漂洋過海,一路上花紅柳綠,到了美國也根本沒心思讀書。無奈宋藹齡發了脾氣,拿不到哈佛大學的碩士文憑就別回來見我。孔令侃只好硬著頭皮去讀書,在“白蘭花”問題上已經弄得老爹老娘很沒面子,這學習的事說什麼也得順從。

家人照片家人照片

可此時的孔令侃哪有心思坐下來讀書呢,在教室坐了兩天,就比坐了兩年還難受。晚上他逛夜總會,早上就起不來,懵懵懂懂地趕到教室,老師的話一句也聽不見,滿腦子裡還是在宇宙燈下大幅度搖擺扭動的紅男綠女,這時“白蘭花”給孔令侃出了個主意,說你真不想讀也沒關係,以孔家的勢力和影響,找個替身應該說是毫無問題的。孔令侃一拍大腿說,是啊,這一層我怎麼沒想到呢。於是,他想起了吳方智。

吳方智原是中央信託局在香港的一個職員。廣東汕頭人,大學畢業,英語講得極為流利,腦子也很靈光。因和孔令侃年齡相仿,平時還能和孔令侃說上活。

孔令侃立即發電報到香港,叫他速來美國。吳方智見到孔令侃的電報,自然不敢怠慢,立即乘船來到美國。到了以後才知道孔令侃要他來是為了當替身。

孔令侃按事前和“白蘭花”商量好的辦法,讓吳方智用孔令侃的名宇在哈佛大學繳費註冊,攻讀碩士學位,並對吳許願說,這次拿到學位,幫了孔令侃的忙,將來一定重用。

吳方智出身貧寒,能為孔令侃這樣的大少爺效力也心甘情願。於是他寒窗苦讀,發奮忘憂;加上聰穎的天賦,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拿到了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的學位文憑。但文憑上的名字卻寫著孔令侃,當孔令侃把文憑捎回重慶時,孔祥熙和宋藹齡還著實高興了一陣子,以為這個搗蛋的兒子改邪歸正了。

“拿到”文憑後,孔令侃怕吳方智久居美國會帶來麻煩,就讓他回到了香港,並給了他一筆酬勞。抗戰勝利後。孔令侃將吳方智提升為中央信託局購料處副經理。當時,一些知情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地下碩士。

孔令侃在美國期間,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時期。在太平洋戰場,美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並在中途島、瓜島等戰役中重創日軍,從海上完成了對日本本土的包圍。蘇聯則進行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首次取得了一次殲滅德軍精銳30萬人的重大勝利,從此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面。在北非,蒙哥馬利領導的英美聯軍重創隆美爾的德國坦克部隊,並一舉攻占了意大利的門戶西西里島,這一切都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指日可待。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孔令侃利用孔宋兩家的努力在美四處活動八方串聯,爭搶美國各大公司在中國產品的經銷權,為在抗戰勝利後取代日本在華地位的美國商人鋪平道路,也為自己將來大發橫財奠定了基礎。

1945年,宋美齡訪美,孔令侃擔任了宋美齡訪美代表團的秘書長。孔令侃利用這個機會,同美國著名大公司進行洽談,並取得了很多大公司在華經銷其產品的合同,為其回國建立揚子公司創造了條件。一年前,他的老爹--執掌國民政府金融大權的孔祥熙因群起而攻之,被蔣介石解除了職務,孔令侃從政的階梯失去了支撐。他本來還雄心勃勃想殺進政府為孔祥熙挽回面子,但宋藹齡勸他,官場污濁,仕途險惡,伴君如伴虎,不如趁現在年輕乾一點實業。於是孔令侃回國後,利用孔家的財產和影響,利用自己在美國多年建立的關係,在抗戰勝利不久開辦了一家揚子公司。

揚子公司由孔令侃獨資經營,實際上背後卻有孔宋兩大家族的背景。這事說起來叫人難以理解,孔宋兩家的矛盾由來已久,怎麼會在揚子公司上又利益一致呢?其實不然,孔祥熙被撤職後,宋子文接替了孔的位置,就像10年前孔祥熙接替宋子文一樣*年又掉了個個兒。二人自然是水火不相容。關鍵是宋美齡。她一生不能生育,蔣經國、蔣緯國已漸漸長大成人,她急需在下一代中找幾個侄輩的來與之抗衡。宋氏一門幾個兄弟,都是晚婚而且兒女稀少,只有孔家人丁興旺,而其中孔令侃又是她最喜歡的一個。因此宋美齡對孔令侃“情有獨鍾”,並極力培養他來與蔣經國蔣緯國抗衡。

而且,當時宋藹齡對宋美齡的影響也起了一定作用。到美國定居前,她曾專程拜訪宋美齡,姐妹倆相對垂淚,心潮難平。臨了宋藹齡拜託宋美齡,多多關照自己留在大陸的兒子,當下宋美齡自然應允。

正是由於有了這種種背景,孔令侃的揚子公司才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崛起,大賺其錢,成為上海灘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孔令侃做生意,既有從老爹孔祥熙那裡繼承過來的手腕,又有自己的“發明創造”:如炒外幣美金當年就是孔祥熙的拿手好戲,可輪到孔令侃手裡。他玩起來也一點不比他老爹差。

抗戰後,外匯由中央銀行統一管理經營,外匯價格由官方規定。當時1 美元法幣 1.2萬元。但不久黑市漲到1美元換法幣4萬元。孔令侃一看這裡頭有油水可賺,就想盡辦法套購官價外匯美元。他通過宋美齡,一次就搞到幾百萬美元。他還將2輛進口高級轎車送給中國銀行外匯部主任,外匯部主任就源源不斷的將平價美元賣給孔令侃。靠著這近千萬美元的外匯,孔令侃在美元市場上進行炒做並大發了一筆。不過,孔令侃賺錢最多的,還是走私和汽車生意。二戰期間,美英等國全力以赴進行戰爭,民用轎車生產都停業了一個時期,於是二戰結束後便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為了保障供應,美英等國組織了汽車聯合會的壟斷組織,規定了汽車銷售的兩種價格,即組織成員可買到平價車,而非組織成員則要到市場上去買高價車。孔令侃發現了這一差價,立即在汽車生意上動開了腦筋。他翻開 ​​了所有關係單位中曾經和揚子公司、中央信託局有過業務往來的通訊名錄,終於找到了利威汽車公司。

利威汽車公司是在香港註冊的一家英國企業,是美英汽車壟斷組織的成員,在上海經營汽車已有100多年曆史。為了能達到打人汽車壟斷組織,搞到平價轎車的目的,孔令侃用130萬美金將利威汽車公司95%的股權買下。孔令侃買通了利威的老闆後,卻沒有到香港去變更股權登記。所以從表面上看,利威還是英國的一家公司。

孔令侃這樣做是有目的。這既不暴露他的真實身份,使一些競爭對手弄不清他的真實意圖,又可以在表面上保持利威英國企業的性質,必要時又可以得到英國法律的保護。於是,利威公司成為孔令侃在商戰中的一件“秘密武器”。

孔令侃在操縱控制了利威公司後,很快通過其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關係,購進了一批美英生產的新型轎車。要使這批汽車在黑市上賣出好價錢,當時孔令侃也頗動了一番腦筋。

美國法律明文規定:凡是新車,其銷售都不能超過一定的最高限價,舊車可不受限制。美國法律又規定,只要車裡放有貓或狗,就說明這輛車已不是新車而是舊車了,價格也不再限制。

孔令侃發現了這個破綻後,就去買了些和狗,放進購買的新車裡,然後以高出新車最高限價幾千美金銷售。當時美國的汽車市場是供不應求,儘管孔令侃的價格較高、購車者仍十分踴躍。由於車裡有了貓或狗,官方又不能說這是新是舊(實際上就是新車),孔令侃就靠這種手段大賺了一筆。

另外,英、美汽車廠還有一種規定,凡是從中國去英美的人,不分國籍,只要與利威公司簽有合同,事先由利威公司以電報形式向汽車生產廠家預約,這個人到達紐約倫敦後,可以憑合同按優惠價格購得汽車1輛。這種辦法被英美商人稱為“本上供應”法。孔令侃在這上面也大做手腳。他派人了解即將到歐美定居的人員情況,然後選擇對象,許諾說誰能與利威公司簽訂假的“本土供應”合同,就可以得到一筆好處費。很多出國人員到美英並不想立即買車或買新車,但一筆可觀的好處費使他們成為孔令侃的馴服工具。於是他們行前先簽合約,到美國後則由揚子公司駐紐約分公司的負責人“伴同”一起憑假合同取車。當時去美國的人很多,孔令侃就通過這種手段,源源不斷地得到了價格優惠的汽車,然後再轉手倒賣。

孔令侃的精明狡詐,可以說有時令孔祥熙也望塵莫及。這一點從他的用人也可略見一斑。

當時,揚子公司恐怕是設官職最多的公司。這一點不僅令孔祥熙、宋藹齡不解,連孔令侃的朋友和公司裡的一些同事也頗為奇怪。公司除孔令侃當總經理外,共設有副總經理30餘人,其中多為洋人。如英、美軍官各1人,英國勳爵1人,美國華爾街代理1人,買辦若干人。此外財政部、軍政部官員若干人,最令人不解的是還有3名德國納粹戰俘在公司任職。

抗戰勝利時,美軍向國民黨政府移交了一批納粹戰俘,國民黨政府選擇後準備留下幾個有背景、有學歷的為中國所用。孔令侃知道後,立即和有關部門聯繫,從中挖來了3人。當時有人不理解問他,你弄來那些德國佬幹什麼?他們是戰敗國,有​​功夫多和美國人聯繫聯繫才好。

孔令侃不聽,不僅要來了3個德國戰俘,還委以重任,使那些德國人十分感激孔令侃。孔令侃看的沒錯,德國雖然戰敗,但德國的技術、文化和巨大的工業潛力是不可忽視的。果然沒過多久,德國的工業開始復蘇,中國對德國的貿易也開始復蘇。孔令侃利用這3個德國人回德國,很快和德國搞顏料的壟斷資本家掛上了鉤,而當時中國的顏料市場幾乎是空白。不久大批的德國顏料進入中國市場,揚子公司又趁機發了一筆財。

1948年8月,蔣家王朝行將崩潰前夕,國民黨政府又進行了所謂的“幣制改革”,即廢除法幣起用金圓券。金圓券剛發行的兩個月裡,國民黨統治區的物價出現了暫時的穩定,但很快便出現了和法幣同樣的命運。由於國民黨政權的腐敗,由於在軍事上的失利,金圓券的發行量越來越大,國民黨統治區的物價便像錢塘江的潮水,不可抑制地飛漲起來,於是想靠“幣制改革”挽救國民黨經濟危機的計劃破產了。作為金融中心的上海反應最為激烈。資本家一看金圓券貶值如同脫僵的野馬,紛紛囤積物資。孔令侃的揚子公司更看出這又是一次發財暴富的良機,便利用資金雄厚的優勢,用外彙在美國購進大批日用品。運到上海後,以黑市美鈔價拋售,再以官價購運美貨在上海囤積,轉手之間便獲利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他們還自備了一艘6000噸的輪船,來往上海武漢之間。大量收購糧食和土特產囤積起來,準備高價銷售。於是在上海就出現了中國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怪現象。一隊隊市民揣著一疊疊嶄新的金圓券,就是買不著需要的東西。糧店大都關門,百貨店和副食店的貨架上空空蕩盪,人們瞪著發綠的眼睛四處張望。而那些官吏豪門們,卻依舊花天酒地,等著物價進一步上漲就可坐收厚利。

消息傳到南京,蔣介石急了。近幾個月來,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節節失利,不僅毫無進攻能力,反而被分割包圍在幾個大中城市不敢輕易出擊。蔣介石的脾氣也隨著南京夏季的氣溫不斷升高而火氣越來越大。聽說上海又有人利用幣制改革囤積居奇,鬧得物價飛漲,人心惶惶,他怎能不火頂腦門兒。

蔣介石把電話打到淞滬警備司令兼上海市警察局長宣鐵吾家裡,告訴他要立即進行干預,動員全部警力查辦投機商,堅決平抑物價。

宣鐵吾不敢怠慢,立即親自佈置調查,結果卻令他大吃一驚。凡是在上海能囤積居奇的,個個都是大腕,人人都有後台。而鬧得最歡的,就是青幫頭子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和揚子公司總經理--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

宣鐵吾左思右想,幾天吃不香睡不著。如果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烏紗難保。如果執行了又勢必得罪杜月笙和孔令侃。乾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年頭他誰也得罪不起。於是他以身體欠佳為由,向蔣介石寫了個辭職報告,請求免去警備司令兼警察局長之職。

蔣介石一看報告就知道宣鐵吾在耍滑頭。可現在,誰能搬動那些大官呢?於是他想到了蔣經國。

蔣經國被叫來了。蔣介石坐在藤椅上微聞雙目,像一尊泥菩薩。蔣經國以為蔣介石是為軍事上的失利而悶悶不樂,就說:“爸爸,你讓我去試試。給我20個師,20個坦克團,由我親自指揮。”蔣介石一听就煩,又誇什麼海口,什麼20個師、20個坦克團,你知道裝備這些部隊要多少錢。現在的軍費開支已超過20萬億法幣,而全年財政收入還不足20萬億。他緩了口氣對蔣經國說:“前線的事你就別管了,你馬上到上海去一趟,那裡已經亂了套。

蔣經國知道了上海的情況後,覺得責任重大,心裡也沒多少底。於是他在去上海前給國防部保密局長毛人風打了個電話。毛人鳳便命令上海警備司令部的稽查大隊改為經濟檢查大隊,受蔣經國直接指揮。

此時,蔣介石也電告宣鐵吾辭職不准,已派蔣經國去上海,共同執行查處任務。

蔣經國手中有了尚方寶劍,便來到上海,在外灘的中央銀行三樓安營扎寨。旋即蔣經國向上海金融和商界明確宣布,他這次來,是奉蔣介石之命來整頓經濟秩序,平抑物價並查辦投機商的。他不打蒼蠅,專打老虎。

最初,杜維屏和孔令侃並沒把蔣經國放在眼裡,像這樣的陣式他們見得多了不過喊幾句口號、開幾個會,最好抓幾個小蘿蔔頭應付應付輿論。所以他們拒絕檢查並繼續在黑市上投機。

可此時蔣經國也不是軟柿子。他回國多年,一直沒主管過什麼正經事,這次受命於危難之中,他必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徇私情。況且,他也清楚地知道,這次如果不抓幾個大頭,哄抬物價和投機倒把之風是斷然不能煞住的。於是蔣經國掄圓了板斧,向“老虎”的頭上砍去。

當下查有財政部秘書陶啟明因洩露經濟機密,大搞股票投機,人贓俱在;上海警備區經濟科長張業區利用職權,敲榨勒索;行政院長孫科的經濟人、大富商王春哲囤積居奇,明知故犯。這3個案子報到蔣經國那裡,蔣經國大筆一揮:“殺!”

開了殺戒後,蔣經國發現杜維屏等還沒有主動交待的表示,便在一天傍晚突然查封了他最大的一個倉庫。經查發現裡面堆滿了政府明令禁止囤積的物品。

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被捕了。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了上海灘,連孔令侃聽了頭皮都直發麻,莫非這個俄羅斯兒子(孔令侃稱蔣經國為俄羅斯兒子)真敢太歲爺上動土?

當時孔令侃的確想錯了,他自稱太歲爺是過分了。國民黨的江山是姓蔣而不姓孔,蔣經國是蔣介石的大公子,若按過去皇帝的規矩,蔣經國就是皇太子。你孔令侃不過是皇親國戚,見了皇太子也得請安。

果然,蔣經國在逮捕了杜維屏後,立即在浦東大樓召集所有巨商開會。那些平日里橫行霸市、趾高氣揚的大亨們都乖乖地來到會場,連青幫頭子杜月笙都親自到會,當然杜月笙也是來者不善。

蔣經國開這個會的目的很清楚,殺雞嚇猴,殺了三個,抓了一個大頭。誰敢不聽我的命令,他們就是榜樣。當即到場的巨商們無不臉色鐵青,額頭冒汗,紛紛表態擁護南京的禁令,要為幣制改革出力,做遵紀守法的良民。蔣經國不禁暗自得意,以為大功告成。不料半路上殺出了程咬金。就在蔣經國要宣布散會的時候,杜月笙站了起來,輕輕地咳嗽了兩聲。

蔣經國預感到不妙,抓了杜維屏,就是給杜月笙看的,但他杜月笙又怎麼樣,犯了法我一樣抓。

就听杜月笙說道:“我不是來為兒子求情的,他做了錯事,違犯國家的規定,是我管教的不好,我一是讓他把違法囤積的物資。交出去。二是將他交給蔣先生法辦。但我想說一句,既然蔣先生以國法為重,執法如山,就應該一視同仁。據我了解,在上海灘囤積居奇的不止我兒子一家,揚子公司也有不少,蔣先生為何不到他們那裡查查……”

蔣經國心裡直冒涼氣,他早就听說孔令侃的揚子公司,但也不願意一下子把孔令侃得罪。查了杜維屏,就是給孔令侃提個警告,叫他主動交待。不料杜月笙當眾將了他一軍,看來孔令侃是不能不查了。

蔣經國當場對杜月笙說:“揚子公司我當然要查,這次不管是誰,觸犯了國家法律,我都不會放過。”

杜月笙冷笑了一聲連說:“好,好!那我敬候佳音。”說罷兩袖一甩,走出了會場。

當天晚上,蔣經國率領經濟檢查大隊直撲揚子公司的幾個倉庫,當場查獲揚子公司囤積的違法物資兩萬多噸。蔣經國一咬牙說了句:“封!”就把這兩萬多噸的物資全部封存,倉庫負責人也給扣了起來。

再說孔令侃,聽說倉庫被封的消息後,知道蔣經國是鐵了心跟他幹,再找他說也沒用。當即他就乘飛機到南京去找宋美齡。宋美齡歷來對蔣經國沒有好感,聽說他在上海亂抓亂殺氣就不打一處來。孔令侃又以要公佈宋美齡在美國的財產相威脅,宋美齡終於答應讓蔣經國住手。

此時蔣介石正在北平督戰,宋美齡急邀蔣介石回來,說上海現在亂了套,到處亂抓亂殺,都搞到了她宋美齡的頭上。蔣介石一聽,也顧不上北平和東北的戰事,急急地乘飛機回到南京。

蔣介石回來之前,宋美齡已到了上海。她找到蔣經國,勸他不要對揚子公司下手,說那樣會從根本上影響國民黨政權的聲譽,給反對的人找到藉口。

蔣經國不服,說蔣介石派他來上海整頓上海秩序。現在是小官看大官,百姓看上頭。如果欺軟怕硬,怎麼能服人呢?

就在蔣經國和宋美齡爭執不下時,蔣介石回到了南京。不久就在南京宣布:揚子公司一案撤銷,上海的經濟管制結束。

據說當時蔣經國在見蔣介石後垂頭喪氣地走出來,自言自語地說:“我只有先在家裡盡孝,而後對國盡忠了。”

一場轟轟烈烈的“打虎”運動,就這樣有頭無尾、草草收場了。而那孔家的大少爺孔令侃守在上海,依舊我行我素,橫行霸道。

孔令侃相關信息

建國大業中的孔令侃
在電影《建國大業》中佟大為扮演孔令侃。
















































































孔令儀

孔令侃

孔令偉

孔令傑

宋瓊頤

宋曼頤

宋瑞頤








宋伯熊


宋仲虎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崇禧[編輯]

 
 

白崇禧
Minister1.jpg
任期
1946年5月31日-1948年5月31日
前任 首任
繼任 何應欽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893年3月18日
 大清廣西省桂林府
逝世 1966年12月1日(73歲)
 中華民國台灣省臺北市
籍貫 廣西臨桂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 馬佩璋
子女 白先勇
專業 軍人
信仰 伊斯蘭教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Republic of China Army Flag.svg 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時間 1916年-1966年
軍銜 一級上將
獲獎 青天白日勳章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教名烏默爾(Omar),中國廣西臨桂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新桂系」,地位僅次於李宗仁。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手驅逐廣西的舊軍閥。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

戰後,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然而,國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的戰果,局勢對國府愈趨不利,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共產黨統治中國大陸後,白崇禧前往台灣,於1966年在台北病逝。

 


生平
[編輯] 

身世[編輯]

白崇禧篤信伊斯蘭教。民國時期,他捐款興建了多所清真寺、發展伊斯蘭教育,在政治和經濟上給予中國穆斯林許多方便。另一方面,據其子白先勇的回憶,白崇禧對於不合實宜的教規,例如:女性不得受教育、女性戴面紗等,極為反對[1]

1907年,白崇禧考入廣西陸軍小學,後因病退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當時在廣西省立初級師範讀書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開赴湖北,隨後進入武昌陸軍預備學校。1916年,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之後,白崇禧在廣西陸軍第一師任營長。

1921年,白崇禧代表黃紹竑廣州孫文,要求參加革命。孫文任黃紹竑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白崇禧為參謀長。黃、白二人與李宗仁合作,於1924年分別打敗舊桂系軍閥-陸榮廷沈鴻英。在統一廣西的過程中,白崇禧充分表現出謀略和軍事能力,被稱為「半個小諸葛」。同年,白偕李宗仁加入國民黨;李、白、黃三人的合作,使廣西納入國民政府控制之下,三人亦成了國民黨內桂系的骨幹。

北伐及抗戰前期[編輯]

 
白崇禧(右)與蔣介石(左),攝於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總長。1927年初,白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從江西攻取浙江。1927年4月,白崇禧任淞滬衛戍司令,配合蔣中正在上海清黨。同年1月、3月、8月和10月的多次戰役中,白崇禧戰勝孫傳芳

1928年,自北伐成功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的十年之間,桂系多次以軍事和蔣介石對抗。1929年3月,桂系先在蔣桂戰爭中,敗於蔣中正,白崇禧被迫逃往越南。同年11月,李、白、黃返廣西,聯同張發奎進攻廣東。1930年,李、白又在中原大戰中,出兵支持馮玉祥閻錫山反對蔣中正。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內各派系謀求妥協,桂系亦跟南京議和。1932年4月,李宗仁出任廣西綏靖主任,白崇禧任副主任,和省主席黃旭初成廣西新三巨頭。自此至抗戰爆發的五年內,桂系一方面「自衛、自給、自足」及「寓供兵團、寓將於學、寓徵於募」,透過創立學校、改革稅收、清鄉建設廣西;另一方面在軍事上,則對蔣介石堵截紅軍的要求陽奉陰違。

1936年5月,李、白聯合廣東陳濟棠,以「抗日救國軍」名義反蔣。由於廣東軍隊被蔣中正收買,陳濟棠被迫下台;至8月,李、白宣佈與蔣中正和解,支持由蔣中正領導抗日。

抗戰期間[編輯]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白崇禧出任國軍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

八年抗戰期間,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揮各場大小戰役。

1938年,李、白指揮台兒莊會戰,取得在抗戰中的正面戰場首次大勝。6月,白崇禧指揮武漢會戰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揮桂南會戰,在崑崙關戰役兩度重挫日軍。

1944年10月底,2萬名桂軍及廣西民團在缺乏重兵器支援苦境下,在豫湘桂會戰中的桂柳會戰,單憑輕兵器擊斃1萬6千名來犯日軍,締造日軍侵華作戰,平均單日最高戰亡兵數,但此說法很可能是網路謠言,豫湘桂會戰中日軍遭遇的最激烈抵抗發生在衡陽,而桂林在日軍發起攻擊後三天即告陷落,整個桂柳會戰日軍傷亡也只有1萬3千人左右。

國共內戰[編輯]

1946年,國共再次開戰。6月,白崇禧到中國東北督戰,指揮國軍第二次四平戰役中擊敗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白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林彪所部中共軍,但由於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連續三次給蔣中正發電,並以斷絕美援相威脅,迫蔣中正停止在東北的軍事行動;同時,前方國軍總指揮-杜聿明向南京請示,蔣遂電令杜『暫緩追擊』。此舉使林彪殘部得以喘息,導致東北大局逆轉。

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國民黨方面派兵至臺灣鎮壓。3月11日,國民政府特令國防部長白崇禧來台。[2]上午,白在南京接見台灣省旅居上海代表。[2]3月17日,白崇禧及蔣經國於中午搭機抵達台北。[2]白抵台後即發表第一號佈告,昭示中央處理台灣事件之基本原則。[2]巡按臺灣,會見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等人,並向民眾廣播,聲明政府軍事行動已暫告一段落,將以和平寬大的方針處理此事。3月20日,白再發表談話,慰外省籍公務人員不要因曾受到生命財產損害而灰心喪志,須知極大多數台胞仍極愛國。[3]期間,白崇禧嚴禁官兵報復,親自阻止軍隊濫殺無辜,要求一切以公開審判為原則,拯救了不少臺灣士紳,如瑞芳礦業李建興兄弟等。白崇禧報告中,嚴批陳儀,建議處分柯遠芬,嘉獎彭孟緝[4]

1947年11月,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揮部主任,負責圍剿大別山中原野戰軍

1948年5月,李宗仁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一個月後,白崇禧離國防部長職,改任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可能當局覺得劉峙難任艱鉅,故於淮海戰役前夕,鑒於劉伯承和陳毅兩股即將合流,徐州和華中剿匪總司令部所屬兵力,應該統一運用。[5]乃打算在蚌埠設立一個國防部指揮部,由白崇禧負責主持,統一指揮華中及徐州兩個剿匪總司令部之軍事。[5]白認為有不克服之困難,也沒有統一指揮之權力,不肯接受。[5]

1948年10月初,白崇禧親到駐馬店,在第十二兵團部召開作戰會議,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第五綏靖區信陽)司令官張軫、第十二兵團司令官黃維、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官胡璉、第八十五軍軍長吳紹周楊伯濤覃道善等軍長以上高級將領均參加。[6]何應欽在徵得白崇禧同意後,即於10月23日派郭汝瑰專機向蔣介石建議,蔣自東北會戰開始,即偕杜聿明、周至柔郭懺羅澤闓等穿梭飛行於北平、瀋陽之間,親自指揮作戰,郭汝瑰抵北平之日,即長春失守之時。[7]10月30日,蔣介石聆悉廖耀湘兵團在西進途中進入預先佈置之口袋。蔣聞訊飛返南京。[7]是日下午4時,白崇禧應召從漢口飛南京,5時參加國防部召開軍事會議,聽取羅澤闓關於東北會議從錦州失守到大虎山廖耀湘全軍覆滅之報告。[7]

1948年11月27日,白崇禧接到蔣之「手啟」電,要白氏轉知所屬第十四兵團司令宋希濂,偕新任第十三綏靖區司令王凌雲到南京一行。[8]宋希濂率部此時駐鄂西一帶,奉命後即偕同王凌雲於11月30日到漢口,並隨即去三元里總部謁白崇禧,報告鄂西方面情況。[8]他們辭出時,白崇禧要宋希濂單獨留下,對他介紹當時軍事形勢。[8]

1948年12月1日上午12時,宋希濂偕同王凌雲飛抵南京,即去黃埔官邸謁見蔣。[9]辭出時,宋希濂讓王凌雲先走,把白崇禧在漢口對他所說一一匯報給蔣。[9]12月8日,蔣致電白崇禧,命令白崇禧以最快方法將所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調往南京,增援守備兵力,然而受拒。[10]年底,國軍徐蚌會戰中失利,蔣中正嫡系中央軍幾乎損失殆盡,蔣中正數度令白出援,白皆推拖,蔣中正憤擲電話筒、掀桌,痛罵粗話。白崇禧則反駁「按兵不動」的指控,指出華中轄區奉命調往增援徐州部隊包括:黃維第十二兵團所屬之第十八軍(胡璉)、第八十五軍(吳紹周)、第十四軍(熊綬春)、第十軍(覃道善)及整編第二師(師長何竹本),第二十軍(楊幹才)、第二十八軍(李良榮),都是華中最精銳之部隊,黃維兵團半路被攔,幾乎全部被消滅[11]

1948年12月24日、12月30日白電呈蔣中正,主張「與共黨謀和」[12]。12月24日,白發出「亥敬電」:

「民心代表軍心,民意猶如士氣,默察近日民心離散,士氣消沉,遂使軍事失利,主力兵團損失殆盡,倘無喘息整補之機會,則無論如何犧牲,亦無救於各個之崩潰。言念及此,憂心如焚!崇禧辱承知遇,垂二十餘年,當茲危急存亡之秋,不能再有片刻猶豫之時。倘知而不言,或言而不盡,對國家不忠,對民族不孝。故敢不避斧鉞,披肝瀝膽,上瀆鈞聽,並貢芻蕘:一、相機將真正謀和誠意轉知美國,請美、英、蘇出面調處,共同斡旋和平;二、由民意機關向對方呼籲和平,恢復和平談判;三、雙方軍隊應在原地停止軍事行動,聽候和平解決。

以上所陳,伏乞鑒核察納,並望乘京、滬、平、津尚在吾人掌握之中,迅作對內對外和談佈置,爭取時間,若待兵臨長江,威脅首都,屆時再言和談,已失去對等資格,噬臍莫及矣。」[13]

12月30日,「白再發通電主和」[14]

1949年1月13日,白崇禧在漢口,「強迫中央銀行將運往廣州之銀元中途截回」[15]。1月21日,蔣被迫下野,由李宗仁接任代總統。3月9日,袁守謙主任帶白崇禧求見蔣之函件到「溪口[16]。4月,國共和談,白崇禧極力反對接受和談結果,且策劃在湖南的軍事防禦計劃,惟因湖南省主席陳明仁降共而失敗。10月7日,白崇禧所部全部,「已向廣西撤退」[17]。至12月,白崇禧華中剿總所轄60萬國軍,陸續被渡長江後的共軍消滅,僅有18萬部隊抵達海南島。11月20日,白啣李宗仁命飛重慶,下午晉見蔣,報告李已於是日「上午飛往香港[18]。11月21日,蔣約白崇禧談話,表示決不於此時「復行視事」,為恐李在海外丟醜,必須李本人尅日回重慶,面定對內對外大計,「然後未始不可出國」[19]。但必須由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以符憲法規定」[19]解放軍於12月14日佔領中越邊境鎮南關,切斷桂系軍隊退入越南之後路。桂系本身20萬兵力,含李、白起家的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八軍等,最後僅存2萬餘人由軍長張湘澤帶領退入越南,其餘全部在廣西戰役中,於湖南、廣西等地被林彪第四野戰軍迂迴包抄殲滅。

台灣時期[編輯]

1949年12月3日,白崇禧乘飛機去海南島。12月11日,陳良被派到海口白崇禧,補發白崇禧軍費;陸軍副總司令羅奇亦銜命敦促白崇禧去台灣,「共商善後」[20]。蔣請白去台北組閣。

李宗仁曾警告白『桂系到台灣無用武之地』。12月30日,白崇禧按原定計劃「從海口飛台北」[21]後,僅獲聘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委及「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職[22][23]

1962年12月4日,白崇禧的妻子馬佩璋病逝。不久,其子白先勇赴美念書。爾後,白崇禧在1966年12月2日因心臟病發於台北逝世。[24][25]《紐約時報》訃文稱白崇禧是國民黨裏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26]

家族[編輯]

白崇禧娶妻馬佩璋,兩人共有10名子女,其中排第五者為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著《台北人》短篇小說集,亦為其父立傳《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和《養虎貽患—父親的憾恨》以描述1946年四平會戰的始末。

香港著名傳媒人、現任灣仔區議會議員白韻琴為白崇禧姪女。

遺蹟[編輯]

台灣[編輯]

  • 白崇禧與夫人及部份子女,身後合葬於今臺北市信義區六張犁的回教公墓白榕蔭堂墓園,墓園為台灣少見的伊斯蘭式建築,2013年被北市府指定為古蹟[27]
  • 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忠肝義膽」牌坊,係原開山神社鳥居改建。

中國大陸[編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討袁之役

  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脅選正式大總統,解散國會,進而實行帝制,民國法統為之斷絕。    國父組織中華革命黨於日本東京,分遣同志返國,從事討袁工作。
 
  民國四年十二月五日,陳其美、先總統蔣公、吳忠信等,在上海進行討袁計畫,命革命同志一面占領駐泊上海之肇和艦,一面進攻警察局、電話局等機關。因袁軍大集,加以肇和艦被應瑞、通濟艦偷襲,機器損毀,因而失敗。
 
  十二月二十五日,護國軍起義於雲南,分兵三路,由蔡鍔統第一軍攻四川,李烈鈞統第二軍攻廣西,唐繼堯統第三軍鎮雲南,遣徐進率先遺隊攻貴州。
 
  貴州護軍使劉顯世,本唐繼堯舊部,素不滿意於袁世凱,乃於民國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宣布獨立。廣西將軍陸榮廷繼之,於三月十五日宣布獨立。北洋掌握實力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等亦不滿意袁世凱之所為,採取觀望態度。袁氏原定五年元旦登極之計畫,乃告延期。三月二十二日,正式宣布取消帝制。護國軍則以袁氏退位為條件,不達目的,決不終止。四月六日,廣東獨立。四月十一日,浙江獨立。五月十六日,陝西獨立。五月二十二日,四川獨立。五月二十七日,湖南獨立。居正所領導之中華革命軍東北軍,亦控制山東膠濟鐵路沿線。
 
  獨立各省為政令統一起見,於五月八日,組織軍務院於廣東肇慶,推選唐繼堯、劉顯世、陸榮廷、龍濟光、呂公望、岑春煊、梁啟超、蔡鍔、李烈鈞、陳炳焜、戴勘、羅佩金等為撫軍,並互推唐繼堯為撫軍長,岑春煊為撫軍副長,梁啟超為政務委員長。其組織分子,為革命黨人與舊日進步黨人之混合。
 
  各省討袁軍紛起後,江蘇將軍馮國璋欲效袁世凱辛亥革命期間之故技,乘機操縱南北,一面與護國軍默契,表示中立;一面發起南京會議,邀請獨立、未獨立各省代表與會,討論袁氏去留問題。因獨立各省拒絕參加,討論經旬,無結果而散。袁氏以眾叛親離,於六月六日晨三時斃命,而袁氏退位問題遂無形解決。六月七日,副總統黎元洪就職於北京,全國復歸於統一。(李守孔)
 

二次革命[編輯]

 
 

1913年二次革命,即「討袁之役」,又稱「癸丑之役」、「贛寧之役」。[1]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繼辛亥革命後發動的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鬥爭。[1]二次革命最早出現在北洋政府文獻中是1912年11月26日袁世凱發佈的《嚴懲倡言二次革命黨徒通令》,1913年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選舉前後,孫中山親信控制的江西、上海、廣東等地爆發武裝革命,企圖脫離中央政府獨立。中國國民黨稱二次革命的原因是善後大借款及宋教仁被刺案,這些說法亦遭人質疑。1913年6月,《大公報》轉述《大陸報》的文章《中央政府與國民黨之問題》稱,宋案與借款案只是引線,國民黨早就處心積慮欲推倒中央政府,取而代之。即便沒有兩案發生,國民黨的計謀也早晚會發作[2]。又《劍橋中華民國史》稱宋教仁曾在大選獲勝後的演說中攻擊袁政府及其政策,並認真考慮過趕袁世凱下台,但孫中山卻支持袁世凱[3]。劍橋中華民國史也認為袁世凱在面對國民黨大選勝利威脅他的地位後準備發動與國民黨的戰鬥[4]。二次革命最後以中央政府北洋軍擊潰孫文勢力告終。傳統意義上革命是對專制制度或文化的顛覆,而孫文挑起的這場戰爭是否屬於革命的範疇,學界亦有頗多非議。

  

背景[編輯]

1912年2月,隆裕太后詔袁世凱組建臨時共和政府,同盟會南北和談之際,早於隆裕太后的詔書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方獨立各省最終選舉袁世凱為臨時總統。1913年2月,中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舉行國會選舉。由同盟會為骨幹組成的國民黨獲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上海滬寧車站遇刺,兩天後去世。[5] 兇手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獲,學者張耀傑在其著作中稱宋案的直接兇手武士英,在租界西捕房安然無恙,剛轉進陳其美老部隊改編的軍營中,還未仔細審訊,就離奇死亡。[6]史學界一般認為袁世凱是暗殺主謀的可能性較大[7][8]。還有觀點認為宋教仁案的真正兇手是陳其美[9][10],近代也有律師在專欄提及,孫文的嫌疑最重[11]江蘇都督程德全民政長應德閎在收到租界會審公堂移交的證據後,把犯罪嫌疑人應桂馨和國務總理兼內務總長趙秉鈞、內務部秘書洪述祖之間來往的秘密電報和函件的要點以「通電」的形式向海內外公布,迫使趙秉鈞不得不發出公開電報為自己辯解。上海地方檢察廳也公開傳訊在位的國務總理趙秉鈞。趙氏拒絕到上海應訊,但迫於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袁世凱批准他辭去總理,由段祺瑞代理。

時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裁的孫中山於事發後立即中斷在日本的訪問,返回中國,於上海開會,主張以武力討伐袁世凱。但國民黨內意見不一,部分領導人(如黃興)傾向使用和平手法,在不破壞臨時約法之下以法律方法抗爭。

4月26日,袁世凱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借款合約,本次借款總額為2500萬英鎊,借款年息5厘,借款總期限47年;而此次債券會以9折向外出售,並扣除6%作為傭金,預計淨收入2100萬英鎊。此次借款指定用途為扣除償還到期的庚子賠款和各種外債,另外也用於政府遣散各省多餘軍隊,以及抵充政府行政運轉費用外,剩下的760萬英鎊。到期後歸還本息應為6789萬英鎊。此次借款用中國鹽稅、海關稅及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稅項為擔保,鹽區的鹽納稅到帳後,要由中國人經理和外國人經歷一起協商後會同簽字後才可放行[12]。國民黨人稱袁意在擴張北洋軍隊,而借款未經現任國會批准屬非法。5月初,國民黨員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電反對貸款。黎元洪居中斡旋,希望化解北京及國民黨之爭。

5月初,李純第六師自保定南調武漢,另調精銳從海道向上海增援。[13]:1226月9日,袁以「大總統令」,把江西都督李烈鈞免職,由駐節武昌之副總統黎元洪暫代。[13]:122李烈鈞因專制殘毒、違法殃民、恣睢暴戾等罪名被袁世凱免職,令其到北京聽候酌用[來源請求],又有華南師範大學等的論文稱李列鈞在江西一帶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整頓財政、選派留學生出國、並捉捕了彭木香等匪徒[14][15]6月13日,廣東總督胡漢民被任命為西藏宣撫使,胡漢民廣東都督職位由陳炯明代替。[13]:1226月30日,安徽都督柏文蔚相繼被免,同時黎元洪在武漢亦大捕地下黨。[13]:122在九江要塞司令陳廷訓的請求下,7月3號袁世凱派北洋軍第六師李純部進入江西[16]

經過[編輯]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7月12日,被免職的李烈鈞在孫中山指示下,從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佈江西獨立,並發表電告討袁。7月15日,黃興抵達南京,組織討袁,宣布江蘇獨立。推舉江蘇都督程德全為南軍司令,但程棄職,逃遁上海。

7月17日,安徽柏文蔚宣布安徽獨立。7月18日,上海陳其美宣佈獨立。7月18日,陳炯明響應孫中山號召宣布廣東獨立[17]。7月19日,福建孫道仁許崇智通電宣布福建獨立。7月20日,浙江都督朱瑞宣布中立。

7月22日,江蘇討袁軍在徐州地區與馮國璋北洋第二軍和張勳武衛前軍會戰失利,退回南京。7月22日至28日,上海討袁軍五次發動進江南製造局,有海軍協助的北洋軍成功擊退對手[18]。指揮部被上海租界當局解散[來源請求]。7月25日,湖南譚延闓宣布湖南獨立。

7月28日,黃興看到大局無望,遂離寧出走,討袁軍全局動搖。8月4日,四川熊克武在重慶宣布四川獨立。雲南都督蔡鍔遵從袁世凱命令,率軍入川,鎮壓重慶熊克武起義。8月9日, 孫道仁通電宣布取消福建獨立。

8月11日,何海鳴率南京第八師部分下級軍官及士兵重新舉旗討袁,宣布恢復獨立,2000多名士兵們與北洋軍展開血戰。8月13日,擁袁的濟軍龍濟光部攻佔廣州。8月13日,湖南譚延闓通電取消「獨立」。

8月18日,北洋軍李純部攻克南昌。8月28日,倪嗣沖率兵進駐安慶。9月1日,張勳武衛前軍攻克南京。各地宣佈取消獨立。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輯,相繼逃亡日本。9月11日,熊克武放棄重慶,解散部隊,化名逃亡。9月12日滇軍入重慶。二次革命宣告失敗。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再次亡命海外,重建秘密會黨中華革命黨

影響和評價[編輯]

國民黨聲稱袁世凱不顧普遍的民意和國會反對,與五國銀行團簽訂喪權辱國的善後大借款,擴充軍備為自己消滅南方同盟會力量做準備,是嚴重的違憲行為。[19]當時很多地方的官員,商會以及團體都發出了反對動武的電文,有輿論指出這是革命黨人與袁世凱之間的爭權奪利。[20]

另外,有文章提出孫中山曾在1912年8月公開聲明贊成借款。當年8月,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抵京共商國是。在京期間,孫袁兩人切磋借債問題,孫中山談借款問題時稱:「目下財政極端困難,勢不能不借外債,以濟眉急,唯不可借多,致啟政府侈肆之心。」[21]善後大借款被國民黨稱為喪權辱國。又有文章提出,武昌起義之後,孫中山在回國前,就曾經找過美、英、日等列強商洽借款事宜,但列強並不看好孫中山的政治資本而加以婉拒[22]

學者袁偉時等人稱孫文不顧廣泛民意和國民黨內黃興等人遵循法律解決的意見,發動所謂「二次革命」,使剛剛具有公開、合法性的政黨政治隨著暴力革命的發生而毀於一旦。於是,學者將國民黨冠以惡諡「暴民專制」。當時一批學者指出,這是國民黨的「自殺之政策」造成的。[23][24]

騰訊歷史頻道主編諶旭彬發文認為,百年之後的今天,否定「二次革命」這股思潮,已經成了思想界、媒體界乃至一般歷史思索者們的一種潮流,這是相當可悲的事情。諶旭彬認為袁世凱本人不是民主主義者,不相信政黨政治,而是投機政客。不是大奸大惡也不是什麼值得肯定、值得紀念的人物。袁世凱本人所在北洋派系沒有派人參與議會選舉,而是送錢和政治承諾拉攏孫中山、黃興等政治人物公開發表宣言擁護自己。又在宋教仁帶領國民黨贏得國會大選並準備組閣後,袁世凱對吳景濂稱:「你說宋教仁擁護中央,何反覆乃爾!」。並且袁世凱不同意先立憲法候選總統,並聯合18省都督壓制國會先選總統後立憲法。當選總統後既不到國會就職,也不發表演講。 而後在1913年10月16日袁世凱發言要求強化總統權力擺脫約法束縛,這段發言諶旭彬認為袁世凱是一個不願意權力受到憲法制約的大總統,這和專制皇帝沒什麼區別。而後在二次革命戰爭結束後,袁世凱發出命令要求解散國民黨,並解除該黨在議會中全部議員議席,對於這一點諶旭彬也認為這是袁世凱集權之舉,不合程序也不符合情理,理由是大多數在北京的國民黨議員並沒有隨激進領袖們南下進行武裝暴動,並且國會經此一舉立即癱瘓。而後在1914年5月1日正式廢止臨時約法,改為袁世凱制定增強總統權力的《中華民國約法》。又諶旭彬認為孫中山是一個開明專制支持者,在1906年出版的《革命方略》中提到「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個階段構想,所以辛亥革命後支持袁世凱,又因為這點在宋教仁案後孫中山不相信議會和法院,而選擇暴力[25]

《劍橋中國民國史》認為有多項證據顯示宋教仁是袁世凱派人暗殺[26],而宋教仁被殺一事導致孫中山認為必須武力打倒袁世凱。《劍橋華民國史》並且認為二次革命原因根本原因是,國會是否有權力改組政府(這個問題因為國民黨1913年初選舉獲勝而浮現),以及國民黨認為北京應該對各省究竟應該擁有多大的權力。

經濟學人》2012年12月12日發表文章《宋教仁之歌》(The song of Song)評論稱,宋教仁在生命最後歲月里到處演講評擊獨裁併且承諾會限制總統的權力,他的政治對手之一的梁啟超認為宋教仁使用了欺騙手段在政治選舉競爭中。該文章又稱有證據表明袁世凱暗殺了他的主要政治對手。《經濟學人》又反問如果宋教仁沒有被殺,還有二次革命嗎?[27]

歷史學家唐德剛認為,孫中山是個現代政治家,但卻是如此輕視法治。袁世凱是個老官僚不動聲色的調兵遣將也就什麼奇怪了[28]

曾經歷北洋政府時期的記者和歷史學者陶菊隱認為,袁世凱和國民黨早就不能跟共存,而在二次革命之前袁世凱派遣第一軍和第二軍南下以剷除對手,國民黨人在諸省首長被免職以及北洋軍南下後發起暴動對抗袁世凱行動[29]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其美[編輯]

 
 
陳其美
陳其美
政治人物
20世紀
別名 陳英士
性別
出生 1878年1月17日
 大清浙江省烏程縣
逝世 1916年5月18日(38歲)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14號
國籍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東京警監學校、東斌軍事學堂
 
經歷
當舖學徒
會計
中國同盟會會員
同盟會中部總會庶務部長
滬軍都督
上海討袁軍總司令
中華革命黨上海總部長官
中華革命軍東南軍司令長官
代表作
肇和艦起義
 
陳其美戎裝像

陳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英士浙江吳興人。中華民國早期政治人物,青幫代表人物,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文的左右股肱,後遭暗殺身亡。弟陳其采,字藹士。兄陳其業,字勤士。陳其業有兩子,陳果夫陳立夫,二人由陳其美引介於蔣中正,與蔣中正關係密切,後來兄弟俱成為國民黨內大員,主管黨務,被廣稱為CC系。陳其美與蔣中正關係密切,為蔣中正結義之兄,將蔣中正引薦於孫文。孫中山高度讚揚陳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生平[編輯]

陳其美少時家貧(一說原為湖州富商之家,13歲喪父後家道中落),15歲時輟學,到當地的一家當舖當學徒,供應其長兄及三弟就學之資。

1902年,陳其美三弟從日本回中國,講述日本富強的情況,陳其美受啟發,決定不事當舖終生。

1903年,陳其美隻身到上海,以任會計為生,同時結識各方人物。

1906年,陳其美赴日本留學,入東京警監學校,認識孫文,加入中國同盟會;並在當地認識蔣中正,二人後來更結拜為異姓兄弟。

1908年,陳其美回中國,在上海、杭州等地加入青幫,聯絡會黨支持革命。

1911年,陳其美任同盟會中部總會庶務部長。10月,武昌起義爆發,陳其美滬軍攻入浙江杭州。時清兵多為革命黨支持者,遂不攻而下,11月5日即控制市區,11月6日抵抗結束。後在上海獲舉為滬軍都督。

1912年,與曾經得罪孫文的光復會首領陶成章爭執,獲得孫的許可,陳派蔣中正與王竹卿,於1月14日刺殺陶於上海廣慈醫院[1]3月,被任命為唐紹儀內閣工商總長,未就任。因議員發難,指責其「盤踞滬上,擁兵自雄,軍政府應撤不撤,梗國家之統一」,7月31日辭去都督[2]

1913年,二次革命時,陳其美任上海討袁軍總司令。7月23日,按照事先計劃,陳宣佈上海獨立。[3]二次革命事敗後赴日本,支持孫文另組中華革命黨,被推為中華革命黨總務部部長。

1915年,袁世凱意在稱帝,陳其美再回中國反袁,10月29日,陳其美主持中華革命黨上海總部,兼中華革命軍東南軍司令長官。11月10日,陳其美派人刺殺上海鎮守使鄭汝成外白渡橋,12月5日,策動上海軍隊反袁肇和艦起義失敗。當夜,霞飛路漁陽里5號總機關部被法租界巡捕房搜查,丁仁傑等多人被捕。陳其美向孫中山推薦蔣介石做自己接班人。[4]

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寄宿的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14號(後改名英士路,1950年改淡水路至今)日本僑民山田純三郎的寓所被殺手槍殺,一般相信是由袁世凱指使[5],由張宗昌密令陳的隨員所為。靈堂設白爾部路新民里(重慶南路35弄,今拆)蔣中正寓所。

1917年5月12日,在上海打鐵浜蘇州集議公所為陳其美舉行國葬,上萬人送行。孫中山、唐紹儀章太炎等主祭。次日歸葬浙江湖州。中華民國郵政發行的烈士像普通郵票中就有陳英士,圖案採用陳就任滬軍都督時的戎裝照。蔣中正逝世之前,陳在中國國民黨大員的葬禮等級上,聲勢規格和墳墓規模僅次於孫中山一人。

1938年,蔣中正為紀念陳的功績,組建浙江省立戰時大學,後改名為英士大學。1949年,因政治原因被分拆到浙江大學浙江農業大學以及上海復旦大學等校。

1966年,獨立一等功績韓國:總統勳章

小傳說[編輯]

陳其美人稱其有「四捷」:口齒、主意、行動、手段。性格豪邁俠氣,做事勇敢果斷。

臺灣戒嚴時代的國民小學國語課本曾有一課〈陳英士先生小的時候〉課文,描述陳其美孩提時即為同齡朋友中的領袖人物。某日嬉戲時,一個小孩玩火不慎,轉眼間身上已多處著火,週遭的孩子們皆嚇得不知所措。此時唯獨陳其美當機立斷,衝上前去一把抱住,拚命在地上打滾,終於火滅救了同伴。此傳說雖不知真假,但多少反映出其個人特質。

被陳其美暗殺的人[編輯]

根據孫文同盟會的盟友,章炳麟(又稱章太炎)1909年在「南洋總匯新報」發表的「章炳麟宣布孫文罪狀書」,陶成章指責孫文收取鉅額革命募款,卻中飽私囊,而得罪了孫文。1912年陶成章在上海法租界天主教廣慈醫院住院,陳指使蔣介石在廣慈醫院內,將陶成章刺殺而死。[6]鄭汝成陶駿保、皆被陳其美暗殺。另外,宋教仁案,在當時亦有陳其美涉入的說法。

紀念地[編輯]

陳英士墓位於浙江湖州南郊峴山東麓,墓上的石碑坊匾額有孫中山手書「成仁取義」四大字;右側為蔣中正題詞「精神不死」,左側是林森題的「浩氣長存」。兩旁石柱對聯,分別有于右任蔡元培所題。于右任題詞:「春嘗秋禘生民淚,山色湖光烈士墳」,蔡元培的題詞是:軼事足證,可補遊俠貨殖兩傳;前賢不讓,詢是魯連子房一流」。目前陳英士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9年國民政府杭州西湖的湖濱三公園建立了陳英士銅像,1960年代因政治原因被拆除。因陳其美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有功,海內外的英士大學校友們為了紀念陳英士的革命精神,籌集資金重塑其銅像,陳英士銅像於2005年4月再次屹立在杭州西湖畔。百餘名白髮蒼蒼的前英士大學校友冒雨出席了揭幕禮。

1930年11月,在上海南市老西門以北民國路(今人民路)、方浜路口,興建高達27米的陳英士紀念塔,以紀念1911年辛亥革命中陳英士光復上海的功績[7]。1949年以後拆除。

台灣宜蘭縣大同鄉泰雅族部落繃繃社(Bonbon,芃芃、梵梵),戰後初期國民黨政府為紀念陳英士,改名英士村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俱樂部

 
 

中央俱樂部組織Central Club,簡稱CC)是中國國民黨主要派系,也有人認為CC的領導是陳立夫陳果夫兄弟都姓陳(Chen),所以簡稱CC。[1]

成因[編輯]

陳果夫陳立夫,人稱二陳,是蔣介石的結義兄長陳其美之姪子,憑此關係,1928年2月,蔣介石任命陳立夫代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由二陳著手組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在八年抗戰爆發前夕它的頂峰期間,CC派已有上萬成員,成為四大家族之一,民間有所謂「蔣家天下陳家,宋家姐妹孔家財」之說,陳果夫被譽為「國民黨之教父」。

消亡[編輯]

否定CC的人則認為,黨同伐異,大陸失守,CC派難辭其咎。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時,李宗仁白崇禧桂系集團已徹底崩潰,CC派的利用價值已經降低,加上蔣中正決定培植蔣經國,於是決定削藩。蔣中正召見陳立夫,問他對「國民黨改造」有何想法,陳立夫說:大陸失敗,黨、政、軍三方面都應有人出面承擔責任,黨的方面由他和陳果夫承擔,因此他們兄弟不宜參加黨的改造。蔣中正默默不語。蔣中正下令免去陳果夫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職務,裁撤中央合作金庫中國農民銀行,削去了CC的經濟權力。

不久陳誠以坐擁軍權而攻陳,陳誠曾說:「把陳立夫送上火燒島」,陳果夫久病在床,陳立夫以參加「道德重整會議」的名義,自願放逐流亡美國紐澤西州湖林城外養,直至陳誠死後才被蔣中正召回臺灣。

陳果夫[編輯]

 
 
陳果夫
人物陳果夫.jpg
 中國國民黨組織部部長
任期
1928年3月-1939年8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892年10月27日]
 大清浙江烏程縣
逝世 1951年8月25日(58歲)
臺灣 臺灣台北市
政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 南京陸軍第四學校
經歷
  • 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副院長年任
  • 導淮委員會副委員長
  • 中華民國江蘇省政府主席
  • 中華民國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
  • 中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主任
  •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
 
國立政治大學之果夫樓即為紀念陳果夫先生而命名。

陳果夫(1892年10月27日-1951年8月25日),名祖燾,字果夫浙江吳興東林澤河裡人。民國時期政治人物,是國民黨內右派。陳果夫及其弟陳立夫蔣介石關係密切,在大陸時期為蔣所倚重,負責國民黨內組織及黨務,有「二陳」、「CC系」之稱。

 


生平
[編輯] 

陳果夫的叔父陳其美辛亥革命元勳,與蔣介石曾為結拜兄弟。陳果夫年輕時於浙江陸軍小學畢業,受陳其美影響,加入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及討袁。1920年,在上海經營証券物品交易所,股東有蔣介石等國民黨人,曾獲利頗豐。所得利潤部分用作支持孫中山革命。

1924年,蔣介石主持黃埔軍校籌建,陳果夫在上海代其處理軍用品採購、人才招攬等工作。1926年陳到廣州,當選為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並任中央組織部代部長。1927年4月初,與國民黨內右派吳敬恆張靜江等提出彈劾共產黨案,為之後的清黨準備。1928年,蔣介石復出,陳果夫任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副院長。實質負責國民黨內組織,整理黨務及進行清黨。除重新審查登記國民黨員,並開始設立調查組織,即後來專門負責反共之「中統」。1929年任中央執委,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成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二陳掌管國民黨黨務機構,至使當時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稱。1932年,陳果夫為「導淮委員會」副委員長;1933年,兼任江蘇省政府主席,負責整治江蘇及淮河水利。導淮工程後因抗戰而停頓。抗戰勝利後,陳任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

陳果夫自辛亥革命時已染有肺結核病,經常咯血住院,抗戰其間多次施手術。戰後開始退出政壇,1948年12月,遷居台中休養。1951年8月25日因肺病於台北病逝。陳果夫無子嗣,陳立夫過繼其長子陳澤安給陳果夫。

  • 主要獎項

獨立一等功績韓國:韓國章(1966)

評價[編輯]

胡適在陳果夫去世後,在日記中表示,陳果夫一生忠於國家,忠於國民黨,堅決反對中共,因此一直受到中共有計畫的毀謗。[1]

軼聞[編輯]

  • 陳果夫力扶中醫,於1931年在南京成立「中央國醫館」並任理事長,各地設分支館,有效地保存了當時在社會輿論上式微的中醫學。
  • 1933年陳果夫任江蘇省主席時,特請兒時好友、癮君子徐儷江出任全省禁煙局長,促其現身說法,以利禁煙。
  • 陳果夫而立之前即患當時不治之症肺結核,但他善於養病,起居有序、精神鎮靜,就當時醫療條件,陳氏通過養生多活了約二十年。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前任:
顧祝同
江蘇省政府主席
1933年10月 - 1937年11月
繼任:
顧祝同

 

陳立夫[編輯]

 
 
陳立夫
Chen Lifu 01.jpg
中華民國政治人士
政黨  中國國民黨
出生 1900年8月21日(清光緒26年7月27日)
 大清浙江吳興
逝世 2001年2月8日(100歲)
臺灣 臺灣台中市北區中醫大附醫
配偶 孫祿卿
親屬 父:陳其業
叔:陳其美
兄:陳果夫
子女 陳澤安陳澤寧陳澤容陳澤寵
學歷
經歷
  •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辦公廳機要秘書
    (1925年9月)
  •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主任。
    (1928年)
  • 國民政府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
    (1928年4月27日-1928年6月30日)
  • (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委員
    (1928年2月1日-1931年)
  • 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
    (1929年)
  • (國民政府)導淮委員會委員
    (1929年1月7日-1931年)
  • (國民政府)考選委員會委員
    (1929年2月-1932年12月15日)
  • 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
    (1931年)
  • (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
    (1933年10月12日-1947年)
  • 國民政府委員
    (1933年10月5日-1938年3月5日)
  • (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
    (1938年1月1日-1944年11月20日)
  • (國民政府)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
    (1939年)
  • 國立編譯館館長
    (1942年1月-1944年2月)
  • 正中書局董事長
    (1944年)
  • 立法院副院長
    (1948年6月18日-1948年12月22日)
  • 中央日報董事長
    (1947年-1950年)
  •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8年12月22日-1949年3月21日)
  • 行政院政務委員
    (1949年6月12日-1950年3月10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1950年-2001年)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編譯委員會總編輯
    (1967年-2001年2月8日)
  •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理事長
    (1967年-2001年2月8日)
  • 總統府資政
    (1969年-1996年5月19日)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
    (1970年-1991年)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西醫合作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7年-2001年2月8日)
  • 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
    (1972年-2001年2月8日)
  • 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1989年-2001年2月8日)

陳立夫(1900年8月21日-2001年2月8日,英語Li-Fu Chen),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吳興縣東林澤河裡(現屬湖州吳興區東林鎮)人,1924年,獲美國匹茲堡大學採礦學碩士學位。父陳其業,字勤士,兄陳祖燾,字果夫。其二叔陳英士陳其美)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陳其美蔣中正關係密切,為蔣中正結義之兄,將蔣中正引薦於孫中山,而蔣提拔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蔣陳兩家可以說是沒有陳其美就沒有蔣中正,沒有蔣中正也沒有陳氏二兄弟的相互提拔的關係。陳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

生平[編輯]

早年生活[編輯]

陳果夫及陳立夫是中國國民黨重要人物。兄弟倆早年入私塾,師為若臣。1917年,陳立夫在上海以第5名的成績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學工礦,畢業後又赴美留學。1924年,他取得美國匹茲堡大學冶礦碩士,在史克蘭敦當了8個月的實習礦工後回國。就在他準備接受中興煤礦公司聘請、任采礦工程師時,於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歸國並已決定赴美工作的陳立夫向蔣介石辭行,大哥陳果夫轉來蔣的兩份電報,蔣表示希望陳立夫能到廣州協助自己。陳立夫志向本不在政治,但因陳果夫的勸說以及與蔣的叔輩關系,還是去了廣州。陳立夫後來在回憶錄里講,原以為只是幫忙一段時間,便馬上再回去投身采礦。但在北伐前夕,當時蔣中正廣羅人才留用了陳立夫,陳從此踏入政壇,沒成為一名工程師,棄工從政。

27歲即出任蔣中正的機要秘書,深得信任。29歲任中央黨部秘書長,是國民黨史上最年輕的中央黨部秘書長,負責人事及組織工作。1931年,31歲的陳立夫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組織部是國民黨黨內安全特務機構。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下面有三個組:第一組組長是徐恩曾,第二組組長是戴笠,第三組組長為丁默邨。後來一組、二組分別發展壯大成中統局軍統局丁默邨的三組被撤銷。在國民黨內,陳果夫和陳立夫的派系被稱為「二陳」或者CC系。CC系雖被稱為二陳的私人系統,實際上所指的是當時的中央人士所聚集的Central Club。二陳掌管國民黨黨務機構,時稱「蔣家天下陳家黨」。而在所謂民國四大家族中,只有陳家與蔣宋孔三家沒有姻親關係。

陳立夫在中國醫學的維護與轉型,也扮演重要角色。1920年代,中國鼠疫瘧疾等傳染病肆虐,中醫遭到西醫藥物壓制,被汪精衛為首的官員強硬取締。陳立夫和其兄長陳果夫挺身而出,與胡漢民等學者在1930年召開「國醫館籌備大會」,要「以科學方法整理中醫學術」,陳立夫被推為理事長,後來這一天,也成為國醫節,當時中醫已要被廢除,可以說中醫是由二陳出面所拯救留下的。

1937年4月,蔣經國到南京拜訪陳立夫。蔣經國抱怨蔣介石還沒見他。陳立夫說:「你現在還是共產黨員,而且還寫信罵他,你必須先寫信給他,向他報告,你已經不是共產黨員,希望加入國民黨。」[1]

國府教長任內[編輯]

1938年,陳立夫38歲任教育部長,正是抗戰最艱辛時刻,陳立夫堅持教育是百年大計,當時喊出「戰時如平時」口號,陳任部長後的首要工作,便是主持了大學內遷,遷得最遠的便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南開大學,初遷長沙,合設長沙臨時大學,再遷蒙自昆明,改稱西南聯大,西南聯大後來也創造了中國教育史的一個奇蹟。陳立夫任部長時期另外實施「貸金」政策,由國家借錢給學生念書,成立了「貸金」,也就是現在的助學貸款來幫助學生唸書及出國留學,造就許多現代對國家有成就之學者。諾貝爾獎金得主楊振寧李政道二位就是其中受惠者。另外大學全國統一招生制度、全國各級教育、師範教育培訓制度和教師退休金制度以及教師節等,也都是他在任教育部部長時創立的。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陳立夫還做過一件當時看來似乎不急卻影響綿遠的事。為了獎勵外國青年研究中國的語文歷史文化,增進對中國的瞭解,1944年,中國在英國牛津倫敦美國哈佛耶魯芝加哥哥倫比亞印度加爾各答等十來所大學,共設立了50個名額的獎學金,每年每個名額提供1500美金,凡是在這些大學肄業的非中國學生選學中國語言歷史政治經濟地理等學科一年以上,有相當成績者都可申請。以後又擴大到英國劍橋、美國史丹佛等多所名牌大學。這一獎學金專案延續到1948年度國民黨將要潰敗前夕。享受過這一獎學金的學生中,出現了不少漢學家,其中如耶魯大學的名教授吳克 (Prof. Richard L. Wallker)、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校長的狄百瑞 (Prof.W.T.Debary) 等。1947年,陳立夫當上了《時代Time雜誌一期的封面人物。

1948年後[編輯]

1948年陳立夫曾受命到美國為杜威助選,結果杜威落選,而國民黨亦因而開罪上臺之杜魯門。另任中央政校代校長,後又擔任國大代表、立法院副院長及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資政等職,可說歷任所有黨政要職,陳立夫還成了《時代TIME雜誌1947年5月26日號一期的封面人物。

1949年中華民國搬遷台灣後,蔣中正為整頓在台勢力,並受到陳誠掌握軍權逼迫,蔣介石面臨黨內空前的壓力。蔣介石、孫科、陳果夫三個人曾在一起商量,誰來承擔丟了大陸的責任?陳果夫和陳立夫說,如果有機會重回大陸,軍事重於政治,那麼一定要保蔣介石,這個責任就由陳家來擔。於是,1950年7月26日,蔣介石宣布由他指定的中央改造委員和中央評議委員名單,陳果夫只得了個中央評議委員的虛銜,陳立夫則完全被排除在外。

陳立夫為鞏固蔣介石政權自願離開政壇,1950年8月,陳立夫以參加道德重整會議的名義,帶全家離開台灣出國,定居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開始了遠離政治的生活,以經營農場養雞、賣皮蛋、粽子等食品為生。1951年,陳果夫在臺灣去世。當時蔣介石給陳立夫一封信,告之已處理陳果夫的喪事,暗示陳立夫不要回臺灣。1961年,陳立夫第一次獲準回來探望他病重的父親,陳立夫因為人氣太旺,回臺灣的時候來機場接他的人爆滿。為了避免猜忌,陳立夫並未久留就回了美國。陳在美養雞時間曾多次受蔣介石邀任職務,其中包括聯合國代表,日本大使,考試院院長,西班牙大使,希臘大使,以及巡迴大使,但陳立夫均未接受。

外傳蔣介石因怪罪陳立夫而要求陳離開台灣。但在兩蔣遺留的書信中發現蔣經國與陳立夫當時經常書信來往,信中常提起蔣介石蔣經國對陳立夫在美生活的關心,蔣介石並從他人得知陳在美養雞生活非常艱苦,曾多次託俞國華匯錢給陳幫助渡過幾次生活上的難關,但陳是否有接受幫助便不得而知,其中蔣介石曾多次透過蔣經國希望陳立夫返台但都遭婉拒。直至陳誠死後蔣介石招陳立夫返台陳才接受回到台灣定居,因此蔣介石與陳立夫不合之說不攻自破。[2]

晚年生活[編輯]

晚年受招回臺灣後陳立夫多次婉拒蔣介石提出之政治職務,最後只接受蔣介石所授之總統府資政,但總是以總統府資政的身分襄助文化復興運動。陳在大陸時已大力提倡中華文化,回台後更專注於文化上的工作,在蔣介石授命下於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擔任董事長,將中國醫藥學院提昇到現今的規模並成立中國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尤其對中醫的保存以及貢獻功不可沒。1982年12月1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陳立夫則以父親拒絕離粵據為己功六十八年立夫為此說時兒即已發表『沉思於慈湖之畔』一文以事實予以澄清」[3]

1983年1月24日,宋美齡函電蔣經國:

「沉思於慈湖之畔一冊見書內答復立夫對父親之說法非常適當甚慰」[4]

90歲那年,以一生寫書法募款所得成立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用以鼓勵國內外從事中醫藥及文化學術高深之研究及推廣,在當時中醫不被相信以及被打壓的情況下極力推崇中醫,因此有"中醫保鑣"的稱號,對中華文化以及儒家思想也有極大貢獻。雖返華後主動退出政壇,但因是國民黨元老並對中華文化貢獻許多,仍非常受兩岸政治人物、學者及中醫界人士尊敬。寫有《陳立夫講唯生論》、《四書道貫》、《成敗之鑑》、《我怎樣活到一百歲》、《孟子之政治思想》、《孟子之倫理道德思想》、《人理學》、《寒風集》、《八年來的回憶》、《我的信仰和希望》、《中醫科學理論基礎之發現,及中醫合作之必然性》、《國父道德言論類輯》與《中華醫藥專輯》,並主編《孔子學說對世界之影響》、《中華文化概述》、《易學應用之研究》三輯,及主持譯印英人李約瑟所著《中國之科技與文明》等書。

陳立夫對兩岸和平共處以及希望兩岸統一也做過許多努力與建議。他在自傳《成敗之鑒》中提到「我與趙耀東同志、連同中央評議委員32人,提案以中國文化建立兩岸之共信,並以一百億元與中共共同開始建設國父實業計畫之一部分。藉以建立互信,進而達致兩岸之和平統一,此案通過中央評議會議,此一構想有勝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號召,中共方面有趙紫陽政之反應贊成,但吾政府方面,似怕中共之乏誠意,未有進行」,盡管海內外各方面反應極佳,此案仍不免胎死腹中,殊為可惜。「

另外在中國國民黨第十五屆中央評議委員第四次會議上,陳立夫與梁肅戎聯署提交《國共第三次合作,共議和平統一案》,提出三點具體建議:第一,由連戰率團訪問大陸,與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進行高峰會議,發表聲明,共同反對臺獨,朝向統一的道路前進;第二,加強國共兩黨間的合作,組成國家統一委員會,在兩岸互設辦事處,進行政治、經貿、文化、體育等各項交流活動;第三,在最短期間內積極推動三通,增進兩岸人民感情,減少敵意,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基礎。此提議除設置國統會外,其餘未經當時政府採納,但現今中華民國政府都朝著這些方向進行,可見陳立夫的遠見和影響力。

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掌管國民黨黨務機構,至使當時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稱。雖被中國共產黨宣傳為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現經多方研究學者證明二陳主管黨務而未見以公謀私斂財的證據,並未娶多妻亦無花名在外,在中國近代高層官員中被公認個人品行修養良好,也被肯定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各種層面中影響力極深的兩兄弟。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曾讚許陳立夫說:「陳立夫是一位值得被尊敬的敵人。」

陳立夫於2001年2月8日晚8時50分左右在醫院的加護病房過世,走過跨越3世紀的人生,享壽101歲。

 
晚年的陳立夫

中華民國政府通過總統頒布褒揚令給予褒揚,褒揚令原文為:

總統府前資政、私立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陳立夫,襟期閎遠,性行謙沖。幼承庭訓,飽讀經史。及長志懷奇節,精研工礦,榮獲美國匹茨堡大學碩士學位。學成遄歸,膺任黃埔軍校校長先總統 蔣公機要秘書,參與東征、北伐各役,發明密碼編譯製作,設立短波無線電臺,啟用新知,決勝千里;敉平動盪,卓著勳績。抗日軍興,洊膺教育部部長,制定戰時教育綱領,撫輯流亡學生,為國育才,成效斐然。行憲伊始,先後出任立法院副院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資政等職,讜論嘉謨,益宏靖獻。公餘治學勤奮,著作等身,尤以「四書道貫」一書,窮理致義,善導群生;宏揚儒學,蜚聲寰宇。晚歲獲聘私立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闡揚中華醫藥精髓,倡導中西醫藥一體,發隱抉微,中外同欽。期頤上壽,人瑞國珍。茲聞溘逝,愴悼殊深,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篤念耆賢之至意。

總   統 陳水扁

行政院院長 張俊雄

陳立夫養生保健之道[編輯]

陳立夫是近代歷史上有名的人瑞,他的高壽來自自創的一套特殊養生之道-四十八字養生真訣:

養身在動,養心在靜;
飲食有節,起居有時;
物熟始食,水沸始飲;
多食果菜,少食肉類;
頭部宜冷,足部宜暖;
知足常樂,無求常安。

因此,高齡的陳立夫至過世前仍耳聰目明,健步如飛,童顏鶴髮,精神矍鑠;也是他給人最深、最動人的印象。同時他更鼓勵國人以穴位按摩法健身;散步、自我按摩、洗澡,都能促進新陳代謝、血液流暢,關節靈活。陳立夫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起床後第一件事是先沐浴再用早餐,然後在院子裡散步五百到一千步,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陳立夫的自我按摩健身法,就是在沐浴時,從頭頂到腳心,全身各處,水沖到那裡,就用兩手心在此部位按摩一百下。每次需時約四十分鐘。他解釋說:這是利用水的溫熱力量以及皮膚的摩擦促進週身血液循環暢通。傳陳立夫晚年悟得一幅對聯:合情合理合勢做成大事 輕名輕利輕權修得長生

家庭[編輯]

陳立夫與孫祿卿結為夫妻,育三子一女,孫祿卿早年畢業於上海美專,為國畫大師劉海粟弟子。陳立夫與孫祿卿都是浙江湖州人,是指腹為婚的。13歲那年訂婚,直到23歲陳立夫出國前才第一次見過面。雖然是老式婚姻,但感情很好,共同生活了65年。陳立夫自己總結的婚姻經驗是「愛其所同,敬其所異」。

陳澤安,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農學系,赴美深造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是植物病理學家。

陳澤寧,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陳澤容,16歲時就赴美學音樂,現在美國定居。

陳澤寵,畢業於美國普度大學航空工程系學士,普度大學MBA和工業設計系的雙科碩士。(已歿)

陳立夫子女中唯一留在台灣的只有最小的兒子陳澤寵一家,其他人都在美國定居。

陳立夫三子陳澤寵,曾接手擔任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2005年8月赴北京旅遊,因感冒不適到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檢查,卻被建議切除肝腫瘤,手術中大量出血,術後病情惡化,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卻無積極處理,轉至武警總醫院緊急換肝後仍告不治,享年六十四歲[1]。其妻林穎曾為此,提出非常多的證據有關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嚴重失責並試圖隱瞞事實,據此提醒中國醫療水準讓人堪憂。[5]

陳澤寵長子陳紹誠近來被台灣媒體報導注目而又引起一般民眾對陳家歷史背景的好奇。

其他[編輯]

中國醫藥學院事件:對於外界質疑的中國醫藥學院校產糾紛,陳立夫三子陳澤寵說,學校並沒有校產之爭。陳澤寵透露陳立夫的遺願是希望中國醫藥學院成為國立的綜合大學。

紫砂壺事件:陳立夫三子陳澤寵媳林穎曾代表陳立夫的子女,於2005年8月對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拍賣之120件「陳立夫舊藏紫砂壺」一事發表聲明,稱陳立夫一生從沒有收藏過紫砂壺,關於「所拍紫砂壺系陳立夫當年所有」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

林穎曾向媒體展示了居住美國的陳立夫次子陳澤寧的親筆信函說明,這封信中寫到:「澤寵弟、穎曾妹:近日讀新聞之『陳立夫珍藏紫砂壺將在京拍賣』大感錯愕。此事決非事實,有害父親生前的清名。我們都知道父親一生不是個有收藏嗜好的人,難得有幾件有價值的藝術品,他一向都讓母親和我們兄弟們知道,我們既然都不知道這些紫砂壺,那就決不可能是事實。茲請弟妹查清此次消息的來源,作充分的了解和適當處理,以免讓此事有傷於父親的清名。」[2]

北京中拍國際拍賣公司於2005年8月14日以人民幣七百八十萬元起拍價「陳立夫舊藏紫砂壺」120件,但由於紫砂壺是否為陳立夫珍藏有爭議,這批拍品因無人競投而流拍。

履歷[編輯]

  • 1922年 畢業於北洋大學採礦系。
  • 1925年 獲美國匹茲堡大學採礦學碩士學位。
  • 1925年9月回國,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辦公廳機要秘書,隨侍蔣介石
  • 1928年4月27日-1928年6月30日 任(國民政府)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
  • 1928年2月1日-1931年 任(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委員。
  • 1928年 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主任。
  • 1929年 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時年29歲,是國民黨歷史上最年輕的秘書長。
  • 1929年1月7日-1931年 任導淮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
  • 1929年2月-1932年12月15日 任考選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
  • 1931年 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
  • 1933年10月5日-1938年3月5日 任國民政府委員
  • 1933年10月12日-1947年 任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
  • 1934年 任國民政府土地委員會主任委員。
  • 1938年1月1日-1944年11月20日 任教育部部長(國民政府)
  • 1939年 任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
  • 1944年 任正中書局董事長
  • 1947年-1950年 任中央日報董事長
  • 1948年6月18日-1948年12月22日 任立法院副院長
  • 1948年12月22日-1949年3月21日 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 1949年 隨中華民國政府去臺灣
  • 1949年6月12日-1950年3月10日 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 1950年-2001年 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 1951年 赴美國定居。
  • 1967-2001年 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西醫合作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
  • 1967年-2001年2月8日 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編譯委員會總編輯
  • 1966年 賀蔣介石八十大壽,首次返台
  • 1967年-2001年2月8日 任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理事長
  • 1969年-1996年5月19日 任總統府資政
  • 1969年 於臺灣定居,歷任總統府資政、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孔孟學會理事長等職。
  • 1970年-1991年 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副會長
  • 1972年-2001年2月8日 任中國醫藥學院董事長
  • 1989年 創立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任董事長
  • 2000年10月 因肺炎住進醫院、併發心肌梗塞
  • 2001年2月8日晚近九時 在台中市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逝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硬陶

硬陶亦稱印紋硬陶。古代陶器的一種。硬陶在長江以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出土數量較多,是承襲當地軟陶發展起來的。

編輯摘要
 
 

 

硬陶- 硬陶 

       在中國陶瓷史上,硬陶是一個特殊的品種。時間上,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已燒造,晚於普通陶器而早於原始瓷器;

地域上,南方地區出土量很大而北方發現較少;成分上,硬陶較普通粘土細膩而堅硬卻比原始瓷器含雜質較多,燒成溫度也較普通陶器高而未達燒結程度。南方地區發現的硬陶多與原始瓷器一起燒造,胎質也較為接近,所以可以認為二者是姊妹產品。

 

      硬陶器在春秋時是質量上乘的盛貯器硬陶的胎質比一般泥質或夾砂陶器細膩堅硬,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幾何形圖案為主的紋飾,所以統稱為“印紋硬陶”。考古發掘顯示,商周是印紋硬陶發展的興盛時期,其胎質原料根據化學組成分析,有的已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紋硬陶所用原料為一般黏土,含鐵量較高,胎色較深,而多呈紫褐、紅褐、黃褐和灰褐色。印紋硬陶堅固耐用,絕大多數是貯盛器。商周時期幾何形印紋硬陶主要盛行於南方的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北方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也有少量發現。

 

 

硬陶- 印紋硬陶罐 

中文名稱:印紋硬陶罐
英文名稱: Stamped ornamentation pottery jar 
印紋硬陶

     在中國陶瓷史上,硬陶是一個特殊的品種。時間上,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已燒造,晚於普通陶器而早於原始瓷器;地域上,南方地區出土量很大而北方發現較少;成分上,硬陶較普通粘土細膩而堅硬卻比原始瓷器含雜質較多,燒成溫度也較普通陶器高而未達燒結程度。南方地區發現的硬陶多與原始瓷器一起燒造,胎質也較為接近,所以可以認為二者是姊妹產品。硬陶器在春秋時是質量上乘的盛貯器。

      這件硬陶罐於河南省固始縣侯古堆大墓出土,具備了硬陶的主要特徵。因胎料中含鐵量高而呈青褐色,因燒結火候高而表面形成一層光澤,猶如瓷器之釉;由於採用泥條盤築並拍打而成形,表面多有凹窩……這些特徵,在同時期的普通陶器上較少看到。尤其是器表的細密紋飾,更成為其獨特的裝飾。這是由於製作時匠人一手在器內撐托,一手持表面有紋的拍子在器表輕輕拍打,從而將紋飾留遍了器身。這件陶罐外表所飾是細小的方格紋,是硬陶器常見的裝飾紋樣。由於硬陶表面多有印上的紋飾,所以常稱為印紋硬陶。

 

硬陶- 勾吳夫人的"哀榮" 

      侯古堆大墓的主人季子是北方人,隨葬的物品多是從北方娘家帶來的,而這件硬陶罐頗具南方風格。也許是她的夫家為表哀思而將南方特產為她隨葬的,也可能是未嫁時曾有人將這件當時尚屬稀罕的東西貢奉給宋景公,宋景公又轉而為其妹陪嫁的。無論如何,季子生前死後都已夠風光的了。其墓中所出器物達數百件,銅鼎就有九件,已是" 冒大不韙 "的天子之禮了。單有這些意猶未盡,她的夫家又組織了十七個活人為她殉葬。


 

硬陶- 圖片 


Image

硬陶硬陶圖冊

 規格:口徑7.7厘米高9.8厘米
出處:走進珍寶世界:中國古代飲食具
年代:春秋
類型
質地類型:陶器
功用類型:飲食具
欄目關鍵詞:吃出來的等級—夏商周時期貯藏具飲食具
收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題詞或關鍵詞:罐
輔助分類項:飲食具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窯[編輯]

 
 

越窯唐朝五代越州(今浙江紹興,寧波)的瓷窯。因此得名為「越窯」。越窯燒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寫道:「碗,越州為上。其瓷類玉、類冰。」

越窯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窯,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一帶,不僅生產民間用瓷,而且早在唐代就設置貢窯,宋時「置官監窯」,燒制高檔的宮廷用瓷,其產品在唐代晚期開始大量外銷,在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發現過越窯青瓷,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其中上林湖越窯遺址於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世紀30年代,陳萬里曾考察越窯遺址。50年代後,文物部門多次對越窯遺址進行了踏勘。1990年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上林湖庫區及周圍諸如白洋湖、上嶴湖、杜湖、古銀錠湖等窯址群進行了專題調查,對其中的荷花芯窯址、寺龍口窯址、低嶺頭窯址進行了發掘。越窯青瓷開創於東漢,歷晉、南朝,到唐、五代、宋時得到蓬勃發展,北宋中晚期經歷了從鼎盛到衰落的過程,南宋初,又進入一個短暫的繁榮期。

可以說,越窯開創以來,一直成為南方青瓷的傑出代表,是中國陶瓷史上最為奪目的一朵奇葩。


 

祕色瓷[編輯]

晚唐、五代時最上品的越窯千峰翠色青瓷專門作為貢品,臣民不得用,因此稱為「祕色」。五代國王王審知曾派徐寅貢祕色瓷,徐寅作詩:《貢余祕色瓷器》:「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中山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趙彥衡雲麓漫鈔》說越窯祕色瓷艾色,又引詩人陸龜蒙《進越器詩》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遺杯」。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真身寶塔的地宮被打開,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十三件祕色瓷器現存法門寺博物館。

各朝代越窯青瓷的特徵[編輯]

從東漢、三國到西晉,越窯的中心窯場在上虞的曹娥江流域,共發現窯址100餘處,另在慈溪、餘姚、鄞縣、寧波、紹興等地均有零星分布。產品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有罐、罍、壺、鍾、洗、碗、虎子、燈等,也有許多明器出現,特別是穀倉,成了這一時期的標誌性器物。

東晉、南朝時期,越窯遺址數量發現不多,相對處於一個低落階段,上虞曹娥江中游自西晉以後窯址劇減;而在慈溪古銀錠湖一帶,則有了進一步發展;另在蕭山、餘姚、鄞縣、奉化等地有零星分布。這一時期的產品主要有碗、盤、缽、罐、盤口壺、雞首壺、硯等,西晉時期流行的明器基本不見。

唐、五代時期,越窯的中心窯場從上虞曹娥江流域轉移到慈溪的上林湖一帶,窯址數量激增,遍布除浙北和浙南以外的所有地區,在胎釉配方、造型裝飾、窯具和燒制方面均有重大改進,制瓷工藝顯著提高,且在九世紀上半葉創製和使用了匣缽,特別是細質匣缽釉封接技術的出現,有效地保證了瓷器燒成時的還原氣氛和防止落渣的發生,使瓷器的質量明顯提高,祕色瓷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名牌產品。器形有花口碗、葵口盤、海棠杯、荷葉形盞托、執壺、粉盒、瓷枕、水盂等,其修坯之精細、釉面之瑩潤、造型之端莊、燒成之優良,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的時代風尚。

北宋,是越窯蓬勃發展時期,除慈溪上林湖這個中心以外,在鄞縣東錢湖、上虞窯寺前、黃岩沙埠形成了另3個分中心。此時的越窯以異彩紛呈的刻劃花為標誌,青瓷手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碗、盤、托、壺、罐等器物胎骨細薄,並運用單線劃花、鏤孔透雕、淺浮雕、刻劃與篦紋相接合等裝飾技法,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豐富的藝術個性。特別是北宋早期的劃花技術,把唐代金銀器紋樣引用到瓷器上,線條流暢,技法嫻熟,布局細密,圖樣簡潔清麗,以自然風物和民間喜聞樂見的內容為創作題材,如鸚鵡對鳴、蝴蝶相向、雙鳳穿枝、龜伏荷心、鳥棲花叢、兒童嬉戲,無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到北宋中晚期,雖引進了刻花技術,但品種逐漸單調,製作漸趨粗糙,有許多碗類採用明火疊燒。另在上林湖窯址調查中,有多件刻「官」、「官樣」銘遺物出土。

南宋時,越窯遺址主要分布在慈溪市古銀錠湖周圍,數量較少。在窯址中,除傳統越窯青瓷以外,又發現了官窯型的月白、天青釉瓷器,折腹盤、蘭草紋和牡丹紋是這一時期器物的主要特徵。官窯型器物的釉面滋潤而含蓄,呈半失透狀,器類有觚、爐、盤、玉壺春瓶、花盆、鳥食罐等,這些產品應是供器或宮廷用器,其胎質釉色、器物造型,燒成方式及儀態風神均與越窯瓷器傳統風格大相徑庭,卻與北方的汝官窯製品頗為接近,這種現象的出現並非偶然,應該與南宋早期修內司在此征燒宮廷用瓷有關,新出現了用支釘支燒方法。寺龍口窯址南宋地層中,有陰刻「官」銘匣缽出土。

東漢越窯五管瓶 
西晉越窯穀倉 
唐越窯燈盞 
北宋越窯刻花盞托 
南宋越窯「甲申殿」款盤底片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從文

 

10424

 
 
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晚年在美國

 

沈從文專頁

 

簡介     沈從文(1902-1988), 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煥,荒僻神秘的湘西鳳凰縣,有苗漢土家族的血統。14歲高小畢業後入伍,看盡人世黑暗而產生厭惡心理。接觸新文學後,他于1923年尋至北京,欲入大學而不成,窘困中開始用“休芸芸”這一筆名進行創作。至三十年代起他開始用小說構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邊城》、《長河》等。他以“鄉下人”的主體視角審視當時城鄉對峙的現狀,批判現代文明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所顯露出的丑陋,這種與新文學主將們相悖反的觀念大大豐富了現代小說的表現范圍。 沈從文一生創作的結集約有80多部,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早期的小說集有《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等,基本主題已見端倪,但城鄉兩條線索尚不清晰,兩性關系的描寫較淺,文學的純淨度也差些。30年代後,他的創作顯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說有《《龍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如蕤集》、《從文小說習作選》、《新與舊》、《主婦集》《春燈集》《黑鳳集》等,中長篇《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散文《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文論《廢郵存底》及續集、《燭虛》、《雲南看雲集》等。 從作品到理論,沈從文後來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鄉村生命形式的美麗,以及與它的對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結構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本于自然,回歸自然的哲學。“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創作要負載的內容。 (宇慧根據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整理撰寫)   【“文學視界”撰寫、編輯整理】

 

沈從文專輯

連結到文學視界


代表作
中篇小說:邊城

 

線上作品閱讀
中長篇小說 一個女劇員的生活 冬的空間 阿麗思中國游記 長河 神巫之愛

短篇小說

蕭蕭 丈夫 王嫂  

《鴨子》集

往事 夜漁 玫瑰與九妹 臘八粥
  代狗 船上 佔領 槐化鎮  
《蜜柑》集 蜜柑 獵野豬的故事 初八那日 草繩
《老實人》集 老實人 船上岸上 連長 我的鄰
  一個婦人的日記 在私塾      
《入伍後》集 入伍後 我的小學教育 嵐生同嵐生太太 松子君 記陸
  傳事兵 爐邊 屠桌邊    
《雨後》 柏子 雨後 第一次作男人的那個人 有學問的人 某夫婦
《十四夜間》 山鬼 或人的家庭 十四夜間    
《好管閑事的人》 嘍羅 或人的太太 煥乎先生 好管閑事的人 卒伍
  爹爹        
  我的教育 第四    
《龍朱》 龍朱 參軍 媚金·豹子·與那羊 闕名故事 說故事人的故事
《石子船》 石子船 一日的故事 道師與道場
  還鄉 後記      
散文 大山里的人生(集) 看虹錄      
詩歌 無題        
相關資料 沈從文傳略 小說家的筆折斷以後 一九九五年九月上海讀《沈從文文集》隨想/王曉明* 沉默無言”的暗影──讀沈從文的《黔小景》/王曉明*  

 

 

 

沈從文[編輯]

 
 {{{name}}}
沈從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1978年-1988年
性別
原名 沈岳煥
筆名 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
崇文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出生 1902年12月28日
 大清湖南省鳳凰縣
逝世 1988年5月10日(85歲)
 中國北京市
職業 文學家小說家散文家考古學
語言 漢語
配偶 張兆和 (1933年9月9日結婚-1988年5月10日寡居)
親屬 祖父: 沈宏富(1837年-1868年)
岳父: 張吉友
大姨子: 張元和張允和
小姨子: 張充和
襟兄弟: 顧傳玠周有光傅漢思
研究領域 文學考古學
學歷

北京大學旁聽生

經歷

吳淞中國公學任教
國立青島大學任教
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講師
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代表作

邊城
長河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煥,生於中國湖南省鳳凰縣。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小說家散文家考古學專家。

 

 

 

生平[編輯]

祖父沈宏富為漢族,生身祖母劉氏為苗族,母親黃素英為土家族[1],沈從文本為漢族,早年亦以漢族人自居,晚年時為家庭利益選擇了苗族。[2][3][4]

1917年高小畢業後,進入陳渠珍湘西護國聯軍部隊辦理雜事,後任陳渠珍書記。陳藏書甚多,沈受益匪淺[5]。1922年在陳的支持下,沈離開湘西去北京發展。1923年進入北京大學旁聽,同時練習寫作。

1924年開始發表作品,並結識郁達夫徐志摩林宰平等人。

1925年發表第一篇小說《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個創作文集《鴨子》。同年底,沈從文在上海與胡也頻等自籌資金,創辦《人間》、《紅黑》雜誌,終因資金不足而停刊。

沈從文20年代起蜚聲文壇,與詩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雜文家魯迅齊名。沈以其小說創作著稱。而後,他改執教鞭,1928年到1930年任教於上海中國公學,兼任《大公報》、《益事報》等文藝副刊主編;後曾先後在輔仁大學國立青島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魚山主校區)、武漢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

1948年受到郭沫若等的批判,1948年12月31日宣佈封筆[6],中止文學創作,轉入歷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服飾。

1949年以後,沈從文沒有進行過小說創作。他的書在三十多年間僅出版過一次。

1950年到1978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1978年到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任研究員。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期間遇上文化大革命。軍管會的軍代表指著他工作室裡的圖書資料說:「我幫你消毒,燒掉,你服不服?」「沒有什麼不服,」沈從文回答,「要燒就燒。」於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說》在內的幾書架珍貴書籍被搬到院子全都燒毀。

1979年,沈從文被第四次文代會中提起,沈從文說:「那都是些過時了的東西,不必再提它……我只不過是個出土文物。」[7]

1980年,沈從文應邀訪美。

1985年,一名女記者問道沈從文在文化大革命中打掃女廁所的經歷,沈從文抱著她的肩膀,號啕大哭,驚呆了周圍的人。[7]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因心臟病猝發在家中病逝,享年86歲,臨終遺言:「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說的。」[8]

逸事[編輯]

  • 沈從文只有小學學歷。西南聯大要提升沈從文為教授時,劉文典一直看不起搞新文學創作的人。一次,在西南聯大的教務會議上,他提出質疑:「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朱自清該拿4塊錢,可我不會給沈從文4毛錢。沈從文要是教授,那我是什麼?」清華外文系出身的查良錚說:「沈從文這樣的人來聯大來教書,就是楊振聲這樣沒有眼光的人引薦的。」[9] 美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則對「沈從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評點沈的《靜》時他說,「三十年代的中國作家,再沒有別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內,寫出一篇如此有象徵意味如此感情豐富的小說來。」
  • 在中國公學教書時,沈從文愛上他的女學生張兆和,寫了不少的情書追求她,並引發校長胡適的同情,施以援手。最後,據說因沈從文的情書「寫得太好了」,張兆和終於同意嫁給沈從文。

關於諾獎[編輯]

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審委員馬悅然高行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在《明報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後候選名單之中,沈從文入選了,而且馬悅然認為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1988年,馬悅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瑞典大使館文化處詢問沈從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其實,沈從文剛剛離世數月。[10]文化界流傳,1988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已經決定文學獎得獎者是沈從文,但因為諾貝爾獎只會頒授給在世的人,雖然經過馬悅然屢次勸說破例頒發給沈從文,馬悅然使出渾身解數還是無效,最後哭著離開了會場,因此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失之交臂。[11]日後曾任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的佩爾·韋斯特伯格在2012年回憶稱,他在加入瑞典學院前,知道沈從文「非常非常接近獲獎,但是他不幸去世了。」[12]

評價[編輯]

瑞典漢學家、諾貝爾獎終審評委馬悅然評價沈從文說:「要是說中國作家得獎,沈從文頭一個就是,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作家就是他,頭一個可以獲獎的。你不同意我的看法嗎?雖然沈從文到1950年代就不寫作了,他1949年放棄寫作之後,埋頭於文物研究,1949年到1978年在歷史博物館當講解員,1978年到1987年在研究所做研究工作。我覺得他寫的那部《中國歷代服飾研究》是一部非常有刺激性的長篇小說,最精彩的一部長篇小說。沈從文沒有文學家的自負清高,因為他是一個土包子,一個鄉巴佬,他懂得下層人民的疾苦,懂得歷史上人民生活的疾苦,所以他會寫《邊城》、《長河》那樣偉大的小說。他即使不寫小說,寫服飾研究也很出色,你可能沒讀過他的《中國歷代服飾研究》,非常漂亮,很多專門做服飾考古的學者沒有人能寫出他那樣出色的書。在中國,要得諾貝爾文學獎,除了沈從文,有誰能得呢?」[10]

主要著作[編輯]

小說集[編輯]

  • 《蜜柑》
  • 《雨後及其他》
  • 《神巫之愛》
  • 《龍朱》
  • 《旅店及其他》
  • 《石子船》
  • 《虎雛》
  • 《阿黑小史》
  • 《月下小景》
  • 《八駿圖》
  • 《如蕤集》
  • 《從文小說習作選》
  • 《新與舊》
  • 《主婦集》
  • 《春燈集》
  • 《黑鳳集》
  • 《蕭蕭》
  • 《阿麗思中國遊記》
  • 邊城
  • 長河

散文集[編輯]

學術著作[編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廁所明器[編輯]

 
 
 
香港李鄭屋漢墓出土的陶製明器

廁所明器是其中一種漢代流行的明器。

  

背景資料[編輯]

所謂明器,是指「冥中所用之器也」[1]。明器只供喪葬,不能實用,故又有「人器實,鬼器虛」[2]之言。漢代盛行著「以生事死」的觀念,如王充論衡.譏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見生人有飲食,死為鬼當能復飲食,感物思親,故祭祀也。」[3]由於漢人相信人死後的生活會與在生時一樣,為了讓死者死後的生活能過得好一點,漸漸出現了模仿人生前所用的日常用品而製作的明器。至於明器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建築物交通工具、人型或動物型的公仔、日常用品和有特別意義的擺設。

何謂廁所明器[編輯]

漢代廁所明器,往往是和豬圈結合的豬廁,其可分為單廁與豬圈結合式和雙廁與豬圈結合式。

單廁與豬圈結合式[編輯]

這種廁所多架築於豬圈之上,廁內地板開有長方形便坑,下通豬圈,排泄物可由此落入圈內。有的廁所還在牆壁上開有小窗以通風。

雙廁與豬圈結合式[編輯]

往往建於長方形豬圈的兩側或對角,廁內有便坑分別下通豬圈,此類廁所的設計較第一類精巧。

居室明器[編輯]

 
 

居室明器漢代流行的明器之一。漢代盛行著「以生事死」的觀念,如王充論衡.譏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見生人有飲食,死為鬼當能復飲食,感物思親,故祭祀也。」[1]由於漢人相信人死後的生活會與在生時一樣,為了讓死者死後的生活能過得好一點,漸漸出現了模仿人生前所用的日常用品而製作的明器。所謂明器,是指「冥中所用之器也」[2]。明器只供喪葬,不能實用,故又有「人器實,鬼器虛」[3]之言。至於明器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建築物交通工具、人型或動物型的公仔、日常用品和有特別意義的擺設。居室明器是模仿死者生前所居住的房屋而做的居室明器,這種明器又可分為三類。

  

單體房屋[編輯]

 
香港李鄭屋漢墓出土的陶製明器

這種房屋結構較為簡單,屋的形狀多為長方形,屋頂多為懸山式或囤頂,每個房間都開有方形、橫長方形、圓形或三角形等樣飾的窗子,應為普通百姓之居所。在古代,民舍居室多兼備生活、生產兩種功能,既可滿足居住的需要,又能從事紡織和飼養禽畜等生產活動。因此這類明器出土時,常常伴有磨房、廁所、豬圈等輔助建築明器出土[4]

樓院[編輯]

顧名思義,樓院是以樓為主體建築的院落形式。樓的高度約二至四層不等,多位於院落的中後部,而樓的旁邊則有用牆圍成方形小院。其屋頂多為四阿式設計,並以挑樑和斗拱承托,正脊中央有雀鳥等的花紋作裝飾,以樓院設計的講究程度來看,這可能是一些小地主的居所[5]

多個單體建築組合而成的建築群[編輯]

此類居室明器最為複雜,是由多個單體建築組合而成的建築群,四合院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以淮陽出土的西漢彩繪陶院落為例,該明器由院落和田園組成,院落為三進四合式,分為前院、中庭和後院[6]。前院正中有兩扇大門,旁邊有養馬廐、田地。位於中庭的正房較為高大,兩邊設有廂房。至於後院有較為矮小的房屋,可能是傭人的房間。另外,院落內建有倉房、廚房廁所、豬圈等設施,可謂五臟俱全。而中庭又設有一個舞台,上有六個伎樂俑正在表演。凡此種種,都足見此明器的擁有者必然是大地主或豪強。及至東漢中葉以後,土地兼併問題嚴重,豪強佔地越來越多,生活也越來越奢華,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就如《鹽鐵論.散不足》所言:「富者積土成山,列樹成林,台榭連閣,集觀增樓。中者祠堂屏閣,垣闕罘罳。」[7]而此時的居室明器自然也越來越複雜、華美。由此可見,漢代的居室明器可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居住環境及其地位,對研究漢代各階層的人的生活有一定的幫助。

明器
自古以來人類多相信人死以後會有來世,來世的生活也同現在一樣,食、衣、住、行樣樣不能缺少。因此,人死埋葬之時,要把來世生活的必需品預先準備,一齊陪葬,這些陪葬的東西都稱之為明器。

明器這個名詞,在禮記檀弓篇就解釋過:「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孫詒讓墨子閒詁則云:「明,謂明鬼神之實有。」其實明器之「明」,由日月兩字組成,日月者陰陽之謂也,明者實有溝通陰陽兩界之意也。後世直稱為冥器、鬼器、薦器或壽器者,都是明器的別稱。

檀弓篇又說:「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塗車是泥製的車子,芻靈是草紮的人,這是最早書上記載明器的情形。事實上彩陶時代的人類用的是彩陶器,再上溯至石器時代,則以石刀、石斧為明器,到了商周銅器時代,皇家貴族就以青銅鼎彝為明器,從出土的情形看當時甚至有以生人及車馬陪葬的情形。用芻靈、木偶、陶俑代替生人,在當時算是變通的辦法,而孔夫子卻以為面目機能過分相似,仍然含有用生人陪葬的意思,故有為俑者不仁之嘆,而加以反對。但是,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秦代,木偶、陶俑的製作依然十分盛行,到了漢代,獨尊儒術,才開始實行孔子的意思,陪葬的制度則改為以實用器物為多,且禁用俑偶。當時的明器有陶器、漆器及玉器等,多數的器皿,且做成比實物為小的模型,計有樓房、?井、囷倉、磨坊、建築等,都合乎孔子所倡導,備而不可用之意,以示生死有別。

六朝至隋唐幾代,又變為以俑偶為主,且其製作維妙維肖,令人嘆為觀止。此與佛教的傳入關係甚鉅。宋以後造紙發達,陪葬除用金玉財物外,人物、器用、房舍等都以色紙裱糊,做成模型,焚化薦送。此制度延續至今不輟。(劉平衡)

 

 

明器

明器是仿照實物製成的殉葬品,也稱冥器、盟器,如房屋、亭閣、瓷俑、器物、動物模型之類。明器只供殉葬,而不能實用。《禮記•檀弓》篇說:“夫明器,鬼器也。” 它證明了墓主對墓地的所有權,明確昭示別人不得騷擾、侵犯。古時人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死,並嚮往在另一世界繼續生活,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以物陪葬的習俗。

在夏商時代的墓穴裡就出土了陪葬的人、獸、日用器物及金銀玉器。戰國至漢代早期,厚葬之風甚盛,許多王公貴族死後往往將大批他們生前所用的奴僕、器物一同下葬。此時所用的明器嚴格來講沒有專門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的實物。到了漢代後期,厚葬之風漸衰,人們逐漸領悟到“人死如燈滅”,用不上什麼實物隨葬品。模型明器作為漢代新興的成套隨葬品組合。所謂模型明器,是指漢代墓葬中常見的、一整套特點鮮明的隨葬器物,主要包括倉、灶、井、風車、碓房、圈廁,院落、樓閣、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基於這樣的認識,人們不僅用生時所喜好的文物陪葬,還出現了許多仿製的象徵性隨葬品,也就是採用替代品陪葬,如漢墓出土的各種農莊、陶樓、陶院落、陶豬舍、陶狗、陶壺等等,不僅反映了當時的日常生活,同時也透露了當時的建築形式,這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明器。而由於大量生產的結果,使得許多不是上層階級的人也負擔得起,所以陶製的陪葬品在漢代相當盛行。它們是漢代人對所期望有的“財富”的展現;而陶農莊、院落配以侍者、樂者、戲者、兵丁等人俑,則是漢人對當時豪強富足者生活的嚮往。

 

建築明器

陶製的陪葬品在漢朝相當盛行,大量生產的結果,使得許多不是上層階級的人也負擔得起。這些陪葬品不僅反映了當時的日常生活,同時也透露了當時的建築形式。

四層閣樓

語音旁白漢代的地主在住宅的院落裡建造望樓是很普遍的,所以陪葬品中大多有發現四層閣樓<圖一>。

其特點為閣樓的每一層都有迴廊<圖二>,而且屋簷挑出的部份很遠<圖三>。為了將屋簷出挑,因此搭配了明顯的斗拱<圖四>,用以支撐屋簷。當時的斗拱有多種做法,甚至有雕為獸形的,變化相當多。

四層閣樓
<圖一>四層閣樓


<圖二>迴廊


<圖三>屋簷挑出


<圖四>明顯的斗拱

 
六角塔
語音旁白這座三層六角建築<圖一>型式的院落呈現長方形<圖二>,中間是一座三層的閣樓<圖三>,屋頂則是六角攢尖頂<圖四>,屋脊的中央放置了一隻朱雀,每一層中間開有一扇門<圖四>,而僅有在第二、三層中各放置了一個戴帽形狀的人俑。藉由這件出土文物,證實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已有多角建築的技術了。 六角塔
<圖一>六角塔

<圖二>院落呈長方型

<圖三>中間是三層閣樓

<圖四>六角攢尖頂

<圖五>中間開一扇門

陶閣樓
語音旁白陶閣樓<圖一>是一座日字形的宅院<圖二>,院落屬於懸山檐式的建築,正堂為二層樓房,宅院開設了一扇正門,兩側則各開了一扇側門。另外一邊為面牆,牆上刻畫了各種人物,整座院落呈現前低後高的形狀,構成層次分明的外觀。這棟陶閣樓是當時南方廣東的住家形式,下面為豬舍,是中國早期合院建築的例子。
陶閣樓
<圖一>陶閣樓

<圖二>日字形的宅院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荔鏡記[編輯]

 
 

荔鏡記》(又稱《陳三五娘》)是中國明朝傳奇作品,出於語言相通的中國潮州泉州,作者名已失佚,主要為曲牌(劇本)型式,用戲劇來表演。內文詞語用潮州話泉州話混合寫成,可謂最早的一部閩南語白話文出版品[1],故事內容在敘述陳三(陳伯卿,排行第3,泉州人,哥哥在廣東做官)五娘(黃碧琚,潮州富戶黃九郎的女兒)曲折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地點在潮州府,其他的人物還有洪益春(黃碧琚的隨身婢女,穿針引線,後同配陳伯卿)、小七(喜歡洪益春的黃家男傭人)、磨鏡師李公伯、李婆(李公伯妻)、富戶林家的阿舍(闊佬)林大(想娶黃碧琚的反面人物)、撐渡伯等。

《荔鏡記》故事廣傳於閩南潮汕東南亞臺灣,是潮劇白字戲梨園戲南管戲)、高甲戲歌仔戲等劇種的常演劇目。

《陳三五娘》與《山伯英台》、《李連生什細記》、《呂蒙正》並稱歌仔戲四大齣,廣受台灣人民的喜愛。

因《荔鏡記》的自由愛情故事與中國傳統父母作主的媒妁之言婚姻有所衝突,所以此劇在明清兩代一再被官府禁演,不過還是廣受大閩南地區的群眾歡迎。而閩南地區有俗諺謂「嫁豬嫁狗,不如共(與)陳三走」(女孩子嫁來嫁去的,倒不如嫁給陳三這類人)。

 


刊本
[編輯] 

《荔鏡記》版本計有:明朝嘉靖丙寅年(四十五年、1566)刊本《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萬歷辛巳年刊本《新刻增補全像鄉談荔枝記》、清朝順治辛卯年刊本《新刊時興泉潮雅調陳伯卿荔枝記大全》、光緒十年刊本《繡像荔枝記真本——陳伯卿新調》。另有小說刊本如:明末天啟年間傳為李卓吾所撰的《荔鏡傳》。

荔鏡記目錄導引[編輯]

明朝嘉靖本荔鏡記全劇共55齣,如下所示:

  • 第一齣     西江月
  • 第二齣     辭親赴任
  • 第三齣     花園遊賞
  • 第四齣     運使登途
  • 第五齣     邀朋賞燈
  • 第六齣     五娘賞燈
  • 第七齣     燈下搭歌
  • 第八齣     士女同遊
  • 第九齣     林郎托媒
  • 第十齣     驛丞伺接
  • 第十一齣    李婆求親
  • 第十二齣    辭兄歸省
  • 第十三齣    李婆送聘
  • 第十四齣    責媒退聘
  • 第十五齣    五娘投井
  • 第十六齣    伯卿遊馬
  • 第十七齣    登樓拋荔
  • 第十八齣    陳三學磨鏡
  • 第十九齣    打破寶鏡
  • 第二十齣    祝告嫦娥
  • 第二十一齣   陳三掃廳
  • 第二十二齣   梳粧意懶
  • 第二十三齣   求計達情
  • 第二十四齣   園內花開
  • 第二十五齣   陳三得病
  • 第二十六齣   五娘刺繡
  • 第二十七齣   益春退約
  • 第二十八齣   再約佳期
  • 第二十九齣   鸞鳳和同
  • 第三十齣    林大催親
  • 第三十一齣   李婆催親
  • 第三十二齣   赤水收租
  • 第三十三齣   計議歸寧
  • 第三十四齣   走到花園
  • 第三十五齣   閨房尋女
  • 第三十六齣   途遇小七
  • 第三十七齣   登門逼婚
  • 第三十八齣   詞告知州
  • 第三十九齣   渡過溪洲
  • 第四十齣    公人過渡
  • 第四十一齣   旅館敘情
  • 第四十二齣   靈山說誓
  • 第四十三齣   途中遇捉
  • 第四十四齣   知州判詞
  • 第四十五齣   收監送飯
  • 第四十六齣   敘別發配
  • 第四十七齣   敕陞都堂
  • 第四十八齣   憶情自歎
  • 第四十九齣   途遇佳音
  • 第五十齣    小七遞簡
  • 第五十一齣   驛遞遇兄
  • 第五十二齣   問革知州
  • 第五十三齣   再續姻親
  • 第五十四齣   衣錦回鄉
  • 第五十五齣   合家團圓

《荔鏡記》 - 正文 

  明代的傳奇作品。作者佚名。現存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本。福建建陽麻沙鎮崇化里新安餘書坊刻印。封面題作“班曲荔鏡戲文”。書尾附刻一段文字:“因前本《荔枝記》字多差訛,曲文減少,今將潮泉二部增入顏臣勾欄詩詞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騷人墨客閒中一覽,名曰《荔鏡記》。”由此可知,更早還有《荔枝記》劇本刊行,《荔鏡記》是以《荔枝記》為底本,“校正重刊”的。
  《荔鏡記》根據流傳於閩南、粵東的陳三、五娘故事編演。敘述泉州人陳三(陳伯卿)送兄長赴廣南任所,路過潮州,在元宵燈市與五娘(黃碧琚)相遇,互相愛慕。五娘父母黃九郎夫婦將五娘許配富豪林大。遣媒下聘之日,被五娘踏壞聘禮,打走媒人。翌年,陳三重遊潮州,五娘倚樓賞夏,兩人再次相遇;五娘投荔枝、手帕,雙方訂情。陳三遂喬裝磨鏡匠,打破寶鏡,賣身黃家為奴。五娘經反複試探,始知陳三真實身世;婢女益春又從中促成,兩人終於結合,並相偕出奔。陳三被捕入獄,得升任“兩廣都堂”的兄長陳伯賢救助,與五娘團圓。此劇明、清兩代一再被官府禁演(見《揭陽縣志·風俗篇》與《廈門志》卷15),但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潮州的一首民歌中提到:“東畔出有苦孟姜,西畔出有蘇六娘,北畔出有英台共山伯,南畔出有陳三共五娘。”這說明在當地人民心目中,陳三、五娘故事同孟姜女、蘇六娘、梁山伯祝英台等故事具有同等地位。
  劇中幾個主要人物刻畫得很有個性。五娘在責媒退聘、投荔、私奔等行動中,表現了叛逆封建禮教的勇氣;陳三為與五娘結合,不顧封建等級的尊卑,賣身為奴,對愛情真誠而執著;婢女益春為人熱忱、渾厚、質樸,是陳三、五娘愛情和婚姻的積極贊助人。但有些描寫流於輕佻,對陳三、五娘、益春等人物的塑造有所損害。
  《荔鏡記》用潮州泉州方言寫成,一些曲調用“潮腔”演唱,並且描繪了潮州和泉州的地方風俗,構成全劇濃郁的地方色彩。這部作品在福建、廣東的地方劇種中影響很大,梨園戲潮劇高甲戲莆仙戲薌劇等都有這個劇目。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劇種根據本劇種的傳統劇目進行改編,繼續上演。

 

《荔鏡記》《荔鏡記》圖冊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漁[編輯]

 
 

李漁(1610年-1680年),初名仙侶,後改名,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曾經評定《四大奇書》,李漁祖籍浙江省蘭溪縣(今浙江省蘭溪市)夏李村,後來祖父隨「蘭溪幫」到了江蘇如皋做種藥材生意。李漁的童年、少年是在如皋度過的,後來又娶妻生女,前後在如皋生活23年,中年之後又在南京生活了14年,之後在杭州生活。

 


生平
[編輯] 

18歲,補博士弟子員。後居於南京,把居所命名為「芥子園」,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李漁嗜食螃蟹,每年於螃蟹未上市時即儲錢以待,自稱購蟹之錢為「買命錢」,每日餐桌上不可無蟹,人稱「蟹仙」。著有《凰求鳳》、《玉搔頭》等戲劇,《肉蒲團》、《覺世名言十二樓》、《無聲戲》、《連城壁》等小說,與《閒情偶寄》等書。

《閒情偶寄》是他主要的對自己的生活所得所聞見之事物總結的書。包含有對戲曲的看法,批評。從舞台的實際出發,注重戲曲的結構、中心事件的選擇安排等,是中國戲曲批評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還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飲食、作臥等方面的審美感受。

《笠翁傳奇十種》劇目為《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憐香伴》、《風箏誤》、《慎鸞交》、《凰求鳳》、《巧團圓》、《玉搔頭》、《意中緣》。

著名的傳統繪畫教材《芥子園畫譜》在成書階段得到李漁的大力支持,故其書以李漁居所名之。畫譜的編者之一沈心友是李漁的女婿。

著作[編輯]

  • (德)馬漢茂(Helmut Martin)輯. 《李漁全集》.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70.
  • 《李漁全集》.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
  • (清)李漁著. 《覺世名言十二樓》.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 ISBN 9787805193359.
  • (清)李漁著. 《十二樓》. 中華書局. 2004. ISBN 7-101-03532-9.
  • (清)李漁著. 《無聲戲》. 中華書局. 2004. ISBN 7-101-03548-5.
  • (清)李漁著. 《閒情偶寄圖說》上下二冊. 山東畫報出版社
  •  

      

    轉載自   20040514日    新浪娛樂

     

      蘭溪籍戲曲理論家李漁(16111679)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的小說、戲曲有迎合觀眾的一面,是中國古代極少的具有經濟頭腦的文人、暢銷書作家。他著作中最享盛名的是《閒情偶寄》和《笠翁傳奇十種》。

     

      李漁酷愛戲劇,他一生最主要的行跡是戲劇活動,他家裏設有戲班,經常奔走于達官貴人門下以博饋贈。李漁是一個戲劇全才,一個精通戲劇藝術的各個組成部分的戲劇實踐家。他自己除了訓練演員、導演劇目外也登台演戲,同時又寫了不少戲供自己的戲班演出。劇作《笠翁傳奇十種》多寫才子佳人的故事,常流露出一種庸俗的市井趣味,卻也善於描繪常人的生活欲望,在離奇的情節中表現出真實的生活氣氛,富有才情和機智,且有良好的演出效果,故流傳甚廣。

     

    (黃一鋼)


           李漁,原名仙侶(偶覺得聽起來好像仙女= =),字謫凡,號天徒,中年改名為李漁,字笠鴻,號笠翁,別署覺世稗官、笠道人、隨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

      奉送李漁和喬、王二姬的感情糾葛,好感人的。偶棉鯉魚尊素癡情啊!!
      
      李漁56歲時應邀遠遊西北,得平陽(今山西臨汾)地方官贈予他喬姬,雖年僅13歲,但聰慧過人,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天份,經教唱演習,成為李氏家班的有名的旦角。喬姬學唱,記憶驚人,領悟極快,師授三遍,便能自歌。老師說是他授曲三十年從未見過如此聰敏之人。僅一月余,喬姬便學會了老師的所有,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每有客來訪,喬姬隔屏清唱,客人聽得食肉忘味。幾個月後,李漁途經甘肅蘭州,得貴人贈予王姬,也是13歲。王姬的長相在女伴中雖不出眾,一旦易妝換服,卻與美少年無異,令人驚歎。李漁便讓喬姬教她學戲,扮演生角。從此李漁建起了自己的家班,而且喬、王二姬的舞態歌容超群脫俗,能體貼文心,只需李漁略加指點,便能心領神會,觸類旁通,創造性地表演劇本內容,常常是“朝脫稿,暮登場”,效率很高。所以家班創辦不多久,便紅遍了大半個中國。
        李漁是個風流才人,他有一妻數妾,還有客中買來的幾個婢姬,然而李漁又是一個非常重情的才人,“予,情士也”,他認為“男女相交,全在一個‘情’字”。喬、王二姬原本是秦、晉民女,歸李漁後,經李漁調教便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一代藝術天才。她們不僅聰敏穎悟,演技卓絕,扮生演旦,珠聯璧合,令李漁歎為曠代奇觀,而且對李漁體貼入微,曲盡婦道。她們跟隨李漁常年在外巡迴演出,朝夕相處,其相互之間早已忘記了年齡上的差距,而將友情、藝情、愛情融合在了一起。
        但喬、王二姬由於長年在外演出,勞累成疾,僅曆七年便先後早逝。李漁老淚縱橫,悲慟欲絕,寫下了《斷腸詩二十首哭亡姬喬氏》、《重過江州,悼亡姬,呈江念鞠太守》、《自喬姬亡後,不忍聽歌者半載。舟中無事,侍兒清理舊曲,頗有肖其聲者,撫今追昔,不覺泫然,遂成四首》、《後斷腸詩十首》等詩作哭悼喬、王二姬,揮淚為二人寫了一篇《喬複生王再來二姬合傳》,希望二姬能複生、再來,情深綿綿,催人淚下。李漁之悲痛,不僅因為二姬在家班裏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更因為在生活上是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形影不離的伴侶,在藝術上是最能領悟李漁文心並可以與之促膝交流、切磋的紅顏知己。


  • .「十二樓」是和樓有關十二篇古典白話短篇小說,每篇以一座樓名為題敘述一則故事。

    作者李漁才氣橫溢,對於小說創作,他也無愧是個真正的行家裏手;故事新奇,情節曲折,讀來引人入勝
    ;結構縝密,脈絡清楚,注意細節描繪,是本書的又一特色;語言生動,涉筆成趣,也是作者的長見之處。不但看不到任何矯揉造作之處,相反會感到雋語頻現,趣意盎然。

    「十二樓」的十二個短篇中,「合影樓」裡寫兩位老爺同時入贅給一戶有錢人家的兩姐妹為婿,這兩個老爺一個是道學先生,一個是風流才子,兩個互看不順眼,等岳父母死後,就把一宅劃為兩苑,中間築牆隔成一半,老死不相往來,可是兩家的孩子偏偏就愛上了,中間的過程笑料不段。

    「歸正樓」則是寫描一名騙子最後改邪歸正,故事中層出不窮的騙局,無不設得教人拍案叫絕,奇怪他怎麼想得出那麼多精密的騙術?不是聰明至極的作者,怎麼設得出這樣的局?

    「拂雲樓」則寫一名號稱「非絕色不娶」的公子,娶到一尾世紀恐龍,成為笑柄。他發誓一定要再娶一個美女雪恥,終於給他看中了一個,但卻正好是以前他悔婚的那個,美女當然不吃回頭草。公子為了續前緣,花招使盡,絕無冷場。而「拂雲樓」也是李漁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

    李漁,明末清初戲曲作家。字笠翁,號覺世稗官。祖籍浙江蘭溪縣,明萬曆三十八年(一六一○)生。於父親和伯父行醫地江蘇雉皋(今如皋),並在那裡度過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李漁自幼聰穎,又得伯父悉心培植,很早顯露文學才華。十八歲時回家鄉蘭溪參加科考;崇禎八年二十五歲時赴婺州(今金華)應童子試,得主考官許豸賞識;崇禎十年二十七歲時,由「宗師劉麟長考取入府庠」;崇禎十二年赴杭州應鄉試,名落孫山;崇禎十五年再應鄉試,因途中聞警而折返;其後再沒有應試。

    清軍攻占南京後,為避戰火,李漁東逃西跑,在寓所遭焚、無家可歸的情況下,借居金華同知許檄彩家中約兩年。直至清軍平定浙東武裝抗清的明舊部,他才得返家鄉蘭溪。從此,他心灰意冷,決計「離群索居」,與「山水自然」為友,過「杜門掃軌,棄世若遺」的田園生活。但李漁終非寂寞之人。

    順治八年(一六五一),即移居杭州。在杭七、八年中,創作完成了短篇小說集《無聲戲》、《十二樓》
    、傳奇《憐香伴》、《玉搔頭》、《風箏誤》、《奈何天》等亦作於此時。居杭期間,李漁一面賣文為生,一面廣結名士。但最後似乎也不大得意。

    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前後,便離開杭州,移居南京。在南京的大部分時間,他帶著家庭劇團,浪跡江湖,以賣藝為生。與此同時,他還結交一些達官貴人,希望得到他們的經濟資助;也結交一些有名的詩人、戲曲家、文學家,和他們飲酒賦詩,觀摩演出,切磋藝術,交流經驗。在這段時間裡,完成《慎鸞交》、《比目魚》、《凰求鳳》、《閒情偶寄》等著作。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春,全家由南京移居杭州。李漁終因遷家勞累,積勞成疾,於康熙十九年(一六八○)正月十三日辭世。

    勘誤表:
    道;﹁/道:﹁ (mPDB 2011/9/15)
    以作恢複之基/以作恢復之基
    簿書鞭撲/簿書鞭扑
    只伯妻子/只怕妻子
    流寇猖撅/流寇猖獗
    昏沈/昏沉
    拾頭一看/抬頭一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故事系列》

魯男子拒婦

【原文】: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托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孔子家語‧好生第十》

【白話易解】:

魯國有一男子,獨自居住在一間房子裡,他的鄰居,是個寡婦,也單獨住在一間房子裡。

一天夜裡,來了暴風雨,狂風四起,傾盆的大雨將寡婦的房子給打垮了。此時,寡婦趕緊快步跑到這位男子居住的地方,要求男子開門,讓她暫住一晚,以躲避暴雨。

正值夜晚,魯男子聽了寡婦的要求,並沒有開門接納她。寡婦從窗口向他責問道:「您為何這般不仁慈,不肯接納我啊?」

魯男子回答說:「我聽說男女之間不到六十歲,是不可以同居一室的,現在,您還年輕,我也正年輕,所以,我不敢接納您啊!」

婦人說:「您怎麼不學柳下惠那樣呢?他曾經夜宿郭門,有女子來投宿,因恐怕其凍死,讓她坐在自己的懷裡,給她取暖,直至天明,都沒有發生違德之事,國人也稱贊他坐懷不亂,並沒有說他亂德啊。」

魯男子答道:「柳下惠他可以那樣做,但是我卻不可以,我將以我的不可以,學習柳下惠的可以。」

當孔子聽到了此事之後,稱贊魯男子道:「多麼難得啊,想要向柳下惠學習的人,沒有能像他學得這麼像的,期望能夠達到至善,卻不會盲從其行跡,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哪!」

 

《道德經》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明白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聰明人。

魯男子雖為一介平民,卻能恪守「男女不到六十,不可同居一室」的人倫禮法,可見他為人的厚實與對道德的敬守。

夜雨裡,婦人要求暫住一晚,魯男子閉門不納,婦人便讓其學習柳下惠的做法,魯男子此時能客觀反思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是死板地學柳下惠的行為,表面的盲從,而是去傚法柳下惠的品德,從內心真正傚法,寧可閉門不納,也不願有非禮之事發生的機會,維護了婦人的名節,也帶動了整個魯國的良善風氣。不僅有著自知之明,同時也體現了他的善學,無怪乎孔老夫子會稱贊他真有智慧啊!

《弟子規》云:「斗鬧場,絕勿進。邪僻事,絕勿問。」亦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都是教導我們要嚴格遵從聖賢的教導,斷絕不良的外緣,以免發生令人後悔莫及的事情。

我們環視周遭,當有人埋怨與朋友一同出入聲色場所,從而陷入色欲的陷阱時,是否也能夠像魯男子一樣,有著自知的智慧,寧可先守住自己,避免進入是非、雜亂之地,也不輕易去嘗試,這樣,便可以免去隨波逐流,墮入欲望深淵的機會,從而避免多少過失的產生啊!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曾樸
拼音:Zēng Pǔ(Zeng Pu)
 
 

 
曾樸
                   曾樸
 
 
 
 
  曾樸(1872—1935年),生於常熟城内官僚地主家族,近代著名小說家,翻譯家。字孟樸,又字小木、籀齋,號銘珊,題筆名“東亞病夫”,借以引起國人療救中國的注意。曾樸主要着作有《孽海花》、《魯男子》、《補後漢書藝文志》一卷、《補後漢書藝文志考證》十卷、《病夫日記》等。其中長篇小說《孽海花》鼓吹反封建專制,同情民主革命,被學界公認爲晚清西大譴責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我國近代第一部以同情的態度來描寫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小說。
 
 
 
 
 
 

生平簡介

 
  曾樸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篤好文學,養成了對文學的濃厚興趣。光緒十七年(1891)中擧。次年赴京參加會試,以墨污考卷出場。其父曾之撰爲他捐得内閣中書,在京常出入其嶽父的好友戶部尚書翁同□之門。甲午中日戰爭時,他支持翁同□抗禦外侮的主張。戊戌變法前夕,在上海籌辦實業,與維新派譚嗣同林旭唐才常楊深秀等,常相過從,慷慨議政,贊助維新派主張。

  光緒二十四年在上海結識曾經在法國僑居多年的陳季同。在陳指點下,三四年内集中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作品和文學批評論著,並閱讀了許多法譯的西歐各國文學名著,自雲"因此發了文學狂"。光緒二十九年以後,舍棄仕途,先經營蠶絲業,後改營出版業。光緒三十年,與徐念慈等在上海創立小說林書社,提倡譯著小說,先後出版創作小說及翻譯小說多種。同年,開始長篇小說《孽海花》的創作。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創辦《小說林》雜志。這一時期,他與民主革命派金天翮交往,對革命持同情態度。當時清政府擬借英款築滬杭甬鐵路,蘇浙紳商合力反對,曾樸與馬相伯等人發表拒借外資,招集民股的演說,予以支持。民主革命戰士秋瑾被浙江巡撫張曾□殺害,浙省民眾發起驅張運動。清政府將張調往江蘇,曾樸等聯名電請清政府收回成命,形成江蘇拒張風潮。政府爲之側目,曾被列爲密電捕拿的三人之一。

  光緒三十四年,小說林書店因資金困難歇業。次年,曾樸再入政界,在兩江總督端方幕中任財政文案,後以候補知府資格分發浙江,任寧波清理綠營官地局會辦。辛亥革命爆發,江蘇宣告獨立後,被選爲張謇爲議長的江蘇臨時議會議員。後曾任江蘇官產處處長。1915年袁世凱稱帝期間,曾樸與蔡鍔等反袁人物密切往來,並資助陳其美、鈕永建等人的反袁活動。此後在軍閥勢力盤據江蘇期間,曾任江蘇財政廳長、政務廳長等職,能避行惡政,並反對軍閥之間的戰爭。

  1926年,曾樸再度離開政界。1927年與其長子曾虛白在上海開設真美善書店,創辦《真美善》雜志,並繼續進行小說創作和翻譯,着手改寫和續寫《孽海花》。1931年,《真美善》雜志停刊,他回到家鄉常熟虛□園,潛心園藝,游憩養病,直到病故。

筆名由來

 
  對於“東亞病夫”這個筆名,當年曾有讀者寫信,表示不能接受。可是曾樸取此筆名卻是用心良苦。其實,“東亞病夫”不是列強對中國人的貶稱,哪個老外有這麼高的漢語水平?“東亞病夫”是《孽海花》作者曾樸的自號。曾樸通曉法語,是中國最早通曉外語的作家之一。中國位於“東亞”,這在晚清可是時髦的新知。“病夫”是中國古代作家常用的自稱。“東亞病夫”非自貶也,乃自傲也!因爲曾樸比同時代很多人更早地知道世界之大。比一比就知道,作家自號里的地名,就屬曾樸的“東亞”大。於是他沉痛地答複讀者:“那麼你要我歌頌現代的健康嗎?我摸着良心,覺得現在還是在趕速求醫吃大黄芒硝的時候,寫不上痊安二個吉利字”。拳拳憂國心,殷殷憂民情,躍然於筆名中,足以讓人未讀文章就振聾發聵。

主要著作

 
  曾樸的主要著作是長篇小說《孽海花》。《孽海花》的始作者爲金天翮,先寫了6回,光緒二十九年(1903)十月,在中國留日學生所辦革命刊物《江蘇》月刊第八期上發表了第1、第2兩回。後將原稿寄給曾樸所辦小說林書社。曾看後,認爲"是一個好題材",對小說寫法提出一些意見。金天翮本是詩人、學者,自覺"究非小說家",遂與曾樸共同酌定全書60回的回目,改由曾樸續寫。曾樸接手後,"一面點竄塗改,一面進行不息,三個月功夫,一氣呵成了二十回",分别於光緒三十一、三十二兩年,由小說林社在東京印刷出版初集(1至10回)和二集(11至20回)兩冊,署"愛自由者發起、東亞病夫編述"。光緒三十三年(1907)《小說林》雜志創刊後,又繼續發表至25回。1927年《真美善》雜志創刊,陸續發表修改後的第20至25回和新寫的第26至35回。1928年,真美善書店重版一、二編(20回本)。1931年以後,出版了三集(21至30回),後又將30回合爲一冊重行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印了30回本。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增訂本,將31至35回作爲附錄。

  金天翮創作《孽海花》時,正當帝俄想占據中國東北。而此前洪鈞出使俄國時,曾以重金購買並翻印俄人所制中俄交界圖,將帕米爾之一部劃入俄國,爲言官彈劾。"故以使俄之洪文卿(鈞)即曾本的金□(雯青)爲主角,以賽金花(即曾本的傅彩雲)爲配角","作五十年來之政治小說"(金天翮《答訪者問》、《爲賽金花墓碣事答高二適書》)。曾樸接手後,"想借用主人公做全書的線索,盡量容納近三十年來的歷史,避去正面,專把些有趣的瑣聞逸事,來烘托出大事的背景"(《修改後要說的幾句話》),遂改稱"歷史小說"。光緒三十一年(1905)《出版廣告》說:"本書以名妓賽金花爲主人,緯以近三十年新舊社會之歷史,如舊學時代、中日戰爭時代、政變時代,一切瑣聞軼事,描寫盡情"。1927年後的修改本,將第2回中激烈地正面指斥專制制度、科擧制度的話刪除許多,有損於思想性。

  《孽海花》是近代小說中思想和藝術成就都比較高的一部。作者與金天翮共擬60回目,末回爲"專制國終攖專制禍,自由神還放自由花",又作者手擬的《孽海花》人物名單分舊學時代、丙午時代、政變時代、庚子時代、革新時代、海外運動,可見原擬寫至庚子後的革命活動爲止。但全書沒有寫完,隻寫到甲午戰後戊戌變法之前。書中人物大都影射時人,以主人公金□、傅彩雲的經歷爲經,串連一大批高級士子,通過他們的活動,描寫了從同治初年起到甲午戰敗爲止的約30年間"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的變動"。從中可以看到中法戰爭、中日戰爭重大歷史事件的爆發,帝黨、後黨的激烈鬥爭,在此過程中,頑固派、洋務派、改良派、革命派等政治勢力的消長演變,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思想、學術、文化的變化。小說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清政府的無能與腐敗,封建士大夫的昏庸與堕落。全書寫了200多個人物,從最高統治者慈禧、光緒,到官場文苑的達官名士,到下層社會的妓女、小廝,涉及朝廷宮闈、官僚客廳、名園文場、煙花妓院直至德國的交際場,俄國虛無黨革命等,反映的社會生活面相當廣。有些人物如金□、傅彩雲、李純客、大刀王二、夏麗雅等寫得頗爲生動,使當時讀者耳目一新,影響很大。《負暄絮語》說:"近來新撰小說,風起雲湧,無慮千百種,固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海花》爲巨擘。"

  曾樸交游廣泛,閱曆豐富,對當時社會各階層人物有過直接的觀察與體驗。並對中國的傳統學問和各種文體都比較熟悉,又通法國文學,有深廣的文學素養。因此,《孽海花》一書在選材、結構、語言方面都獨具特色。作者曾說《孽海花》雖也是聯綴多數短篇成爲長篇,但譬如穿珠,它不是直線穿的,而是"蟠曲回鏇着穿的,時收時放,東西交錯,不離中心","開成一朵球一般的大花"(《修改後要說的幾句話》)。在遣詞造句上,也多有鎚鍊。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稱它"結構工巧,文采斐然",把它列爲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孽海花》中所表現出來的"新派"與"舊派"的觀念是籠統的,加上作者追求軼事的趣味性,往往影響人物政治面貌的明晰。作者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也大都給以唯心主義的解釋,歸之於一些偶然的表面的原因。對賽金花的風流逸事,常在細加描寫時流露出豔賞之情。此書出版後風靡一時,評論、考證、續作,蜂擁而出,形成一股"賽金花熱",其社會影響也有消極的方面。

  1943年,曾樸的同鄉燕穀老人(張鴻1867~1941)所作《續孽海花》出版。全書共34回(自31回至60回),故事叙述到辛醜和約,是作者受曾樸之托賡續撰述而成,在續作中較有代表性。曾樸的着作,除《孽海花》外,有自傳體小說《魯男子》第一部《戀》;戲曲《雪曇夢》院本;《補〈後漢書·藝文志〉》、《補〈後漢書·藝文志〉考證》等。詩文集及讀書劄記多種,均未刊印,已發表的單篇散見於《小說林》、《真美善》雜志及《曾公孟樸紀念特輯》等。譯作有雨果的小說、戲劇《九十三年》、《笑面人》、《呂克蘭斯鮑夏》、《歐那尼》等多種,還有左拉《南丹與奈儂夫人》,莫里哀戲劇《夫人學堂》等。

曾樸之墓

 
  在虞山寶岩灣大鵬山坡,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墓與父刑部郎中曾之撰之墓爲二塚墓穴,曾樸墓位於昭(左)位。地355平方米,封土直徑3米,高1.5米,墓道長約10米。塚前豎“東亞病夫曾公孟樸之幕”碑一通,系1980年重立。
 

等書。

曾樸[編輯]

 
 

曾樸(1871年-1935年)原名曾樸華,字太樸,又字小木,筆名東亞病夫中國作家,其代表作為小說《孽海花》。

生平[編輯]

曾樸生於江蘇常熟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1892年入京應試,試卷被污而落第。父親為其曾捐官內閣中書,也因為岳父汪鳴鑾的緣故,常出入當時戶部尚書翁同龢之門,也是洪鈞的座上客,有文名。其人生性敏感、熱心國事,認為法文為外交必用,故1894年入同文館學法文。1897年赴上海辦實業,與維新派的譚嗣同林旭楊深秀等人往來,參與變法籌措活動。戊戌事敗,因回鄉辦理父親墓葬之事不在京,未受牽連。

光緒三十年(1904年),到上海編輯《女子世界》,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與徐念慈等人創立小說林書社,成為介紹法國文學之先驅,翻譯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左拉(Emile Zola,1840—1902)、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等人的名著;同年接金松岑原作六卷,開始續撰《孽海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小說林社發行《小說林月刊》,同年清廷將殘殺秋瑾的浙江巡撫張曾揚調任江蘇主政,曾樸帶頭驅張,迫使清廷收回成命,改調張赴陝西。宣統元年(1909年),進入兩江總督端方府為幕僚。

辛亥革命爆發,江蘇宣告獨立,被選為江蘇臨時議會議員,袁世凱稱帝後,與蔡鍔等人密切往來,資助陳其美反袁活動,曾任省官產處長,財政廳長,政務廳長。1927年與長子曾虛白在上海開設「法式沙龍」的真美善書店,創辦《真美善》雜誌,續寫《孽海花》,主張反封建,同情革命,被認為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1931年,《真美善》雜誌停刊。居常熟虛廓園,種花為遣。1935年病逝。

曾樸共育有五子,分別為曾虛白曾耀仲曾光叔、曾叔懋與曾熹。

主要作品[編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噤若寒蟬

成語解釋“噤若寒蟬”,原指像深秋的蟬那樣不鳴叫。形容不敢做聲。中含貶意。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形容因為害怕而不敢說話。出自於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

編輯摘要
名稱:噤若寒蟬   拼音:注音二式jìn ruò hán chán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   釋義:噤:不作聲;寒蟬:深秋的知了。像深秋的蟬那樣不說話。比喻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含貶意。
反義詞: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直言不諱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噤若寒蟬- 注音 

 

噤若寒蟬
注音一式ㄐ | ㄣ ˋ ㄖ ㄨ ㄛ ˋ ㄏ ㄢ ˊ ㄔ ㄢ ˊ 
注音二式jìn ruò hán chán

噤若寒蟬- 解釋 

噤:不作聲;寒蟬:深秋的知了。像深秋的那樣不說話。比喻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含貶意。

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噤若寒蟬- 基本信息 

詞義解釋

噤若寒蟬: jìn ruò hán chán 
【解釋】噤:不作聲;寒蟬:深秋的知了、鳴蟬。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名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害怕不敢說話

 

 

名詞示例

鄒韜奮《萍踪寄語》:“偶遇中國有了好事,便~。” “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面面相覷。”

名詞運用

【近義詞】:緘口結舌、守口如瓶、三緘其口
噤若寒蟬噤若寒蟬圖冊

【反義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相關詞】寒蟬、寒蟬仗馬、寒蟬僵鳥、仗馬寒蟬、寒蟬淒切、自同寒蟬
【押韻詞】下道齊桓、一家之言、無邊無沿、扣人心弦、阿q正傳、聖經賢傳、荒唐之言、相顧無言、臨別贈言、順水推船、有口難言、風燭殘年、完完全全、進退兩難、嘿嘿無言、天理昭然、不經之談、舉止言談、一目了然、毅然決然、十世單傳、明燭天南、中國青年、乍暖還寒、珠落玉盤、載笑載言、朝歌夜弦、因利乘便、伊索寓言、傳為美談。

 

噤若寒蟬- 反義詞 

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直言不諱

噤若寒蟬- 出處 

 南朝·宋· 范曄 《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東漢末年,有個文人叫杜密,剛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職期間,參加過打擊宦官集團鬥爭,他執法嚴明,對宦官子弟有惡必罰,有罪必懲。後被革職回潁川老家。

在家他仍關注國家大事,經常拜會穎川郡守、縣令,暢談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劉勝辭官回家,與他迥然相反,閉門謝客。

潁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說:“劉勝清高,公卿屢次推舉他任職,他都拒絕了。”

杜密聽出王昱話中有話,提醒他出來做官,直言道:“像劉勝這樣的人應當為國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對好人不予舉薦,對惡人壞事不敢揭露批評,明哲保身,一聲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蟬'),實乃當世之罪人;而我與他相反,讓你賞善懲惡,為你盡微薄之力。 ”

 

噤若寒蟬- 名詞相關 

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語本《後漢書·杜密傳》
而吾鄉士夫,顧噤若寒蟬,僕竊深以為恥。——清嬴宗季女《六月霜
這個報對中國的態度也很壞,遇著中國出了什麼壞事,便張大其詞;偶遇中國有了好事,便噤若寒蟬。——鄒韜奮《萍踪寄語》
照他原來的設想,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也許可以收到效果,使工人在暴力下噤若寒蟬。——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第六章
 參考資料

 

噤若寒蟬-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害怕不敢說話示例:鄒韜奮《萍踪寄語》:“偶遇中國有了好事,便噤若寒蟬。” 魯迅《兩地書》中描述道,“提出反對條件的,轉眼就掉過頭去,噤若寒蟬。” 近義詞:緘口結舌、守口如瓶反義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噤若寒蟬- 相關詞語 

噤頤 噤口捲舌 噤閉噤口捲舌噤森森噤害噤嘇噤咽 噤齘 噤舌噤吟噤嘿噤啞 噤口噤唫噤窄噤戰噤滲啞噤 凍噤打寒噤 鉗噤 口噤 膠噤冷噤 風噤 打噤 嚇噤吻噤寒噤發噤風噤 廝噤悸噤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蛇[編輯]

 
 

魯蛇又稱魯者男輸家男盧瑟擼蛇擼澀擼瑟等一系列音同英文中失敗者的稱呼韓語루저남英語Loser Man、Loser Guy、Loser Boy)是東亞著名網路諷刺語的一種,義思是「人生敗將」。最早在1993年由韓國匿名網民創設,在網路作為隱語流通。2012年左右,開始有華人網友使用此用法,於是在大中華流行。

 

含義[編輯]

韓國[編輯]

韓語原文為루저남,音譯自英語Loser Man(在英文中也有Loser Guy或Loser Boy的表述)。於1993年由一名韓國匿名網民創設,在網路中作為隱語流通。

台灣[編輯]

2010年代起,台灣中國大陸也出現了類似的用法。台灣多使用魯蛇滷蛇,取自英文「Loser」的諧音,台灣批踢踢網站鄉民通常以此來諷刺當今貧富差距的現象,尤其是在工作上不順遂、低收入、沒有愛人者。PTT也有許多網友喜歡諷刺有成就、或日子過得不錯的人,例如:富二代、公務員、女友眾多者等「人生勝利組」叫溫拿(「Winner」)[1]偉君[2],而嘲諷者就反被消遣是loser,例如:失業、低薪(如月薪只有臺幣22,000元或更低,但就算是兩倍的薪資也難以養家)、交不到女友等,之後就逐漸出現「魯蛇」的諧音用法取代loser。並出現例如各種衍生用法,如「小魯」或「小蛇」(第一人稱自謙『小弟』的變化)、「本魯蛇」、「本魯」、「本蛇」(本人)等。

在2012年年中時已有這樣的用法,在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間,這個詞突然開始大流行,先是在八卦版出現,之後也在各大板看板出現,成為2013年(適逢蛇年)初最流行的新用語之一[3][4][5]

另外一個用法是肥宅,肥胖或不喜外出交際的人在健康等各方面競爭力較差,因此肥宅很容易成為人生失敗組。

大陸[編輯]

在中國大陸,大陸網民通常使用「擼澀」或「擼瑟」,亦取自英文「Loser」諧音。因爲「擼」字在北方方言含有男性手淫的意思,正好符合屌絲「相貌醜陋,收入微薄,工作低賤,異性戀但只能性幻想,整天卻只能手淫自行解決生理需求」的特質,更加具有嘲諷性。大陸的社會現狀與台灣類似,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公平現象嚴重,年輕男性比女性多的問題更大,因此「輸家」和「贏家」的兩極分化更明顯,助長了擼瑟一詞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擼瑟和屌絲是同義,廣泛指「人生失敗者」、「人生輸家」,愛情輸家的泛稱。

日本[編輯]

在日本的網路語言中,失敗者多用「ネト充」、「非リア」來表示,或用「負け犬」(Loser-Dog),而甚少使用音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蟬效應[編輯]

 
 

寒蟬效應英語Chilling Effect法律用語,是指當下對言論自由的「阻嚇作用」 - 即使是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寒蟬效應現在經常以法律或不明確行動施加不必要的負擔,來禁止合法的講話。該詞詞源自美國法律,早於1950年使用。然而,進一步明確使用,是在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小威廉·布倫南,用在司法判決中,作為一個法律術語。

在中文裡,將"Chilling Effect"翻成寒蟬效應,是源自成語「噤若寒蟬」。《後漢書‧杜密傳》云:「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古人認為「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在討論言論自由時,人民害怕因為言論遭到法律的刑罰,或是必須面對高額的賠償,不敢發表言論,將導致公共事務乏人關心,被視為過度限制言論或過度維護自身利益的不良後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栗翅鷹[編輯]

 
 
 
栗翅鷹
Harris Hawk Parabuteo unicinctus..JPG
 
保護狀況
Status iucn3.1 LC zh-hant.svg
無危IUCN 3.1[1]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鷹形目 Accipitriformes
科: 鷹科 Accipitridae
亞科: 鵟亞科 Buteoninae
屬: 栗翅鷹屬 Parabuteo
Ridgway1874
種: 栗翅鷹 P. unicinctus
二名法
Parabuteo unicinctus
(Temminck1824)
亞種
  • P. u. harrisi
  • P. u. superior
  • P. u. unicinctus

栗翅鷹學名Parabuteo unicinctusHarris HawkBay-winged HawkDusky Hawk),又名哈里斯鷹,是一種中至大型的猛禽。牠們分佈在美國西南部至智利阿根廷中部。牠們有時會在西歐,尤其是英國出沒,但很多相信都是從飼養中逃走的。

栗翅鷹是栗翅鷹屬下的唯一物種。其屬名是由希臘文的「擬似」及拉丁文的「禿鷹」組合而成,種小名是根據其尾端上的白間所取。[2]約翰·詹姆斯·奧杜邦以其好友及經濟支持者愛德華·哈里斯(Edward Harris)來取其英文名。[3]牠們最著名的行為是會成群合作獵食。

 


特徵
[編輯] 

 
亞成鳥。
 
成鳥。

栗翅鷹長46-76厘米,翼展達1.1米。[4]牠們是兩性異形的,雌鷹比雄鷹大約40%。在美國,雄鷹平均重710克,而雌鷹則重1020克。[5]牠們呈深褐色,兩肩、翼及大腿呈栗色[6],尾端呈白色[7],腳很長及呈黃色,蠟膜也是黃色的。[8]牠們的叫聲十分刺耳。[4]

 
亞成鳥。

亞成鳥的身上有淡黃色的斑紋,比成年的稍為淺色。翼底呈淡黃色及有褐色斑紋。第一眼看牠們並不像成年的栗翅鷹,但卻仍保有栗色的特徵。[8]

亞種[編輯]

栗翅鷹有三個亞種

生態[編輯]

棲息地[編輯]

栗翅鷹棲息在稀疏的林地和半沙漠,與及沼澤[11],包括紅樹林[12]牠們是留鳥,並不會遷徙。[10]

食性[編輯]

栗翅鷹主要吃細小的生物,包括鳥類蜥蜴哺乳動物及大型的昆蟲。由於牠們會成群獵食,故有時也會捕獵較大的獵物,如野兔[13]

築巢及繁殖[編輯]

栗翅鷹在小樹、灌木或仙人掌上築巢。鳥巢是由樹枝、所造成,並以葉子苔蘚樹皮及根等圍邊。鳥巢主要是由雌鷹所築。雌鷹每次會生2-4隻蛋,蛋呈藍白色,有時有淡褐色或灰色斑點。雛鷹出生時呈淡黃色,5-6天大就會變成褐色。[14]

栗翅鷹的巢很多時會由2隻雄鷹及1隻雌鷹所保護。[13]但卻仍未確實是否一妻多夫制[15]孵化主要是由雌鷹負責,蛋在31-36天孵化。出生後的雛鷹在38天大就可以離開鳥巢,到了45-50天就會換羽及開始飛行。雌鷹一年可以生育2-3次。[14]幼鷹會留在雙親身邊達3年之久,以幫助哺育其他幼鷹。

與人類關係[編輯]

獵食[編輯]

雖然大部份的猛禽都是獨居的,但栗翅鷹則會成群2-6隻一起獵食。這可以是牠們對於沙漠氣候的一種適應性。其中一種群獵的方法是一小群會領先視察,後來則由另一小群負責,一直待發現及捕獵獵物。另一種方法是所有栗翅鷹包圍著獵物,只由一隻栗翅鷹捕獵。[16]

野生的栗翅鷹數量因失去棲息地而減少,有些甚至遷居到已發展的地區。[17]

鷹獵[編輯]

自1980年起,栗翅鷹就大量被用作為鷹獵,因為牠們易於訓練及具有社交性。[18][19]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蕃茄
拼音:Fānqié 【Fanqie】
英文:tomato
 
番茄
番茄
  番茄(tomato)別名西紅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報三元。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國、蘇聯、意大利和中國為主要生產國。在歐、美洲的國家、中國和日本有大面積溫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護地設施栽培。中國各地普遍種植。栽培面積仍在繼續擴大。
 
 
 

簡介

生物學特徵


  1.植物學番茄為茄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0.6~2m。全株被粘質腺毛。莖為半直立性或半蔓性,易倒伏,高0.7~1.0m或1.0~1.3m不等。莖的分枝能力 ​​強,莖節上易生不定根,莖易倒伏,觸地則生根,所以番茄扦插繁殖較易成活。奇數羽狀複葉或羽狀深裂,互生;葉長10~40cm;小葉極不規則,大小不等,常5~9枚,卵形或長圓形,長5~7cm,先端漸尖,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片,基部歪斜,有小柄。花為兩性花,黃色,自花授粉,复總狀花序。花3-朵,成側生的案繖花序;花萼5~7裂,裂片披針形至線形,果時宿存;花冠黃色,輻射狀,5~7裂,直徑約2cm;雄蕊5~7根,著生於筒部,花絲短,花藥半聚合狀,或呈一錐體繞於雌蕊;子房2室至多室,柱頭頭狀。果實為漿果,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橘黃色或鮮紅色,光滑。種子扁平、腎形,灰黃色,千粒重3.0~3.3g,壽命3~4年。花、果期夏、秋季。根係發達,再生能力強,但大多根群分佈在30~50cm的土層中。

  2.生育週期 
 
  發芽期: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破心)。在正常溫度條件下這一時期為7~9d;幼苗期是指從第一片真葉出現至第一花序現蕾。此期適宜晝溫為25~28℃,夜溫為13~17℃。此期地溫對幼苗生育有較大的影響,適宜的地溫應保持在22~23℃;始花座果期是指從第一花序現蕾至座果。這個階段是番茄從以營養生長為主過渡到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同等發展的轉折時期,直接關係到產品器官的形成及產量;結果期:從第一花序著果到採收結束(拉秧) 。這一時期果、秧同時生長,解決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要務。

  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番茄是喜溫性蔬菜,在正常條件下,同化作用最適溫度為20~25℃,根系生長最適土溫為20~22℃。提高土溫不僅能促進根係發育,同時土壤中硝態氮含量顯著增加,生長發育加速,產量增高。

  (2)光照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飽和點為70000lx,適宜光照強度為30000~50000lx。番茄是短日照植物,在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過程中基本要求短日照,但要求並不嚴格,有些品種在短日照下可提前現蕾開花,多數品種則在11~13h的日照下開花較早,植株生長健壯。

  (3)水分番茄既需要較多的水分,但又不必經常大量的灌溉,一般以土壤濕度60~80%、空氣濕度45~50%為宜。空氣濕度大,不僅阻礙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害嚴重。

  (4)土壤及營養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但為獲得豐產,促進根系良好發育,應選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土壤酸鹼度以pH6~7為宜,過酸或過鹼的土壤應進行改良。番茄在生育過程中,需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據艾捷里斯坦報導,每生產5000kg果實,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氧化鉀 33kg, 10kg,磷酸 5kg。

栽種及食用歷史


  相傳番茄的老家在秘魯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種生長在森林裡的野生漿果。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當地傳說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會起疙瘩長瘤子。雖然它成熟時鮮紅欲滴,紅果配綠葉,十分美麗誘人。但正如色澤嬌豔的蘑菇有劇毒一樣,人們還是對它敬而遠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據記載,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遊,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於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裡,並作為像徵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過了一代又一代,仍沒有人敢吃番茄。

  到了十七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他還躺在床上,鼓著眼睛對著天花板發楞。怎麼?他吃了一個像毒蘑一樣鮮紅的番茄居然沒死!他咂巴咂巴嘴唇,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極了的感覺,滿面春風地把“番茄無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訴了朋友們,他們都驚呆了。不久,番茄無毒的新聞震動了西方,並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後,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十八世紀,意大利廚師用西紅柿做成佳餚,色艷、味美,客人讚不絕口。番茄終於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目前,番茄作為一種蔬菜,已被科學家證明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營養成分,如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A以及葉酸、鉀這些主要的營養元素。特別是它所含的茄紅素,對人體的健康更有益處,而一些水果如西瓜、柚、杏只含有少量的茄紅素。當然,人們稱番茄為“愛情果”,還因為此果真有如愛情一般的功效,可以讓女孩子們更加美麗呢!我們看到,慈愛和懂科學的母親往往會讓孩子多吃番茄。

西紅柿在中國


  傳統觀點認為,西紅柿只作為蔬菜和水果被人們食用,是歐洲人在十九世紀首先開始的,晚清光緒中,才以食用名義,選擇了較好的食用品種引入中國的。在此之前,西紅柿在中國,只做觀賞植物。第一個記載西紅柿的文獻見於明趙函的《植品》(1617),趙函在書中提到,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稍早的萬曆年間,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1621年王像晉的《群芳譜》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來源,以後的人們都篤信不疑,一直到1983年。

 
  1983年7月中旬前後,在成都北郊鳳凰山發掘的西漢古墓裡,出土有陶器漆器藤笥竹笥近 60件,並有稻粒、果品、獸骨等食物遺存發現。稻粒就附著在竹笥藤笥上,為了保持一定的濕度,發掘者在藤竹器上蓋上了一張濕布,一起運到文物保管所的倉庫裡保存起來。奇異的事情發生了,十多天以後,人們發現竹笥藤笥的內外都有植物的嫩芽長出來,覺得十分意外。為了弄清楚這種植物的底細,考古人員請來了四川省農科院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所的專家來研究,但是,專家們當時不能作出定論,於是決定由將發芽後的種子帶回去栽培,同時,文管所也留下了十幾株繼續觀察。

  成都市農科所的蔬菜專家將轉來的發芽種子分成四盆在溫室裡栽培,研究者繼續在以後幾年進行了較大面積的栽培,發現此種小西紅柿的生長規律和現代西紅柿不同:第一,它能夠插枝成長結果;第二,它能夠在寒冬臘月裡開花結果。

  考古學家經過對出土現場的環境總結和學術爭論,確定了在2100年前的西漢,墓主已經用這種小西紅柿作為蔬菜或水果食用,而且專家們進一步得出結論,西漢小西紅柿已經具有栽培的特徵。這樣,西紅柿的食用和栽培的歷史一下子被提前了1700年。西漢西紅柿的發現,為我國古植物學家和蔬菜專家們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他們開始在雲南、四川、廣西的山區尋找西紅柿中國遠祖的後代,以後陸續發現了幾種比西漢西紅柿原始的“小酸果”(在九寨溝地區,也發現了這種小西紅柿),山西農科院的專家們特別採用在廣西發現的野生西紅柿進行大面積的培育。

營養


  番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每100克番茄的營養成分
番茄
番茄

  能量11千卡,維生素B0.06毫克,蛋白質 0.9克,脂肪 0.2克,碳水化合物 3.3克葉酸5.6微克,膳食纖維 1.9克,維生素A63微克,胡蘿蔔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

  核黃素0.01毫克,菸酸0.49毫克,維生素C14毫克,維生素E0.42毫克,鈣4毫克磷24毫克

  鉀179毫克,鈉9.7毫克,碘2.5微克,鎂12毫克,鐵0.2毫克,鋅0.12毫克,銅0.04毫克錳0.06 毫克番茄的食用部位為多汁的漿果。它的品種極多,按果的形狀可分為圓形的、扁圓形的、長圓形的、尖圓形的;按果皮的顏色分,有大紅的、粉紅的、橙紅的和黃色的。

  紅色番茄,果色火紅,一般呈微扁圓球形,臍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風味佳,生食、熟食可,還可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粉紅番茄,果粉紅色,近圓球形,臍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適度,品質較佳,黃色番茄,果桔黃色果大,圓球形,果肉厚,肉質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質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無裂口、無蟲咬,成熟適度,酸甜適口,肉肥厚,心室小者。宜選擇成熟適度的番茄,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據營養學家研究測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鮮番茄,即可滿足人體對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醣類,有助消化的功能。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又有多種功用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番茄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症很有益處。番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胡蘿蔔素和等多種元素,還含有蛋白質、醣類、有機酸、纖維素。

西紅柿的挑選


  挑選西紅柿時,不要挑選有棱角的那種,也不要挑選拿著感覺分量很輕的,都是催紅劑作的怪。要買這種表面有一層淡淡的粉一樣的感覺,而且蒂的部位一定要圓潤,如果蒂部再帶著淡淡的青色,就是最沙最甜的了。不要買帶尖和底很高的,要那種整體看起來都比較光滑的,帶尖的都是春天抹快速催熟的東西抹多了。選西紅柿要選顏色粉紅、渾圓,表皮有白色的小點點的。

生吃與煮熟的營養區別


  吃生的能補充維生素C,吃煮熟的能補充抗氧化劑。

  旅美中國學者、康奈爾大學劉瑞海教授領導的小組的最新研究結果:至少對番茄來說,熟吃比生吃總體營養價值要高。“對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挺好的消息。”這位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87年出國,在康奈爾大學獲博士學位的劉瑞海在接受39健康網記者採訪時說。他們在研究中將三組番茄樣本加熱至88℃,時間分別為2分鐘、一刻鐘和半小時。研究人員將加熱後的番茄與生的未經加工的番茄進行比較發現,雖然加熱過程會導致番茄中的維生素C含量減少,但與此同時,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含量卻出現顯著上升。加熱時間越長,番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增幅越大。番茄紅素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其對有害游離基的抑製作用是維生素E的10倍左右。此前有研究發現,番茄紅素可降低人患癌症和心髒病的風險。劉瑞海解釋說,人們之所以天經地義地認為新鮮果蔬比加工過的有營養,是因為以前營養學界普遍重視維生素C。近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們現在主要需要的是各種抗氧化劑,而一些水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在抗氧化劑方面貢獻很小。他們對番茄進行的實驗表明,雖然加熱過程中維生素C確有損失,但綜合來看,番茄加熱後其抗氧化劑活性得到了提高。劉瑞海同時認為,對番茄煮熟加工還有消毒作用,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也不乏可取之處。劉瑞海說,他們目前只是利用番茄得出了有關結論,其它蔬菜水果是否也如此,還需進一步研究。他強調指出,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不是要鼓勵人們只吃煮熟加工的蔬菜水果。“對消費者來說,最好是吃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生的也吃,熟的也吃,”劉瑞海說。“因為不同食品提供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注意事項


  一、不宜生吃,尤其是脾胃虛寒及月經期間的婦女。如果只把番茄當成水果吃補充維生素C,或盛夏清暑熱,則以生吃為佳。

  二、不宜空腹吃,空腹時胃酸分泌量增多,因番茄所含的某種化學物質與胃酸結合易形成不溶於水的塊狀物,食之往往引起腹痛,造成胃不適、胃脹痛。

  三、不宜吃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因含有毒的龍葵鹼。食用未成熟的青色番茄,會感到苦澀,多吃了,嚴重的可導致中毒,出現頭暈、噁心、周身不適、嘔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狀,嚴重的還會發生生命危險。

  四、不宜長時高溫​​加熱,因番茄紅素遇光、熱和氧氣容易分解,失去保健作用。因此,烹調時應避免長時間高溫加熱。
孕婦吃西紅柿注意三件事
  一、要選擇個大、圓潤、豐滿、外觀漂亮的食用。不要吃長有贅生物的西紅柿,因為這個贅生物是腫瘤。

  二、不吃未成熟的西紅柿:因為青色的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有毒番茄鹼,孕婦食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狀,對胎兒的發育有害。

  三、不要空腹吃:西紅柿含有大量的膠質、果質、柿膠粉、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這些物質容易與胃酸起化學反應,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阻塞胃出口引起腹痛。

吃西紅柿的禁忌


  1.不宜和青瓜(黃瓜)同食

  青瓜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的維生素C,番茄富含維生素C,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會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

  2.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

  番茄含維生素K較多,維生素K主要催化肝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維生素K不足時,會使凝血時間延長造成皮下和肌肉出血。

  3.空腹時不宜食用

  番茄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與胃酸發生反應,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容易引起胃腸脹滿、疼痛等不適症狀。

  4.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青番茄含有生物鹼甙(龍葵鹼),食用後輕則口腔感到苦澀,重時還會有中毒現象。

  5.不宜長久加熱烹製後食用
番茄
番茄

  長久加熱烹製後會失去原有的營養與味道。

  6.服用新斯的明或加蘭他敏時禁食

適合人群


  適宜於熱性病發熱、口渴、食慾不振、習慣性牙齦出血、貧血頭暈、心悸、高血壓、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腎炎、夜盲症和近視眼者食用。

  注:急性腸炎、菌痢及潰瘍活動期病人不宜食用。

去除番茄皮的方法


  (1)把開水澆在番茄上,或者把番茄放入開水里焯一下,番茄的皮就能很容易的被剝掉了。

  (2)把番茄從尖部到底部都細細地用勺刮一遍,使番茄的外皮和內部的果肉貼得更緊密。這時再用手撕番茄皮,就很容易了。

藥用價值


  【藥名】番茄

  【別名】小金瓜、喜報三元、西紅柿、番李子、金橘、洋柿子、番柿

  【功效】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功效分類】健脾藥

  【主治】口渴;食慾不振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鮮用​​。
番茄
番茄

  【資源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均有栽培。

  【性味】味酸;甘;性微寒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番茄的新果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適量;或生食。

  【考證】出自《陸川本草》

  【出處】《中華本草》

藥理作用

降脂降壓作用


  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C,其酸性是由於檸檬酸及蘋果酸所致,口服番茄果膠,可降低飼膽甾醇大鼠血清及肝中的膽甾醇量。番茄汁可使高血壓下降,平滑肌興奮。

抗真菌作用


  番茄鹼有抗真菌作用。能抑制某些對於植物或人有致病力的真菌;但對細菌之效力很差。其抑菌原理可能是在真菌的細胞膜內形成某種甾醇複合物。其甙元(番茄胺)作用很差。最初從番茄中提出的番茄素,其中混有蘆丁,特別是其甙元--槲皮素;槲皮素能拮抗番茄鹼的抗菌作用, 因而番茄素的抗真菌作用不強。

預防胃癌作用


  胃癌,位居全球腫瘤發病和癌症死亡率第2位,是危害人們健康的一大殺手。

  在很多世界性衛生組織推薦的抗癌或保健食品中,番茄總是位居前列。意大利研究表明,番茄能抑制胃癌的發生,每週吃7次番茄製品的人,比每週僅吃2次的胃癌發病危險性降低50%。日本的研究發現,在隨機選擇的居民血漿中的維生素A、C、E、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的水平分析中,只有血漿番茄紅素與胃癌呈顯著負相關。以上的研究均說明番茄紅素和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病率。

  自然界中,番茄紅素含量最高的是番茄。番茄紅素必須在加熱或有油脂的情況下才能被人體吸收。特別是加熱,對增加番茄紅素的吸收格外有益。因為加熱後,番茄的細胞壁破碎,番茄紅素能得到充分釋放。番茄汁、番茄醬、番茄沙司等番茄製品都是經過加熱處理的,能大大提高人體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利用率。

  最後,番茄紅素對氧化反應敏感,經日光照射會損失,所以貯藏番茄製品時要盡量避光避氧,放置陰涼處。烹調時還要注意,番茄或番茄製品不宜油炸,否則番茄紅素會被大量破壞。

消炎作用


  番茄鹼在動物實驗申有明顯的消炎作用。給大鼠肌肉注射1~10mg/kg或口服15~30mg/kg能顯著減輕角叉菜引起的足踝水腫;切除腎上腺後,作用更明顯。皮下注射5~10mg/kg共7天,可抑制肉芽組織的形成。對小鼠皮下注射10mg/kg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其甙元無抗炎作用。儘管其化學結構與甾醇相似,但其抗炎作用在多方面卻與非甾醇類抗炎藥相似。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與其抗介質的性質有關。在離體豚鼠迴腸上,番茄鹼能拮抗組織胺、乙酰膽鹼緩激肽氯化鋇等引起的收縮反應;但不能阻止催產素對子宮的作用。在整體試驗中對豚鼠腹腔注射3-20mg/kg,番茄鹼能明顯降低由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對組織胺噴霧引起的反應亦有部分拮抗作用,但對過敏性休克(豚鼠雞蛋清致敏法)則無作用。尚有報告,番茄鹼中常混有另一種與其化學性質很相近的物質(名Gomatine,與Tomatinie可能為異構體),其抗組織胺作用遠較強大。番茄鹼對假性膽鹼酯酶有可逆性的抑製作用,對真性膽鹼酯酶的作用很小。

退高燒


  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用,每小時飲一次,可退高燒。

緩解咽喉疼痛


  將半杯番茄汁、半杯溫水攙在一起,用來漱喉,能夠減輕咽喉疼痛的症狀。

治高血壓


  每天早晨選1~2個鮮熟西紅柿空腹蘸白糖吃,降血壓效果明顯。

治皮膚病


  將鮮熟的西紅柿去皮和籽後搗爛敷於患處,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治貧血


  將西紅柿、蘋果各1個,芝麻15克,一次吃完,每日吃1~次,長期堅持,可治貧血。

番茄紅素的作用


  番茄紅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實際上,番茄紅素的名稱是來源於番茄,是茄科番茄屬。番茄是番茄紅素最豐富的食物來源。番茄紅素有以下藥理作用:

  第一、抗衰老:番茄紅素不僅僅是當今工業上重要的天然食品著色劑,更為重要的是它是很強的抗氧化劑。給人體補充番茄紅素,可以幫助身體抵抗各種因自由基引起的退化老化)性疾病。人體新陳代謝會持續不斷地產生氧自由基,空氣污染、藥物、日光、輻射等等也會使體內產生氧自由基。而人體內的抗自由基系統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日趨衰退。當氧自由基數量突然增加或體內抗氧化系統的量不足時,就無法完全消除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與體內細胞的大分子融合,會使皮膚失去彈性、光澤並出現皺紋,使皮膚衰老。所以,我們需要補充番茄紅素,抵抗衰老,增強免疫系統,減少疾病的發生。番茄紅素還能降低眼睛黃斑​​的退化、減少色斑沉著。

  第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自由基造成的退化效應,是心血管疾病的頭號元兇。一旦產生血液中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使脂肪酸產生聚合作用。當這些大分子的脂質聚合物沉積在血管壁時,便會使血管發生硬化和阻塞。在歐洲的多家醫學研究中心所做的臨床試驗顯示,番茄紅素由於其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減輕和預防心血管疾病,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第三、防癌抗癌:番茄紅素通過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預防和修復細胞損傷,抑制DNA的氧化,從而降低癌症的發生率。番茄紅素還具有細胞生長調控和細胞間信息感應等生化作用。它能誘導細胞連接通訊,保證細胞間正常生長控制信號的傳遞,調控腫瘤細胞增殖,起到抗癌防癌作用。研究表明,番茄紅素能夠有效預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肝癌、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子宮癌、皮膚癌等。

毒性


  番茄鹼毒性很小,口服較大劑量和較長時間亦未發現毒性反應,可能係吸收很少的原故。皮下注射可引起局部壞死,其油膏(治真菌病)塗於皮膚並無刺激性,對粘膜則可能有刺激性。給大鼠或兔靜脈注射,可引起急驟、短暫的血壓下降,對心率無影響,體內及體外試驗均可引起溶血。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性能】味甘、酸,性涼,微寒。能清熱止渴,養陰,涼血,歸肝、胃、肺經。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慾的功效。

  可治口渴,食慾不振。

  【參考】含醣類(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蘋果酸檸檬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菸酸、鈣、磷、鋅、鐵、硼、錳、銅、碘、腺嘌呤、胡蘆巴鹼、膽鹼、番茄鹼等成分。

   能降低血壓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並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

  【用途】用於熱病煩渴,或胃熱口渴、舌乾;肝陰不足,目昏眼乾或夜盲;陰虛血熱,鼻衄、牙齦出血。亦可用於高血壓病。

  【用法】生食,或煎湯服。

  【附方】

  白糖番茄:番茄100g,用沸水浸燙後,撕去外皮,搗爛,加白糖適量,拌勻服食。

  本方長於益胃生津,清熱除煩。用於熱病或胃熱傷陰,煩渴口乾。

功效

治皮膚病


  將鮮熟西紅柿去皮和籽後搗爛敷患處,每日3~4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效果那是噹噹的呵,比較合適現在的在校大學生,

美容、防衰老


  將鮮熟西紅柿搗爛取汁加少許白糖,每天用其塗面,能使皮膚細膩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極佳,女性朋友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啊,便宜實用,還環保。

防癌


  因西紅柿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抑制病變功效,堅持每天生食1~2個鮮熟的西紅柿,可起到防癌和輔助治療癌症的作用,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應該讓西紅柿的分佈範圍擴大一些呢,讓更多的食堂,更多的家庭可以輕鬆的買到新鮮的西紅柿,那我想對社會家庭的健康來講也是很有幫助的

治高血壓


  每天早晨選1~2個鮮熟西紅柿空腹蘸白糖吃,降血壓效果明顯,這個特別適合中老年人

治貧血


  將西紅柿、蘋果各1個,芝麻15克,一次吃完,每日吃1~2次,長期堅持,可治貧血,對體質差的女性朋友,還有一些更新期的阿姨有幫助

治潰瘍


  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可將榨取的西紅柿和馬鈴薯汁各半杯混合後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10次,潰瘍可愈

治肝炎


  取西紅柿丁一匙,芹菜末、胡蘿蔔末、豬油各半匙,拌入沸粳米粥內燙熟,加入鹽、味精適量食用,對治療肝炎效果極佳

防中暑


  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鹽或糖少許,熬湯熱飲,可防中暑

退高燒


  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用,每小時飲一次,可退高燒;

治牙齦出血

  將西紅柿洗淨當水果吃,連吃半月,即可治愈牙齦出血。

西紅柿搭配酸奶有效補血


  酸奶的蛋白質成分能促進鐵的吸收,因此,把西紅柿和酸奶搭配在一起榨出的西紅柿酸奶汁是提高體內鐵元素吸收的良好來源,可有效補血。

  近年來,營養專家研究發現,番茄還具有新的保健功效和防治多種疾病的藥用價值。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潤腸通便所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對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增加胃酸濃度,調整胃腸功能,有助胃腸疾病的康復。所含果酸及纖維素,有助消化、潤腸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番茄性涼味甘酸,有清熱生津、養陰涼血的功效,對發熱煩渴、口乾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有較好治療效果。

  降脂降壓,利尿排鈉所含維生素C、蘆丁、番茄紅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鉀及鹼性礦物質,能促進血中鈉鹽的排出,有降壓、利尿、消腫作用,對高血壓、腎髒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降低血壓經常發生牙齦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於改善症狀。

  抗血凝聚,防腦血栓國外研究發現,從番茄籽周圍黃色果凍狀的汁液中分離出來了一種被稱為P3的物質,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以防止腦血栓的發生。患冠心病及中風的病人每天適量飲用番茄汁有益於病的康復。

  防癌抗癌,延緩衰老近年來,研究證實番茄中所含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效地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口腔癌、乳腺癌的發生,阻止前列腺癌變的進程。番茄還含有防癌抗衰老的穀胱甘肽,可清除體內有毒物質,恢復機體器官正常功能,延緩衰老,故番茄擁有“長壽果”之美譽。

  防白內障,黃斑變性所含維生素A、C,可預防白內障,還對夜盲症有一定防治效果;番茄紅素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的作用,能防止自由基的破壞,抑制視網膜黃斑變性,維護視力。

  美容護膚,治皮膚病番茄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C,有祛雀斑、美容抗衰老護膚等功效,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尼克酸能維持胃液的正常分泌,促進紅血球的形成,有利於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保護皮膚.另一項研究顯示,番茄汁還對消除狐臭有一定作用。

  維護性功能番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使脫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壞,能阻止癌變進程。吸收後聚集於前列腺、腎上腺等處,促使前列腺液分泌旺盛,可維護射精功能;番茄多汁,可以利尿,腎炎病人也宜食用。女性多吃番茄可激發性慾和激情。番茄除了對前列腺癌有預防作用外,還能有效減少胰腺癌、直腸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病危險。

  在炎熱的夏天,番茄是比防曬霜更好的防曬工具。因為番茄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5毫克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係數下降40%。

番茄烹飪法


  注意:

  1、以番茄為原料可製作多種菜餚。常用於生食冷菜,用於熱菜時可炒、燉和做湯。以它為原料的菜有“番茄炒雞蛋”、“番茄燉牛肉”、“番茄雞蛋湯”等。

  2、在製作熟食熱菜時番茄可按烹飪方式表現出酸甜兩味——烹調時若想獲得酸味就延長加熱番茄的時間,反之若不希望出現酸味則縮短番茄受熱的時間。

西紅柿炒蛋


  用料:雞蛋 4個,西紅柿150克,豬油5湯匙,鹽、糖各適量,水澱粉2湯匙。

  製作方法:

  1、將西紅柿洗淨後用沸水燙一下,去皮、去蒂,切片待用。

  2、將雞蛋打入碗中,加鹽、水澱粉,用筷子充分攪打均勻待用。

  3、炒鍋置於中火上,放豬油燒熱,倒入攪好的雞蛋液,蛋膨脹後用鍋鏟炒散,剷出待用。

  4、留餘油燒熱,下西紅柿煸炒,放糖,再倒入蛋同炒,加適量鹽調鹹淡,炒勻後出鍋即成。

  附: 雞蛋中加水澱粉可以使雞蛋口感更爽滑;

  雞蛋和西紅柿的下鍋順序可調換。

西紅柿蛋湯


  材料:番茄300克(切小塊),雞蛋兩隻,八角兩朵,蔥段、薑片、精鹽、味精、濕澱粉各適量,清油 20克

  制法方法:

  1.起鍋下油放入蔥、姜、八角炒香。

  2.倒入番茄加精鹽炒至成糊狀加水適量煮沸。

  3.放味精打欠,倒入蛋液,起鍋淋少許芝麻油即可。

番茄炒蛋


  食材: 番茄4個、雞蛋2個

  調料:蔥、姜、鹽少許、白糖少許

  工具: 炒鍋、可正常使用的灶具、清潔的餐具

  1、將番茄去皮、切塊備用;雞蛋打散;蔥薑切少許

  2.鍋內上油加熱,將雞蛋炒熟盛出。

  3、再加入少許食用油,入蔥薑爆香,倒入番茄翻炒。

  4、炒至出汁,加入已炒好的雞蛋,翻炒。

  5、加入咸鹽、白糖、雞精。

番茄拌火腿


  原料:

  洋蔥1個、火腿3片、小西紅柿4粒、香菜2大匙、小辣椒1個。

  輔料:

  魚露2大匙、糖1大匙、檸檬汁2大匙。

  製作:

  1、洋蔥去外膜,對切兩半,再切細絲,放入冷開水浸泡5分鐘瀝乾水分。

  2、火腿切絲,小西紅柿切半,香菜切碎,小辣椒切末。

  3、辣椒末與調味料先攪拌均勻備用。

  4、洋蔥絲、火腿絲、小西紅柿、香菜混合,加入綜合調料味料拌勻。

涼拌西紅柿


  原料:西紅柿4粒、白砂糖一袋

  製作:

  1、將西紅柿洗淨,削去外​​皮。

  2、將去皮的西紅柿切成數瓣,裝盤。

  3、撒上白糖即可,在冰箱內冷藏後口感更佳。

  4、若加入少許精鹽則別具風味。

種植

番茄豐產栽培的量化指標


  番茄對溫度的要求:番茄喜溫,白天適宜的溫度為25℃~28℃,夜間16℃~18℃。低於15℃,番茄種子發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轉紅受到影響:低於10℃,生長緩慢,生殖發育受到抑制,5℃時莖葉停止生長,2℃則受到冷害,0℃即被凍死。高於35℃生殖發育受到影響,高於40℃生理紊亂而熱死。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差利於養分的積累和轉熟,促進植株健康發育,防止徒長,增強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產量。

  番茄對濕度要求:基本原則是除發芽、出苗以及分苗定植後的緩苗期,要求較高溫度和濕度外,其他時期都不需要高濕度。對水分要求除定植前和開花期以及轉熟期要適當控水外,其他各期都應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番茄營養供應的原則:番茄需肥量較大,各時期都應保證充足的營養,但各個生育時期對肥量需求又有一定差異,前期側重氮肥,後期側重鉀肥,磷肥的需求貫徹生育期始終。但整個生育期間要保證鉀肥的需求量。

  在保證番茄正常生長發育的條件下,對番茄進行低溫鍛煉,不僅可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熱、耐寒能力,而且可降低取暖保溫費用。一般情況下,在番茄生育的轉折點和關鍵時期需要最適溫度,如發芽、出苗、花芽分化、授粉受精及轉熟期以及分苗定植之後,保證適宜的溫度,以促進正常的生殖生理過程和受傷後的盡快癒合恢復生長;而在分苗及定植前則要通過充足的鍛煉,以保證安全渡過受傷後的艱難時期,而在正常生長階段,溫度可適當稍低。

  番茄栽培的關鍵是培育壯苗,壯苗指標為6~7片葉,苗齡60~70天,20~23厘米高,60%~70%顯花蕾。

配製營養土


  按一定比例配製營養土,要求營養土的孔隙度約60%,ph6-7.含速效磷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鉀10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氮150毫克/千克,疏鬆、保肥、保水,營養完全。將配製好的營養土均勻鋪於播種床(厚度10厘米),或者育苗盤裡。

種子的處理


  番茄種子消毒處理。有兩種方法,(1)溫湯浸種,即稱用清水浸泡種子1~2小時,然後撈出把種子放入55攝氏度熱水,維持水溫均勻浸泡15分鐘,之後再繼續浸種3~4小時。溫湯浸種時,一般是一份種子,二份水;要不斷、迅速地攪拌,使種子均勻受熱,以防燙傷種子;三是要不斷加熱水,保持55攝氏度水溫。可以預防葉黴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病害發生。(2)磷酸三鈉浸種,即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撈出瀝乾後,再放入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撈出洗淨。這種方法對番茄病毒病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將土豆塊莖冷凍後再緩緩解凍,然後榨汁,把番茄種子在土豆汁中浸泡一夜,次日,將一塊沒有絨毛的厚布蘸上汁,把浸泡過的種子鬆散地放在上面,使種子相互不接觸,再用聚乙烯薄膜蓋上以免干燥,但需保持透氣,然後把它們放在溫暖的地方(不能加溫),種子發芽後,插入土壤進行育苗,採用這種催芽法可比普通發芽的番茄提早成熟2~3週。

發芽及播種


  播種量確定。一般番茄種子每克含有300粒左右,根據定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種床可以播種10~15克。如果種子發芽率低於85%,播種量還應該適當增加些。

  確定播種期。根據種植季節、氣候條件、栽培方式、育苗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以確定適宜的播種期。例如,春季露地栽培,北京地區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育苗。秋季露地栽培,長江以南如上海、南京等地以7月下旬至8月初播種,效果最好;而四川東部以7月上旬播種的產量較高。產量也較高。一些番茄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區,把播種期適當推遲1~2月,然後通過密植、早摘心、增加肥水等措施,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種子經過處理後可以直接播種,但最好還是要進行催芽播種。進行催芽時,通常未經藥劑處理的種子,需先用溫水浸泡6~8小時,使種子充分膨脹,然後放置在25-28攝氏度溫度條件下芽2~3天。而用藥劑浸種的種子,只需用清水將種子沖洗乾淨後即可直接催芽。催芽過程中,

  需提供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為此要經常檢查和翻動種子,使種子處於鬆散狀態,每天還需要用清水淘洗1~2次,以更新空氣和保持濕度。催芽最好採用恆溫箱。經過催芽的種子,播種後出苗快而整齊,有利於培育健壯的幼苗。
 
   播種方法。通常有撒播、條播和點播。播種後應立即覆土,覆土要用過篩的細土。覆土的厚度約0.8~1.0厘米,薄厚要一致。播種後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上細土均勻薄撒於床面上,可以防止幼苗猝倒病發生。冬春季育苗床床面上還需覆蓋地膜。夏秋季育苗床床面上需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待有70%幼苗頂土時撤除覆蓋物。

苗期管理


  一般情況,育苗床溫度較高,保溫條件好,種子又先經過催芽的,播種後2~3天就可以出苗,反之,就需要5天或更長一些時間才能出苗。

  苗期管理主要是溫度和光照的控制。

  (1)播種至出苗期間的苗床管理,這一時期是指播種至兩片子葉充分展開期。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育苗期各地均安排在寒冷的季節,必須使床溫控制在晝溫25~28攝氏度,夜溫15~18攝氏度。採用冷床或溫床育苗的,這期間應充分利用太陽能以提高床溫,並利用覆蓋物以保持較高的床溫。出苗前一般不揭膜、開窗放風。幼芽開始頂土出苗時,如果因覆土過薄,發現頂殼現象,應立即再覆土1次。冬春季育苗期溫度管理見下表。

  (2)出苗至分苗前的苗床管理。這一時期主要是調節苗床溫濕度,及時間苗、覆土,改善光照條件,白天可控制在20~25攝氏度,夜間10~15攝氏度,以防徒長。分苗前4~5天,為適應分苗床較低的溫度,提高移植後的成活率,促進緩苗,此時的床溫可再降低2~3攝氏度。冷床育苗,尤其是溫床和溫室育苗,應在白天逐漸加大通風口,延長通風時間,草苫或薄席也要逐漸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苗期容易發生的立枯病或猝倒病往往是在惡劣天氣裡,不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長時間用草苫、薄膜等覆蓋物捂蓋著,使苗床內空氣濕度逐漸提高而造成的。期間,尤其應注意保護子葉;改善光照條件;等有害時間苗;水肥管理;和合理覆土。

生長期管理


  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綁蔓,整枝打杈、去掉老葉、通風透光、加強防治病蟲害、加強溫度管理等措施。其中西紅柿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蟲害主要有棉鈴蟲、蚜蟲等。西紅柿的病害能防難治,應以防為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種生茬地、防治蚜蟲、適期早定植等。溫度管理就是要白天應適當加大棚室通風量,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0~13℃之間。開始放風時,放風口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後氣溫下降後逐漸將風口變小或關閉。

  抓好肥水管理。西紅柿的生長期在夏秋雨季一般不需要澆水,但當2~3穗果成熟時遇旱,也應適當澆水。根據西紅柿植株生長情況,適時追肥,以促進果實發育,保花保果。一般作底肥可施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追肥可施入金寶貝壯秧劑和金寶貝增甜靈,使其看上去更加好看美味。有條件的可追施豆餅、棉籽餅等餅肥。

果實採摘


  適時採果。西紅柿成熟有綠熟、變色、成熟、完熟4個時期。貯存保鮮可在綠熟期採收。運輸出售可在變色期(果實的1/3變紅)採摘。就地出售或自食應在成熟期即果實1/3以上變紅時採摘。採收時應輕摘輕放,摘時最好不帶果蒂,以防裝運中果實相互被刺傷。初霜前,如還有熟不了的青果,應採下後貯藏在溫室內,待果實變熟後再上市,這樣既延長了供應期,又增加了經濟效益。在果實後熟期不宜用激素刺激果實著色,經精選後裝箱銷售,它的好處在於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果品品質,又保障了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夏季番茄育苗技術


  番茄夏季育苗,目的是為9月上中旬定植提供壯苗。其技術要點如下:

  1.選用良種。選用適應性強、抗病、優質、豐產的矮秧早熟品種,如魯粉2號、津粉65.早豐、早魁等。在病毒病發生較重的地區,也可選用強力米壽、強豐、魯粉 1號、雙抗 2號、中雜4號等中晚熟較抗病毒病的品種。但要適期早播,定植後留2穗果及早打頂。

  2.育苗畦的選擇與整理。選擇3年內未種過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且排灌方便的生茬地作育苗畦;在病毒病重發地,育苗畦附近最好沒有黃瓜地。育苗廂做成1-1.5米寬的半高畦,或易於排水的平畦,用充分腐熟的圈肥等作基肥,深翻後耙平。

  3.選擇適宜的播種期。北方地區一般以7月下旬-8月初為宜。如播種偏早,苗期高溫期太長,則病害重;播種晚,病害雖輕,但定植後果實尚未長大或成熟,天氣已轉冷,產量較低。病害輕和夏季較涼爽的地區,可適當晚播;選用中晚熟品種的可早播,早熟品種適當晚播。

  4.種子播前處理。播種前3-4天,先將種子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鈍化種子攜帶的病毒。後用清水洗淨藥液,再將種子放入50℃溫水中,攪拌冷卻至30℃時,靜置浸泡3小時,後將種子撈出瀝乾,用濕布包好,放在室溫下催芽。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以防發霉。發芽後,先將育苗畦澆足底水,於下午4-5時播種,播後覆土1-1.5厘米。

  5.播種畦的苗床管理。
 
  播種後,在育苗畦上搭涼棚,于晴天上午10時-下午3時,覆蓋薄草簾遮陰降溫。出苗後及時間苗,並用馬拉硫磷或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防治秧苗蚜蟲。苗期乾旱,適當澆水;雨澇天可在涼棚上覆蓋塑料薄膜防雨。
 
   6.分苗畦的苗床管理。
 
  選擇生茬地作分苗畦,畦內施腐熟圈肥作基肥;地力較差時,每個標準畦(33.3平方米)還可摻施1公斤氮、磷、鉀複合肥,並深翻畦土,使肥料與土壤混勻,耙平畦面。秧苗達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苗距10-12厘米。分苗後的緩苗期,中午前後可適當搭棚遮陰。對秧苗生長不宜控製過重,畦土偏乾時應酌情澆水,並配合劃鋤保墒。定植前3-5天,澆水切塊,切塊後要採取防雨措施,使秧苗能帶土定植。

施肥要點


  在番茄生產中,應對番茄進行配方施肥。生產100公斤番茄需要氮0.4公斤、磷0.45公斤、鉀0.44公斤。按畝產5000公斤計算,定植前苗施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硫酸銨1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做基肥。第一穗果膨大到雞蛋大小時應進行第一次追肥,苗施硫酸銨18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16公斤。第三、四穗果膨大到雞蛋大小時,應分期及時追施“盛果肥”,這時需肥量大,施肥量應適當增加,每次每畝追施硫酸銨29公斤、過磷酸鈣18公斤、硫酸鉀20公斤。

   針對目前設施番茄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造成土壤中氮、磷養分積累,氮、磷、鉀養分供應與蔬菜需求的比例失衡,造成土壤質量、蔬菜品質下降等問題,在種植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依據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環境養分供應,適當減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2.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稈多的堆肥,少施雞糞、鴨糞等禽類糞肥,這樣可以恢復地力,補充棚內二氧化碳,對除鹽、減輕連作障礙等也有好處。

  3.早春溫度低,土壤養分供應慢,前期追肥要跟上,5月份以後減少氮肥追肥,增加鉀肥的使用;初​​秋溫度高,土壤有機養分供應能力強,以控為主,不要追肥。

  4.推薦施肥應與合理灌溉緊密結合,建議採用膜下溝灌、滴灌等,每次每畝灌溉不超過30平方米,沙土不超過22平方米。

  5.對於越冬長茬的番茄,利用夏季休閒可以種植甜玉米,做到合理輪作,克服連作障礙。

病蟲防治

番茄花皮的防治


  這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也叫筋腐病或條腐病或帶腐病,主要危害果實,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有兩種類型。

  一是褐變型。幼果期開始發生,主要為害1到2穗果,在果實膨大期果面上出現局部褐變,果面不平,個別果實呈茶褐色變硬或出現壞死斑,剖開病果,可發現果皮里的維管束呈茶褐色條狀壞死、果心變硬或果肉變褐,失去商品價值。
 
   二是白變型。主要發生在綠熟果轉紅的時期,其病症是果實著色不均勻,輕的果形變化不大,重的靠近果柄的部位出現綠色突起狀,變紅的部位稍凹陷,病部有蠟狀光澤,剖開病果可發現果肉呈“糠心”狀,果肉維管束組織呈黑褐色,輕的部分維管束變褐壞死,且變褐部位不變紅,呆肉硬化,品質差,食之淡而無味。發病重的果實,果肉維管束全部呈黑褐色,部分果實形成空洞,明面紅綠不均。這位菜農講得就是屬於白變型。

  西紅柿筋腐病一般在莖葉上看不出來,但剖開距根部70厘米處的莖部,可見莖的輸導組織呈褐色病變,已遭破壞,導致果實出現上述病狀,這是與病毒病不同的地方。

  病因:由於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受害程度取決於品種(大果紅番茄萬達就不易感染)、日照時數、光照強弱以及土壤中氮、磷、鉀的比例。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管理上下工夫,適當增加光照科學確定播種、定植期,採用配方施肥。已出現上述病狀的可以噴多元素肥。

  (1)物理防治

  高溫消毒土垠:利用三夏高溫期間進行。春保護地拉秧後,先清潔田園,把病殘株、病葉、病根消除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每畝施石灰50~100千克和碎稻草(或麥秸)1000千克,均勻施在地表上;深翻土垠66厘米,超高壟33厘米,灌水,使溝時始終裝滿水;鋪蓋地膜和密閉棚室7~10天,可防治黃瓜枯萎病、疫病、根結線蟲等。

  小蘇打或高脂膜防治白粉病:白粉病剛剛發生時,噴小蘇打500倍液,隔3天1次,連噴5~6次,既防白粉病,又可分解出二氧化碳,提高黃瓜產量。或用27%高脂乳劑80~100倍液,6天噴1次,連噴4次。(3)黃板誘蚜或銀灰膜避蚜。
   (2)生物防治

  防病:對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初現個別病斑時,可噴2%農抗120或農抗B0-10水劑200倍液,隔6~7天噴1次,連噴4~5次,還可兼治灰黴病,霜霉病。細菌性病害,如角斑病發生初期,可噴農抗751水劑100倍液,隔5~6天噴1次,連噴2~3次。

  防蟲:黃瓜蚜蟲發生時,可噴韶關黴素200倍液,加上0.01中性洗衣粉,或用0.65%茴蒿素200毫升,加60-80千克水進行噴灑。茶黃蟎可噴20%複方劉陽黴素800-1000倍液,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3)藥劑防治

  對於已發病的保護地黃瓜,可選用高效低素殘留的農藥,進行適當防治。霜霉病可用7%防霉靈粉塵或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或72%露可濕性粉劑;灰黴病用5%滅霉靈粉塵或50%滅黴威或濕性粉劑或50%萬霉靈2號1000倍液;角斑病用5%防細菌粉塵或細菌靈;黑星病可用防黑黴粉塵或40%福星乳油;炭疽病用8%克炭靈粉塵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蚜蟲、白粉蝨可用防蚜防蝨粉塵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

番茄果實空洞有原因


  番茄空洞果是指果皮與果肉膠狀物之間有空洞的果實。儘管空洞果對番茄的產量影響不是很大,但會嚴重影響其商品性,降低經濟效益,在生產中不能不引起重視。

  番茄空洞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心室數目少的品種易發生。形成番茄空洞果的原因較多,如噴施激素時間不當、光照不足、結果盛期澆水不足、留果太多、營養物質供應不上等。為避免出現空洞果,栽培中應選用心室較多的番茄品種,並合理使用調節劑,當每個花序有2/3的花朵開放時噴施​​濃度為15ppm~25ppm的防落素,注意不要重複使用。此外,在栽培中還應施足基肥,並採用配方施肥技術,結果盛期及時追肥並澆足水,以滿足植株對營養的需求。各番茄品種的長勢不一,應根據各品種的特性及時掐尖兒,使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發展。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防治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又叫細菌性葉斑病、細菌性葉斑疹病,近年來呈加重發生趨勢,一般減產10~30%,嚴重時可達50%以上。為害特點番茄細菌性斑點病主要為害葉、莖、花、葉柄和果實。

  葉片感病,產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規則斑點,直徑2~4毫米,斑點周圍有或無黃色暈圈。

  葉柄和莖幹症狀相似,產生黑色斑點,但病斑周圍無黃色暈圈。病斑易連成斑塊,嚴重時可使一段莖桿變黑。

  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許多黑點,連片時,使萼片乾枯,不能正常開花。

  幼嫩果實初期的小斑點稍隆起,果實近成熟時病斑周圍往往仍保持較長時間的綠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圍黑色,中間色淺並有​​輕微凹陷。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加強檢疫,防止帶菌種子傳入非疫區;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建立無病種子田,採用無病種苗;與非茄科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整枝、打杈、採收等農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傳播;在乾旱地區採用滴灌或溝灌,盡可能避免噴灌。

  2.種子處理

  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或用0.6%醋酸溶液浸種24小時,或用5%鹽酸浸種5~10小時,或用1.05%次氯酸鈉浸種20~40分鐘。浸種後用清水沖洗掉藥液,稍晾乾後再催芽。

  3.藥劑防治

  在發病初期,選用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53.8%可殺得2000幹懸浮劑600倍液、20%噻菌靈(龍可菌)懸浮劑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0.3%~0.5%氫氧化銅溶液進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連噴3~4次。

番茄果實的生理病害

綠背果


  1.症狀:果實變紅後,在果實肩部或果蒂附近殘留綠色區或斑塊,始終不變紅,果實紅綠相間,綠色區果肉較硬,果實味酸,口感差。

  2.發病緣故原由: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長勢過旺的情況下發生,尤其在氮肥多、鉀肥少、缺硼、土壤枯燥時,發病最為嚴重。番茄果實的生理病害是由不相宜的環境條件惹起的,一旦環境條件規復正常後,生理病害停止發展,有時還可規復正常。生理病害的緣故原由許多,如溫度不適、光照不敷或過強、水分失調、營養失調以及藥害、肥害等種植​​管理不當因素。

  3.防治方法:果實膨大期,及時補鉀,噴施含鉀和硼的複合微肥。

茶色果


  1.症狀:果實成熟後變紅,但紅中顯暴露褐色而使果實呈茶褐色,果實外貌發污,光芒度差,商品性明顯低落。

  2.發病緣故原由:高溫、弱光是產生茶色果的根來源根基因,果實成熟期溫度低於24℃,葉綠素就會增多,並延遲番茄紅素構成,招致茶色果的出現;偏施或過量施用氮肥,鉀、硼缺乏,在輪作、土壤鹽演化的溫室,若再過量施肥,都容易惹起茶色果。

  3.防治方法:舉行果實催熟處置懲罰,制止忽幹、忽濕或過乾、過濕。或過量施用氮肥,制止營養生長過旺。

臍腐果


  1.症狀:在果實乒乓球至雞蛋大小的幼果期發病,開始果實頂部(臍部)最初呈水浸狀暗綠色或深灰色,很快變為暗玄色,果肉失水,頂部呈扁平或凹陷狀,病斑有時有同心輪紋,果皮和果肉柔韌,一般不腐敗,氛圍濕潤時病果腐敗。

  2.發病緣故原由:直接緣故原由是缺鈣造成的。缺鈣的緣故原由:一是水分提供失調,乾旱條件下供水不敷,或忽乾忽濕,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根系生機降落,鈣的吸收被抑制;二是過量利用氮素及鉀肥時,鈣的吸收被抑制;三是高溫枯燥使鈣的吸收及其在植株體內的挪動受阻;四是生長調治劑處置懲罰過的果實易發生臍腐病。

  3.防治方法:一是製止氮鉀肥過多的同時又一次性施入大量的速效性肥料;二是防備土壤枯燥,增加灌水量;三是進入結果期後,每7天噴一次0.1%~ 0.3%的氯化鈣水溶液,也可一連噴施綠芬威3號等鈣肥。

日灼果


  1.症狀:果實被灼部位呈大塊褪綠白斑,外貌有光芒呈通明革質狀,凹陷。後期病部變黃,外貌有時出現皺紋,乾縮變硬,果肉壞死,變成褐色塊狀。

  2.防治方法:公道密植;過度整枝打杈;在選留花序和整枝綁蔓時,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內側,靠自身的葉片遮光;打頂尖時在最後一個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葉,為果穗遮光;及時透風、低落室溫;遮陽網籠罩,制止強光。
 
   3.發病緣故原由:果實受陽光直射部門溫度過高而被灼傷。

番茄花園


  番茄花園是將系統更加美化的一個下載站、任何東西的存在都會有屬於它自己的含義,所以番茄也不例外。很久以前我們就知道了它的意義,當時有一種特別的感動,於是就有了“番茄花園”的存在。

  每個人在初次接觸一樣新生事物的時候總是先看它的外表,再慢慢去了解和認可它的內在。於是便會有三種情況出現:

  一、看到外表的第一眼就已經認定它不行,一個外表都不怎麼樣的東西又有多大能力做好內在呢?因此很多事物在偏重實用而忽略美觀的同時也與成功失之交臂,不得不讓人覺得遺憾。結論,第一印像很重要,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太重視外表而忽視內容只能是“英年早逝”,在大家已經認可你的外表的時候就會考驗你的能力了。結論,外表如果是紅花,內在就是綠葉,沒有了葉子所發揮的功能植物只有死亡,再美麗的花朵也會枯萎。

  三、鑑於前兩種情況,把內在做的和外表一樣的優秀,自然而然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支持。結論,我們要做一個能被廣大用戶很容易就接受並且會一直喜愛和支持下去的產品,就必須做到“表裡如一,精益求精,盡善盡美,耐人尋味”。都說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但那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原諒自己不去努力做到“兼得”,只要擁有真正想為所有使用者服務的心,就算有99%的不可能也會用百分之兩百的行動去努力,這便是番茄精神

  番茄的含義讓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表裡如一”也正是番茄花園的理念,代表了真誠的心意。我們也很希望每一位看過番茄含義的朋友們都能像番茄的顏色一樣,做個表裡如一的人。

  讓我們的網絡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裡,都充滿關心和愛心。

網絡作家


  我吃西紅柿網絡作家,與讀者交流時自稱番茄.

  其作品有《星峰傳說》完本

  《寸芒》完本

  《星辰變》完本

  《盤龍》完本

  《九鼎記》完本

  《吞噬星空》連載中

  其作品常年位居起點月票榜三甲。

路由器固件

  tomato固件是由HyperWRT研發團隊中的一員開發基於linux平台的路由器固件,TOMATO管理設置響應速度快,監視項目齊全,帶寬的QOS效果也好,更適合對網絡管理要求高的用戶。在穩定性方面TOMATO表現也要好過DD-WRT。
編輯本段與西紅柿有關的公司

  1.河北省南和縣蔬菜出口產銷公司

  2.上海西紅柿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3.西紅柿潔具

  4.西紅柿交易公司

  5.新疆中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中糧集團屯河烏蘇番茄製品分公司

  7.溫州市西紅柿閥門有限公司

  8.祥雲縣龍雲經貿有限公司

QQ農場作物

基本信息


  種植等級:6 級成熟時間:17 小時再次成熟:0 小時預計產量:21 個最高產量:26 個果實售價:26 金幣/個番茄

生長階段


  發芽需時:2 小時小葉子需時:3 小時大葉子需時:4 小時開花需時:4 小時成熟需時:4 小時

收穫經驗


  作物類型:1 季每季收穫:22 經驗播種和翻土:5 經驗總計收穫:27 經驗平均收穫:1.59 經驗/小時

預計收入


  種子數量:1 個種子總價:251 金幣收入總計:546 金幣利潤總計:295 金幣平均利潤:17.35 金幣/小時

最小收入


  最小總收入:328 金幣最小利潤:77 金幣最小平均利潤:4.53 金幣/小時

最大收入


  最大總收入:676~683 金幣最大利潤:425~432 金幣最大平均利潤:25.00~25.41 金幣/小時。

巧識催熟西紅柿


  有些商販用催熟香蕉的方法催熟西紅柿,在上面塗上一種“乙烯利”的化學藥物,此藥雖毒性較低,但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

  催熟的西紅柿多為反季節上市,大小通體全紅,手感很硬,外觀呈多面體,掰開一看籽呈綠色或未長籽,瓤內無汁 ​​;而自然成熟的西紅柿蒂周圍有些綠色,捏起來很軟,外觀圓滑,而籽粒是土黃色,肉質紅色、沙瓤、多汁。
 

蕃茄(Tomato)屬茄科,又名西紅柿。富營養,稱為金蘋果。經專家研究,地中海西西里人較長壽與蕃茄有關。

蕃茄營養豐‧價廉物美取食易

蕃茄內含有益於人體吸收的果糖、葡萄糖,多種礦物質和豐富的維他命,可蔬果兩用,生熟均可食。又維他命P的含量最豐富,含有機酸,帶酸味,台灣民間叫「甘仔密」、「臭柿子」。蕃茄中含有穩定的化學物質,雖經高熱烹調,做蕃茄汁、罐頭都不易破壞蕃茄紅素,價廉物美,取食容易。同時加工的蕃茄汁、醬,或不加鹽的罐頭,經測試,蕃茄紅素增3~4倍,紅透的蕃茄含量最多,是防癌抗癌聖品,生食時所含維他命C較豐。在100公克生蕃茄中,含蛋白質0.8公克、脂肪0.3公克、碳水化合物22公克(蘋果含量的一半),鈣8毫克、磷24毫克、鐵0.4毫克、鉀300毫克、胡蘿蔔素0.37毫克、維他命A 8毫克、維他命B1  0.94毫克、維他命B2  0.03毫克、維他命B6  0.6毫克,屬低熱量食物;含有硼、錳、銅微量元素,是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食用纖維0.4,促進腸蠕動。;另含硒有多重防癌、抗癌效應。

蕃茄之蕃茄紅素為防癌物質

蕃茄中含胡蘿蔔素量並不多,但其中所含的蕃茄紅素(是胡蘿蔔素的一種),具有多重生物效應,如有抗氧化、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和凋謝,抑制癌細胞訊號傳遞作用及分裂等。內含的維他命A、B、C、E(果色愈紅含量愈多),與蕃茄紅素一起作用時,能抑制自由基對細胞染色體基因的損壞。1999年美國統計:多吃蕃茄的人,平均罹癌率可降低四成;據台大醫學院生化所研究,多吃蕃茄可以大幅減少攝護腺癌、胃癌、腸癌、卵巢癌、子宮頸癌、乳癌的發生率。蕃茄中含有葉酸,可抑制細胞訊號傳遞,而不易分裂繁殖。蕃茄纖維素含量中等,可促進腸蠕動;維他命A功效為抗皮膚老化及老人斑。

蕃茄為養生聖品

蕃茄含有榖胱甘肽,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抑制酪氨酸梅的活性,可促進皮膚、內臟色素減退或消炎,預防老人斑及衰老、增強胃酸(胃酸過多者可少吃),及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人若在飯前吃易感覺飽,能減少其他食物進食數量,一般飯時或飯後吃可助消化吸收。蕃茄內含有檸檬酸和蘋果酸,能分解體內脂肪以減肥。罹患口腔炎者,或口乾舌燥、黏膜病變等,吃一些蕃茄或蕃茄汁對黏膜組織有所幫助。因含酚酸(Phenalic Acids),中和亞硝酸鹽致癌物質,產生去除致癌因子或酸鹼平衡。服藥或藥物治療時,損耗體內維他命及礦物質,可藉此調節或補充,是老少咸宜的食物。老人宜少生食,以防腸蠕動慢不消化。

蕃茄的吃法:

  • 一、 羹湯:將蕃茄燙水去皮,與牛肉或牛肉湯燉煮至軟,加些洋蔥或洋芋到某一程度的濃度(清湯或濃湯)即可。
  • 二、 蕃茄泡菜:選蕃茄紅透者1`2斤,洗淨後燙水去皮,剖開放入有蓋玻璃罐中,加鹽、冷開水少許、薑片、紫蘇椒、花椒少許做為泡水,另將胡蘿蔔、高麗菜切塊洗淨、晾乾(不能有生水)後放入泡水中,略滴一些酒蓋好,等候2~3天,見蘿蔔變紅後取用。
  • 三、 蕃茄燒豆腐(或蛋),選紅透蕃茄中型1~2個,切碎加蒜頭、鹽,一起炒,再放入豆腐(或蛋)一起絞碎,煮熟後再放蔥末,均勻後起鍋,若作燴飯加碎肉、蛋、青椒或芹菜一起,拌飯吃,很可口。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鼠婦

 
 
 
木蝨 Armadillidium vulgare 
木蝨

木蝨 Armadillidium vulgare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 甲殼亞門 Crustacean
綱: 軟甲綱 Malacostraca
目: 等足目 Isopoda
亞目: 潮蟲亞目 Oniscidea
科: 球木蝨科 Armadillidiidae
屬: 球木蝨屬 Armadillidium
Brandt, 1833年

木蝨(pill woodlouse),又稱為鼠婦土鱉潮蟲藥丸蟲不倒翁蟲,古時又稱伊威蛜蝛,在中國某些地區亦稱之爲西瓜蟲、皮球蟲、豆蟲。喜歡在潮濕陰暗處生活,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與犰狳相似。

木蝨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頭部呈黑色,背甲各節密布褐斑,中央具縱線,縱線由2條黑褐色平行線構成,前後寬度等長,體側之背甲端部各有1枚白色斜斑及圓斑,端部有黃色分布。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頭部兩側各有一黑點,即複眼結構。木蝨的複眼可感光和成像。

背腹扁平十分,背面有光滑與粗糙顆粒兩種造型,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兩側具黃色的斑紋,膚色呈灰棕色、灰籃色、灰黑色,血則呈白色,繁殖能力強,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節肢動物,而不屬於昆蟲

牠們分布在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可以在潮濕、溫暖及有遮蔽的環境如分解中的落葉和土壤中發現,通常以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及土壤中含鉛、鎘等有毒化學物維生,也會啃食農作植物根部,一旦進入住宅後很快就會因缺水而死亡。另外,牠們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而且外殼有層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黏住,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還有,牠們也可用作清理有毒廢棄物垃圾場。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