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良妃 (康熙帝)「良妃」的圖片搜尋結果

 
 
良妃 衛氏
中國清朝嬪妃
覺爾察氏,漢姓衛氏
封號 →良
徽號
婚姻名份
逝世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
紫禁城
墳墓 景陵妃園寢
親屬
父親 阿布鼐,內管領:正五品官
清聖祖康熙帝
夫之父 清世祖順治帝
夫之母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夫之元配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夫之正室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夫之繼室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夫之側室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皇八子和碩廉親王胤禩

良妃(?-1711年12月29日),衛氏(本姓覺爾察氏),內管領包衣阿布鼐女,本辛者庫(包衣,滿文「sin jeku」的音譯,管領食口糧)[1]罪籍[2],入侍宮中,清康熙帝妃。入侍宮中,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冊為良嬪,未幾晉封為良妃。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薨。五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奉安於景陵妃園寢。封號「良」字滿語釋義:忠厚,忠良。為一美譽封號。

良妃只生一子胤禩,且成為康熙中期五妃之一。衛氏是康熙朝中期生前獲封妃位的五位妃子中資歷最淺、生子最晚的一人。

楊珍《康熙皇帝一家》指出,

以衛氏內管領的出身,僅能入宮為宮女,但她卻被皇帝看中,並生育皇子。這說明她自身條件很好,姿色嬌豔,溫柔聰慧。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里說良妃「美艷冠一宮,寵幸無比,」而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氣」。這些傳說雖然誇張,但是反映出衛氏的確是位美貌出眾的女子,不僅在宮中聞名,在民間也有所耳聞。

 

生平[編輯]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少時由惠妃納喇氏撫養。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16歲的胤禩兩次獲選隨康熙帝一同出征噶爾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禩被封多羅貝勒,是受封的皇子中最年輕的一位。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冊封為良嬪,未幾晉封良妃。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1711年12月29日)去世,葬禮同孝誠仁皇后妹妹平妃赫舍里氏。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二月十九日康熙帝至良妃娘娘靈前奠酒紀念。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七日奉安入景陵妃園寢。

良嬪冊文[編輯]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同時冊封32歲的佟氏為貴妃,衛氏為良嬪,瓜爾佳氏為和嬪。 關於良嬪的冊文,《清聖祖實錄》記載如下,其中良嬪與和嬪的冊文是相同的:

○ 乙亥。遣內閣學士席哈納持節冊封衛氏為良嬪冊文同和嬪。 冊文曰:朕惟協贊坤儀,用備宮闈之職佐宣內治,尤資端淑之賢爰考舊章,式隆新秩。爾衛氏德蘊溫柔,性嫻禮教,位在掖庭之列。克著音徽,禮昭典冊之榮,宜加寵錫。茲仰承皇太后慈諭,冊爾為良嬪。爾其益修婦德,矢勤慎以翼宮闈。永佩綸言,副恩光而綿慶祉欽哉。

祭文[編輯]

良妃初次祭文[編輯]

禮重宮闈,內職恆嘉,夫贊助典崇,褒恤彜章,備著其哀榮,惟芬苾之是陳,斯軫懷之聿展。 爾良妃衛氏,禔躬婉順,賦性柔嘉,矩薙無違,允表珩璜之□,敬恭自矢,克彰褕翟之休。 念久備乎嬪行,爰優加夫妃號,方期永綿福祉,何意遽告淪殂。載設几筵,用申醊奠。

於戲,穗帳徒懸,慨芳規之不再;恩綸丕煥,俾令問之長垂,靈其有知,尚克歆享。

良妃二次祭文[編輯]

肅雍著范,聿隆恩禮之施,淑慎興悲,式備哀榮之典。

爾妃衛氏,久侍後宮,協宣內職,奄乎殂謝,痛惜良深,爰舉舊章,再申奠醊,惟靈不昧,尚克歆承。

影視作品[編輯]

影視作品 飾演的演員
2011年《步步驚心 劉潔
2012年《 邵美琪
2016年《寂寞空庭春欲晚 鄭爽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劉伯明 (哲學家)「劉伯明 (哲學家)」的圖片搜尋結果

 
 

劉伯明(1887年—1923年),名經庶,字伯明哲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哲學的先驅者、中國現代自由教育的倡導人、中國現代人文主義的先驅。學貫中西,通儒、道、佛學,治西洋哲學,精於英文,通法文、德文,兼及希臘文、梵文。江蘇南京人。

 

生平[編輯]

幼聰慧,少時學於彙文書院(1910年改為金陵大學),習中西文。畢業後遊學日本,曾參加同盟會,從事民主革命活動。

1911年入美國西北大學攻讀哲學及教育,師從勞維爾,191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與在美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之陳芬資女士結婚。

1915年回國,時彙文書院已改名金陵大學(1952年合併於南京大學),校長包文延劉伯明為國文部主任,教授哲學哲學史文學教育學等。

1915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江謙聘劉伯明兼任倫理、哲學、語言等課教授。1919年辭去金陵大學教職,專任南京高師教授,兼訓育主任及文史地部主任。郭秉文繼江謙任南高校長後,為規劃校務,忙於外事,離校期間校務則由劉伯明主持。1921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改為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更名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任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即今之副校長),曾代理校長職務,除忙於校務外,仍兼文理科主任及哲學系主任,為哲學教授,講學不倦。

1923年11月24日,因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時年37歲。

事略[編輯]

劉伯明是中國現代哲學的先驅者。他在美國時即以現代學術研究中國哲學文化,1913年著《華人心性論》。他是最早獲得美國哲學博士學位的華人學者,1915年所著博士論文《老子哲學》,被美國哲學界譽為傑作。劉伯明是中國西洋哲學的奠基人,回國後,將西洋哲學系統引入中國,先後著《西洋古代中世紀哲學史大綱》、《近代西洋哲學史大綱》。劉伯明認爲,要了解西方,必須對西方文化的本源先有清楚認識。在他的影響下,國內學者也透過《學衡》雜誌引介西方哲學特別是希臘哲學的經典論著。

劉伯明倡導人文思想,「力持人文主義以救今之倡實用主義者之弊」[1]。劉氏主張中西調和,以其為領袖的學衡派提倡人文主義,上宗孔子思想,於西學則明其精粹糟粕,審慎擇取,前溯希臘先哲精義,後合西方新人文主義,對學術界有深遠影響。

劉伯明在校「於傳授知識之外,獨重人格之感化」。在金陵大學期間,以南高兼課收入薪水全部捐給金大圖書館購置中文圖書。在南高東大期間,創立貸金助學法以扶植貧苦力學之士。在南高、東大時,為學校「重心所在」,對現代南京大學校風的形成貢獻至巨。

劉伯明一生投身學術、教育,並致力於現代學風、學者精神的構建。對於學風,劉伯明結合人生理想、世界觀、氣節志向、科學、民主、共和,以及當時代中國的時弊問題,先後發表了《論學風》、《學者之精神》、《再論學者之精神》等系列文章,又曾就學風、教育、世界觀等問題作系列講演。劉伯明倡明的學風、學者精神,流傳於世而爲寶貴的精神遺產。

劉伯明平時博覽群書,以讀書為樂。海內多稱其為「純粹君子」,尊為「南雍祭酒」,奉為「學界精神領袖」。劉伯明去世後,柳詒徵評說他「死後若干年內,恐怕不容易找到像他這樣對中西學問都有本源,能為大家翕服之人」。校內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陳茹玄稱其「薪盡火傳,君身不死。顏天蹠壽,天道寧論」;西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吳宓稱其「高標碩望、領袖群賢」,校外學者胡適挽其「鞠躬盡瘁而死,肝膽照人如生」。

教育思想[編輯]

  • 重視辦學理想。「以哲學家而辦學,最注重教育理想」。主張「一所大學的辦學,物質方面設備固求完善,但物質較諸精神則居於次位,蓋辦學如無理想,則校舍無論如何壯麗,校具無論如何珍貴,其及於社會上的功效必甚微薄,甚至貽害社會,造成自私自利之蠹民亦未可知。」
  • 治學應自由與責任兼備。「學校中有兩種最難調和之精神,一曰自由,一曰訓練」,作為一個學者必須既要有一種自由的精神,又要有一種負責的態度。「蓋所謂自由之心,實古今新理發現必要之條件也」,而「惟負責而後有真正的自由,惟自由而後可為真正之負責」。
  • 倡導四種精神:一曰學者精神,應具自信自得,求真知之貞操;二曰學校精神,即公民精神,注重社會訓練;三曰自治精神,即共和精神,對於政治及社會生活能自動負責;四曰自強精神,品性與體格並重。
  • 注重「人格的感化」,倡導「民族的精神」,「民主的精神」,「科學的精神」。
  • 倡導「樸茂」、「惟真是求」的學風。稱「我國古來學者最重節操,大師宿儒,靡不措意於斯」,應「不為燥濕輕重,不為窮達易節」。要求學生「常保持一種『樸茂』的精神,不要有銅臭,不可有官氣」。
  • 從倡導治學中的自由精神出發,提出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自由,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批評當時大學教育中對職業目的過分強調而對學生基本素質教育的忽視:「學謀生,不過發展之一部分,以一部分而概全體,非人的教育也」。主張「不惟年級之觀念應行打破,即計算學分之機械方法最好亦能廢除」;「一切教育應從人性之全部著想」;「教育目的,在學,為人;凡學,為人。必使人性中所具之本能,得有發展之機會」。
  • 教育導向上,側重「動的培養」,而非「靜的約束」,側重「幹才的訓練」,而非「知識的灌輸」,側重「積極的引導」,而非「消極的管理」。
  • 「科學的鵠的是求真,即所謂格物致知」,「科學家不承認有神秘的東西,不承認權威,不崇洋,不泥古。科學家是平等的,科學的思想,最能促進平民思想,發揮民主精神」,「我們正處於科學昌明之世,要想成為真正的學者,必須進行嚴格的科學訓練。科學之用於教育,足以培養獨立精神和高尚思想,並促進教育的科學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爾貝·卡繆

 
阿爾貝·卡繆
Albert Camus
Albert Camus, gagnant de prix Nobel, portrait en buste, posé au bureau, faisant face à gauche, cigarette de tabagisme.jpg
1957年的阿爾貝·卡繆
出生 1913年11月7日
法屬阿爾及利亞蒙多維(今阿爾及利亞德雷安)
逝世 1960年1月4日(46歲)
法國維勒布勒萬
 
時代 20世紀哲學
地區 西方哲學
學派 荒謬
主要領域
倫理學人性正義政治

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國小說家哲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出生在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城。

 

 

生平[編輯]

 
法國小鎮維勒布勒萬的阿爾貝·卡繆的車禍紀念碑

卡繆父親在1914年大戰時陣亡,隨母親移居阿爾及爾貧民區外祖母家,生活極為艱難。卡繆靠獎學金讀完中學,1933年起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1935年初加入法國共產黨,1936年畢業,論文題為《新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思想》,但因肺病而未能參加大學任教資格考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卡繆參加了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地下抵抗運動。大戰爆發時他任《共和晚報》主編,後在巴黎任《巴黎晚報》編輯部秘書。德軍侵法後參加地下抗德組織,負責《戰鬥報》的出版工作。

卡繆從1932年起即發表作品,1942年因發表《異鄉人》(又譯為《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說《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評,但是《反抗者》(1951)一書由於宣揚「純粹的反抗」,即反對革命暴力而導致了他和薩特等左派知識分子的決裂。他主要的作品還有隨筆《薛西弗斯神話》(1942)、劇本《卡里古拉》(1944)、《義人》(1949)、小說《墮落》(1956)和短篇小說集《放逐和王國》(1957)等。卡繆於1957年10月17日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法國當時第九位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1960年1月4日與加利馬Michel Gallimard)同死於車禍。

 
阿爾貝·卡繆的墓碑

2009年11月22日法國總統沙柯吉有意將卡繆的墳遷移至塞納河左岸先賢祠,為紀念卡繆逝世50週年;可是卡繆的兒子反對該提議,其認為他父親一生反對虛名,不會接受搬進先賢祠受人膜拜。[1]

他的創作喜歡以三部曲形式:小說+哲學隨筆+劇本。哲學思想在於從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誕。薩特的自由選擇是面對荒誕可採取的手段之一,而卡繆則著重強調苦難之中的幸福。

哲學思想[編輯]

人道主義思想[編輯]

卡繆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義,人的尊嚴問題,一直纏繞著他的創作、生活和政治鬥爭的根本問題。《薛西弗斯神話》和《異鄉人》構成了卡繆文學創作的母題,包含著卡繆未來作品的核心問題。書中,薛西弗斯(又譯:西敘福斯、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設的提出,其本質動機,不在荒誕,因為荒誕不能告訴我們何謂幸福及不幸;之所以卡繆假設薛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為他認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嚴。

反抗才能體現尊嚴。薛西弗斯被責為永罰,卻幸福,這絕對是一種反抗,也是在這種條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卡繆在假設薛西弗斯幸福的時候,充分運用了想像和獨斷,其潛台詞,卻是人類尊嚴的需要。

二元對立[編輯]

卡繆的創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對立的主題,其中有一些亦直接作為書名,如《反與正》,《放逐和王國》等。

卡繆強調的其他還有「荒誕和理性」,「生與死」,「墮落和拯救」,「陽光和陰影」,「有罪和無辜」……這些二元對立的主題經常成對出現,而且互不抵銷,甚至有相輔相成的意思。

卡繆在他的隨筆中數次使用這樣的修辭方式:用一片黑暗來形容明亮的陽光。隨筆中也許不過是一種修辭,但這種修辭代表的思維方式卻貫穿了卡繆幾乎全部的創作,成為他的重要特色。無論是他的小說還是戲劇,或是哲理隨筆,都看不到邏輯的一貫性,到處都隱含著矛盾,這在別的作家那裡,這可能是個致命的弱點,可從卡繆的作品中體現的卻是複雜的深刻,丹麥物理學玻爾說過:「和小真理相對的當然是謬誤,可是和偉大的真理相對的仍然是偉大的真理。」正是在這樣對矛盾的正視當中反映了人類思維的局限及其和世界的斷裂。二元對立的兩極互相為對方的存在存在,形成強大的張力,悖論和歧義性、多義性在此從生,這也成為卡繆難以被定義的地方,其間人道主義一以貫之,然而人道主義本來就是意義含混的詞。

二元對立其實是西方的傳統思維習慣,但是傳統的二元對立主要是主客關係,「善與惡」,「美與醜」等一系列概念,但在卡繆那裡,這些傳統的理念被拋棄了,善惡美醜問題被諸如「流放和王國」,「陽光和陰影」這樣的形象所取代。甚至在講述一樁殺人案的《異鄉人》中,傳統的「罪與無辜」的問題竟消解於無形之中,只是作為一個背景存在。卡繆的這些悖論性的理念沒有給他找到理論上的出路,卻使他的小說和戲劇有了令人捉摸不定的多義性,成為意義之源。在美學的意義上,則是用簡單,毫不修飾的語言產生讓人困惑的效果,在《異鄉人》和《墮落》中最為明顯。

存在主義[編輯]

卡繆一貫反對別人給他加上的存在主義的標籤,但在他接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頒獎詞中依然稱他為存在主義者,這說明存在主義絕非捕風作影,實理有固然。

存在主義包容了各種各樣思想的一種思潮,在各種公認的存在主義思想之間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簡單而言,存在主義的重大主題為個人對於存在的恐懼,荒誕的感受;它反映人在面對世界時所感到的一種情緒:孤立無援、個人承擔但無意義的世界荒謬而沒有盡頭、個人處於一種「被拋棄」的境地。

如卡繆《薛西弗斯神話》中說的,每個人都是薛西弗斯,差別只在是否認識到這一點:「起床,電車,四小時辦公室或工廠的工作,吃飯,電車,四小時的工作,吃飯,睡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樣的節奏周而復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為什麼』的問題浮現在意識中,一切就都從這略帶驚奇的厭倦中開始了。『開始』,這是至關重要的。厭倦產生在機械麻木的生活之後,但它開啟了意識的運動。」卡繆的作品中都以存在主義的方式表現了存在主義,故普遍都認為卡繆是存在主義者。

至於卡繆反對存在主義主要是為了和薩特劃清界限,因為當時的輿論界基本上認為所謂存在主義就是薩特式的存在主義。卡繆與薩特的思想有不少共同點,但也有分歧,尤其是在對待革命歷史以及蘇聯的態度。其根源在馬克思主義;薩特戰後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卡繆卻一貫反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歷史主義。薩特是個哲學家,更多的被理念所纏繞,抽象得多,卡繆的哲學思想更多來源於感性生活,直接體驗,這一點在卡繆的散文里體現的最為明顯,他深深熱愛的阿爾及利亞對他而言就是這種感性生活的代表,他一生都沒有放棄地中海式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薛西弗斯神話》和《存在與虛無》是兩本截然不同的書,這種不同不是表現在觀點的分歧上,而是表現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同樣是荒謬,薩特通過一系列的論證說明你不可能不荒謬,而卡繆卻不強調自由選擇,又說「我就在這兒,這就是荒謬」。

兩者的另一重大區別在於薩特強調行動,而卡繆老在猶疑不定,在他的小說中,除了《鼠疫》外,行動幾乎沒有什麼意義,特別是《異鄉人》中,更為明顯。這本書在二戰中出版,當時就有人發出這本書出得是不是時候的疑問,莫爾索和卡繆親自投入的抵抗運動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卡繆和薩特都反對虛無,宣揚反抗,然而卡繆的反抗和薩特的反抗是不同的,卡繆的反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不在於你怎麼做,而在於你怎麼想,有點精神勝利法的味道,但這種辦法使反抗成為一種絕對可能的東西。而薩特恰恰相反,不在於你怎麼想,而在於你怎麼做。卡繆的英雄薛西弗斯薩特的英雄奧萊斯忒(Oreste)是兩種不同的英雄。而正是在「反抗」問題上的分歧導致兩人幾十年的友誼破裂,1951年《反抗者》出版後,卡繆和薩特的矛盾發展到頂點。

作品[編輯]

小說[編輯]

  • 異鄉人》,或《局外人》("L'Étranger",1942)
  • 鼠疫》,或《瘟疫》("La Peste",1947)
  • 墮落》,或《墜落》("La Chute",1956)
  • 快樂的死》("La Mort heureuse",1936-1938年間完成,逝世後於1971年出版)
  • 《第一人》,或《最初之人》("Le premier homme",未完成,逝世後於1995年出版)

短篇故事[編輯]

  • 《放逐和王國》("L'exil et le Royaume",短篇小說集,1957)
    • 〈成熟的女人〉("La Femme adultère")
    • 〈困惑靈魂的叛變〉("Le Renégat ou un esprit confus")
    • 〈沉默之人〉("Les Muets")
    • 〈賓客〉("L'Hôte")
    • 〈喬那斯或工作中的藝術家〉("Jonas ou l'artiste au travail")
    • 〈石頭在長〉("La Pierre qui pousse")

劇作[編輯]

  • 卡里古拉》("Caligula",四幕劇,1938年完成,1945年演出)
  • 《修女安魂曲》("Requiem pour une nonne",改編自福克納的同名小說)
  • 《誤會》("Le Malentendu",三幕劇,1944)
  • 《圍城狀態》("L'État de Siège",1948)
  • 《義人》("Les Justes",五幕劇,1949)
  • 《附魔者》("Les Possédés",改編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說,1959)

論文[編輯]

  • Create Dangerously (Essay on Realism and Artistic Creation)(1957)
  • The Ancient Greek Tragedy (Parnassos lecture in Greece)(1956)
  • The Crisis of Man (Lectu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1946)
  • Why Spain?(Essay for the theatrical play L'État de Siège)(1948)
  • Reflections on the Guillotine(Réflexions sur la guillotine)(Extended essay, 1957)
  • Neither Victims Nor Executioners (Combat)(1946)

論文集[編輯]

  • 《存在,反抗與死亡》(1961)
  • Lyrical and Critical Essays (1970)
  • Youthful Writings (1976)
  • Between Hell and Reason: Essays from the Resistance Newspaper "Combat", 1944–1947 (1991)
  • Camus at "Combat": Writing 1944–1947 (2005)
  • Albert Camus Contre la Peine de Mort (2011)

散文集、札記[編輯]

  • Christian Metaphysics and Neoplatonism (1935)
  • 反與正》("L'envers et l'endroit",1937)
  • 《婚禮》("Noces",1938)
  • 薛西弗斯神話》("Le Mythe de Sisyphe",1942)
  • 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1951)
  • 《夏天》("L'Été",1954)
  • 《時事集》
一,評論集("Chroniques"),1944 - 1948(1950年出版)
二,評論集("Chroniques"),1948 - 1953
三,阿爾及利亞評論集("Chroniques algériennes"),1939 - 1958(1958年出版)
  • 《卡繆札記》("Carnets")
一,1935/2 - 1942/2(1962)
二,1943-1951 (1965)
三,1951-1959 (2008)
  • 《致德國友人書》("Lettres à un ami allemand",給Louis Neuville,1948)

作品在台灣的出版[編輯]

  • 卡繆的作品「異鄉人」
    • 王潤華/譯,《異鄉人》,台南市:中華,1966年初版、1968年再版。
    • 尚適/譯,《異鄉人》,台中市:義士,1974年初版。
    • 孟祥森/譯,《異鄉人》,台北市:牧童,1977年再版。
    • 鍾文/譯,《異鄉人》,台北市:遠景,1981年初版。
    • 康樂意/譯,《異鄉人:荒謬的存在》,台北市:萬象,1994年。
    • 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市:志文,1994年再版、1997年、2004年。
    • 不著譯者,《異鄉人》,台北市:萬象,1998年。
    • 林凱慧/譯,《異鄉人》,台北市:人本自然文化,1999年初版。
    • 阮若缺/譯,《異鄉人》,台北市:天肯文化,1999年。
    • 鍾文/譯,《異鄉人》,台北市:錦繡,1999年。
    • 柔之/譯,《異鄉人》,台北市:小知堂文化,2000年。
    • 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市:桂冠,2001年。
    • 李淑貞/編譯,《異鄉人》,台北市:經典文庫,2002年。
    • 雨陶/編譯,《異鄉人》,台北縣中和市:華文網出版,2003年。
    • 張一喬/譯,《異鄉人》,台北市:麥田,2009年。
  • 卡繆的作品「瘟疫」
    • 周行元/譯,《瘟疫》,台北市:志文,1969年初版。
    • 徐蘋/譯,《黑死病》,台北市:世界文物,1970年。
    • 李怡/譯,《瘟疫(黑死病)》,台南市:文言,1983年。
    • 顧梅聖、徐志仁/譯,《大瘟疫》,台北市:業強,1994年。
    • 顧方濟、徐志仁/譯,《鼠疫》,台北市:林鬱出版,1994年。
    • 孟祥森/譯,林燿德/導讀,《瘟疫》,台北市:桂冠,1995年。
    • 周行之/譯,《瘟疫》,台北市:志文,1998年再版。
    • 諾貝爾文學編譯委員會,《卡繆:黑死病》,環華館,2002年。
    • 顏湘如/譯,《鼠疫》,台北市:麥田,2012年。
  • 卡繆的雜文集、札記與哲學作品
    • 沙特、卡繆/同撰,何欣/主編,《從存在主義觀點論文學》,台北市:環宇,1971年。
    • 劉俊餘/譯,《反抗者》,台北市:三民書局,1972年。
    • 溫一凡/譯,《卡繆雜文集:抵抗、反抗與死亡》,台北市:志文,1979年初版、1985年、1990年。
    • 張伯權、範文/譯,《卡繆札記》,台北市:楓城出版社,1976年、1981年第4版、1986年、1988年、1991年。
    • 張伯權、範文/譯,《卡繆札記》,台北市:萬象出版社,1998年。
    • 楊耐冬/譯註,《卡繆語錄:存在主義大師之壹》,台北市:漢藝色研出版,1994年。
    • 黃馨慧/譯,《卡繆札記I》,台北市:麥田,2011年。
  • 卡繆的其他作品
    • 何欣/譯,《放逐與王國》,台北市:晨鐘,1970年、1975年。
    • 戴維揚、黃美序/同譯,《卡繆戲劇選集:柯里古拉、正義之士》,台北市:驚聲文物,1970年、1984年。
    • 孟凡/譯,《卡里古拉》,台北市:現代學苑月刊社,1969年。
    • 阮若缺/導讀,《卡里古拉》,台北市:桂冠,1994年。
    • 廖學宗/譯,《墮落》,台北市:正文,1973年。
    • 陳山木/譯,《墮落》,台北市:水牛,1977年再版。
    • 孟祥森/譯,《墮落》,台北市:遠景,1983年。
    • 不著譯者,《墮落》,台北市:萬象,1992年初版。
    • 徐進夫/譯,《快樂的死》,台北市:晨鐘,1973年。
    • 傅佩榮/譯,《西齊弗神話》,台北縣新店市:先知,1976年。
    • 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市:志文,1991年再版、1998年、2001年。
    • 郭宏安/譯,《局外人》,台北市:林鬱出版,1994年。
    • 顏湘如/譯,《局內局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初版。
    • 《局外人》、《局內局外》即異鄉人,譯名不同。
    • 出版社編輯室/譯,《災難》,台北縣中和市:兆瑞出版,2003年初版。
    • 吳錫德/譯,《第一人》,台北市:皇冠出版,1997年初版。
    •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卡繆(1957)》,台北市:九華出版:環華發行,出版年份沒有註明。
    • 石武耕/譯,吳坤墉/校閱,《思索斷頭台》,高雄市,無境文化,2012

作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出版[編輯]

  • 杜小真、顧嘉琛/譯,《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加繆散文集》,上海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
  • 袁莉、周小珊/譯,《第一個人》,南京市:譯林出版社,1999年。
  • 柳鳴九、沈志明/主編,《加繆全集》(全四卷),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年。
  • 杜小真/譯,《西西弗的神話》,北京:西苑,2003年。
  • 郭宏安、顧方濟、徐志仁/譯,《局外人‧鼠疫》,譯林出版社,2007年。
  • 劉瓊歌/譯,《西西弗的神話》,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 楊榮甲、王殿忠等人/譯,《加繆全集》,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 呂永真/譯,《反抗者》,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 沈志明/譯,《西西弗神話》,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 柳鳴九/譯,《局外人》,浙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
  • 不著譯者,《局外人》,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 劉方/譯,《鼠疫》,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 郭宏安/譯,《西緒福斯神話》,新星出版社,2012年。

相關書籍、論述[編輯]

繁體本:

  • 卡繆、左拉等人/著,不著譯者,《法國短篇小說選》,志文出版,1989年。
  • 張容/著,《阿爾貝‧卡繆》,遠流出版,1990年。
  • 蘇登家/著,《卡繆異鄉人解析》,台北市:歐語,1991年。
  • 吳詠九/著,《諾貝爾傑出小說家》,台北市:國家出版社,1994年。
  • 戴維揚/著,《現代文豪心象》,宇宙光出版,?年。

簡體本:

  • 張容/著,《形而上的反抗:加繆思想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 理察‧坎伯(RichardKamber)/著,《加繆》,中華書局,2002年。
  • 羅納德‧阿隆森(美)/著,《加謬和薩特:一段傳奇友誼及其崩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 不著編著,《西西弗的神話:加繆荒謬與反抗論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 托尼‧失朱(Tony Judt)/著,《責任的重負:布魯姆、加繆、阿隆和法國的20世紀》,新星出版社,2007年。
  • 郭宏安/著,《從蒙田到加繆:重建法國文學的閱讀空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 李元/著,《加繆的新人本主義哲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年。
  • 大衛‧贊恩‧梅羅伍茲(英)/著,《視讀加繆》,安徽文藝出版社,2009年。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彩鸞圖片搜尋結果
吳彩鸞,大洞真君吳猛之女,亦是仙人,不見於正史。其形象多見於古代畫作中,為驅駕猛虎的美麗女子;一般來說表現夫妻同心同志的男女乘虎的畫像,就是其與丈夫文蕭的神話典故。有記載她的容貌「幽蘭自芳,美玉不艷,雲孤碧落,月淡寒空」。
傳說唐文宗大和末年,與書生文簫相戀成婚。因家境貧困,每日寫孫愐所著《唐韻》一部,販售度日。武宗會昌二年(842年)遷至新吳縣越王山側,其後相傳夫婦兩人皆得道成仙[1]

吳彩鸞朝代: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自言西山吳真君之女。工書。文宗大和末,遇書生文簫游西山,約與俱歸。簫貧不能自給,彩鸞日寫孫愐《唐韻》一編,鬻以度日,歷十年。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自稱為晉時神仙吳猛之女,為神仙主陰籍已600年。文宗大和末年,與書生文簫相戀成婚。因家貧,寫孫愐《唐韻》,鬻而度日。武宗會昌二年(842)遷居新吳縣越王山側。后相傳夫婦皆升仙。《歲時廣記》卷三〇三引《傳奇》載其事跡,錄其詩2首。《全唐詩》僅收1首,《全唐詩續拾》補1首。
 

七言絶句
歌(唐·吳彩鸞)
  七言絕句 押寒韻  顯示自動注释

題注:鍾陵西山館,中秋遊女甚盛。太和末,有書生文簫,覩一姝甚妙,相盼不去。復爲山歌,歌罷,穿大松徑,捫山險上升。生躡其踪,姝相引至絕頂,忽風雨,有仙童持天判云:“吳彩鸞私慾,謫爲民妻一紀。”乃與生下山,歸松陵。
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文簫駕綵鸞。自有繡襦幷甲帳,瑤臺不怕雪霜寒。

女仙吳彩鸞[1],自言西山吳真君之女[2]。太和中[3],進士文蕭客寓鐘陵[4]。南方風俗,中秋夜,婦人相持踏歌[5],婆娑月影中,最為盛集[6],蕭往觀焉。而彩鸞在歌場中,作調弄語以戲蕭。蕭心悅之,伺歌罷,躡踪其後[7]。至西山中,忽有青衣燃松明以燭路者[8]。彩鸞見蕭,遂偕往,复歷山椒[9],有宅在焉。至其處,席未暇暖,而彩鸞據案,如府司治事[10],所問皆江湖喪溺人數[11]。蕭他日詢之,彩鸞初不答,問至再四,乃語之[12]:“我仙子也,所領水府事[13]。”言未既[14],忽震雷迅發,雲物冥晦[15]。彩鸞執手板伏地,作聽罪狀,如聞謫詞云[16]:“以汝洩機密事,罰為民妻一紀[17]。”彩鸞泣謝,諭蕭曰:“與汝自有冥契[18],今當往人世矣。”蕭拙於為生,彩鸞為以小楷書《唐韻》一部[19],市五千錢為糊口計。然不出一日間,能了十數万字,非人力可為也。錢囊羞澀[20],復一日書之,且所市不過前日之數。由是彩鸞《唐韻》,世多得之。歷十年,蕭與彩鸞遂各乘一虎仙去。《唐韻》字畫雖小,而寬綽有馀,全不類世人筆,當於仙品中別有一種風氣[21]。今禦府所藏正書一十有三:
唐韻平聲上,唐韻平聲下,唐韻上聲,唐韻去聲,唐韻入聲,唐韻上下二,唐韻六。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6 Wed 2016 11:59
  • 置頂 魔術

魔術

'魔術,又稱戲法'障眼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通過特殊的手法及道具等,使觀眾覺得不可思議[1]。廣義的定義為泛指各種以專業技巧或知識展示出讓人覺得歡笑、不可思議的藝術的活動。魔術的技巧並不包含特異功能的成份。魔術亦可定義為「在滿足物質不滅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的條件之下,呈現出違反經驗法則的表演」。

魔術師則是指從事魔術活動,並且不將魔術濫用者。魔術師古代又稱為「眩者」、「幻人」等。

 
Jerome BoschL'Escamoteur1475-1480

魔術不是只有障眼法,而是一項務求違反客觀現象的表演藝術,必須有純熟的手法,瞭解觀眾的心理還有良好的表演心態。一個成功的魔術能令觀眾看得如癡如醉要靠很好的表演和新的創意.魔術並非一定需要特殊道具,助手,台前幕後的協助,有時候只有手邊的小東西也可以變出一個好魔術。

 

西方魔術歷史[編輯]

起源[編輯]

 
葛飾北齋的作品《北斎漫畫》描繪出江戸時代的座敷芸幻術。

正確的魔術起源時間無從考據,推測從有人類活動開始就有了魔術。魔術的起源是宗教信仰,所謂「魔術」一詞源來自拉丁語magi,常被拜火教使用。在古代(特別是印度),人們相信自然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有精靈或神靈操縱,因此巫師或祭師利用人類迷信的心理,利用人們所不知道的原理製造神跡,讓人們相信這些是由精靈或神靈所行出來的,藉由魔術強化宗教的儀式,信眾們更加確認他們的信仰。

歷史上最早的魔術紀錄是在埃及,大約是在西元前2600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1823年發現的《威斯卡手稿》,文獻上記載了一位名叫德狄(Dedi of Dedsnefu)的魔術師,受召為法老王進行表演。他能將的頭砍下,而斷了頭的鵝依然能走動,最後再把頭接回去恢復為原本的鵝。該紀錄描述了這名魔術師對鵜鶘公牛也進行了相同的戲法。古希臘的神殿也利用了魔術的原理。例如祭師打開神殿大門時,風箱會吹向地面,祭臺上便出現了火焰。還有應用風管製造的會說話的神像。

而最早的戲法紀錄則是「杯與球戲法」(Cups And Balls),這是目前人們所知最古老的戲法。在埃及的壁畫中(Tomb of Baqt III at Beni Hassan B.C 2500)如附圖也有紀錄。而真正其歷史表演的紀錄則可追溯到1世紀時。此戲法在中世紀時大受歡迎,被魔術師們廣泛表演於市集中。當時的魔術師被稱為雜耍者(Juggers)。這些四處旅行的表演者與樂師、詩人、特技表演者到村莊的空地上以簡單的戲法娛樂村民。

中世紀[編輯]

到了中世紀末期,歐洲魔術師開始面臨來自教堂的強烈反對。因為那時人們十分相信巫術與超自然現象,而教會相信超自然事件不是出於聖靈便是出於邪靈的的信念,使得任何未被教堂所認可的魔法,就會被認為是黑魔法。只要一個人指證,魔術師就被會面臨審判。許多魔術師都遭到指控,被指証他們與惡魔結盟。

儘管受到迫害,魔術師依然是個既危險,又受到歡迎的職業。一些魔術師受到大地主與貴族的青睞與保護。這時期四處遊走表演的魔術師,只有有限的戲法可以進行表演。當時撲克牌還不普遍,需要大型道具的戲法又昂貴。所以魔術師要依賴靈巧的手法和說故事的技巧。用鳥類和動物表演的戲法相當受到歡迎。

近三百年前,宗教對於魔術的迫害逐漸加深,在英王亨利八世統治期間,表演魔術的懲罰是死刑。到了16世紀末,對女巫的迫害到了大屠殺的地步。由於這些瘋狂的行徑,很多魔術師都受生命威脅,若不透露魔術的秘密,恐怕會被處死。因此促使了第一本英文魔術書籍的誕生,1584年的「巫術探索」(The Discovery Of Witchcraft)。該書作者雷吉諾·史考特(Reginald Scot)的目的,是為了要拯救魔術師的性命,為了將魔術師的技巧與女巫的邪惡力量作為區分,在書中揭露了不少魔術秘密,以證明這些看似奇蹟的神蹟,事實上是由一些自然的技巧來達成,而非藉助於邪惡的力量。而他的作品,的確令很多的魔術師脫離被燒死的命運。書中介紹許多祕密,部分至今仍有再使用。

在歷史上,只要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魔術師的表演就會高堂滿座。在18世紀,人們最常聚集的地方是每年的市集。各種馬戲表演,特技表演都會來這。但是在這競爭中,唯一的明星就是魔術師。18世紀最偉大的魔術師,是埃賽克·福克斯。他在1720年代聲名大噪,在各城鎮的主要市集上,都能見到其蹤影。埃賽克的經典魔術是蛋袋(Egg Bag),從空無一物的袋中,不斷拿出雞蛋與小物品。要觀看福克斯表演需付一先令。他是這項技法的先師,因此成了高收入者,甚至還有死忠的支持者。在他於1731年逝世時,報紙報導了他留下了一萬英鎊的遺產,相當於今日的100萬美元,由此可知他多受歡迎。

到了19世紀,隨著劇院的興起,魔術師找到了新的舞台。最早將魔術帶進戲院,並在劇院打出名號的魔術師,被稱為「北方的大巫師」(The Great Wizard of North)的蘇格蘭魔術師,約翰亨利安德森(John Henry Anderson 1814-1874)。他的創新表演風格,影響了後世眾多的魔術師。魔術師將巧手結合燈光和舞台效果,展開了魔術的新紀元。有史以來魔術師登上了歷史的巔峰,許多魔術為了因應戲院而誕生。十九世紀末是魔術表演的黃金時期,各地的魔術表演都是高堂滿座。魔術師當時穿著正式的燕尾服,就像當時上戲院的觀眾們一樣,這也是魔術師穿燕尾服表演的起源。有些魔術師甚至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二十世紀初期最著名的魔術大師是脫逃大師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 1874-1926),傳奇魔術大師胡迪尼,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胡迪尼擅長於脫逃術表演,手銬、緊身衣、牛奶罐、中國水牢,和最著名的水底脫逃。胡迪尼同時也是揭發以魔術為方法欺騙大眾的所謂特異功能人士的先驅者。直到今日人們依然記得他的事績。

但是,1930年代電影工業的起飛,造成魔術表演市場的快速衰退。因為在電影中,任何魔法都可能發生。唯有真正的魔術大師,才能讓觀眾著迷。

現今[編輯]

人們對魔術的需求又再度上升。隨著賭城拉斯維加斯等娛樂城及電視的發展,造就了魔術巨星。魔術大師一般收費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現時,魔術依然能滿足了人們對於驚奇和娛樂的需求。

中國古代的魔術[編輯]

魔術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漢代已有「魚龍蔓延」、「東海黃公」等成型魔術[2]

中國南宋時就已經有類似魔術的表演,稱為「戲法」,現在的正式稱謂為古彩戲法。古彩就是古代堂彩的簡稱。這種節目是過去達官顯貴遇有婚、喪、嫁、聚之事時,表演者在廳堂表演的節目。[3]

中國古彩戲法自南宋以來杭州的瓦舍、街頭以及喜慶堂會都有演出。變戲法都遵循傳統,一直穿大褂表演,表演前必須上、下、反、正都要亮相,把蓋布里外讓觀眾看過。道具如魚缸、瓷碗、花瓶、火盆等。[4]

代表人物有初時古彩戲法的表演者朱連魁(藝名林福或金陵福:Ching Ling Foo)。他最著名的表演就是古彩戲法的「大碗飛水」。

光緒年間,唐再豐編成《鵝幻彙編》一書,又稱《戲法圖說》或《中外戲法圖說》收錄當時許多中國魔術。

效果術語[編輯]

傳統上,魔術的基本效果有下列幾種:

  • 出現(Production):變出多更多人或物,與「消失」相對。
  • 消失(Vanish):使人或物消失,不被看見,與「出現」相對。
  • 變同、共鳴(Sympathetic Reaction):兩人或兩物或以上作出同一結果。
  • 反自然物理(Physical Abnormally):包括人離開影、無頭美人、人首蜘蛛、拿開拇指等。
  • 造成失敗(Spectator Failure):魔術師用某力量令觀眾不能做某種事。
  • 傷害無效(Invulnerability):包括食火、行茅火炭、行劍上、食玻璃、食刀片、針釘割等而不受傷害。
  • 移位(Transposition):從一處消失而從別處出現。
  • 控制力(Control):魔術師運用非物理性的力量支配生物或死物之動作,如響鐘、自動伸手等。
  • 自動(Animation):使無生命物體如同有生命般活動。
  • 變化(Transformation):改變大小、形狀、性質、顏色、記號等。
  • 復原(Restoration):某物件之部份或全部破爛肢離還原。
  • 穿透(Penetration):在不損毀硬物及防止其造成損毀的情況之下,使另一硬物通過之。
  • 辨示(Identification):如認出觀眾之牌桌(多用於牌類、亦用於顏色,魔術師或觀眾可認出)。
  • 讀心術(Thought Reading):魔術師能知道觀眾所想,觀眾亦可將所想寫下以作對照。
  • 思想轉移(Thought Transferring):使某甲能知道某乙所想之事物
  • 預言(Prediction):先記下某事物之發生,如頭條新聞等。
  • 反地心引力(Anti-Gravity):人或物之動作反地心引力
  • 感官易位(Extra-Sensory Perception):如用手指頭來看東西,用嗅顏色,用手指感覺牌點等。
  • 特技(Acrobatics):用真技術或道具幫助,做出特別效果。

魔術的種類[編輯]

Sleight of hand[編輯]

Sleight of hand 是指魔術表演者或玩紙牌老手利用一系列的方式偷偷的處理物體,來達到看似不可思議的效果,常用的物體包括卡片、紙牌及硬幣等[5]

魔術師的誓詞[編輯]

魔術師的誓詞(Magician's Oath)的版本有很多,長短不一,而內容主要都包含「保守魔術秘密」、「至力發展魔術」及「表演前必先熟練」三個基本原則。以下是其中一個較為常用的版本:

「作為魔術師,我願以信譽為誓,一切行為以保持魔術長期發展為依歸故,
我定必堅守魔術奧秘,尤其對不諳魔術及尚未起誓的人;
於人前表演前,我必熟習技法到至極,對自己及觀眾負責任,
並把自己的力量用於行善,貢獻人類。
此誓。」

薩斯頓三原則[編輯]

全世界魔術師所公認並且共同遵守的就是所謂的「薩斯頓三原則」(Thurston's 3 rules in magic)。無論是職業或是業餘魔術師,都必須要遵守。

  1. 魔術表演之前絕對不透漏接下來的表演內容。
  2. 不在同一時間、地點對相同的觀眾變同樣的魔術2次以上。
  3. 魔術表演過後,絕不向觀眾透露魔術的秘密。

霍華·薩斯頓是20世紀初一位著名的美國魔術師。他本人並沒有說過這三項原則,是後人為了紀念他,才將這全世界魔術師所遵守的原則冠上他的名字。

魔術濫用[編輯]

由於魔術手法能製造錯覺、假像和心理暗示,有些懂得魔術手法的人,會以此從事詐欺等不法活動圖利:

  • 偷竊:利用魔術手法來行竊(Pick-pocket)。
  • 詐財:透過心理暗示來達成詐財的目的。
  • 作弊(千術):利用魔術手法在賭場作弊。
  • 特異功能:利用魔術方法製造效果,並宣稱自己使用特異功能。
  • 偽氣功:利用魔術方法製造效果,並宣稱自己是使用氣功。

著名魔術師[編輯]

歷史上的著名魔術師[編輯]

當代職業魔術師[編輯]

歐美地區

亞洲

 

漫畫[編輯]

電視劇[編輯]

  • 日劇圈套是一個以魔術為主題的電視劇,女主角山田奈緒子(仲間由紀惠飾)的職業是魔術師。
  • 馬蓋先(MacGyver)影集中的賈大頓曾當過魔術師。
  • 霹靂車中曾有一集的壞人是魔術師藍斯波噸Lance Burton[1]
  • 日劇戀愛世紀中,上杉理子(松隆子)曾表演過魔術。
  • 日劇古畑任三郎第2系列第8集「魔術師的選擇」中山城新伍飾演的魔術師利用魔術手法進行殺人計劃,松隆子飾演他的助手
  • 北京天中映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和星天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斥資籌備的20集電視連續劇《魔術奇緣》,由蘇有朋林心如安七炫主演。
  • 日劇冠軍大胃王中,身為大胃王的主角(草剪剛飾)第三回的對手是一個魔術師(石田壹成飾)。魔術師由於小時練習火焰魔術時燒傷舌頭、食道等消化器官,使其失去味覺,在劇情中以超辣咖哩和主角對決,最後以一盤之差輸給主角。

電影[編輯]

  • 《天使之城》:一名自稱「天使奇俠」的人在仁心醫院出沒,尋找一些因絕望而輕生、患絕症而感到生命無助的人,並用魔術和自身的慈愛與智慧帶給他們福音、喜樂和希望,不少垂危的病人因此奇蹟地康復過來。由關信輝導演,喬宏、姜中平、陳嘉輝等人主演。楊有志牧師擔任魔術顧問。
  • 頂尖對決》:一則神祕故事關於兩名不願服輸的魔術師長年彼此互爭高下,在妄想、詐欺及嫉妒心作祟下,兩人越賭越大終於玩出人命。
  • 魔幻至尊》:《The Illusionist》,2006年美國電影。尼爾·博格(Neil Burger)執導,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主演。身處在被表象蒙蔽的世界,魔術師與警探展開一場意志力的拉鋸戰,兩人企圖定義出現實與魔幻在世界上的分際…決戰的過程中,權力與腐敗、愛情與奉獻、冷靜與狂熱,甚至是生命與死亡的界線,也逐漸模糊。
  • 死亡魔術師》:一位世界偉大魔術逃脫大師胡迪尼的傳記,在神秘且驚奇的魔術舞台之下,究竟如何上演傳奇的一生,包括愛情與親情的影響,以及最後成為逃脫大師的心路歷程。
  • 大魔術師》:敘述發生在北洋軍閥一段刻骨銘心的亂世情緣與魔術對決。
  • 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2013年美國魔術犯罪懸疑電影。在全場觀眾屏息以待下,由亞特(傑西·艾森柏格飾演)領軍的「四騎士魔術團」正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發表新魔術,不同於大衛考柏菲的大型魔術,或大衛布萊恩的街頭近身魔術,他的表演是結合iPhoneiPad等行動數位裝置的全新魔術。

小說[編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馬古道[文化]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科學 +
茶馬古道[文化]

茶馬古道在中國西南的崇山峻嶺間,從雲南、四川進入西藏,一直延伸到尼泊爾、印度,直抵西亞、西非紅海岸。[詳細]

 
 

起源/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之路圖冊

中國茶馬古道有三條,第一條是陝甘茶馬古道,是中國內地茶葉西北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第二條是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主要是陝西人開闢的;第三條滇藏茶馬古道。

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由明代陝西商人與古代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而此時所謂的茶馬古道主要的運輸工具是駱駝。而茶、馬,指的是販茶換馬(這裡的茶和馬均是商品)。之所以用駱駝是因為明朝時有數百萬斤茶葉要販運(從陝南到四川康定一帶),由於明清時政府對販茶實行政府管制,販茶分區域,其中最繁華的茶馬交易市場在康定,稱為---蹚古道,因此陝康藏茶馬古道是當時可以在國內跨區販茶的茶馬古道。陝甘茶馬古道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之一。

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帶的叢林草莽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的古道,這就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之一的“茶馬古道”。其中麗江拉市海附近是保存較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

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邊地則產良馬。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 茶馬古道 ”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具體說來,茶馬古道主要分南、北兩條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帶產茶區,經麗江、中甸、德欽、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衛藏地區。川藏道則以今四川雅安一帶產茶區為起點,首先進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兩條支線:北線是從康定向北,經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江達、抵達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線),再由昌都通往衛藏地區;南線則是從康定向南,經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線),再由昌都通向衛藏地區。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圖冊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馬古道的主要幹線,也是長期以來人們對茶馬古道的一種約定成俗的理解與認識。事實上,除以上主幹線外,茶馬古道還包括了若干支線,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連通甘南的支線;由川藏道北部支線經原鄧柯縣(今四川德格縣境)通向青海玉樹、西寧乃至旁通洮州(臨潭)的支線;由昌都向北經類烏齊、丁青通往藏北地區的支線,等等。正因為如此,有的學者認為歷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線)也應包括在茶馬古道範圍內。也有的學者認為,雖然甘、青藏區同樣是由茶馬古道向藏區輸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馬古道與"唐蕃古道"確有交叉,但"唐蕃古道"畢竟是另一個特定概念,其內涵與"茶馬古道"是有所區別的。而且甘、青藏區歷史上並不處於茶馬古道的主幹線上,它僅是茶葉輸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馬古道與唐蕃古道這兩個概念的同時存在,足以說明兩者在歷史上的功能與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貫通和連結的,我們並不能因此而混淆它們的功能與作用。當然,有的學者主張茶馬古道應包括“ 唐蕃古道 ”,主觀上是想擴大茶馬古道的包融性。這一願望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危險,即任何一個概念若將其外延無限擴大,則其內涵亦會隨之喪失。因此,在對待“茶馬古道”這一特定歷史概念乃至在開發利用茶馬古道過程中,採取一種科學的、客觀求實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上的茶馬古道並不只一條,而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與青藏道(甘青道)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構成的道路系統。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遠達歐洲。三條大道中,以川藏道開通最早,運輸量最大,歷史作用較大。本文僅就川藏茶馬古道論述,它道則非本文所及。

茶馬古道中的滇、藏路線是:西雙版納-普洱-大理-麗江-德欽-察隅-邦達-林芝-拉薩。到達拉薩的茶葉,還經喜馬拉雅山口運往印度加爾各達,大量行銷歐亞,使得它逐漸成為一條國際大通道。這條國際大通道,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歷史發展/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文化圖冊

據史料記載,中國茶葉最早向海外傳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時中國商人在與蒙古毗鄰的邊境,通過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輸出茶葉。隋唐時期,隨著邊貿市場的發展壯大,加之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國茶葉以茶馬交易的方式,經回紇及西域等地向西亞、北亞和阿拉伯等國輸送,中途輾轉西伯利亞,最終抵達俄國及歐洲各國。

從唐代開始,歷代統治者都積極採取控製茶馬交易的手段。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紇地區驅馬茶市,開創了茶馬交易的先河。北宋時代,茶馬交易主要在陝甘地區,易馬的茶葉就地取於川蜀,並在成都、秦州(今甘肅天水)各置榷茶和買馬司。元代時,官府廢止了宋代實行的茶馬治邊政策。到了明代,又恢復了茶馬政策,而且變本加厲,把這項政策作為統治西北地區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間,上等馬一匹最多換茶葉120斤。明萬曆年間,則定上等馬一匹換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學家湯顯祖在《茶馬》詩中這樣寫道:“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羌馬與黃茶,胡馬求金珠。”足見當時茶馬交易市場的興旺與繁榮。至清代,茶馬治邊政策有所鬆弛,私茶商人較多,在茶馬交易中則費茶多而獲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營茶馬交易制度終止。

茶馬交易治邊制度從隋唐始,至清代止,歷經歲月滄桑近千年。在茶馬市場交易的漫長歲月裡,中國商人在西北、西南邊陲,用自己的雙腳,踏出了一條崎嶇綿延的茶馬古道。

所謂茶馬古道,實際上就是一條地道的馬幫之路。茶馬古道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從四川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100多公里;另一條路線從雲南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旬德欽,到西藏邦達、察隅或昌都、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後再經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800多公里。在兩條主線的沿途,密佈著無數大大小小的支線,將滇、藏、川“大三角”地區緊密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在古道上是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開闢了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在雪域高原奔波謀生的特殊經歷,造就了他們講信用、重義氣的性格;鍛煉了他們明辨是非的勇氣和能力。他們既是貿易經商的生意人,也是開闢茶馬古道的探險家。他們憑藉自己的剛毅、勇敢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澆灌了一條通往茶馬古道的生存之路、探險之路和人生之路。

歷史已經證明,茶馬古道原本就是一條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馬幫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與死的體驗之旅。茶馬古道的艱險超乎尋常,然而沿途壯麗的自然景觀卻可以激發人潛在的勇氣、力量和忍耐,使人的靈魂得到昇華,從而襯托出人生的真義和偉大。不僅如此,藏傳佛教在茶馬古道上的廣泛傳播,還進一步促進了滇西北納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間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增進了民族間的團結和友誼。沿途上,一些虔誠的藝術家在路邊的岩石和瑪尼堆繪製、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薩和高僧,還有神靈的動物、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種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藝術造型為古道漫長的旅途增添了一種精神上的神聖和莊嚴,也為那遙遠的地平線增添了幾許神秘的色彩。從久遠的唐代開始,直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歷盡歲月滄桑一千餘年,茶馬古道就像一條大走廊,連接著沿途各個民族,發展了當地經濟,搞活了商品市場,促進了邊貿地區農業畜牧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沿途地區的藝術、宗教、風俗文化、意識形態也得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

在幾千年前古人開創的茶馬古道上,成群結隊的馬幫身影不見了,清脆悠揚的駝鈴聲遠去了,遠古飄來的茶草香氣也消散了。然而,留印在茶馬古道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以及對遠古千絲萬縷的記憶,卻幻化成華夏子孫一種崇高的民族創業精神。這種生生不息的拼搏奮鬥精神將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上雕鑄成一座座永恆的豐碑,千秋萬代閃爍著中華民族的榮耀與光輝。

舊時,昌都溝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人畜長期行走自然形成的。
公元7世紀,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內金沙江上架設鐵橋,打通了滇藏往來的通道。
宋代,“關陝盡失,無法交易”,茶馬互市的主要市場轉移到西南。
元朝,大力開闢驛路、設置驛站。
明朝繼續加強驛道建設。
清朝將西藏的郵驛機構改稱“塘”,對塘站的管理更加嚴格細緻。
清末民初,茶商大增。
抗日戰爭中後期,茶馬古道成為大西南後方主要的國際商業通道。
1950年前的昌都成為藏東的商貿中心。
茶馬古道歷史線路主要有三條:即青藏線(唐著古道)、滇藏線和川藏線。

滇藏線茶馬古道出現在唐朝時期,它大致與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從今雲南大理出發,北上至劍川,再北上到麗江,過鐵橋城繼續沿江北上,經錛子欄至聿賚城,前行到鹽井,再沿瀾滄江北上至馬兒敢(今西藏芒康)。左貢,分兩道前往西藏:一道經由八宿邦達、察雅到昌都;一道徑直由八宿至波密,過林芝前往拉薩。

歷史上滇藏線茶馬古道有三條道路:一條由內江鶴麗鎮汛地塔城,經過崩子欄、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條白劍川協汛地維西出發,經過阿得酋、再與上一條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條由中甸出發,經過尼色落、賢島、崩於欄、奴連奪、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與今滇藏線接近。

形成過程/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景色圖冊

唐宋時期,內地輸往藏區的茶葉主要是青藏道。從明代開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川藏川茶道的興起,促使川藏沿線商業城鎮的興起和西藏和內地的聯繫,川藏茶道既是一條經濟線,也是一條政治線、國防線,使外國勢力再也無力把西藏從中國分離出去。

中國茶葉產於南方、北方和西北高寒地區都不產葉。四川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種茶飲茶的發源地。秦漢以前,只有四川一帶飲茶和有茶的商品生產。到唐代形成了中國盛產茶葉的局面,並從唐代開始,四川綿州、蜀州、邛州等地的茶葉,就從其它地區的茶葉流入西藏地區,開始了藏族人民飲茶的歷史,出現了茶葉輸往西藏的道路。在唐代,青藏道是西藏地區與中原地區往來的主要交通道。唐代吐蕃王朝對外擴張,除南線爭奪南沼外幾乎都是經青海地區,北線爭奪河西、隴右、西線爭奪安西四鎮,東線爭奪劍南、唐蕃之間的和親、問聘等使臣往來,都是由天水、大非川、暖泉、河源、通天河到邏些(今拉薩)。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也是經青海入藏。總之,唐代中原與西藏地區的交通大道是青藏道而不是川藏道。唐代內地茶葉輸往西藏的茶道自然是青藏道。隨著吐蕃王朝的瓦解,宋代藏族地區處於分襲狀態,青藏道已失去的軍事要道和官道的作用。但自唐代茶葉傳入藏區以後,茶葉所具有助消化,解油膩的特殊功能,使肉食乳飲的畜牧人民皆飲茶成風。西北各族紛紛在沿邊賣馬以購買茶葉,而宋朝為了獲得戰馬,便決定在西北開展茶馬貿易,出賣茶葉,購買戰馬。北宋熙寧以後便在四川設置茶馬司,將四川年產3000萬斤茶葉的大部分運往甘肅、青海地區設置數以百計的賣茶場和數十個買馬場,並規定名山茶只許每年買馬不得它用,每年買馬達15000匹以上。從而使青藏道由唐代的軍事政治要道成為茶道。故《西藏志》的作者陳觀潯說,唐宋以來,內地差旅主要由青藏道入藏,“往昔以此道為正驛,蓋開之最早,唐以來皆由此道”。

從明朝開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早在宋元時期官府就在黎雅、碉門(今天全)等地與吐蕃等族開展茶馬貿易,但數量較少,所賣茶葉只能供應當地少數民族食用。迄至明朝,政府規定於四川、陝西兩省分別接待雜甘思及西藏的入貢使團,而明朝使臣亦分別由四川、陝西入藏。由於明朝運往西北輸入藏區的茶葉僅佔全川產量的十分之一,即100萬斤,支付在甘青藏區“差發馬”所需茶葉,其餘大部川茶,則由黎雅輸入藏區。而西藏等地藏區僧俗首領向明廷朝貢的主要目的又是獲取茶葉。因此,他們就紛紛從川藏道入貢。“秦蜀之茶、自碉門、黎雅抵朵甘、鳥思藏,五千餘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無此”(《明太祖實錄》卷251)。於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在四川設茶倉四所,“命四川布政使移文天全六番招討司,將歲輸茶課乃輸碉門茶課司,餘就地悉送新倉收貯,聽商交易及與西蕃市馬”天順二年(1458)五年,明朝規定今後鳥思藏地方該賞食茶,於碉門茶馬司支給。又促使鳥思藏的貢使只得由川藏道入貢,不再由青藏的洮州路入貢。到成化二年(1470),明廷更明確規定鳥思藏贊善、闡教、闡化、輔教四王和附近鳥思藏地方的藏區貢使均由四川路入貢。而明朝則在雅州、碉門設置茶馬司、每年數百萬斤茶葉輸往康區轉至鳥思藏,從而使茶道從康區延伸至西藏。而鳥思藏貢使的往來,又促進了茶道的暢通。於是由茶葉貿易開拓的川藏茶道同時成為官道,而取代了青藏道的地位。

清朝進一步加強了對康區和西藏的經營,設置台站,放寬茶葉輸藏,打箭爐成為南路邊茶總匯之地,更使川藏茶道進一步繁榮。這樣,在明清時期形成了由雅安、天全越馬鞍山、瀘定到康定的“小路茶道”和由雅安,滎經越大相嶺、飛越嶺、瀘定至康定的“大路茶道”,再由康定經雅江、里塘、巴塘、江卡、察雅、昌都至拉薩的南路茶道和由康定經乾寧、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至昌都與南路會合至拉薩的北路茶道。這條由雅安至康定,康定至拉薩的茶道,既是明清時期的川藏道,也是今天的川藏道。川藏道崎嶇難行,開拓十分艱鉅。由雅安至康定運輸茶葉,少部分靠騾馬馱運,大部分靠人力搬運,稱為“背背子”。行程按輕重而定,輕者日行40裡,重者日行2-30裡。途中暫息,背子不卸肩,用丁字形杵拐支撐背子歇氣。杵頭為鐵製,每杵必放在硬石塊上,天長日久,石上留下窩痕,至今猶清晰可見。從康定到拉薩,除跋山涉水之外,還要經過許多人煙稀少的草原,茂密的森林,遼闊的平原,要攀登陡削的岩壁,兩馬相逢,進退無路,只得雙方協商作價,將瘦弱馬匹丟入懸岩之下,而讓對方馬匹通過。要涉過洶湧泡哮的河流,巍峨的雪峰。長途運輸,風雨侵襲,騾馬馱牛,以草為飼,馱隊均需自備武裝自衛,攜帶幕帳隨行。宿則架帳餐飲,每日行程僅20-30裡。加上青藏高原,天寒地冷,空氣稀薄,氣候變化莫測,民諺說:“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形像地描述了行路難的景況。川茶就是在這艱苦的條件下運至藏區各地的,川藏茶道就是漢藏人民在這樣艱苦條件下開拓的。川藏茶道的開拓,也促進了川藏道沿線市鎮的興起。大渡河畔被稱為西爐門戶的瀘定,明末清初不過是區區“西番村落”,境屬沈村,烹壩,為南路邊茶入打箭爐的重要關卡。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鐵索橋

外地商人云集瀘定經商。到宣統三年(1911)設為縣治,1930年已有商賈30餘家,成為內地與康定貨物轉輸之地。康定在元時尚是一片荒涼原野,關外各地及西藏等處商人運土產至此交換茶葉布匹,只得塔帳篷豎鍋樁,權作住宿之處,明代才形成一個村落。隨著藏漢貿易南移,逐漸發展成為邊茶貿易中心。雍正七年(1729)置打箭爐廳,設兵戍守其地,番漢咸集,交相貿易,稱為鬧市焉。從此“漢不入番,番不入漢”的壁壘打破,大批藏商越靜寧山進入康區,大批的陝商和川商亦湧入康區。內外漢蕃,俱集市茶。這個因茶葉集市而興起的城市,藏漢貿易通過“鍋莊”為媒介,雍正至乾隆時期,鍋莊由13家發展48家,商業相當繁榮。成為西陲一大都市,此外還有里塘、巴塘、道孚、爐霍、察木多(昌都)、松潘等地都是在清代茶道興起而發展為商業城鎮的。總之,川茶輸藏是促進川藏交通開拓和川藏高原市鎮興起的重要因素。川藏線既是一條經濟線,也是一條政治線、國防線。它把我國內地同西藏地區更加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使近代的外國帝國主義勢力再也無力把西藏從中國分離出去。

鴉片戰爭以後,英帝國主義為了侵略西藏,就力圖使印茶取代華茶在西藏行銷。他們認為一旦印茶能取代川省邊茶的地位,英國即可壟斷西藏之政治與經濟。為此,英帝國主義甚至用武力入侵拉薩,強迫印茶輸藏。從此,川茶又成為反對英國侵略西藏的武器。反對印茶銷藏,保護川茶銷藏,成了反對英國侵略西藏的重要內容。當時西藏人民為了國家利益,寧願以高出印茶十來倍的價格購買川茶,而拒食印茶。西藏地方政府面臨印茶銷藏帶來的政治經濟危機,更是竭力主張禁止印茶入藏。十三世達賴喇嘛還親自出面向清廷呼籲,要求清朝政府配合行動,制止印度茶銷藏。清朝四川總督劉秉璋更是主張力禁印茶行藏,免貽後患無窮。清廷奉命與英國談判《藏印通商章程》的張蔭棠從川藏茶利,漢藏經濟,政府收稅,以及茶農茶商利益考慮,亦力主反對英國在西藏侵銷印茶,保護川茶銷藏。其後川督趙爾豐為了反對英帝侵略西藏,保衛邊疆,則在雅安設立邊茶公司,支持西藏人民抵製印茶。公司改良茶種,整頓川茶,在打箭爐設立分公司,打破邊茶不出爐關的限制。並在里塘、巴塘,昌都設立售茶分號,減少中間環節,迅速將川茶運往西藏。四川茶葉成為漢藏民族共同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西藏、傾銷印茶的鬥爭武器。民國時期,由於國內內戰,印茶乘機大量銷入藏區,西藏地方上層在英帝國主義的煽動下進攻川邊地區,四川與西藏發生軍事衝突。雙方的親密聯繫有所削弱,唯川茶仍暢行於川藏之間。在當時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川茶更成為一種“國防商品”,溝通內地與西藏的重要經濟聯繫,並藉此而增進了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的政治關係和漢藏民族團結。

茶馬司/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以茶易馬,是我國歷代統治階段長期推行的一種政策。即在西南(四川、雲南)茶葉產地和靠近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立關卡,制訂“茶馬法”,專司以茶易馬的職能,即邊區少數民族用馬匹換取他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茶葉。
據史籍所載,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經略安撫使王韶在甘肅臨洮一帶與人木徵作戰,需要大量戰馬,朝廷即令在四川徵集,並在四川四路設立“提興茶馬司”,負責從事茶葉收購和以茶易馬工作,並在陝、甘、川多處設置“賣茶場”和“買馬場”,沿邊少數民族只准與官府(茶馬司)從事以茶易馬交易,不准私販,嚴禁商販運茶到沿邊地區去賣,甚至不准將茶籽、茶苗帶到邊境,凡販私茶則予處死,或充軍三千里以外,官員失察者也要治罪。立法如此嚴酷,目的在於通過內地茶葉來控制邊區少數民族,強化他們的統治。這就是“以茶治邊”的由來。但在客觀上,茶馬互市也促進了我國民族經濟的交流與發展。
宋朝以後,除元朝因蒙古盛產馬匹無此需要,而未實行“茶馬互市”以外,明、清二代均在四川設立專門的“茶馬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在雲南西部增設北勝州茶馬市,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予廢止。
圖片上所餘的唯一官方辦公地點位四川名山店鄉,在民國時期,從雅安至康定的茶葉運輸全部為人力,從雅安出發到康定歷時一月有餘。

歷史線路/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線路分支圖冊

馬古道主要有三條線路:即青藏線(唐蕃古道)、滇藏線和川藏線,在這三條茶馬古道中,青藏線興起於唐朝時期,發展較早;而川藏線在後來的影響最大,最為知名。這三條道路都與昌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滇藏線和川藏線必須經過昌都,它們的發展是與茶馬貿易密切相關的。

滇藏線茶馬古道出現在唐朝時期,它與吐蕃王朝向外擴張和對南詔的貿易活動密切相關公元678年,吐蕃勢力進入雲南西洱海北部地區。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詔設置官員,向白蠻、黑蠻徵收賦稅,攤派差役。雙方的貿易也獲得長足的發展,茶馬貿易就是重要內容之一。南詔與吐蕃的交通路線大致與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從今雲南大埋出發,北上至劍川,再北上到麗江,過鐵橋城繼續沿江北上,經錛子欄至聿賚城,前行到鹽井,再沿瀾滄江北上至馬兒敢(今西藏芒康)、左貢,分兩道前往西藏:一道經由八宿邦達、察雅到昌都;一道徑直由八宿至波密,過林芝前往拉薩。

歷史上滇藏線茶馬古道有三打道路:一條由內江鶴麗鎮汛地塔城,經過崩子欄、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條由劍川協汛地維西出發,經過阿得酋、再與上一條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條由中甸出發,經過尼色落、賢島、崩子欄、奴連奪、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其主要通道即與今滇蕆線接近。

茶馬古道在雲南境內的起點就是唐朝時期南詔政權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麗江、中甸、阿墩子(德欽)等地是茶馬貿易十分重要的樞紐和市場。滇藏線茶馬貿易的茶葉,以雲南普洱的茶葉為主,也有來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葉。滇藏線茶馬貿易有自己的特點,由雲南內地的漢商把茶葉和其他物品轉運到該地轉銷給當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販運商人,又從當地坐商那裡購買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產品、藥材,運至麗江、大理和昆明銷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換取以茶葉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運輸工具主要是騾馬和犛牛等。

歷史特點/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歷史特點圖冊

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條自唐宋以來延續達一千多年並在漢、藏之間發揮過重要聯繫作用的茶馬古道雖已喪失了昔日的地位與功能,但它作為中華民族形成過程的一個歷史見證,作為今天中華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卻依然熠熠生輝,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益凸顯其意義和價值。這恐怕也正是促成今天藏、川、滇三省區聯合舉行此次大型的茶馬古道學術考察活動的一個原因。那麼,應當如何看待和認識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其與其他文明古道相比有什麼特點?同時,我們又應當如何在茶馬古道與當前藏區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使其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煥發生機?這是今天我們迫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筆者認為,對茶馬古道的特點及其歷史文化內涵,目前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茶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條異常古老的文明孔道。

從茶馬古道的路線看,我們不難發現,昌都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樞紐,它不僅是滇藏道和川藏道兩條道路的必經之地,而且也是這兩條道路的一個交匯點。事實上,茶馬古道並非只是在唐宋時代漢、藏茶馬貿易興起以後才被開通和利用的,早在唐宋以前,這條起自衛藏,經林芝、昌都並以昌都為樞紐而分別通往今川、滇地區的道路就已經存在和繁榮,並成為連接和溝通今川、滇、藏三地古代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通道。它不僅是衛藏與今川滇地區之間古代先民們遷移流動的一條重要通道,同時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間古代文明傳播和交流的重要孔道。從考古文化遺跡看,遠在4~5千年以前,昌都就出現了像卡若遺址這樣大型且時間延續極長的古人類聚落遺址。這說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昌都一帶以卡若文化為代表的古文化已相當繁榮。昌都之所以能如此早的時代就產生如此發達的古代文化,其原因正在於昌都是位於今川、滇、藏三地之間古代文明交流與傳播的一個重要孔道上。從卡若文化中,我們既可見到川西、滇西北地區原始文化的因素與特點,也可見到黃河上游地區馬家窯等原始文化的某些影響,同時亦能發現其自身的特點,說明卡若文化具有濃厚的複合文化特點,它並不是一個孤立發展的原始文化,而是與週鄰地區諸原始文化之間存在廣泛的聯繫和交流。卡若文化的這一特點,正好說明當時的昌都一帶不僅是衛藏與今川、滇西部地區原始文化發生交流聯繫的一個通道,同時也是各種原始文化因素傳播和薈萃的一個重要樞紐地區。

此外,在今川西高原的甘孜、阿壩自治州境內和滇西北橫斷山區一帶,發現了大量的石棺墓葬,俗稱“石棺葬”。這種石棺葬在岷江上游地區、雅礱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地區均有較為密集的分佈。川、滇西部地區的石棺葬雖存在某些地方性差異,但其主要特徵和文化面貌在總體上趨於一致,其時代則是從商周一直延續到東漢。值得注意的是,石棺葬不但在昌都地區的芒康、貢覺、昌都有發現,而且在林芝都普,山南隆子、錯那、乃東乃至喀則地區的仁布、薩迦等地也均有發現。學者們從石棺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上明顯發現西藏石棺葬同川、滇西部地區石棺葬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特別是昌都和林芝一帶的石棺葬,基本上與川滇西部地區的石棺葬屬同一個文化系統。從分佈上看,則更能說明問題。川滇西部是石棺葬最流行、最集中和發現數量最多的地區,而目前西藏所發現的石棺葬絕大多數集中分佈在由川滇西部高原進入西藏的主要通道的沿線範圍。我們知道,從川滇西部高原越過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經昌都一林芝一山南一日喀則,這是古往今來由川滇西部進入衛藏的一個主要通道,也是最便捷、最易行走和最重要的路線。一般說來,古人選擇道路主要是沿河道而行。這條路線的絕大部分路段恰恰是河流所形成的天然通道。茶馬古道(亦即今滇藏公路和川藏公路沿線)就正好是沿著這一通道行進的。所以,由石棺葬可以證明,以昌都為樞紐的茶馬古道路線很早以來就是一條今藏、川、滇三地原始居民進行溝通往來的重要通道。這條通道被開通的歷史,從考古發現看,至少可上溯到距今約4~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或更早。

第二,茶馬古道是人類歷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難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被稱作“世界屋脊”或“地球第三極”。所以,說茶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是沒有問題的。正因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並且幾乎橫穿了整個青藏高原,所以其通行難度之大在世界上的各文明古道中當是首屈一指。說茶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難度最大的文明古道,主要表現在:其一,茶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地區是世界上地形最複雜和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區,故其崎嶇險峻和通行之艱難亦為世所罕見。茶馬古道沿途皆高峰聳雲、大河排空、崇山峻嶺、河流湍急。正如任乃強先生在《康藏史地大綱》中所言:“康藏高原,兀立亞洲中部,宛如砥石在地,四圍懸絕。除正西之印度河流域,東北之黃河流域傾斜較緩外,其餘六方,皆作峻壁陡落之狀。尤以與四川盆地及雲貴高原相結之部,峻坂之外,復以邃流絕峽竄亂其間,隨處皆成斷崖促壁,鳥道湍流。各項新式交通工具,在此概難展施。”據有人統計,經川藏茶道至拉薩,“全長約四千七百華里,所過驛站五十有六,渡主凡五十一次,渡繩橋十五,渡鐵橋十,越山七十八處,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又七,全程非三、四個月的時間不能到達。”清人對茶馬古道之險峻崎嶇有生動的描述,焦應旂的《藏程紀略》記:“堅冰滑雪,萬仞崇崗,如銀光一片。俯首下視,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欲死……是誠有生未歷之境,未嘗之苦也。”張其勤的《爐藏道裡最新考》記,由打箭爐去拉薩,凡閱五月,“行路之艱苦,實為生平所未經。” 杜昌丁等的《藏行紀程》記滇藏茶路說,“ 十二闌干為中甸要道,路止尺許,連折十二層而上,兩騎相遇,則於山腰脊先避,俟過方行。高插天,俯視山,深溝萬丈……絕險為生平未歷。”茶道通行之艱難,可見一斑。其二,茶馬古道沿線高寒地凍,氧氣稀薄,氣候變幻莫測。清人所記沿途“有瘴氣”、“令人欲死”之現象,實乃嚴重缺氧所致之高山反應,古人因不明究竟而誤為“瘴氣”。茶馬古道沿途氣候更是所謂“一日有四季”,一日之中可同時經歷大雪、冰雹、烈日和大風等,氣溫變化幅度極大。一年中氣候變化則更為劇烈,民諺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臘,學狗爬。”其行路之艱難可想而知。千百年來,茶葉正是在這樣人背畜馱歷盡千辛萬苦而運往藏區各地。藏區民眾中有一種說法,稱茶葉翻過的山越多就越珍貴,此說生動地反映藏區得茶之不易。《明史·食貨志》載:“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斯藏,行茶之地五千餘里。”如此漫長艱險的高原之路,使茶馬古道堪稱世界上通行難度最大的道路。

第三,茶馬古道是漢、藏民族關係和民族團結的象徵和紐帶。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因此,中國的歷史很大程度上也是多民族逐漸聚合在一起的歷史。茶馬古道所見證的,正是漢、藏乃至西南其他民族怎樣逐漸聚合的歷史過程。我們知道,漢族文明的特點是農業和儒教;藏族文明的特點則是高原地域和藏傳佛教,兩者都有深厚的底蘊,但也有一些差異。那麼,是什麼因素使兩者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藏族是一個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民族,藏族之所以成為中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雖然由多種原因所促成,但可以肯定,這條連接漢、藏之間的茶馬古道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漢、藏之間在經濟上的互補性和相互依存,是使其共同成為今天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茶馬古道的意義顯然並不僅止於歷史上的茶、馬交換,事實上它既是歷史上漢、藏兩大文明發生交流融合的一個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漢、藏兩個民族進行溝通聯繫並在情感、心理上彼此親近和靠攏的主要紐帶。恰如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中所言:“漢地的貨物運到博(藏區),是我們這裡不產這些東西嗎?不是的,不過是要把藏漢兩地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罷了。”這是藏族民眾對茶馬古道和茶馬貿易之本質的最透徹、最直白的理解。所以,無論從歷史與現實看,茶馬古道都是漢、藏民族關係和民族團結的象徵與紐帶。

第四,茶馬古道是迄今中國西部文化原生形態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條民族文化走廊。

馬古道所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東地區是我國典型的橫斷山脈地區,也是南亞板塊與東亞板塊擠壓所形成的極典型的地球皺褶地區。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六條大江分別自北向南、自西向東地從這裡穿過,形成了世界上最獨特的高山峽谷地貌。由於高山深谷的阻隔和對外交往的不便,使該地區的民族文化呈現了兩個突出特點:第一,文化的多元性特點異常突出。沿著茶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個現象,即隨著汽車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樣式、衣著服飾、民情風俗、所說語言乃至房前屋後宗教信仰標誌始終像走馬燈一樣變化著,讓你應接不暇。對這種現象,當地諺語有一個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這種多元文化特點,使茶馬古道成為一條極富魅力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第二,積澱和保留著豐富的原生形態的民族文化。茶馬古道所途經的河谷地區大多是古代民族遷移流動的通道,許多古代先民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踪跡,許多原生形態的古代文化因素至今仍積澱和保留在當地的文化、語言宗教和習俗中,同時也有許多歷史之謎和解開這些歷史之謎的線索蘊藏其中。千百年來,不僅是漢、藏之間,藏族與西南其他少數民族乃至藏族內部各族群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傳播均在這裡默默地、不間斷地進行著,這裡既有民族文化的衝突與碰撞,也有各民族文化之間積極的互動、融合與同化。事實上,正是這條東西橫跨數千里,穿越青藏高原眾多不同民族(或不同族群面貌)、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地區的茶馬古道,猶如一條彩帶將他們有機地串連起來,使他們既保持自己的特點,又彼此溝通和聯繫並協同發展。所以,茶馬古道既是民族多元文化薈萃的走廊,又是各種民族文化進行交流、互動並各自保留其固有特點的一個極具魅力的地區。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言,該地區“沉積著許多現在還活著的歷史遺留,應當是歷史與語言科學的一個寶貝園地”

歷史作用/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面貌圖冊

1、茶馬古道是一條政治、經濟紐帶。促進了西藏與祖國的統一和藏漢人民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係。通過這條古道,不僅使藏區人民獲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內地出產的物品,彌補了藏區所缺,滿足了藏區人民所需。而且讓長期處於比較封閉環境的藏區打開了門戶,將藏區的各種土特產介紹給內地。形成了一種持久地互補互利經濟關係。這種互補關係使藏漢民族形成了在經濟上相依相成,互相離不開的格局。由此而進一步推動了藏區與祖國的統一,藏、漢民族的團結。在歷史上,宋朝、明朝儘管未在藏區駐紮一兵一卒,但卻始終與藏區保持不可分割的關係,令藏區各部歸服,心向統一。其中茶馬古道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2、茶馬古道帶動了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沿著這條道路、伴隨茶馬貿易不僅大量內地的工農業產品被傳入藏區豐富了藏區的物資生活,而且內地的先進工藝、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進入藏區,推動了藏區經濟的發展。例如因茶葉運輸的需要,內地的製革技術傳入藏區,使藏區的皮革加工工業發展起來;又如因商貿的發展,內地的淘金、種菜、建築、金銀加工等技術和技工大量經由此道輸入,推動了藏區農作技術、採金技術和手工業的發展。同時,由於交易物品的擴展,藏區的蟲草、貝母、大黃、秦芄等藥材被開發出來,卡墊、毪子和民族手工藝品生產也被帶動起來,有了很大的發展。據統計,宋代四川產茶3000萬斤,其中一半經由茶馬古道運往了藏區。明代經由黎雅、碉門口岸交易的川茶達3萬引,佔全川茶引的80%以上。清代經打箭爐出關的川茶每年達1400萬斤以上。同時,大批的藏區土特產也經由此路輸出。據1934年統計,由康定入關輸向內地的有麝香 4000斤、蟲草 30000斤、羊毛 5500000斤、毪子60000多根等,共值銀400餘萬兩⑩。可見漢藏貿易規模之大。在這一貿易的帶動下,藏區商業活動迅速興起,出現了一批著名的藏商,如邦達倉、三多倉、日昇倉等(倉,藏語意為家。這裡用作商號);出現了集客棧、商店、中介機構為一身的特殊經濟機構--鍋莊。康巴處於條大道的中心,受這種環境的熏陶,最早改變了重農輕商的觀念,養成了經商的習慣。康巴商人的精明能幹,由此遠近聞名。

3、促進了藏區城鎮的興起和發展。茶馬古道上的許多交易市場和馱隊、商旅的集散地、食宿點,在長期的商貿活動中,逐漸形成為居民幅湊的市鎮。促進了藏區社會的城鎮化發展。如打箭爐在元代尚為荒涼的山溝。明代開碉門、岩州茶馬道後,這裡逐漸成對大渡河以西各馱隊集散之地,清代開瓦斯溝路,建瀘定橋,於其地設茶關後,迅速成為"漢番幅湊,商賈雲集"的商業城市。西藏和關外各地的馱隊絡繹不絕地來往於此,全國各地的商人在這里齊集。形成了以專業經營的茶葉幫,專營黃金、麝香的金香幫,專營布匹、哈達的邛布幫,專營藥材的山藥幫,專營綢緞、皮張的府貨幫,專營菜食的干菜幫,以及專營鴉片、雜貨的雲南幫等。出現了48家鍋莊,32家茶號以及數十家經營不同商品的商號。興起了縫茶、制革、飲食、五金等新興產業。民居、店鋪、醫院、學校、官署、街道紛紛建立,形成為一座聞名中外的繁榮熱鬧的"溜溜的城"。又如昌都由於是川藏、滇藏、青藏三條茶馬古道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亦隨著茶馬貿易的發展而成為康區重鎮和漢藏貿易的又一中心。

4、溝通了藏族與漢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馬貿易的興起使大量藏區商旅、貢使有機會深入祖國內地;同時,也使大量的漢、回、蒙、納西等民族商人、工匠、戍軍進入藏區。在長期的交往中,增進了對彼此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親和感,形成了兼容並尊,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在茶馬古道上的許多城鎮中,藏族與漢、回等外來民族親密和睦,藏文化與漢文化伊斯蘭文化納西文化等不同文化並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面互相吸收,出現複合、交融的情況。例如在康定、巴塘、甘孜、松潘、昌都等地,既有金碧輝煌的喇嘛寺,也有關帝廟、川主宮、土地祠等漢文化的建築,有的地方還有清真寺、道觀。各地來的商人還在城裡建立起秦晉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等組織,將川劇、秦腔、京劇等戲劇傳入藏區。出現了不同民族的節日被共同歡慶;不同的民族飲食被相互吸納;不同的民族習俗被彼此尊重的文化和諧。文化的和諧又促進了血緣的親合,漢藏聯姻的家庭在這里大量產生。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茶馬古道之上。

宗教間和諧相處/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三種宗教在康定和諧相處
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大雪山中段,坐落著一個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康定。從19世紀60年代起,小城內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存的格局,100多年的傳教歲月中,始終和睦相處,成為美談。清真寺現在的阿訇是38歲的馬澤志,他仍記得2003年4月康定天主教堂新神甫李倫即位時,邀請他以及各個宗教的代表參加即位儀式時的熱鬧場面。
1646年,有回族人開始到康定謀生,現在,康定縣城共有常住的穆斯林400餘人,在清真寺的隔壁,當地還專門修建了回民小學。72歲的回族大媽陳鳳雲正在清真寺內為即將到來的“開齋節”做準備,她有許多藏族朋友,有的信仰藏傳佛教、有的信仰天主教,“我們的關係很好啊,都是很要好的朋友。”陳大媽說。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局副局長張建泉介紹,他在康定從事宗教工作15年,很少碰到各個宗教之間發生衝突。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在歷史上曾是繁榮一時的商業貿易中心。700年以來,藏商把從西藏帶來的麝香、蟲草、黃金、馬匹帶到康定,與內地商人帶來的茶葉、絲綢進行交易。正是這種民族間貿易的興盛,造就了各民族在康定的大融合。距離清真寺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康定的天主教堂。1860年,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丁盛榮受羅馬教廷之命赴西藏傳教,途中受阻,返回康定,在康定北郊設堂傳教,拉開天主教在康定的傳教歷史。現在,全縣城300多天主教信徒中,藏族信徒占到了200人。天主教堂神甫李倫說:“雖然全縣城3萬多人口中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占到了絕大多數,但是當地政府積極保護信仰者較少的宗教,這裡有很好的宗教信仰環境。”距離康定天主教堂約150多米的地方,是當地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安覺寺,已有380多年的歷史。

研究模式及意義/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茶馬古道”的命名人木霽弘以及雲南大學茶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周重林,聯名發表文章,《茶馬古道研究模式以及意義》,他們以為:
第一、茶馬古道是當今世界上地勢最高的貿易通道。
第二、茶馬古道從來都是民族融合與和諧之道,它見證著中國乃至亞洲各民族間千百來因茶而締結的血肉情感。藏族史詩《格薩爾》說“漢地的貨物運到藏區,是我們這裡不產這些東西嗎?不是的,不過是要把藏漢兩地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罷了”,這是藏族人民對茶以及茶馬古道最深刻的理解。西北游牧民族同樣如此。
第三、茶馬古道是民族遷徙的走廊,它為人類尋找永恆的家園提供了許多實證。發源於青海的瀾滄江,流經西藏,入雲南,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最後從越南奔向南海。正是在瀾滄江流域出產的雲南大葉種茶葉的遠征,聯動了中外民族之間的經濟以及文化交流,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諸多文化的淵源。儘管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茶馬古道上有眾多的民族,但這些民族的第二語言統一在西南官話下,這是世界文明傳播史上罕見的實例,無疑是茶馬古道又一大貢獻。
第四、茶馬古道是佛教東傳之路,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商品承載著文化,茶馬古道同時也是一條宗教道路,教徒與商人相伴而行,為這些區域帶來了不同的信仰。比如通過藏傳佛教在滇西北的傳播,進一步促進了納西族、白族和藏族的經濟及文化交流,增進了幾個民族之間的友誼。

歷史文化價值

★昌都地區蘊藏著三江並流、高山峽谷、神山聖水、地熱溫泉,野花遍地的牧場、炊煙裊裊的帳篷,以及古老的本教儀軌、藏傳佛教寺廟塔林、年代久遠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畫,還有色彩斑斕的風土民情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
★茶馬古道是昌都地區自然與人文旅遊的一條重要線索,自然界奇觀、人類文化遺產、古代民族風俗痕跡和數不清、道不盡的纏綿悱惻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馬古道上。它是歷史的積澱,蘊藏著人們千百年來的活動痕跡和執著的嚮往。
★茶馬古道穿過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間的民族走廊地帶,是多民族生養藩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繹歷史悲喜劇的大舞台,存在著永遠發掘不盡的文化寶藏,值得人們追思和體味。
★茶馬古道上的旅遊是回歸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諧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險和發現之旅。
★茶馬古道旅遊開發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諸如交通和運輸設施、滿足食宿需要的賓館飯店建設、用電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時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從而帶動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昌都地方的經濟活起來。

社會經濟價值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最特殊的地域名稱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的陸上交通大動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對外開放的金鑰匙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大開發的重要基石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經濟大繁榮的命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旅遊發展的著力點

宗教文化/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宗教文化圖冊

三種宗教在康定和諧相處

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大雪山中段,坐落著一個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康定。從19世紀60年代起,小城內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存的格局,100多年的傳教歲月中,始終和睦相處,成為美談。清真寺現在的阿訇是38歲的馬澤志,他仍記得2003年4月康定天主教堂新神甫李倫即位時,邀請他以及各個宗教的代表參加即位儀式時的熱鬧場面。

1646年,有回族人開始到康定謀生,現在,康定縣城共有常住的穆斯林400餘人,在清真寺的隔壁,當地還專門修建了回民小學。72歲的回族大媽陳鳳雲正在清真寺內為即將到來的“開齋節”做準備,她有許多藏族朋友,有的信仰藏傳佛教、有的信仰天主教,“我們的關係很好啊,都是很要好的朋友。”陳大媽說。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局副局長張建泉介紹,他在康定從事宗教工作15年,很少碰到各個宗教之間發生衝突。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在歷史上曾是繁榮一時的商業貿易中心。700年以來,藏商把從西藏帶來的麝香、蟲草、黃金、馬匹帶到康定,與內地商人帶來的茶葉、絲綢進行交易。正是這種民族間貿易的興盛,造就了各民族在康定的大融合。距離清真寺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康定的天主教堂。1860年,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丁盛榮受羅馬教廷之命赴西藏傳教,途中受阻,返回康定,在康定北郊設堂傳教,拉開天主教在康定的傳教歷史。現在,全縣城300多天主教信徒中,藏族信徒占到了200人。天主教堂神甫李倫說:“雖然全縣城3萬多人口中信仰藏傳佛教的人占到了絕大多數,但是當地政府積極保護信仰者較少的宗教,這裡有很好的宗教信仰環境。”距離康定天主教堂約150多米的地方,是當地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 安覺寺,已有380多年的歷史。安覺寺的鐵棒喇嘛汪甲告訴記者,在康定,不管你是信仰藏傳佛教也好,信仰伊斯蘭教、天主教也好,大家都應該是平等和團結的。“如果其他宗教的信徒來到我們寺廟,我們也會熱情向他介紹。我們絕不會強迫任何人來信仰我們自己的宗教。”在安覺寺內,65歲的藏族大媽次乃正在轉經筒前轉經,圍著轉經筒一圈又一圈,默默念經文。“我們信教是個人的觀點,都是為了行善嘛。不同的宗教只不過觀點不一樣,但都是為了做好事。”次乃說。

歷史文化價值/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圖冊

昌都地區蘊藏著三江並流、高山峽谷、神山聖水、地熱溫泉,野花遍地的牧場、炊煙裊裊的帳篷,以及古老的本教儀軌、藏傳佛教寺廟塔林、年代久遠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畫,還有色彩斑斕的風土民情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

茶馬古道是昌都地區自然與人文旅遊的一條重要線索,自然界奇觀、人類文化遺產、古代民族風俗痕跡和數不清、道不盡的纏綿悱惻的故事大多流散在茶馬古道上。它是歷史的積澱,蘊藏著人們千百年來的活動痕跡和執著的嚮往。
茶馬古道穿過川、滇、甘、青和西藏之間的民族走廊地帶,是多民族生養藩息的地方,更是多民族演繹歷史悲喜劇的大舞台,存在著永遠發掘不盡的文化寶藏,值得人們追思和體味。

茶馬古道上的旅遊是口歸自然之旅,是人和自然和諧之旅,是都市人精神之旅,也是探險和發現之旅。

茶馬古道旅遊開發是全方位的,首先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諸如交通運輸設施、滿足食宿需要的賓館飯店建設、用電用水和安全保障等,同時大力開發旅遊產品,從而帶動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昌都地方的經濟活起來。

社會經濟價值/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最特殊的地域名稱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的陸上交通大動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對外開放的金鑰匙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大開發的重要基石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經濟大繁榮的命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旅遊發展的著力點

旅遊開發機遇/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國內外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大趨勢
中國加入WTO為昌都旅遊業發展帶來難得的機會
西部大開發為昌都旅遊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現代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圖)茶馬古道現代茶馬古道圖冊

公里幹線的修築,替代了過去“茶馬古道”的功能。

“兩橫一縱”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幹”字形的現代“茶馬古道”。

在專家學者眼中,茶馬古道是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通過馬幫的運輸,川、滇的茶葉得以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它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的第五條通道,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地位。

然而,在專家眼中與“絲綢之路”同等重要的茶馬古道,卻在時光的荏苒中沉寂過許多年。隨著現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發達,茶馬古道早已被214、317、318國道所代替。

“在絲綢之路受到世界關注,被學者、專家們爭相研究,並引發旅遊熱潮的時候;在絲綢之路已名滿天下時,茶馬古道卻倍受冷落,默默地在深山密林之中。”專門研究茶馬古道的專家木霽弘說,茶馬古道的沉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它的僻遠艱險也是衰落的重要原因。雖然沉寂多年,但今日茶馬古道“熱”起來並不是沒有它的理由。

“茶馬古道是中華民族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旅遊愛好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木霽弘分析說,“古道本身的歷史、文化韻味且不說,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風光、民俗、文化差異,就能吸引不少人。”

“以茶文化為主要特點,茶馬古道成為了一道文化風景線。”北京大學學者陳保亞告訴記者,茶馬古道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如伴隨茶馬古道而生的馬幫文化、藏茶文化、商貿文化,因茶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現在,茶馬古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南方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安化洞市茶馬古道湖南安化洞市,位於安化縣東南部,距縣城東坪鎮45公里,通車,路況較好。有些中國地圖上,湖南版塊中可以沒有“安化”,沒有“東坪”地名,但一定會有“洞市”的地名。因為這裡歷來就是通往邵陽(原寶慶)、婁底市新化縣、懷化市溆浦縣的必經之路。
茶葉尤其是黑茶湖南長沙府安化牛田保上中下三區,洞庭湖;一百三十里,經岳陽府巴陵入長江,經臨湘,湖北武昌府嘉魚,江夏,四百二十五里達漢陽府漢陽縣漢口鎮。計一千一百里許。
或自湖南長沙府安化牛田上中下三區,腳挑馬馱集中於牛田驛今洞市,用竹排木排順麻溪於麻溪口入資水,然後用船順資水,經益陽,經湘陰,一百二十里入洞庭湖;過洞庭四百二十五里集中於長沙靖港入湘江.另有陸路2線經新化至寶慶經梅城,寧鄉至長沙.。
安化洞市老街座子坳碑刻文字和洞市龍溪石牛山可以充分反映這段茶馬互市的歷史。古道特產有黑茶和千兩茶最為出名,黑茶是屬後發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黑茶是採割下來的鮮葉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复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製作而成。千兩茶的全部製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需要4-5個月的時間,應此產量很少。飲用千兩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潤醇厚、提神、解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對緩解腹脹、止瀉有明顯功效。

安化茶馬古道路線

汽車經益陽/桃江/馬跡堂/小淹/江南/安化/洞市到高城,百年悠久歷史的風雨橋【永錫橋】;參觀安化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洞市老街】;尋訪當年馬幫的足印;當地風水鐵關【關山峽谷】,原始次。

茶馬古道博物館/茶馬古道[文化] 編輯

茶馬古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專門研究並展示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也是麗江市第一家從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傳、推廣的專業機構。
茶馬古道博物館由《序廳》、《史事1廳》、《史事2廳》、《束河廳》、《皮匠廳》、《茶馬風情廳》、《茶藝廳》、《影響資料中心》等8個部分組成,比較系統地介紹了茶馬古道的起始時間、線路和重大歷史事件,是人們了解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館的建築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組成部分,其中的"大覺宮壁畫"為江南著名畫家馬蕭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現在,筆法洗練,技術精湛,保留了唐代畫風,199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拉德·艾德諾

康拉德·艾德諾
Konrad Adenauer
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78072-0004, Konrad Adenauer.jpg
任期
1949年9月15日-1963年10月16日
總統
副職
前任 魯茨·馮·科洛希克
(首席部長;1945年)
繼任 路德維希·艾哈德
任期
1951年3月15日-1955年6月6日
前任 魯茨·馮·科洛希克(1945年)
繼任 海因里希·馮·布倫塔諾
任期
1950年10月21日-1966年3月23日
前任 職位創立
繼任 路德維希·艾哈德
科隆市長
任期
1945年5月4日-1945年10月6日
前任 威利·蘇特
繼任 威利·蘇特
任期
1917年10月13日-1933年3月13日
前任 馬科斯·瓦爾拉夫
繼任 京特·里森
普魯士國務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22年12月-1933年4月26日
前任 職位創立
繼任 羅伯特·萊伊
個人資料
出生 康拉德·赫爾曼·約瑟夫·艾德諾
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
1876年1月5日
德國科隆
逝世 1967年4月19日(91歲)
西德巴特洪內夫(今德國
政黨
配偶
  • 艾瑪·魏爾(1904年–1916年)
  • 奧古斯特·琴瑟(1919年–1948年)
子女 8名子女
母校
宗教信仰 羅馬天主教
簽名 康拉德·艾德諾的簽名

康拉德·赫爾曼·約瑟夫·艾德諾德語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語發音:[ˈkɔnʁaːt ˈhɛɐman ˈjoːzɛf ˈaːdənaʊɐ],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前西德總理。生於德意志帝國科隆,逝世於西德萊茵-勒恩多夫(Rhein-Rhöndorf),二戰前曾以天主教中央黨身份曾擔任科隆市長十幾年,二戰後在聯邦德國擔任第一任德國總理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黨魁,著名政治家、法學家。

 


生平[編輯]

 
學生時代的艾德諾(最右側,1896/97年)

康拉德·艾德諾在1876年1月5日出生在德意志帝國科隆的一個公務員家庭,父親Johann Konrad Adenauer(1833年–1906年)是科隆法院的書記官,曾當過軍人。康拉德在家中五個孩子排行第三先後在佛萊堡大學慕尼黑大學波昂大學法學國民經濟學專業。1901年完成學業後在科隆從事法律工作。1904年1月與第一任妻子Emma Weyer結婚,這段婚姻直到1916年Emma Weyer過世。1919年艾德諾再婚。

科隆市長[編輯]

艾德諾自1906年起從政,加入天主教保守政黨中央黨(en:Centre Party (Germany))。3月獲得中央黨提名成為科隆市議員,同年父親逝世。1909年10月艾德諾被中央黨提名當選成為科隆市第一議員暨副市長,掌管財政與人事兩部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更接管糧食部門。1917年9月18日科隆市議會選舉艾德諾出任一任12年的科隆市長,10月18日就職,艾德諾以當時41歲年齡成為德國最年輕的市長。之後艾德諾連任。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徵召艾德諾進入普魯士貴族院,在一戰德意志帝國戰敗後艾德諾維持了科隆市的秩序。

納粹黨統治下[編輯]

納粹黨崛起後,艾德諾拒絕與納粹合作,包括在市長任內下令撤除懸掛科隆市內的納粹黨旗。並且在1933年2月希特勒當選總理後來到科隆時拒絕去機場迎接他。1933年3月被解除職務,成為被納粹黨最先撤除職務的七個市長之一。甚至在1934年和1944年兩度被捕入獄。1934年長刀之夜事件,遭到短暫拘捕後,艾德諾開始了逃亡生活,1944年7月20日發生密謀刺殺希特勒事件後,艾德諾被質疑參加其中又遭到逮捕。後來他時任中尉的兒子親自去柏林向蓋世太保申辯他父親與7月20日爆炸無關後,艾德諾終於在1944年11月26日被釋放,結束60多天的牢獄之災。由於有敢於反對納粹希特勒的作為,有別於與希特勒時期合作的大部份官員,二戰後在西德初始領導人的規劃選擇上,因不與希特勒合作而受同盟國青睞,支持他出任之後首任西德總理。

德國總理[編輯]

 
1949年大選時艾德諾的競選海報

戰後1945年再度出任科隆市長。但沒多久就被英國佔領軍解除職務。

艾德諾於1946年起任英國占領區新的政黨基民盟主席,1950年至1966年任基民盟聯邦主席。

1949年8月15日,73歲的艾德諾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參加戰後西德聯邦議院第一次大選,選後基民盟拿下31.0%選票成為最大黨,隨後在聯邦總理的選舉中,艾德諾在自己投自己情況下以一票之差,以73歲高齡當選聯邦總理,組成基民盟基社盟自民黨的聯合政府,並主張西德倒向西方的同時儘量獨立和與夥伴國的平等。

 
柏林的德法關係修復紀念碑,右為艾德諾、左為戴高樂

外交方面,1951年占領條例修正後,西德聯邦政府成立外交部,艾德諾出任西德第一任外交部長直到1955年。在外交部長任內與法國同盟國和解,並得到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善意回應,提出舒曼計劃。共同掌管成員國煤鋼工業,並免除相關關稅,並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促成西歐進一步經濟合作。1955年與同盟國締結巴黎條約,回復主權。對法國方面,艾德諾極力修補雙方在二次大戰的破裂關係,並與法國總統戴高樂交好,德法的友好關係導致1963年簽訂了德法合作條約en:Élysée Treaty)。而對東德的外交政策,則奉行哈爾斯坦主義,宣示西德為德國唯一代表政權,對承認東德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除蘇聯外予以斷交,並先後與南斯拉夫葉門斷交。

艾德諾在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四度出任德國總理,擔任長達14年,直至1998年才被同為基民盟的科爾(1982-1998)打破。

下台[編輯]

從1959年左右,艾德諾的威信開始低下。1961年基民盟/基社盟聯邦議院選舉中,雖然仍為最大黨,但成績不理想,加上艾德諾年事已高,艾德諾只好答應只當兩年總理,於期中辭去總理職務。同年東德興建柏林圍牆,艾德諾又因沒在第一時間趕到西柏林,引起包括市長勃蘭特在內的批評。最後於1963年10月15日任期中辭去總理職務,由經濟部長路德維希·艾哈德接任。1966年艾德諾辭去基民盟主席一職。

1967年4月19日下午1時21分,艾德諾因心臟病發作死於自宅。死後於科隆大教堂舉行國葬,埋在自家附近的墓地。

主要政績[編輯]

1949年艾德諾說服戰勝國不要大量拆除德國原有的工業設施,保護了戰後西德近30年高速的工業成長的潛力。

1951年艾德諾與勞工階層達成企業委員會協議,給與工人較大的決策權,保證了西德戰後勞資關係的相對和諧。

艾德諾推動西德1954年加入了北約,並於1955年結束了同盟國佔領,恢復主權。

1955年在蘇聯訪問時,他促成了蘇聯釋放德國戰俘回德國蘇聯西德的建交。

艾德諾和戴高樂促成了德法這一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宿敵的和解,1963年簽署的德法條約奠定歐共體合作的基礎。

身後評價[編輯]

  • 91歲的艾德諾去世後,很多西德民間團體表示:感謝他「為德國人民所做的一切」和他「勤奮、剛直」的品格和求實態度,他的政敵也讚賞他的「真正領導者的素質」。
  • 西方評論界普遍讚譽他「以他的鐵肩支撐危局,使一個戰敗的、幾乎氣息奄奄的民族經受住了考驗」。
  • 2003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艾德諾當選第一。

艾德諾基金會[編輯]

康拉德-艾德諾基金會(Konrad-Adenauer-Stiftung)1962年成立,是有基民盟背景的政治性基金會,宗旨之一是向德國內外的優秀青年提供獎學金,培養學術人才和領導人才,並設立有「優秀人才培養研究所」(Institut für Begabtenförderung),負責管理獎學金。

著作[編輯]

  • 艾德諾四卷回憶錄在1965至1968年出版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戰百年系列》 10大發明流傳百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明與發現,依舊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取自網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明與發現,依舊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取自網路)

今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WW1)將屆滿100年。世紀之交,使得這場戰役更顯遙遠。不過一戰時期發明/發現的事物,卻是一路延綿流傳,在我們的生活中反覆出現。當我們習以為常地接觸這些事物時,不妨遙想一下當年的煙硝,期許上個世紀的愚蠢不再重現。

 

1. 衛生棉

 

纖維棉(Cellucotton)早在戰前就被發明,但發現纖維棉無窮潛力的卻是「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企業。當年該公司還是一家美國小公司,戰爭爆發前,金百利克拉克研發主管馬勒(Ernst Mahler)及副總裁金百利(James Kimberly)在歐洲四處走訪紙漿工廠,期間他們發現纖維棉擁有絕佳的吸收力,且量產成本低廉。

 

馬勒與金百利將纖維棉帶回美國,並註冊商標予以量產。1917年美國向德國宣戰,戰場上所需的棉製繃帶因美國產棉不足而短缺,金百利克拉克地的纖維棉製品得以卡位暢貨。不過真正讓金百利克拉克得以發達的推手並不是受傷的戰士,而是紅十字會(Red Cross)的護士。護士們發現纖維棉的超強吸收力,能夠用來處理月事煩惱。

經過多次研發改良,金百利克拉克終於在1920年10月推出衛生棉品牌「Kotex」(台灣稱為:Kotex靠得住)。原先設計為外傷止血的醫療產品,在歷史的意外中出現巧妙的轉折,成了女性最私密的夥伴。


2. 面紙

Kotex產品的獨創性,奠下了金百利克拉克的百年基業。不過在那個保守的年代,女性還不太敢大剌剌地購買衛生棉,使得Kotex的銷售成績總是溫火慢燉,沒有出現爆炸性的成長。金百利克拉克試了各式各樣的方法,讓女性得以免除尷尬感。同時,金百利克拉克也意識到不可單靠Kotex就能獨步天下,必須持續開發全新材料,推出殺手級產品,才能維持公司成長動能。

在這樣的開創的氣氛下,金百利克拉克發現,纖維材質經過熨燙後能夠展現平整優雅的質地,並維持輕柔的觸感。1924年金百利克拉克宣布推出全世界第一個面紙產品「Kleenex」(台灣稱為:舒潔)。


3. 光照治療

1918年戰事已近尾聲,不過那一年漫長的冬季卻讓德國兒童們受盡折磨。柏林近半的兒童出現一種怪病,他們的骨頭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變得鬆軟而變形。一位名為赫爾德辛斯基(Kurt Huldschinsky)的醫生發現,這些孩童的皮膚皆蒼白無血色,這個發現啟發了赫爾德辛斯基的靈感。

赫爾德辛斯基開始嘗試用水銀石英燈照射孩童,這些孩童的骨骼竟然愈發強壯。接著夏天到來,赫爾德辛斯基把孩子們放在陽台上曬太陽,結果孩子們的怪病全都不藥而癒。實驗成果引發極大轟動,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市(Dresden)甚至將路燈全部拆下,拿來照射因為日曬不足而缺乏維他命D的兒童。

 


4. 日光節約時間

早在1784年人們就有日光節約時間的概念,不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有中央政府律定實行。戰時的德國政府為了節省煤炭消耗,於1916年4月30日起,規定全國將將時鐘往前調整1個小時,讓人民能夠充分利用夏季的日光,避免消費煤炭。德國此例一出,歐洲各國及美國紛紛起而效仿。如今多數國家都取消了日光節約機制,不過這個在特殊時空所發生的時間規劃策略,卻永遠為人津津樂道。


5. 茶包

茶包的起源,一般咸信是美國茶葉進口商蘇利文(Thomas Sullivan)於1908年的偶然發明。為了方便展示茶葉,蘇利文將茶葉放進絲袋中展示,結果顧客陰錯陽差地將絲袋泡到茶壺中,變成了今日的茶包產品。不過茶包在一戰時有了特殊的意義,一家德國公司將整批茶包批發給德國軍隊,德軍士兵的行軍包內開始配有茶包,當時德軍將這樣的產品稱為「茶葉炸彈」。

 


6. 腕錶

2014041513-06-W5310047_0_cartier_Watches_019世紀晚期,歐洲多金的紳士們如果要知道時間,必須翻開手提包,拿出鐘錶端詳一番。反倒是女士普遍流行將錶繫在手腕上,成了今日腕錶的原型。一戰爆發後,情勢開始有了轉變。前線的士兵們必須準確地知道砲擊時間,飛行員則必須兩手操縱飛機,使得隨身又方便的男用腕錶設計應運而生。

根據腕錶公司H Willamson在1916年的股東大會的會議紀錄,其中公司負責人在會上說道,「目前在戰場上的士兵,每4個人就有1個戴腕錶,沒有腕錶的士兵正急呼呼地也想買支腕錶來戴。」

今日許多知名腕表廠商與一戰都淵源匪淺。法國製錶師卡地亞(Louis Cartier)正是在一戰時,受到新型雷諾坦克(Renault)的外型所啟發,設計出卡地亞知名的坦克腕錶系列


7. 素香腸

你可能會認為,素香腸這種東西可能是1960年代美國某一個披頭散髮、崇尚素食主義的嬉皮所發明的。事實上,素香腸的出現與嬉皮無關,而是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任總理艾德諾(Knorad Adenauer)所發明。

在一戰期間,艾德諾時任柯隆(Cologne)市長。當時柯隆遭到英軍圍困,肉品短缺。艾德洛靈機一動,把米糊、大麥及玉米粉攪和在一起製成麵包,並用大豆製作素香腸。這道料理一端出,被市民戲稱為「和平香腸」。艾德諾更為自己發明的兩道料理申請專利,不過當時的「帝國專利局」認為素香腸的「肉含量」不符合香腸製品規範標準,予以駁回。

 


8. 拉鍊

在桑德貝克(Gideon Sundback)發明拉鍊以前,人們對於該怎麼把兩個物件接合再一起很傷腦筋。桑德貝克是瑞典裔美國人,是「通用固件公司」(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的產品設計經理。他將兩排齒狀條鍊結合再一起,發明了當時所謂的「無鉤扣件」(Hookless Fasterner)。這項發明為一戰時的美軍帶來極大便利,美軍的軍大衣及軍靴都可以看見拉鍊的應用。一戰結束後,拉鍊便開始在民間普及。


9. 不鏽鋼

不鏽鋼在今日的應用極為廣泛,堪稱是近代最重大的發明。英國科學家布雷爾利(Harry Brearley)於一戰期間接受英國兵工廠的委託,希望能解決步槍槍膛高耗損率的問題,提高士兵在持續作戰的能力。布雷爾利起初嘗試性地將鉻加入鐵中,不過布雷爾利對於製成的合金感到不滿意,隨手丟入垃圾堆中。

一段時間過後,布雷爾利意外發現這枚合金並沒有生鏽,全世界第一塊不鏽鋼因而產生。一戰時不鏽鋼大量應用在飛機的發動機,如今這個獨特發明已走入尋常人家,成為餐桌上的刀叉湯匙。

 


10. 空中通訊

特斯拉(Nikola Tesla)雖然在1893年發明了無線電,不過這個技術在一戰初期的空戰中派不上用場。飛機上的劇烈作響的引擎聲阻礙了無線電的傳聲效果,地面人員只能利用手勢、旗幟、燈光甚至是大吼大叫的方式,跟高空上的飛行員進行溝通。1916年英國發明了飛行頭罩,頭罩里內建了麥克風及耳機,能夠抵擋飛機上噪音的干擾,即時傳送聲音訊號,解決了空中通訊的問題。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6 Fri 2016 11:50
  • 置頂

拼音:Táng [Tang]
英文:(1)saccharide (2) sugar
糖
 
 
 
  糖類物質是多羥基(2個或以上)的醛類(aldehyde)或酮類(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後能變成以上兩者之一的有機化合物。在化學上,由於其由碳、、氧元素構成,在化學式的表現上類似於“碳”與“水”聚合,故又稱之爲碳水化合物
 
 
 
 
 

 

簡介

  中文名稱:糖

  英文名稱:(1)saccharide (2) sugar

  定義:
 
  (1)簡單糖類的統稱。經水解僅能得到單糖類分子。

  (2)通常是指具有甜味的單糖和寡糖。有時在學術上,也指一些單糖。 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糖類(二級學科)

 

來曆

  分類

  糖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營養素,經人體吸收之後馬上轉化各種糖1(20張)爲碳水化合物,以供人體能量。主要分爲單糖和雙糖。單糖---及葡萄糖,分子式爲C6單分子鏈,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再轉化爲人體之所需。雙糖---食用糖,如白糖紅糖及食物中轉化的糖。分子式爲C12,人體不能直接吸收,須經胰蛋白酶轉化爲單糖再被人體吸收利用。

  平常所說的糖主要包括:甘蔗糖甜菜糖雅津甜高粱糖等。

  多糖---多糖是指由15個以上的單糖分子,通過脱水縮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多糖---分子式爲C>15,多分子鏈。它有糖的分子式但不是糖。

 

歷史

  在古代,人們利用蜂蜜來制造糖果。最先是在羅馬周圍的地區出現了糖衣杏仁這種糖果。制造者用蜂蜜將一個杏仁裹起來,放在太陽底下曬幹,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了。這種糖果一直以來廣受人們的喜愛。位於默茲河的(法國)凡爾登地區是今天最有名的糖衣杏仁制造地。這里的BRAQUIER公司制造多種形狀和顏色的糖衣果仁,有巧克力的、烤杏仁的、開心果的,均采用古老的方法精心制作。制造糖衣果仁的過程超過10天。

  弗拉維尼修道院的茴香糖相比之下要小一點、圓一點。這種糖果是1650年的時候在位於(法國)勃艮第地區的弗拉維尼小城被發明的,現在已被出口到20個國家。

  由於糖果的價格昂貴,直到18世紀還是隻有貴族才能品嚐到它。但是隨着殖民地貿易的興起,蔗糖已不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眾多的糖果制造商在這個時候開始試驗各種糖果的配方,大規模地生產糖果,從而使糖果進入平常百姓家。這就是今天我們能見到如此眾多的糖果的重要原因。

 

制作技術史

  史前時期,人類就已知道從鮮果、蜂蜜、植物中攝取甜味食物。後發展爲從穀物中制取飴糖,繼而發展爲從甘蔗甜菜中制糖等。制糖歷史大致經歷了早期制糖、手工業制糖和機械化制糖3個階段。

  早期制糖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國家之一。早期制得的糖主要有飴糖、蔗糖,而飴糖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制飴

   將穀物用來釀酒造糖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中國西周的《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象飴糖一樣甜。說明遠在西周時就已有飴糖。飴糖被認爲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來的糖。飴糖屬澱粉糖,故也可以說,澱粉糖的歷史最爲悠久。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以麥芽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都有飴糖食用、制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餳?”)記述最爲詳盡。書中對飴糖制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叙述,爲後人長期沿用。時至今日,這類澱粉糖的甜味劑仍有生產,也有較好的市場,在制糖業中仍有一定地位。但通常所說的制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爲原料制糖。

甘蔗制糖

  甘蔗制糖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公元前 300年的印度的《吠陀經》和中國的《楚辭》。這兩個國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蔗國,也是兩大甘蔗制糖發源地。在世界早期制糖史上,中國和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國,最早記載甘蔗種植的是東周時代。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時期,已有對甘蔗初步加工的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取得的汁。說明戰國時代,楚國已能對甘蔗進行原始加工。

  西晉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吳書·孫亮傳》中,有"亮使黄門以銀椀並蓋,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獻甘蔗餳……"的記述。交州在現今的廣東、廣西一帶,與上述的楚國同是中國的南方,是甘蔗制糖最早的地區。甘蔗餳是一種液體糖,呈粘稠狀,是將甘蔗汁濃縮加工至較高濃度(粘稠),便於儲存食用。這里的加工技術已經提高了一大步。

  東漢張衡著的《七辨》中,有“沙飴石蜜”之句。這里“沙飴”二字,是指制得的糖有微小的晶體,可看作是砂糖的雛形。

  6世紀時陶弘景著的《名醫别錄》中寫到:“蔗出江東爲勝,盧陵也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大如竹,長丈餘,取汁爲沙糖,甚益人。”這里描述的種蔗區域更加廣闊了,種蔗的技術也已提高,且已經制出砂糖。這種砂糖是將蔗汁濃縮至自然起晶,成爲帶蜜的糖。比先前的甘蔗餳的加工技術又提高一步。

手工業制糖階段

  自戰國時代開始從甘蔗中取得蔗漿以後,種植甘蔗日益興盛,甘蔗制糖技術逐步提高,經近千年的發展,至唐宋年間,已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作坊式制糖業。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學習熬糖法。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獻波羅樹,樹類白楊。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颺州諸蔗,柞沈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說明在中、印頻繁的文化、科技交流中,其中也有制糖技術的經驗交流。

  從唐宋開始形成的手工業制糖以來,制糖技術逐步得到發展,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相繼出現,土法制取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制糖的理論著作。

  公元674年,中國發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該法用一套漏鬥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漏鬥形陶器)中,從上淋入黄泥漿,借助黄泥漿的吸附脱色制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志着制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種土法制糖在中國沿用了千餘年。

  唐大曆年間(766~779),四川遂寧一帶出現用甘蔗制取冰糖。冰糖的制作,爲制糖業增添了獨特的產品。

  唐宋制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品不僅銷售國内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廣泛興起的制糖手工業,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域,如現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台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制糖技術。由於台灣氣候適宜於種植甘蔗,制糖業很快得到發展,並成爲中國主要制糖基地之一。

  8世紀中葉,中國制糖技術傳到日本。13世紀左右,傳入爪哇,成爲該島糖業的起源。15~16世紀,中國的僑民也在菲律賓、夏威夷等地傳播制糖法。

  當中國的甘蔗制糖技術向外傳播的時候,世界上的另一個甘蔗制糖發源地印度,也不斷向各國傳播甘蔗制糖技術。7世紀,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技術傳入西班牙意大利。自此,地中海沿岸開始有甘蔗種植,隨後甘蔗的種植技術又傳入北美洲的一些國家。15世紀末,哥倫布將甘蔗制糖技術傳至西印度群島,很快又傳至古巴、波多黎各。15世紀20~30年代,甘蔗制糖技術先後傳到墨西哥、巴西、祕魯等,不久,甘蔗制糖業在南北美洲都發展起來。

  在長期的制糖實踐中,很多制糖方法逐步被總結出來。 北宋王灼於 1130年間撰寫出中國第一部制糖專著──《糖霜譜》。全書共分7篇,内容豐富,分别記述了中國制糖發展的歷史、甘蔗的種植方法、制糖的設備(包括壓榨及煮鍊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糖業經濟等。1637年初刊的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中,記述了種蔗、制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采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代的制糖業中仍有沿用。“甘嗜”中總結的具有系統性的壓榨取汁、石灰法澄清、濃縮煮糖等手工業制糖工藝,成爲現代機械化制糖的工藝基礎。

機械化制糖階段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甜菜制糖的成功極大地推動了制糖業的發展,直接導致了制糖業的機械化。
各種糖
各種糖

  甜菜制糖業的興起 長期以來,用來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而甘蔗隻能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寒冷地區則不能種蔗制糖。18世紀末期,一種新的制糖原料──甜菜終於被發現,給制糖業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國化學家A.馬格拉夫發現甜菜塊根中含有蔗糖,但未受到重視。1786年,馬格拉夫的學生F.K.阿哈爾德柏林近郊試種甜菜成功,實現了從甜菜中提取蔗糖並開始進行甜菜的選擇和育種工作。1799年阿哈爾德發表論文,宣告可以用甜菜制糖。1802年,阿哈爾德在東歐西里西亞附近的庫内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糖廠。同年,俄國也建成一座甜菜糖廠。1811年,法國又建成一座甜菜糖廠。此後,歐洲各國相繼建廠,甜菜制糖業很快興起。1810年,俄國的甜菜糖廠已達10座。1824年,烏克蘭開始建立甜菜糖廠,此後15~20年間,已發展到67座,烏克蘭遂成爲俄國的主要產糖區。

  甜菜制糖業在歐洲的迅速崛起和發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經濟原因。19世紀初,拿破崙對不列顛島實行封鎖,英國則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歐洲海上運輸因之受阻,一些急需物資和食品如甘蔗糖等無法從海上運往歐洲大陸,這種情形客觀上促使了歐洲甜菜制糖業的迅速發展。不久,甜菜制糖技術便越過大西洋,傳播到美洲,繼而傳播到亞洲,遍及世界各地。

  機械化制糖業的發展 甜菜糖的發源和生產主要是在歐洲,而19世紀又是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時代,先進的工業和發達的科學技術,給制糖業實行機械化提供了很多有利條件。現代機械化制糖的工藝和設備大多始於歐洲的甜菜制糖業。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的這段時間,是機械化制糖工業的主要形成時期,許多制糖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湧現。甜菜制糖業在這段時間里,完成了滲出提汁、糖汁加灰二次碳酸飽充清淨、多效蒸發、真空煮糖結晶和離心分蜜成糖等基本技術。

  19世紀初期,良好的吸附劑骨炭已應用於甜菜糖汁的脱色,並取得了較好效果。1821年,東巴勒將甜菜塊根切成薄片,以熱水浸漬提取糖分,改變了早期用壓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爲滲出法的先導。到1830年,東巴勒發明滲出法。但由於未找到理想的澄清方法,取得的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庫爾曼發明二氧化碳飽充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1843年多效蒸發罐的發明使糖汁得以蒸濃。同時,采用高效能的離心分蜜工藝使糖膏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幹淨的砂糖。1849年,盧梭發明了碳酸法制糖工藝。1849年,應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取代成本較高的骨炭,糖汁的清淨技術進一步提高。1859年,佩里耶和波塞茨將碳酸法改良爲雙碳酸法,澄清效果顯著提高,但糖汁的沉澱顆粒仍不易除去。1864年,德耐克發明過濾機使糖汁沉澱顆粒得以分離。同年,奧地利人J.羅伯特制成間歇式滲出罐組,它與雙碳酸法清淨工藝相配合後被普遍采用。20世紀發展了連續滲出器,逐漸取代了羅伯特滲出罐。至此,較完善的碳酸法制糖工藝基本形成,成爲現代制糖技術的先導。

  由於甜菜制糖大部分工藝也適用於甘蔗制糖,因而很快被甘蔗制糖業所采用,但甘蔗制糖和甜菜制糖在澄清工藝上有較大的不同。在取汁方面,甘蔗糖廠仍基本上采用壓榨取汁方式。18世紀末甘蔗制糖已采用了三輥壓榨機

  19世紀初期,真空結晶(煮糖)罐制造成功。中期,已開始用蒸汽機帶動壓榨機,並開始采用離心分蜜機。此後,隨着制糖工藝漸趨成熟和適合於工業化生產的設備不斷出現,制糖業遂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階段。

中國機械化制糖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機械化制糖的醞釀、探索時期。20世紀30年代,中國興起機械化制糖熱潮,但未形成機械化制糖工業體系,制糖業基本上還處於手工業階段。1949年後,不斷發展成爲完整的現代制糖工業體系。

  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設中華精糖公司,機器購自英國,以土糖爲原料生產精鍊糖,每日能處理4000擔土糖。1880年,怡和洋行又在廣東汕頭角石開設分廠。此外,英國商人在香港的太古洋行也創辦太古鍊糖公司。繼英國之後,美國、日本等商人也來中國建立機械制糖廠,制糖工藝、技術、設備均從外國引入。由於社會動盪、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這些糖廠未能長久生存下去。

  1905年,中國東北開始種植糖用甜菜。1908年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350噸的甜菜制糖廠(阿城糖廠)。

  1915年又建成一座日加工甜菜 350噸的甜菜制糖廠(呼蘭糖廠)。

  1916年,日本人在中國東北成立“南滿洲制糖株式會社”,並在沈陽郊區建立一座日加工500噸甜菜的奉天糖廠,1917年投產。
 
  1922年又在鐵嶺建成鐵嶺糖廠,這兩座糖廠都於1926年停產。
 
  1920年,北京溥益公司在山東濟南興建溥益糖廠,於1921年投產,1929年停產。
各種糖
各種糖

  1938年,日本在吉林省範家屯建立“新京制糖所”,後改爲吉林省制糖廠。

  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論是甜菜制糖廠,或是甘蔗制糖廠,或是精鍊糖廠;不論是外資興辦,或是民族資本創辦的糖廠,都沒有成功,中國的機械化制糖業未能形成,仍然處於手工業制糖階段。牛拉石轆壓取甘蔗的古老制糖法依然盛行,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遍布城鄉民間。糖的產量及質量都不及先進國家。尚需大量進口食糖。1929年,食糖進口量達最高峰(7.4億千克),價值銀一萬萬兩,居全國進口貨物的第二位。

  30年代開始,中國限制洋糖任意進口,保護國内糖業的發展。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嚴重經濟危機,許多公司、商人急於推銷滯銷的貨物和積壓設備。中國成爲他們資本輸出的一大市場。例如,美國的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工廠,即在此時來到廣東,推銷他們積壓的制糖設備。廣東省的軍閥企圖通過創辦糖業,充實自己經濟實力,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政治地位,極力支持、興辦機械化制糖業。廣東制糖歷史悠久,制糖原料(甘蔗)豐富,客觀上也利於制糖業的發展。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在檀香山鐵工廠、捷克斯可達廠兩家廠商的承包下,在廣東建成了市頭、顺德東莞新造惠陽揭陽等 6座機械化制糖廠。其設計的總生產能力爲每天壓榨甘蔗7000噸,每天產白糖700噸。機器設備全部由外國進口,工藝技術、設備規模都是空前的。廣東遂成爲全國機械化制糖業的重要基地。

  廣東興辦機械化制糖業的熱潮,也波及可以用甘蔗制糖的其他省份,繼之紛紛建立機械化糖廠。但由於時局動亂,工業基礎薄弱,這些新式的機械化制糖廠,未能得到發展和繁榮,不少糖廠被迫關閉、停業。

  20世紀以來,台灣省機械化制糖業發展較快。最早的機器制糖廠建立於1901年,至1945年,全省已有42家機械化制糖廠。1934~1943年間,台灣糖業發展迅速,糖產量劇增,並有大量出口。1938~1939年制糖期,機制糖產量達到137萬噸。

  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制糖業不斷得到發展。甘蔗制糖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制糖業集中在黑龍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與甜菜糖的產量之比約4:1。發展到 80年代,中國已成爲世界上制糖大國之一。

 

我國糖料及食糖發展

產量面積上升


  經過建國以來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中國糖業穫得了巨大的發展。全國糖料播種面積由1949年186.2萬畝擴大到2003年2485.5萬畝。其中,甘蔗從162.3萬畝增加到2113.5萬畝,甜菜從23.9萬畝增加到372萬畝。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甜菜種植面積近幾年呈萎縮趨勢,這是由於近年甜菜比較效益逐年下降,在新疆與棉花和西紅柿爭地,在東北和糧食,也就是大豆和玉米爭地。2004年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漲,許多糖農改種其他作物,甜菜糖廠很難征到定單,閑置了很多壓榨能力。

  甘蔗畝產從1949年的1.6噸提高到2003年的4.27噸,甜菜畝產從0.8噸提高到1.67噸。總體上看糖料畝產近20年來都呈比較平穩的上升趨勢(見圖3)。甘蔗畝產最高地區是廣西,每畝達到4.6噸;甜菜畝產最高的地區是新疆,由於高糖甜菜品種推廣速度較快,畝產已經高達3.12噸。隨着高糖品種推廣速度的增加,甘蔗和甜菜畝產還有望進一步提高。

  與糖料面積同步起伏的是糖料和食糖的產量。全國食糖產量由1949/1950榨季的26.1萬噸提高到2002/2003榨季的1063.7萬噸(其中,甘蔗糖產量由24萬噸提高到940.6萬噸,甜菜糖產量由2萬噸提高到124.1萬噸)。如圖4所示,我國甘蔗糖產量一路上升,03/04榨季達歷史最高水平944萬噸;而甜菜糖產量近年卻呈下滑趨勢,目前隻有59萬噸,占總產量的份額隻有5.9%,相當於歷史最高水平1991年的36%。

蔗糖生產向優勢地區集中


  90年代以來,我國甘蔗生產區域布局發生了劇烈變化。由於東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和農業結構調整,甘蔗生產局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甘蔗原產地如廣東、海南、福建的種植面積在過去十年間大幅度下降。廣東和福建的蔗糖產量分别比10年前下降46%和77%。全國甘蔗業生產進一步向優勢地區集中。目前最大的蔗糖基地廣西種植面積已在1000萬畝以上,占全國總面積的45%以上;廣西、雲南、廣東、海南和新疆五大產區產糖量爲960萬噸,占全國產糖總量的96%,其中廣西和雲南產量占全國的58%和19%。

制糖企業發展迅猛


  我國制糖企業也穫得了長足的發展。全國機制糖廠由1949年的3家增加到2000年的539家。2000年我國糖業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結構調整,國家拿出120多億資金關閉破產150家制糖企業。經過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全國糖廠由539家減少到359家,保留制糖能力780萬噸,其中甘蔗和甜菜糖廠分别爲340家和19家、制糖能力分别爲695萬噸和85萬噸,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海南、新疆、内蒙和黑龍江等省區。2002/2003榨季,全國共有制糖生產企業(集團)213家,開工糖廠315家,其中:甜菜糖生產企業(集團)39家,糖廠40家;甘蔗糖生產企業(集團)165家,糖廠266家;鍊糖企業9家。目前,產糖量超過10萬噸的糖業集團已有20個,合計產糖670萬噸,占全國產糖量的67%。

  目前制糖業共有工業職工20多萬人,與糖業生產相關的農業人口近4000萬人;已經建成了包括糖業教學、科研、設計、設備制造、土建安裝的體系,可以自主進行糖業研發、建設。糖廠綜合利用也穫得了巨大發展,以食糖副產品蔗渣、廢(菜)絲、廢蜜爲原料的產品有:紙、紙漿板,纖維板,食用、藥用、飼料酵母,甜菜顆粒粕,檸檬酸,味精,糖蜜酒精等。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以食糖爲原料或輔料的食品共有3000多個品種。

 

化學分類

  糖類物質是多羥基醛或酮,據此可分爲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糖還可根據碳原子數分爲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最簡單的糖類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羥丙酮)由於絕大多數的糖類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所以過去人們一直認爲糖類是碳與水的化合物,稱爲碳水化合物。現在已經發現這種稱呼並不恰當,隻是沿用已久,仍有許多人稱之爲碳水化合物。

  糖還可根據結構單元數目多少分爲:
 
  (1)單糖(monosaccharide):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disaccharide):2-6個單糖分子脱水縮合而成,以雙糖最爲普遍,意義也較大。
 
  (3)多糖(polysaccharide):均一性多糖:澱粉糖原纖維素半纖維素幾丁質(殼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類(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硫酸皮膚素等)
 
  (4)結合糖(複合糖,糖綴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
 
  (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

 

生物學功能

  (1) 提供能量。植物的澱粉和動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儲存形式。

  (2) 物質代謝的碳骨架,爲蛋白質核酸、脂類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 細胞的骨架。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原核生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細胞間識别和生物分子間的識别。細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鏈參與細胞間的識别。一些細胞的細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鏈,構成細胞的天線,參與細胞通信。紅細胞表面ABO血型決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分解代謝

  葡萄糖的分解代謝途徑主要有三條,根據其反應條件、反應過程及終產物的不同而分爲:

  1)在不需氧時進行的無氧氧化(糖酵解);

  2)在需氧時進行的有氧氧化;

  3)生成磷酸戊糖和NADPH的磷酸戊糖途徑。

 

人體吸收

  糖包括蔗糖(紅糖、白糖、砂糖、黄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澱粉、糊精和糖原棉花糖等。在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體直接吸收久,其餘的糖都要在體内轉化爲基本的單糖後,才能被吸收利用。

 

功能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每克葡萄糖在人體内氧化產生4千卡能量,人體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髒功能的重要物質。

 

相關研究

  許多研究人員研究證實,隻要適量攝入,掌握好吃糖最佳時機,對人體是有益的。如洗浴時,要大量出汗和消耗體力,需要補充水和熱量,吃糖可防止虛脱;運動時,要消耗熱能,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提供熱能;疲勞饑餓時,食糖可迅速被吸收提高血糖;當頭暈惡心時,吃些糖可升血糖穩定情緒,有利恢複正常;飯後進食點糖食品,可使人在學習和工作時,精神振奮,精力充沛。據報道,美國科學家對千餘名中小學生實驗表明,飯後吃一些巧克力,下午1-2節課打瞌睡者才2%,而對照者(不吃巧克力)卻高達11%。此外,對數百名駕駛員試驗發現,當他們按要求每天下午2點吃點巧克力、甜點心或甜飲料時,車禍要少得多。

 

危害

  蔗糖是含有最高熱值的碳水化合物,過量攝入會引起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齲齒等疾病。

空腹不宜大量食用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空腹大量吃糖,會使血液中的血糖突然增高,破壞機體的酸鹼平衡與體内各種有益微生物的平衡,不利於人體健康。

過多食用影響兒童身高增長


  吃糖過多可影響體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吃糖過多,還可以影響鈣質代謝。有些學者認爲吃糖量如果達到總食量的16-18%,就可使體内鈣質代謝紊亂,妨礙體内的鈣化作用。據日本一項調查表明,小兒骨摺率有所增加,他們認爲糖過多是造成骨摺的重要原因。

  吃糖過多,會使人產生飽腹感,食欲不佳,影響食物的攝入量,進而導致多種營養素的缺乏。兒童長期高糖飲食,直接影響兒童骨骼的生長發育,導致佝僂病等。兒童多吃糖如果又不注意口腔衛生,則爲口腔的細菌提供了生長繁殖的良好條件,容易引起齲齒和口腔潰瘍。

  爲了避免齲齒、近視、軟骨症、消化道等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家長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甜食。

糖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之一

  
  糖是人體三大主要營養素之一,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糖供給人體的熱能約占人體所需總熱能的60~70%,除纖維素以外,一切糖類物質都是熱能的來源。

  糖是自然界中最豐富的有機化合物。糖類主要以各種不同的澱粉、糖、纖維素的形式存在於糧、類、豆類以及米面制品和蔬菜水果中。在植物中約占其幹物質的80%,在動物性食品中糖很少,約占其幹物質的2%。

過多食用易患相關疾病


  有些專家認爲,糖比煙和含酒精的飲料對人體的危害還要大。世界衛生組織曾對23個國家人口死亡原因作了調查後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於吸煙,長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會使人的壽命縮短20年。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於1995年提出“全球戒糖”的新口號。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食糖攝人過多會導致心髒病、高血壓、血管硬化症及腦溢血、糖尿病等。

  長期高糖飲食,會使人體内環境失調,進而給人體健康造成種種危害。由於糖屬酸性物質,吃糖過量會改變人體血液的酸鹼度,呈酸性體質,減弱人體白血球對外界病毒的抵禦能力,使人易患各種疾病。

  長期嗜好甜食的人,容易引發多種眼病。有關專家還提出老年性白内障與甜食過多也有關。他們調查了50例白内障患者,發現其中有34%的患者有酷愛甜食的習慣,他們認爲,這與葡萄糖代謝障礙有關。

沒有依據引發肥胖病


  我國許多食品營養及醫學界專家認爲,單純性肥胖是由於總熱量的攝入與消耗之間失去平衡所致,不能把肥胖歸結於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特别工作小組對食糖研究的結果,認爲食糖引發肥胖是沒有根據的。理由是:每湯匙食糖含熱量16卡,而每湯匙黄油或其他脂類食物含熱量是100卡,所以食糖不是使人發胖的原因。

  瑞典幾位醫學家的研究更進一步證實,食用糖不會導致人體内形成脂肪層,這一研究成果被稱爲“小型革命”。根據醫學家的觀察,胖人的食物中脂肪總是比糖多,所以減肥的人首先應減少食用脂肪性食物。歐洲的主要飲食營養學家、瑞典的阿斯特魯認爲,如果不濫食過多脂肪食物,那就可以安心地提高糖的用量,而不必擔心肥胖。

適量食用不影響健康


  近年來,由於報道糖對人體健康危害的文章越來越多,一些片面宣傳的輿論使人們對進食糖顧慮重重,感到“吃糖可怕”。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特别工作小組對食糖研究的結論是:食糖除導致齲齒外,對引起其他疾病是沒有根據的。作爲合理搭配飲食的一部分,吃糖如同吃其他東西一樣,隻要食用適量,是不會有礙健康的。

 

甜味的分類

  人們都喜歡甜味,甜味是與糖聯繫着的。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是大家熟悉的糖,它們不僅味道甜,而且還是供應人體能量的物質。蜂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果糖是最甜的糖。果糖、蔗糖與葡萄糖的甜味的比例,根據實驗測定是9:5:4。

 

沒有甜味的糖

  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呢?不是。例如,牛奶中有4%的乳糖,乳糖是沒有甜味的糖。反過來說,是不是有甜味的都是糖呢?也不能這樣說。例如乙二醇、甘油雖有甜味,但都不是糖。最常見的無味糖就是米飯中的澱粉。

 

常見糖的分類

  根據糖的精制程度、來源、形態和色澤,大致可分爲如下幾類:

  一、精制白砂糖:簡稱砂糖,爲粒狀晶體,根據晶體的大小,有粗砂、中砂、細砂三種,目前市面上供應是細砂糖。用甘蔗或甜菜制成。特點是純度高、水分低、雜質少。國產砂糖含量高於99.45%、水分低於0.12%,並按標准規定分爲優級、一級、二級三個等級,均適用於麵包和面點生產用。

  二、粗砂糖:屬於未精制的原糖,純度低、雜質多、水分大、顏色淺黄,如國產的二號糖和進口的巴西糖、古巴糖。

  三、綿白糖:晶體細小均勻,顏色潔白,質地軟綿,純度低於白砂糖,含糖量98%左右,水分低於2%,因成本高,用於高檔食品。

  四、赤砂糖:粒狀晶體,顏色棕黄色,雜質較高,但可作特殊用途。

  五、紅糖(片糖、黄糖):一般由土法榨制得,雜質最多,純度最低,但有其特殊風味及其在烘焙中着色快,也有一定的應用。

  六、紅糖粉:純度比紅糖高些,且秤取方便,比紅糖使用量大。

  七、冰糖及冰片糖:不方便秤取,成本高、應用較少,且限於高檔食品。

  八、葡萄糖粉及葡萄糖漿:由澱粉通過酶催化或在酸存在下經水解作用得到葡萄糖漿再經噴霧幹燥後即得粉狀葡萄糖,一般含水8%。

  九、麥芽塊及麥芽糖漿:由大麥、小麥經麥芽酶作用水而得,我國生產的成品一般稱飴糖。   
 
  十、轉化糖漿:由蔗糖與水在鹽酸存在下,加熱制得。其特點是粘度低、透明好。是做廣式月餅的必須原料。

  十一、果葡萄糖漿(異構糖漿):把轉化糖漿中的一部分葡萄糖在葡萄糖酶的作用下,轉化爲果糖。工業上生產的果葡萄糖漿其異構轉化率在42%,此時的甜度與蔗糖相等。若再提高轉化率,則可得到更高的甜度。

  十二、蜂蜜:蜜蜂的分泌物、甜度較高,且有特殊風味。

  十三、糖蜜:糖廠制糖時,糖漿經濃縮後剩下的母液,雜質最多。但具有特殊的香味,生產全麥麵包時常有采用。

  焦糖是一種糖食,以接近或超過115℃的溫度熬煮白糖,使呈現淺黄色近乎咖啡色,並帶有焦香味,即得焦糖。一般用做布丁的時候才使用。多吃有害。

 

其他相關信息

  一種三氯蔗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以蔗糖爲原料,加入N,N-二甲基甲醯胺溶液,在硫酸鹽固體酸催化劑或吸附在高分子載體上的硫酸鹽固體酸催化劑作用下與乙酸乙酯發生酯交換反應,生成蔗糖-6-乙酸酯,蔗糖-6-乙酸酯再經氯代、醇解反應生成三氯蔗糖。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產品純度高、生產成本低等優點,非常適合工業化生產。

  《糖》還是一本小說,作者棉棉;叙述了一個“問題女孩”紅和她在青春迷途中邂逅的幾個同樣有“問題”的少男少女的故事。

  作爲甜味物質,白糖、紅糖和冰糖經常爲人們食用。制糖方法並不複雜,把甘蔗或甜菜壓出汁,濾去雜質,再往濾液中加適量的石灰水,中和其中所含的酸,再過濾,除去沉澱,將二氧化碳通入濾液,使石灰水沉澱成碳酸鈣,再重複過濾,所得濾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了。將蔗糖水溶液放在真空器里減壓蒸發、濃縮、冷卻,就有紅棕色略帶粘性的結晶物析出,這就是紅糖。想制造白糖,須將紅糖溶於水,加入適量的骨碳或活性炭,將紅糖水中有色物質吸附,再過濾,加熱,濃縮,冷卻濾液,一種白色晶體——白糖就出現了。白糖比紅糖純的多,但仍含一些水分,再把白糖加熱至適當溫度除去水分,就得到無色透明的塊狀大晶體——冰糖。可見,冰糖的純度最高,也最甜。

  說起甜味物質,人們很自然想到糖精,糖精並非“糖之精華”,它不是從糖里提鍊出來的,而是以又黑又臭的煤焦油爲基本原料制成的。糖精沒有營養價值。少量糖精對人體無害,但食用糖精過量對人體有害。所以糖精可以食用,但不可多用。

  適當食用白糖有助於提高機體對鈣的吸收;但過多就會妨礙鈣的吸收。冰糖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對肺燥咳嗽、幹咳無痰、咯痰帶血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紅糖雖雜質較多,但營養成分保留較好。它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破淤等功效,還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所以,婦女因受寒體虛所致的痛經等症或是產後喝些紅糖水往往效果顯著。紅糖對老年體弱,特别是大病初愈的人,還有極好的療虛進補作用。另外,紅糖對血管硬化能起一定預防作用,且不易誘發齲齒等牙科疾病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6 Fri 2016 11:45
  • 置頂

死海旁邊的鹽礦床
位於巴基斯坦的紅色岩鹽礦

食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也是最古老和普遍的食品調味劑之一。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鹽是海水最主要的礦物成分,含量較高,在海洋的浮游生物界,每公升海水含有約35克(1.2盎司)鹽分,鹽度是35‰[1]。自然結晶成礦的鹽稱作「岩鹽」或「石鹽」。鹽產生的鹹味乃人類能感知的基本味覺之一;鹽醃是保存食品的一種方法[2]動物組織含有的鹽分相較植物組織為多。

鹽主要從鹽礦提取,或是把海水和富含礦物的溫泉中蒸發而成,其中海水含有的鹽稱為海鹽鹽加工的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6000年,當時在現羅馬尼亞一帶生活的人們會把溫泉泉水煮沸以提取鹽份;而中國在大約同一時期也已有鹽業存在[3]:18–19。在古代,鹽巴對於希伯來希臘羅馬、拜占庭、西臺埃及等人來說皆是珍品。食鹽成為一項重要的貿易品,當時的人們會把食鹽經地中海船運,運經特地為食鹽而建的道路,再以駱駝隊穿過撒哈拉。由於食鹽稀少、而且人們對鹽有廣泛需求,有些國家之間為了食鹽而動起干戈,也有國家開徵鹽稅,以提高稅收。鹽被用於宗教儀式,亦有其他文化意義[4]

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可作為人體所需的電解質滲透溶質,但過度食用食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5][6][7],例如兒童和成人的高血壓症狀。早已有研究以鹽對健康的影響作研究對象。根據這些研究的結果,世界許多衛生機構及已開發國家的專家們都建議人們少吃些常見的高鹽食物[7][8]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少於2,000毫克的鈉,相當於5公克食鹽[9]

食用鹽是固體,通常含有抗結劑,也可能加入碘質以防止使用者出現碘缺乏。鹽在烹飪和享用食物時用作調味,而不少加工食品均含有食鹽[10]。在全球,鹽的年產量約2億噸,其中只有6%供人類食用(食鹽),其餘用途包括水處理、公路除冰、農業用途等。


 

歷史

 
1670年時德國哈雷安哈特州的鹽生產過程。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鹽的取得便是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中國山西省運城市鹽湖的採鹽史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是目前可查證的最古老鹽場[3]:18–19保加利亞的Solnitsata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400年,曾一度被認作歐洲最早提供鹽礦的城市[11]。在羅馬尼亞皮亞特拉-尼亞姆茨鹽泉附近,波亞納斯拉蒂納(Poiana Slatinei)考古遺址中有發現非常古老的鹽場作業。證據顯示在公元前6050年的新石器時代前庫庫泰尼文化的人會使用陶器煮沸含鹽的泉水,以提取其中的鹽[12]。此過程中提取的鹽可能和最初人口增長有直接的關係[13]

遊牧民族以牛羊肉為主食,不用鹽,因為肉類血液乳汁等動物組織裡含鹽量通常比植物組織多[14];而以穀物和蔬菜為主食的農耕民族則需在膳食中補充鹽份[15]。隨著文明的傳播,鹽成為了世界主要貿易商品之一,對古希伯來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赫人等各古代民族而言,鹽都十分珍貴。在中東,鹽可以在儀式上用來締結協定,並用於與上帝定下鹽約(或譯不可背棄的盟約),人們還會在他們的供品撒鹽以示對神的信任[16]。在戰爭時期的一個古老實踐是在土地上撒鹽,在敵人的土地上撒鹽,讓土地上長不出莊稼。聖經中亦有一篇關於亞比米勒王的故事,其中他被上帝指示在示劍(敵方)的土地上撒鹽[17],和各書籍聲稱迦太基於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6年)被打敗後,羅馬共和國小西庇阿的耕地和在迦太基的首都迦太基市散播食鹽[18]

 
秘魯馬拉什附近的鹽池,以礦泉水灌溉自印加帝國時用以生產鹽。

鹽可能在新石器時代安那托利亞黑曜岩交易中用作以物易物[19]希羅多德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描寫了穿越利比亞的食鹽貿易路線。羅馬帝國早期修建了從奧斯提亞鹽盤到首都的鹽路,以運送食鹽[20]。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的陵墓中有鹽、鹽漬魚和鳥等祭品[3]:38。大約在公元前2800年,埃及人開始以鹹魚交易腓尼基人的杉木、玻璃以及骨螺紫的染料。腓尼基人同時也和夥伴們交易埃及的鹹魚、北非的鹽等商品。他們的貿易王國遍布整個地中海[3]:44。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鹽曾作為貨幣使用,例如在衣索比亞岩鹽磚曾被用作硬幣[15]。在6世紀的摩爾商人手裡,鹽可以與等質量的黃金交換[20]。傳統上,圖瓦雷克人維護著一條橫越撒哈拉沙漠的路線,特別是鹽馬幫用以運輸鹽的路線。雖然現今在尼日南部的馬幫們往返比爾馬時依然會穿越沙漠,但是大部分的貿易都是以卡車運輸。每隻駱駝前往比爾馬時帶著兩捆飼料和兩份貿易品,返回時則馱著對方用來交換的鹽柱和海棗[21]

鹽也引發了不少衝突與戰爭。威尼斯便曾與熱那亞為鹽而戰,並贏得勝利。鹽也在美國革命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貿易路線以陸路為主的城市會徵收關稅[22]利物浦等城鎮也會通過出口從柴郡的鹽礦中提取的鹽以帶動經濟的發展[23]。歷史上很多政府都向百姓徵收過鹽稅。據說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航海活動就是用西班牙南部的鹽稅資助的,高昂的鹽稅也是法國大革命的起因之一。但在法國大革命鹽稅廢除不久後,拿破崙一世便成為了皇帝,並宣布重新課徵鹽稅以應對對外戰爭的開支,直到1945年才再度廢除[22]。1930年,為了抗議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食鹽專營制度聖雄甘地率領了100,000名以上的支持者舉行了名為「食鹽進軍」的抗議活動。他們走至海邊,將海水煮沸以取得鹽類。這種公民不服從的精神激勵了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並讓印度獨立從精英人士的主張變為了全國性的運動[24]。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關閉了所有的鹽場,為臺灣338年的曬鹽史畫上的休止符。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期間,中國香港澳門多處地方發生因民眾輕信謠言而造成的搶購食鹽的事件,導致食鹽售價被炒賣高至十倍[25]

種類[編輯]

來源[編輯]

 
形狀不規則的海鹽晶體

根據來源,食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石鹽等幾大類[26]。其中海水和石鹽是最主要的兩個來源。石鹽是內流盆地中封閉的湖泊蒸發沉積下的礦物質。石鹽的岩床可以在地下廣大的區域裡延伸,最多達350米厚。在美國加拿大地下有一片巨大的岩床,從紐約州西部的阿巴拉契亞盆地起,通過安大略省地下,覆蓋大部分密西根州的地下區域。英國的柴郡地下和伍斯特郡周圍有石鹽礦。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因其鹽礦,被稱為「鹽城」。[27]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地下有厚度為100-200米的鹽礦,儲量在世界首位。

粗海鹽含有少量鹵化物硫酸鹽,還有極少量藻類、耐鹽細菌和沉積物等。其中的鈣和鎂使粗海鹽略帶苦味,且容易潮解(露置保存時會慢慢吸收空氣中的水汽)。藻類則帶有輕微的「魚腥味」和「海風味」,後者來源於有機溴化合物。另外海鹽中或多或少含有沉積物,所以會帶有一點暗灰色。因為這些有著特殊味道和氣味的化合物含量很低時就能被人類感知,所以海鹽撒在食物上時會帶來比較複雜的味道,而若在烹飪過程中加入,食物的調料就很可能蓋過這些味道[28]

各地的天然鹽有各自獨特的礦物風味。法國鹽之花是一種在鹽鍋裡蒸發鹽滷而得的天然海鹽,各地區生產的鹽之花風味都不相同,各有特色。傳統的韓國料理中將粗鹽裝入兩端用黃土封口的筒中煅燒得到竹鹽[29]。竹鹽吸收了竹和黃土中的礦物質,據稱能增加大醬(一種發酵豆制調料)的抗突變功效[30]

猶太鹽雖然也經過精煉,但不含碘,顆粒也比多數精製鹽要大。這種鹽的烹調特性也有所不同,可用於烹飪猶太教肉品。有些猶太鹽經過認證符合猶太教教規,但並非所有標稱猶太鹽的產品都是如此[31]

泡菜鹽顆粒很細[32],便於加速制鹵時的溶解過程。

成分[編輯]

根據成分,食鹽可分為精鹽低鈉鹽碘鹽等。其中精鹽是將海水經過純化處理,藉由離子交換的透析方式將海鹽的雜質過濾,只剩下氯化鈉,幾乎不含其他天然礦物質;低鈉鹽是將食鹽中的氯化鈉氯化鉀取代,故在攝取量不變的情況下,可減少鈉及增加鉀的攝取各約50%;碘鹽則是為了預防甲狀腺腫大,而在食鹽中加

是人類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碘缺乏可能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不足),或令成人出現甲狀腺腫、兒童出現克汀病[33]。1924年起,為了解決前述這些病症,人們在一般食鹽中摻入碘化鉀碘化鈉碘酸鈉製得混合物,稱為「碘鹽」。有時亦會加入右旋糖來穩定碘質[34][35]。其中碘缺乏智能障礙最大的可避免原因[36]。在使用碘鹽的國家,碘鹽顯著降低了碘缺乏導致的病症[37]。各國碘鹽中的碘含量和加入碘化合物的種類不盡相同,例如美國碘鹽含碘量為百萬分之46至77,而英國的建議標準為百萬分之10至22,中國衛生部則規定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碘鹽含碘量,平均值在20-30毫克/千克,允許上下有30%的浮動[38][39][40]

在「雙營養強化鹽」中,同時添加了碘酸鹽和鐵鹽,後者有助於緩解缺鐵性貧血。據估計,缺鐵性貧血影響了40%出生於發展中國家的新生兒的心智發育。食鹽中常用的鐵源為延胡索酸亞鐵[41]。另一種添加劑為葉酸(即維生素B9),孕婦在懷孕前期和懷孕中補充足夠的葉酸能夠降低神經管畸形唇裂胎兒的出生率。添加了葉酸的食鹽通常呈黃色[42]

膳食中缺可導致齲齒發病率大幅增加[43]。食鹽中添加氟化物可減少蛀牙的發生,對尚未實行牙膏加氟和飲水加氟的國家尤為有益,因此在這些國家也更為常見。例如法國有35%的市售食鹽添加了氟化鈉[42]

亞鐵氰化鈉有時會添加到食鹽裡,用作抗結劑,這種添加劑被認為可供人類安全食用[44][45]。在食鹽加入抗結劑的做法最早始於1911年,當時使用的抗結劑是碳酸鎂,可以令鹽粒更自由地流動[46]。1988年,英國的食品化學成分、消費性產品與食品之毒性委員會認為亞鐵氰化鈉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暫時可接受」[44]磷酸鈣碳酸鈣、碳酸鎂、脂肪酸酸式鹽氧化鎂二氧化矽矽酸鈣矽鋁酸鈉矽鋁酸鈣有時亦會被用作抗結劑。歐盟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機構均准許在上述兩種含化合物中使用鋁[47]

作用[編輯]

食鹽對人類及其他動物的健康十分重要,其鹹味也是人類能感知的基本味道之一[48]。全球很多菜式皆有使用食鹽,也常常裝在餐桌上的鹽瓶中供食客調味,同時還是很多加工食品的添加物質之一。餐桌鹽是含有97至99%的氯化鈉的精製鹽[49][50]。食鹽中通常會添加鋁矽酸鈉碳酸鎂抗結劑以防結塊,而添加含碘化合物的碘鹽亦隨處可見。有些人會在鹽瓶中加上生稻米或梳打餅等乾燥劑[51],用來吸收水份及防止鹽粒結塊[52]

食品加工[編輯]

食鹽可以為食物提供防腐提香等功能,所以它存在於大多數的加工食品中(如罐裝食品鹽藏食品醃製食品和即食食品等),然而在青菜、水果等天然的食物裡卻幾乎不存在。生產黃油奶酪製品的過程中要用到乳製品用鹽[53]。在電製冷技術出現前,食品保存的主要方法就是用鹽醃製。如新鮮鯡魚每100克中含有67毫克的鈉,而醃製以後則含990毫克的鈉;豬肉每100克含63毫克鈉,而煙肉含1,400毫克鈉;馬鈴薯每100克含7毫克鈉,但馬鈴薯片每100克含800毫克鈉[14]。飲食中食鹽的主要來源除了氯化鈉之外,還有麵包和穀物製品、肉類製品和奶製品[14]。雖然人們從20世紀起已逐漸能使用罐裝和人工製冷的方式來保存肉類,但肉類仍是各類型食品中添加食鹽較多的[54]

許多東亞國家的傳統調味品並非食鹽[55]。在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裡,食鹽的功能被醬油魚露蠔油一類的調味品取代,且主要用於烹調,很少用作餐桌上的佐料[56]

人體攝入[編輯]

食鹽中鈉的質量分數略低於40%,所以6克(1勺)鹽中含鈉2,300毫克[57]。鈉離子是一種在人體中有重要作用的電解質,為神經和肌肉正常活動之所需,還能維持體內的滲透壓[58]。人類膳食中大多數的鈉來自食鹽[7][59]。西方國家每人每天攝入約10克食鹽,而東歐和亞洲國家攝入量較低[60]。很多加工食品含鈉量較高,攝取後會顯著增加鈉的攝入量[10]。美國人攝入的鈉中有75%來自加工食品和飯店菜餚,11%來自家庭烹飪和調味,其餘則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61]

因為食鹽攝入過多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腎病的風險[6][7][60],衛生機構普遍建議人們降低膳食中食鹽的攝入量[7][62][63][64]。每天少攝入1,000毫克鈉,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就降低30%[5][7]。沒有急性疾病的成人和兒童減少日常鈉的攝入能降低血壓[63][65]。低鈉膳食還能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病情[66][67]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鈉的攝入量應少於2,000毫克(相當於5克食鹽)[62]。美國建議一般人每天鈉的攝入量應小於2,300毫克[7],而非裔美國人、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病患者以及51歲以上人士每天鈉的攝入量應不超過1,500毫克[68]。有研究建議,限制食鹽攝入的長期目標應為每天3克[63]。然而,也有研究稱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每天鈉攝入量低於2,300毫克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6]

生產[編輯]

 
2005年各國鹽產量
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內的天然鹽坨
泰國楠府磨格縣的鹽農正在透過把從鹽井來的鹽滷煮沸內產井鹽

製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學工藝之一[69]。2013年全球鹽總產量有2.64億公噸,產量最高的五個國家分別是中國(7,100萬)、美國(4,000萬)、印度(1,800萬)、德國(1,200萬)和加拿大(1,100萬)[70]。在發達國家中,食用鹽產量占鹽總產量的比例很小,例如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食鹽僅佔鹽總產量的7%[71],但是全球食鹽的產量卻佔了全球鹽總產量的17.5%[72]。日本雖然本國鹽產量不大,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鹽進口國和消費大國;荷蘭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跨國製鹽公司(阿克蘇公司)和先進位鹽技術[73]。在世界的鹽產來源中,岩鹽佔41%、地下滷水鹽湖占29%、海鹽佔26%[74]

海鹽[編輯]

海水是食鹽的主要來源,其鹽度約為35‰。代表一公斤海水中所含的海鹽約為35克,主要由離子Na+
)和離子Cl
)構成[75]。海洋的含鹽量非常高,根本無法計算,因此海洋中的鹽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76][77]。在蒸發量大、降雨量小的海洋國家,海水蒸發是製鹽的首選方法。先讓鹽田內充滿海水,等到海水蒸發後就能從中獲得鹽晶。由於一些海藻和微生物在高鹽度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因此有時這些鹽田會有非常鮮艷的顏色[78]。中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原鹽年產量240多萬噸,占中國全國原鹽總產量的7%和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79]

井鹽與湖鹽[編輯]

中國井鹽生產肇始於戰國末年,李冰是中國井鹽生產的創始人[80]。中國主要生產井礦鹽的省份有:四川、湖北、湖南、江蘇、江西、雲南和河南。主要生產企業有:四川的五通橋鹽廠、鄧關鹽廠、大安鹽廠、貢進鹽廠,雲南一平浪鹽礦,湖北應城鹽礦,湖南湘澧鹽礦以及河南平頂山鹽廠等。其中自貢市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井礦鹽企業集團。

鹽礦[編輯]

其他地方的食鹽則是透過開採巨大的沉積礦藏而得,這些礦藏是數以百萬年前的海洋和湖泊蒸發而成。這些鹽礦可能會直接開採作岩鹽,也有可能會將水泵進礦床中,溶成溶液後再提煉。上述二種情形採集的食鹽都可以透過鹽卥的機械蒸發來純化。傳統上,這個工序是在敞口平底鍋上進行,通過加熱來增加蒸發率。近來這製程會在真空狀態的平底鍋中進行[81]。原鹽可以通過精煉來純化,以改進它在貯藏及處理的特性。鹽精煉一般都會經過重結晶,鹽鹵在經過化學處理後可以析出大部份的雜質(主要是鎂鹽和鈣鹽)。然後使用多級蒸發來收集純氯化鈉結晶,再在中進行乾燥處理[82]。有些食鹽則是以阿柏格法製成,即是在溶液內播入立方晶體並以直空平底鍋加熱,成品是細粒狀的薄片[83]。巴拉圭格蘭查科平原北部的原住民會從印度鹽樹(學名為Maytenus vitis-idaea)及其他樹燃燒後所得的灰燼中取得鹽[84]

巴基斯坦的克烏拉鹽礦是世界最大的採鹽工場之一,2003年產量38.5萬噸[85]。該鹽礦共有19層,其中11層為地下礦場,通道總長度達400公里。那裏的食鹽以房柱採礦法開採,開採時留下一半的材料來支撐上層。此外,若以現在的開採速度開採(平均每年35萬公噸),喜馬拉雅鹽將於350年後被採盡[86]

文化[編輯]

語言文字[編輯]

工資的英語「salary」起源於拉丁文的「salarium」,意指支付給羅馬軍隊的士兵的金錢會花費在購買鹽這一件事上[87];沙拉英語「salad」的意思是醃漬(salted),源於古羅馬人習慣把綠葉蔬菜醃漬的做法[3]:64。在英國,地名名稱後綴「-wich」表明該地曾經產鹽,如桑威治(Sandwich)、諾維奇(Norwich)等。而位於東非大裂谷納特龍湖的山谷也以鹽的命名方式取名。薩爾察赫河(Salzach)流經奧地利中部薩爾茨堡哈爾施塔特哈萊因的河段長度為17公里,其具有廣泛的鹽沉積物。薩爾察赫河(Salzach)的意思是「鹽河」;薩爾茨堡(Salzburg)的意思是「鹽堡」,都以德語命名,其中「Salz」指的是鹽。在公元前1000年期間,凱爾特人的社區透過與古希臘古羅馬交易鹽和鹹肉致富,並與它們換取葡萄酒和其他奢侈品[88]

宗教習俗[編輯]

 
俄羅斯婚禮的麵包和鹽

鹽在宗教及文化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在古吠陀宗教的獻祭、西臺人的儀式、閃米特人節慶,以及希臘人在新月時,均會將鹽灑到火中,發生劈裡啪啦的聲音[4]。古埃及人、希臘人及羅馬人都會帶著獻給神的鹽和水向其神祇祈求,有些人認為這是基督教聖水的起源[89]。在阿茲特克神話中,烏伊斯托希瓦托是生育之神,主管鹽和鹽水[90]

印度教將鹽視為非常吉祥的物質,會用在喬遷火供(house-warmings)及婚禮等宗教儀式中[91]耆那教的信徒會在神祇貢獻有加少許鹽的生米,以表示信徒的虔誠。在耆那教的喪禮中,骨灰埋葬之前也會在上面灑鹽[92]大乘佛教認為鹽可以辟邪,當參加葬禮返家的路上,會灑鹽避免煞氣進入屋內[93]。日本神道教中會在對地點及對人的淨化儀式)中使用鹽。在場所的入口也會放一小盤鹽,除了辟邪以外,也有招徠客人的目的[94]。 舊約聖經有35次提到鹽[95],在創世紀中,所多瑪與蛾摩拉被毀滅時,天使帶羅得和其家人逃離所多瑪,交代他們不能回頭,而羅得之妻回頭看,就變成鹽柱(創世記 19:26);士師亞比米勒在拆毀示劍城後,也在其中灑鹽,可能是咒詛未來要重建此城的人(士師記 9:45);聖經在約伯傳中首次提到鹽為調味料:「淡而無鹽的食物,豈能下咽?蛋白能有什麼滋味?」(約伯傳6:6)[95]。而在新約聖經有6次提到鹽,耶穌山上寶訓中,曾提到祂的門徒是鹽和光使徒保羅也鼓勵基督徒:「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歌羅西書4:6)[95];天主教的脫利騰彌撒中,一定會用到鹽[96]凱爾特基督教的奉獻禮中,第三項就是鹽,也用鹽來驅魔;羅馬天主教的聖水禮儀中,依各地習俗不同,也會將鹽加入水中[96]

猶太教中,安息日吉都什儀式會建議用鹹麵包,若沒有鹹麵包,則在麵包上加鹽,習慣上,在吉都什儀式後會在麵包上灑一點鹽,或是用麵包蘸一點鹽[97]。猶太人為了保護神和人之間的立約,會用安息日麵包蘸鹽[89];英國和美國的威卡教中,鹽是代表土元素的符號,威卡教也認為鹽可以潔淨一個地區,去除有害的或是負面的能量,其祭壇上常會放一盤水及一盤鹽,在許多的儀式及節慶中都會用到鹽[98]

文化遺產[編輯]

位於波蘭克拉科夫附近的維利奇卡鹽礦,是一個從13世紀起就開採的鹽礦,目前已基本停產。鹽礦有327米深,超過300公里長。鹽礦中有房間、禮拜堂和地下湖泊等,宛如一座地下城市。1978年,維利奇卡鹽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哈爾施塔特(奧地利)於1997年以它的鹽礦文化歷史成了世界文化遺產[99],是世界上第一個鹽礦的所在地[100]。該鎮命名自身為哈爾施塔特文化的原因是該地區在公元前800年開始採鹽。大約公元前400年,鎮上的居民用鶴嘴鋤鏟子開始製作敞鍋鹽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任伯年
拼音:Rén Bónián (Ren Bonian)
任伯年

 任伯年(1840—1896)我國清末著名畫家,名頤,真名任工,字伯年,號小樓,浙江山陰人,後到上海,三十年中以賣畫為生。擅長人物、花鳥畫,是晚清“海上畫派”的首領人物和傑出代表,與任熊任熏任預合稱“ 上海四任”,又與蒲華虛谷吳昌碩合稱“上海四大家”。

  任伯年自幼聰慧,曾在十幾歲青年時期,在太平天國的軍中“掌大旗”,直到天京淪陷,任伯年才回家鄉,後至上海隨任熊、任熏學畫。以後長期在上海以賣畫為生。任伯年為人率真,不修邊幅,學畫時近30歲,畫多而名聲漸大,但其身心深受鴉片之害,損傷元氣,導致年僅56歲就過早去世。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繪畫史上傑出的畫家,徐悲鴻說他是“仇十洲之後,中國畫家第一人。”英國《畫家》雜誌 ​​認為:“任伯年的藝術造詣與西方梵高相若,在十九世紀中為最具有創造性的宗師。”代表作有《三友圖》、《酸寒尉象》、《獻瑞圖》、《鍾馗》、《承天夜遊圖》、《野塘雨後》等。  

 

人物生平

任伯年人物畫
           任伯年人物畫


  清末五口通商後,上海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商埠,人稱“十里洋場”,那時,全國各地以賣畫為生的都集中到上海來淘金。在繪畫藝術領域,由於上海繪畫受求新變古影響,傳統一路已是強弩之末,於是創新的畫家和新的畫風應運而生,任伯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任頤初名潤,字小樓,後字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生於鴉片戰爭的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父親任聲鶴是民間畫像師,大伯任熊,二伯任熏,已是名聲顯赫的畫家。少時受家庭的熏染,已能繪畫。十來歲時,一次家中來客,坐了片刻就告辭了,父親回來問是誰來,伯年答不上姓名,便拿起紙來,把來訪者畫出,父親看了,便知是誰了。這說明任伯年幼年就掌握了寫真畫技巧。

  1854-1855年,十五六歲時在上海賣畫,模仿任熊作品沿街出賣,恰逢任熊路過,非但不怒,反而賞識其才華,招為弟子,傳為逸話。

  1861年,太平天國進入紹興時,父卒。曾被招入太平天國軍當旗手“戰時麾之,以為前驅”。其後天京(太平天國首都南京)陷落,返鄉。

  1864年,遷往寧波賣畫為生,結識萬個亭、陳朵峰、謝廉始、任薰。

  1868年,28歲時與任薰一共前往蘇州,隨任薰學畫賣,結識畫家胡遠沙馥

  1868年冬,前往上海、此後長期在上海賣畫為生、住於豫園附近的三牌樓。開設扇子店“古香室”,與虛谷,張熊,高邕等畫家及收藏家毛樹徵成為友人。

  1883年,經高邕介紹結識吳昌碩

  1887年,出版'任伯年先生真跡畫譜',轟動上海。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12月19日),因紹興資產丟失之心痛及吸食鴉片引發肺炎,死去,享年56歲。 

 

藝術特色
  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豐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  

肖像畫

  任伯年精於寫像,是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早年隨其父學得。並從民間學會泥塑,後學習西洋素描,並通過街頭寫生掌握了鉛筆速寫技法。傳神作品如《三友圖》、《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可謂神形畢露。

任伯年松溪吹簫圖
 任伯年松溪吹簫圖


  1868年《東津話別圖》 中國美術館藏與萬個亭、陳朵峰、謝廉始、任薰送別時所作。
  1868年《沙山春三十九歲小像》 南京博物院藏。
  1877年《以誠五十一歲小像》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藏,任伯年肖像畫代表作
  1886年《三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曾鳳奇,錦堂,任伯年三人肖像。
  1888年《酸寒尉圖》沒骨法呉昌碩肖像畫。《蕉陰納涼圖》工筆,浙江省博物館藏。  

人物畫

  從畫史上講,他的人物畫更為突出,對當時及後世畫壇影響頗巨。人物畫早年師從蕭雲從、陳洪綬費曉樓、任熊等人。工細的仕女畫近費曉樓,誇張奇偉的人物畫法陳洪綬,裝飾性強的街頭描則學自任董,後練習鉛筆速寫,變得較為奔逸,晚年吸收華巖筆意,更加簡逸靈活。《故土難忘》、《蘇武牧羊》採用寫實手法,意境淒涼,表現出他憂時傷國的感情。他的人物畫也表現現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社會階級矛盾,《關河一望蕭索》、《倒騎驢圖》、《鍾馗》等用象徵手法,針對現實,諷刺時弊;《八仙祝壽圖》則是通過誇張手法,表現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1878年《八仙祝壽圖》十二幅屏,金泥地,工筆重彩,十分華麗,共畫46仙人,上海美術館藏。
  1891年《東山絲竹圖》。
  1894年《松下聞簫圖》中國美術館藏,《蘇武牧羊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花鳥畫

  就任伯年的個人藝術造詣來看,花鳥畫的本領比較高,若以當時畫壇的情況而言,他的人物影響比較大,原因是當時畫人物畫家少,成就高者更少,象任伯年這樣造詣,自然推至旁首。任伯年的花鳥畫更富有創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筆見長,“仿北宋人法,純以焦墨鉤骨,賦色肥厚,近老蓮派。後吸取惲壽平的沒骨法,陳淳、徐渭、朱耷的寫意法,自成風格,且傳統功力極深。他的筆墨趨於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的格調。無論工筆寫意,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無一不精。他的筆墨灑脫傳神,色彩妍麗悅目。由於他注重觀察,因此他筆下的花鳥,造型準確,曲盡其態;田園瓜豆,真實可愛,充滿生機。他的傳世作品較多,《野塘雨後》、《芭蕉繡球》等皆為名作,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任伯年花鳥畫
     任伯年花鳥畫作品



  1875年《翠鳥蓮池圖》哈佛東亞藝術博物館。
  1884年《九思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雙鉤沒骨,水色石色結 ​​合。
  1882年43歲2月《花卉冊》12開中國美術館藏自題:仿元人沒骨法
  1882年《把酒持螯圖》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題有“酒酔菊黃蟹正肥”的雅俗共賞的詩句。
  1889年《池畔窺魚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畫陽光下的黒貓,為晩年精品。  

山水畫

  任伯年的山水畫創作不多,常作為人物畫背景,筆墨簡逸自由。早年師法石濤,中年以後兼取明代沈周、丁雲鵬、藍瑛、並上追元代吳鎮、王蒙、以縱肆、勁真的筆法見長。

  1885年《人物山水冊》、《雨打梨花深閉門》瀟灑豪放的白描山水作品。

  19世紀80年代是任伯年創作的鼎盛時期,創作題材上範圍擴大了,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用隱晦的手段寄寓深情。90年代,數量很多,但從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沒有超出80年代,但藝術手法上則更加熟練,大膽、概括,特別是花鳥畫,達到“爐火純青”的佳境。

  任伯年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在於對比:動態的鳥對沈靜的背景、繁密錯綜的花紋圖飾對留白,或者直線對弧線 ​​。不同的色彩、甚至有色對無色、或對自由渲染,細密優美的線條對粗曠濃暗的色調等等,也有相同的效果。任氏筆下,明暗懸殊的色彩完美地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並保留住對比慣有的節奏感和張力。 

 

海派代表畫家
  近年來浙江美術界、收藏界有兩件事,引發了圈內外人士對“海上畫派”巨擘任伯年的濃厚興趣。一件是蕭山成立了任伯年藝術研究院;一件是任伯年的《華祝三多圖》在西泠印社春季拍賣會上拍出了1.67億元的高價,標誌著任伯年的作品終於也進入了“億元時代”。  

任伯年作品
          任伯年作品


  海派藝術介紹

  關於“海派”藝術的介紹,理論界的說法大致如下:中國繪畫到了清末,以北京為中心的四王畫派走向衰落。與此同時,上海的海派開始興起。19世紀中葉,上海經濟迅速發展,商業的發展使上海出現了新的繪畫市場,並吸引了江浙一帶的畫家,逐漸形成了“海派”畫家群體。“海派”善於把詩、書、畫一體的文人畫傳統與民間美術傳統相結合,又從古代金石藝術中吸取養分,描寫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將明清以來的大寫意水墨畫技巧和強烈的色彩相結合,形成了雅俗共賞的新風格。“海派”主要畫家有前期的張熊、朱熊、任熊,人稱“三熊”,任熊、任薰和任頤又合稱“海上三任”(也有與任熊之子任預合稱“四任”的),晚期則以吳昌碩為主要代表。另外,未定居上海的畫家趙之謙虛谷也被視為海派名家。任伯年是“寫實”通俗畫風新傳統的開拓者  任伯年是“寫實”通俗畫風新傳統的開拓者。評價一位畫家是否稱得上畫壇領袖,最重要的要看他是否引領一個時代的繪畫風尚,能否代表一個時代的繪畫高度。任伯年出生的那個年代,當時的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後,外國商人、地主富紳、官僚巨賈雲集,商業繁榮,驟然成為江南最富庶繁榮的商業大都會,新興的市民文化應運而生,與這種市民文化相適應、與市民階層的欣賞口味及市場潮流相適應的“寫實”通俗畫風也應運而生。任伯年的繪畫具有很強的通俗性,他的作品題材豐富,從神話傳說人物到村野世俗人物,無一不是市民階層所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他具有超強的寫實能力,平時十分注重寫生,據說為觀察房上貓打架,竟翻窗匍匐瓦上,尾隨其後,鉤畫速寫。他的一流的寫實能力,為他成為“寫實”通俗畫領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寫實”與“通俗”,同樣是解讀整個“海上畫派”的重要關鍵詞。

  


 

枇杷鸚鵡
          枇杷鸚鵡


  任伯年與“海上畫派”畫家的關係都非常融洽

  任伯年與“海上畫派”畫家的關係都非常融洽,熱情參加書畫活動和公益事業,這也是他享有很高人氣和地位的重要原因。任伯年初到上海時,流落在四馬路夜市上擺攤賣畫,得到了在上海畫家中頗有地位的畫家胡公壽的大力幫助,把他介紹給古香室經理胡鐵梅,安頓好他的生活,並且極力在當時的錢業公會等團體為他推薦,把他引薦給銀行家陶浚宣、大商人章敬夫、九華堂老闆黃錦裳等經濟界人物,幫他確立了在上海畫壇的地位,兩人一時得以並駕齊驅。任伯年與虛谷也過從甚密。任伯年對虛谷的人品、畫品十分敬佩,曾為虛谷畫過肖像,虛谷對任伯年出眾的藝術才華同樣十分欣賞。1896年任伯年病逝前,“一日談笑間,索虛谷寫照畢,自題詩於其上,末章有'今將拱手謝時輩,萬里雲山尋舊師'之句,不數月而卒。去留之際,似有先覺,年僅七十”。(《海上墨林》)虛谷聞知,失聲痛哭。作輓聯雲:“筆無常法,別出新機,君藝稱極也!天奪斯人,誰能繼起,吾道其衰乎?”同一年,虛谷也追隨好友而去。任伯年是對國家、社會、民眾有著深切關懷意識和責任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反映現實生活、針砭時弊的內容。每逢有書畫賑災的活動,他必然是登高一呼的領頭人物,從不以自己地位高、畫價高而耍大牌拒絕參加。  任伯年在當時“海上畫派”畫家中潤格是最高的  任伯年在當時“海上畫派”畫家中潤格是最高的。他40歲不到,就已躋身於海上一流畫家的行列,與元老級的張子祥、大名家胡公壽、楊伯潤等比肩,而且頗具人氣,向任伯年求畫者有“戶限欲折”。他當時每尺約3元大洋,而二流、三流書畫家的潤格僅幾角到1元。他的《華祝三多圖》採用全景式構圖,畫面幾乎充實全圖,僅在左上角露出一線天空,以大面積的實襯托小面積的虛,虛實結合,反差強烈,構思新穎,是其寫實性畫風的代表作品,且流傳有序,拍出上億價格應屬情理之中。 




 

 

主要作品
  任伯年的傳世作品極多,有《三友圖》、《酸寒尉象》、《獻瑞圖》、《鍾馗》、《承天夜遊圖》、 《野塘雨後》等。

  《關河蕭索》就是他的人物畫代表作之一。此圖作於光緒乙酉(公元1885年)六月,現收藏南京博物院。圖中畫一人一馬在登山途中稍作休息。那人仰首向天上觀望,幾隻大雁鳴叫著向遠方飛去。而那匹肥碩的馬好像很了解主人的心思,也跟著向遠方觀望。在圖的右上方畫家題寫:“關河一望蕭索”,作品所欲表現的意思,在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表現出征之人,或久別家鄉的人思念故土之情的;也有的人分析,這是畫家有感於帝國主義的殘酷入侵、國破家亡的現實,表現一種悲哀、孤寂之情;還有人認為是表現一個歷史典故。不管哪種解釋,內容中蘊含著一股蒼涼之感,這種感受絶非憑空而發的,任伯年反覆畫這個題材,是有所寓意的。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5 Fri 2016 12:28
  • 置頂 罷工

罷工

罷工行動,或被簡稱為罷工,是工人為了表示抗議,而集體拒絕工作的行為。在以集體勞動為重的工作行業,如工廠煤礦等,罷工往往能夠迅速得到僱主、政府和公眾的迅速注意,從而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可能獲得保證。在西方國家,罷工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工業革命發生期間產生了關鍵的作用,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甚至倒台。

罷工並非現代人所創的概念。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在位期間,皇家墓園的工人就發起了罷工,這是一般歷史學家認為世界上的第一場罷工,顯示著工人階級首次獲得重視。本次事件在紙莎草紙上有詳細的歷史記載,保藏於義大利都靈市埃及博物館(Museo Egizio di Torino)[1]

1934年的美國明尼蘇達州,手持鐵通的罷工工人與警察於明尼阿波利斯街頭發生武力衝突。

不同種類的罷工[編輯]

大多數現代罷工由工會組織,主要目的是反對僱主所提出的政策。非工會組織的罷工可能是因為工會並不認同罷工策略,也可能是因為工人根本沒有聯合組織。很多國家都沒有保障無組織罷工的法律權利。也有國家規定罷工必須經過工會正式投票表態,才能得以合法地進行;英國是其中一例。

罷工的工人群眾可能會聚集在工作場所外面,勸說其他同僚參與罷工,或嘗試阻止僱主與客戶的交易來往。零售或服務行業的罷工稱為「罷市」。另一種罷工方式是工人留守在工作場所內,但拒絕工作或拒絕離開。

也有罷工工人會以只完成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以示抗議,此方式稱為「怠工」或「按章工作」。例如,工人可能會格外嚴格地執行所有安全守則,從而減低工作效率;又或者拒絕超時工作。這些罷工方式在部份國家[哪裡?]是被勞工法律明確禁止的。

學校內,學生集體拒絕上課的行為稱為「罷課」,教師集體拒絕教課則稱為「罷教」。


罷工工人可能都屬於同一個勞工組織、同一個僱主、單一個工作單位;也可以是整個行業、城市甚至國家的工人進行集體罷工,有的罷工會與學生罷課一起進行。

也有員工集體請病假,來表示抗議的罷工方式。而所謂「絕眠罷工」指工人持續工作不睡覺,以至體力漸消而無法工作。

法律禁止的罷工[編輯]

部分國家明確禁止所有公共事業的員工參與罷工。美國的《鐵路勞工法案》明確限制了航空鐵路業員工可以合法進行罷工的場合。美國的《國家勞資關係法案》則容許罷工,但也禁止了某些罷工可導致國家危機的行業,如公共運輸工人及公務員。

大部分極權國家完全禁止罷工,在一些共產主義政權,如前蘇聯,罷工被視為反革命行為,是一律禁止的[來源請求]。某些國家,如墨西哥,罷工雖不違法但會受到政府的嚴密監察。

台灣的罷工[編輯]

遵循中華民國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的合法罷工,需先成立工會,而現役軍人與國防部所屬及依法監督之軍火工業員工則限制不得成立工會,各級政府機關及公立學校公務人員亦有所限制,唯教師經爭取後已可成立工會。

工會提出勞資爭議調解程序無效後才能進行罷工投票,罷工投票需透過直接、無記名方式進行投票,經全體會員過半數之同意後方得宣告罷工。但對於教師、國防部及其所屬機關勞工、學校勞工,則另規定不得罷工,而對於水、電、瓦斯、醫院、銀行等影響大眾生命安全、國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之事業勞工,罷工權亦有所限制。


但由於上述多項限制、許多工會由資方所掌握形同虛設、分紅體制導致無法成立工會、法律對勞工之保護不足,積極參與工運之勞工往往在事後遭公司冷落甚至解僱,以及勞工本身參與意願不足等原因,一般認為在台灣合法罷工的難度相當高。

案例[編輯]

2005年12月20日,美國紐約公交系統工會屬下3萬4千多名員工在與市政府僱傭合同談判破裂後開始大罷工。[2]數以百萬計的紐約市民冒著嚴寒步行上班。[3]12月22日,在受到當局「逮捕工會領導人」的威脅後,紐約交通工人工會領導人投票決定結束長達三天的交通大罷工。[4]

2016年6月24日,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工友總聯盟

 
 
 
臺灣工友總聯盟代表歡迎會

臺灣工友總聯盟,是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第一個全島性工人運動組織。成立大會於1928年2月19日舉行,臺北蓬萊閣會場大門還題有蔣渭水的「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標語。成立當天,各地29個工會組織代表130人分乘59輛車遊行台北市街。並在蔣渭水的領導下,積極介入勞資爭議,並以工友會名義組織勞動團體。其宗旨在於統一全島工人運動,為工人謀福利及改善店員生活。

在成立一年後,加盟團體達65個,人數一萬多人。總聯盟發起過多次大規模的罷工,台灣工運主導權也因此落入工友總聯盟之手。

1930年代,日本政府開始大規模鎮壓左派運動;隨著1931年蔣渭水去世和台灣民眾黨遭禁,工友總聯盟的勢力也日漸衰退。


 

罷工事件[編輯]

  • 桃園土木工友會要求升價,罷工7日調停成功,升價5分。
  • 新竹土木工友會爭議事件,罷工10日妥協成功,升工價10分。
  • 台北土木工友會左官部罷工事件,罷工30日失敗。
  • 台北土木工友會建築指物部同盟,罷工10日獲勝。
  • 台北印刷從業員組合要求御大典公休日給業工資,抗爭3日獲勝。
  • 安平勞工會同盟罷工事件,罷工30日,局部勝利。
  • 高雄機械工友會關於淺野水泥工廠罷工事件,受當局鎮壓,37人被補,年底獲釋。
  • 台中木工工友會對曾博安工廠爭議,妥協息事。
  • 台南機械工友會對中川鐵工廠要求解僱間諜,罷工獲勝。
  • 基隆土木工友會建具部要求升工資,罷工14日獲勝。
  • 台北砂利船友會要求勞動條件改善,罷工40日獲勝。
  • 台北木工工友會要求升工資,罷工50日,妥協遺息事。
  • 台北金銀細工工友會要求加工資,罷工20日獲勝。
  • 台南理髮工友會要求待遇條件改善,罷工20日失敗。
  • 基金砂炭船友會要求加工資,罷工30日,局部獲勝。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嵌畫(Mosaico)一詞,或稱鑲嵌藝術,在字源上,應是導源於「Musa」,希臘文乃掌詩歌藝術、科學等之九女神之稱。所以,「鑲嵌」的技術與高度藝術表現形式之間有密切關聯,也可以說鑲嵌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藝術家自古就希望能夠將作品永存於世,所以也就常在尋找耐久的材料,可以經得起長期考驗而不變質的材料。在立體的表現方面,產生了石材雕刻、金屬鑄造;平面的表現,則是鑲嵌。鑲嵌藝術誕生的原始動機為裝飾居室宅第。

嵌畫是用很多規則的、不規則的、大小形狀相類似的小型有色塊狀物,將其與灰泥黏合,運用膠合物作托底,砌成於一定空間的藝術品。可形成於平面或是曲面上,甚至是三度空間,成為立體表現藝術。
 

西元前3000年,就已經有馬賽克鑲嵌畫。最初是以黑白兩色的圓卵石為材料,裝飾於大圓柱上。確切的起源時間,至今仍無法確定。但多數專家認為,最早的鑲嵌藝術應起源於中東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現伊拉克),那時是以較大塊的石頭來拼製,後來在希臘與古羅馬時期便非常盛行。

在古羅馬時期,馬賽克鑲嵌藝術開始發揚光大,也成為羅馬人最具有特色的藝術表現之一,從龐貝城〈Pompeii〉的遺址中挖掘出大量的馬賽克作品可窺知一二,在其中有許多極為精緻又細膩的作品。如下圖即為當時的作品:伊索斯會戰〈Issus〉最為有名,它是描寫亞力山大帝與波斯人會戰的情景。

    

古羅馬時期由於基督教徒受到迫害,他們便以藝術為信仰表達方式。他們把基督教徒的故事在通道牆壁上做成馬賽克拼貼畫,用來傳播基督教徒文化,因此,很多馬賽克壁畫與基督教有關。

在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承認基督教為國教後,使其發展更加快速,讓馬賽克鑲嵌藝術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果。羅馬貴族們為了炫耀其財富,把金箔燒製於透明玻璃上而製成金色嵌畫,因此拜占庭時期的馬賽克鑲嵌藝術表現無處不在。因此,古羅馬時期是馬賽克鑲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時期的壁畫主題多以生活和神話為主。

西元726年,東羅馬列諾三世下令禁止崇拜偶像,一直到西元843年才解禁,這其中大約有120年,中斷了嵌畫的製作,也讓嵌畫傳統技術傳承上有了斷層,技術的流失也讓嵌畫技術步入衰退期。

到了文藝復興時代,畫家盛行應用透視法強調空間結構,形成了繪畫平面的突破,在平面中追求立體感,這時馬賽克的嵌畫材料並不適於這樣的立體表現,對細節的複雜追求、油畫藝術的興起、藝術材料的多元選擇和建築風格的改變都使馬賽克藝術開始式微。

後來,因為早期的基督教文化的馬賽克作品,因為基督教的傳播而再度現世,使馬賽克古老藝術的魅力不斷影響著近代藝術家的思維。十九世紀後,馬賽克又掀起一股復甦的風潮並影響整個歐洲。直至今日馬賽克的技術進步與材質多樣化,也使其發展更加多元和廣泛。
 

馬賽克的歷史發展雖可朔及西元前三千多年,但相較於其他在台灣發展的藝術來說,它還是一項相當年輕的工藝技法。

馬賽克在台灣的發展大至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本地發展的形式,另外是由國外引進的形式。本土所發展的形式,就是一種藉由自身美學觀點來發展而成,不講求馬賽克的排列手法,以自身的美學觀來製作馬賽克;而相較於此種表現手法的,是一種遵循西方技法和材料的表現形式,來製作馬賽克的方式。

當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馬賽克鑲嵌藝術復甦之際,台灣的顏水龍先生也在台中體育學院的體育場規劃了一幅馬賽克壁畫。

除了顏水龍先生的馬賽克傳承外,在1973年師大美術系的徐寶琳教授所出版的《嵌畫》一書,是台灣第一本的馬賽克專門書籍,此書提供研究馬賽克相關知識的重要典籍,徐寶琳教授同時也在師大開授馬賽克課程,讓學生也有學習馬賽克的機會。

而於東京藝大壁畫研究所畢業的陳景容教授,在日本也參與過多次大幅壁畫製作,回到國內後,於1998年為花蓮門諾醫院,製作出第一幅的台灣古典馬賽克壁畫「醫身醫心、視病猶親」,爾後他又陸陸續續製作多幅與羅馬式古典馬賽克風格相同的鑲嵌藝術作品。2003年其作品「聖家畫」晉獻給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作為生日賀禮,也獲得梵蒂岡教廷的收藏,直至今日陳景容教授也持續在從事馬賽克古典技法的製作,與相關技術的研究。


◎ 離愁,1965年,陳景容第一幅馬賽克鑲嵌畫。

馬賽克大型壁畫的製作過程,在工時與性質上的關係,往往不是以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在大型壁畫的製作上,1998年花蓮門諾醫院委託陳景容教授製作馬賽克壁畫時,陳景容教授與他的學生簡源忠老師合作,簡源忠老師是畢業於義大利的威尼斯景觀鑲嵌專門學院,主修嵌畫及造型美術。簡源忠老師於1980年代開始從事專業的馬賽克製作工作至今日,由於技術與經歷深獲陳景容教授的青睞而與之合作,由於簡源忠老師的馬賽克技術,是承繼義大利的馬賽克技術,是一項馬賽克技術的正統移植,其專業的馬賽克作品也是遍於台灣各地方。

近年來公共建築物的興建下,許多的公共建築物都以馬賽克作為其公共藝術的表現手法,另外,在環境景觀中馬賽克的運用,也使一般民眾對這項技術的注意,進而將馬賽克藝術裝置於家中,也達到馬賽克鑲嵌藝術的普及,再加上美術教育的推行,讓今日的馬賽克藝術不再只是停留於過往的觀念中,也讓許多人對馬賽克這項藝術的投入。 
 

 製作材料

製作鑲嵌畫的材料多為堅質材料,通常皆為無機體。可分為原石、大理石、陶片、玻璃、貝類、瓷片或是琉璃等。拜占庭的金色嵌畫,就是利用玻璃夾入金箔,在放入窯中去燒,而形成多樣化的金色玻璃。

 灰泥製作

藝術家將石片利用膠泥嵌入地面或牆上,拼貼成馬賽克鑲嵌藝術。而結合度最牢固的膠泥應屬石灰,其接著力比現代的膠還強。古代工匠用熟石灰(燒過後的石灰),在一年中反覆浸水和換水。使用時,加入糯米搥和,最後加入砂糖,黏結度就非常強。像長安的城牆就是使用這種材料,至今仍非常堅固。

 早期的鑲嵌工作

1. 敷抹基層灰泥於牆上或扥版之底床上
將灰泥適度的壓擠填抹,使其處處密接,乾後才不易脫落。一層、兩層,甚至三層灰泥,層層敷上,並待乾硬。

2. 移動設計圖稿
先製作等大(1:1)的底稿,畫出石頭排列的方向。在灰泥上塗抹與石頭(嵌片)等厚的石膏,再把底稿描上去,平滑的石膏表面即會產生痕跡。

3. 嵌入石頭
由上而下在預定要放上石頭的地方,將石膏挖除至露出石灰層,再用新的灰泥將石頭嵌入。嵌入石頭時必須用到灰泥,有時候灰泥也必須配合石頭而加顏料染色。

4. 等待黏合與修補
石頭表面要在灰泥乾結前清理乾淨,然後可待其自然膠合。最後是作品完成後的細工處理,如:石頭表面的再琢磨、石頭間隔中的縫隙填補等。


 後期的鑲嵌工作

1. 製作設計圖稿並貼上石片
將石片翻轉,表面朝下,利用水溶性的漿糊把石片貼於描好圖樣的紙稿上。

2. 將紙稿舖貼於濕灰泥上
將貼完石片的紙稿舖貼在抹好的灰泥上面,石片面朝內,紙面朝外。

3. 取下紙稿
待灰泥略乾結後,用水將表面的紙稿清除,整個畫面就成型了。

4. 作品修補
在灰泥尚未完全乾硬前,將縫隙填補或是做細微修正。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藕斷絲連                                   

【出處】:唐·孟郊《去婦》詩:「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相連。」
【釋義】: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係。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讀音】:ǒu duan sī lian
【近義詞】:難捨難分
【反義詞】:一刀兩斷
【例句】:
1.他們倆表面上不來往,但實際上是藕斷絲連。
2.他們不是焦急的向上爬的人,他們不會對物質性的貨色藕斷絲連。

去婦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君心匣中鏡,一破不復全。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

安知御輪士,今日翻回轅。一女事一夫,安可再移天。

君聽去鶴言,哀哀七絲絃。
作者簡介: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4 Fri 2016 11:09
  • 置頂 極客

極客
極客,又譯為技客、奇客,是英文單詞geek的音譯。原本的俚語是指反常的人。
這個詞在「美國俚語」中意指智力超群,善於鑽研但不愛社交的學者或知識分子,含有貶義,因為極客常常醉心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可以犧牲個人衛生,社交技巧或社會地位(但並不是所有的geek都會這麼做)。但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文化興起,其貶義的成分正慢慢減少。
但這個詞仍保留了擁有超群的智力和努力的本意,又通常被用於形容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有狂熱興趣並投入大量時間鑽研的人。所以俗稱發燒友或怪傑。如電腦怪傑(Computer Geek),技術/科技怪傑(Techno-geek),玩家怪傑(gamer geek)等。

詞源[編輯]
這個詞來自英語方言,geek或geck(意思是「傻瓜」或「怪胎」)。這詞的詞根可以追溯到荷蘭和南非荷蘭語的形容詞GEK(「瘋狂」)。 在英語中,這個詞首先出現在羅伯特·海因萊因的1952年短篇小說《困境的一年》。
釋義[編輯]
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客的定義已發生很大變化,已經不再有一個明確的含義。術語nerd也有類似的意義,但有很多不同,他們的差異是存在爭議的。在2007年接受採訪時,理察·克拉克說,nerd和geek之間的差異是「極客是能做實事的(geek gets it done)」,朱莉·史密斯定義極客為「聰明的年輕人,內向,不擅長社交,與生活脫節,卻沉迷電腦或者其他空間,在那兒他覺得更加真實和興奮。」 有許多種類的極客,如:科學極客,數學極客,電腦極客,歷史極客,遊戲極客等
衝擊[編輯]
極客,特別是面向技術的極客,現在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極客往往在研究部門,實驗室和支持部門,現在,他們越來越多地占據企業高級職位,擁有巨大的商業和政治影響力。當2011年2月1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私人晚宴上會見了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世界上最大的技術公司的總裁時,紐約雜誌撰寫了題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會見歐巴馬總統」的新聞,當時,扎克伯格的公司已發展到超過十億用戶。 馬克·羅德稱極客的崛起代表著人類進化的新階段。在他的書《非自然選擇》中闡述:為什麼極客能統治地球,他認為「高科技時代更偏愛有極客特質的人,其中許多人都有閉症,多動,或口吃傾向。此前,這些人可能處於劣勢,但現在他們獨特的認知方式使他們中的一些人與新技術的時代精神產生共鳴,從而獲得成功。「 經濟學人雜誌2012年6月2日寫到:「那些極客可能在學校不好過,他們可能被運動員們嘲笑,在聚會中被忽視。但現在任何正兒八經的組織想要蓬勃發展都離不開他們。」
極客時尚[編輯]
「極客時尚」指的是在2000年代中期興起的非主流時尚文化,年輕人刻意採用「極客」風格的時裝,如超大的黑色角質架鏡框,弔帶 / 背帶,和highwaist trousers。沒有度數或者沒有鏡片的黑框眼鏡是這個潮流的標誌,一些名人也紛紛嘗試這種極客風格,如貝克漢姆(David Beckham)、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同時,在體育界,很多NBA球員也在賽後採訪戴上這種「極客」眼鏡,如史蒂夫(Steve Urkel)。
自我標榜[編輯]
在geek時尚潮流之後,術語「極客時尚」被挪用了,一些自我標榜為「極客」的人,用極客這個詞,來代表某種在高科技社會中可以被主流社會接受的某種角色。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迷你素粽

準備時間:   150  (分鐘) 
烹調時間:   121  (分鐘) 
烹調方法:   煮 
困難度:   高級 


素食者
材料

糯米 500 克
紅米 120 克
罐裝三角豆,罐裝粟米粒,罐裝蘑菇及罐裝蠔菇 400 克瀝乾及將菇類切成細粒
粽葉 30 塊
水草 15 條


醃料

素食蠔油 3 湯匙


調味料

純正芝麻油 1 湯匙
鹽 1 1/2 茶匙


伴吃用料

煲仔飯醬油 或糖


程序
紅米洗淨後用水浸過夜,瀝乾,糯米洗淨後浸約2小時,瀝乾備用;將紅米、糯米及調味料拌勻。
將所有豆類及菇類與醃料拌勻留作餡料。
粽葉及水草浸2小時,放入沸水中煮10分鐘,瀝乾備用。
將2塊粽葉交疊成窩形,先鋪上一湯匙混好的紅米及糯米,再放入1滿湯匙的餡料,再鋪上一層混好的糯米,摺好粽葉,包成粽形,用水草包好兩端扎實;重覆以上步驟,共可包迷你素粽共15條。如果粽葉太小,可改用3塊粽葉。
用大鍋放入水,水沸後放入迷你素粽[水要蓋過粽面]煮約1小時至熟,取出瀝乾。
趁熱進食,吃時除去粽葉,伴以李錦記煲仔飯醬油或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敗塗地的故事:

【成語】: 一敗塗地
【拼音】: yī bài tú dì

【解釋】: 一旦失敗就肝腦塗地。形容失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語故事】:

  漢高祖劉邦是江西人,秦朝末年是泗水亭亭長(秦代製度,十里設一亭,十亭設一鄉。亭長,像是後來的保甲長、村長一樣。
  有一次,他奉命送一批民工去驪山建造秦始皇的陵墓。一路上,每天都有很多民工逃跑,劉邦是個有智謀的人,他 怕民工逃光了自己會被治罪。於是,他對大家說:你們到驪山做苦工,就算不累死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重回家鄉,現在你們自己去找活路吧!
  當時秦二世非常殘暴,陳勝的起義軍攻下了陳縣,那裡的縣令想投靠陳勝,但他想做領導,他的手下勸他去把劉邦幫忙,他答應了。當劉邦到城外時,他卻反悔而且下令關城門要殺兩個手下,劉邦知道後寫了一封信射進城裡,調動城內的老百姓殺了縣令。後來老百姓都推舉他做縣長,劉邦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就在沛縣正式起義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覃姓

 

 

覃(Qín 音秦)姓。新百家姓排名129,出自夏朝有覃懷地,為覃懷氏之後,以地名為氏。

民國十一年(1922年)撰寫,1983、1984、1989年三次修改的《四川大足覃氏家史》中說:"覃字早已出現於《詩經》、《書經》,詩云……'葛之覃兮'、'覃公為私',書曰:' 覃懷底績。'這些古老書籍,皆有所載,是早期字也,非譚去言而為覃焉。有的譜牒皆言姓譚而去言從覃者,訛矣,予以更之。"1947年《廣西通誌稿》氏族卷載:"來賓縣覃氏丁四千八百強,罩讀如尋,西粵皆然。在漢時讀尋音,望出嶺南。覃氏族姓頗繁,鄉音絕不讀覃為譚。"

當今覃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18%,總人口大約在240萬。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占39.7%,A型占27.5%,B型占25.9%,AB型占6.9%。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 拼音

    qín tán xún

  • 注音

    ㄑㄧㄣˊ ㄊㄢˊ

  • 簡體部首

 
  • 總筆劃數

    12

  • 漢子部件構造

    覀日十

  • 倉頡

    MWAJ

 

折疊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折疊主要源流

覃(Qín)姓氏有四種出源:

1、據《姓氏考略》載,"夏有地名覃懷,居者以地為氏為覃氏。"。"覃懷"是地名,夏代時的稱謂,今河南溫縣周圍為覃懷,底績是覃懷之地的最底部。《禹貢》雲:"覃懷底績至於衡漳"。《左傳》雲:"覃懷,近河地名。""衡"是稱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黃河稱起的地方。《左傳覃懷注疏》雲:"河內郡有懷縣,在河之北,善覃懷二字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河南溫縣周圍,夏稱覃地,秦漢稱河內郡,唐宋稱懷州,元以後稱懷慶府。覃懷底績是這塊方的底部,即今溫縣北平皋村,也是漢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懷"字意來自甲骨文中的解釋。考古學家羅振玉說:"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壺)。郭沫若和陳夢說,"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壺的蓋,西下的"曰"是酒壺的大肚,"十"字底部為尖狀,插入地中便於存放。這些歷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懷地區的形貌。覃懷地區,西與北是太岳山脈,南與東是萬里黃河。在今邢台、安陽一帶為"西"處,在今焦作、沁陽一帶為"曰"處,在今溫縣北平皋為"十"的下底處。北平皋四面環水,中為突起高地,黃河過此後,開始東北去,故稱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懷氏,其後以部落名為姓,稱為覃懷氏,後簡改為覃(Tán 音譚)姓,稱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數民族姓氏,為複姓皇覃氏所簡改。據《姓氏考略》載,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後亦簡改為覃氏(Qín音秦)。相傳覃元先 (南梁南海人,即今廣東省南海人,相傳是皇覃氏之後人)義勇隸屬。

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時譚氏為避難所簡改為覃氏(Tán音譚)。譚姓源自春秋時代是以國為氏。根據《萬姓統譜》、《譚氏家譜序》等文獻記載,譚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聖君夏禹的姒姓後裔,周朝初年大封先聖之後時,把他們封於譚國,爵位為子爵,後為齊國的附庸國,到春秋時代齊桓公稱霸諸侯,就於周莊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將譚國吞併了,當時譚國的主人譚子奔到莒國去避難,失去祖國的譚國公族後裔就"以國為氏"而姓了譚(見《譚氏家譜序》)。覃姓為譚姓避禍去言字為覃姓(見《萬姓統譜》)。故譚與覃應為一家。

4、出自曋姓,為巴人曋氏所改,覃(qin 音秦)姓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土家族覃姓以鄂西南山區腹地長陽、招徠河最為集中,據《覃姓族譜》稱:招徠河是覃姓聖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有學者考證,"覃氏源於曋姓",這證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徠河流域。

折疊得姓始祖

伯益。覃姓的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時期協助大禹治水。當時,溫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為圖騰稱有竹氏,首領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處。此地周圍今日仍然竹林叢生,晉代有"竹林七賢"在此地活動。當大禹治水來到這里後,伯益開始協助他治理濟河、沁河和黃河。其後,伯益攜族人向東,隨大禹往東至兗州地治水,今河南濬縣有覃氏族人數千人,是伯益族人留居下來的,他們以祖地"覃"為姓氏。伯益族人一直隨大禹治水遷徙,最後到了江南的會稽 (今浙江紹興),其族人散居到各地。但是,他們不忘自己的祖地,均以覃懷地名為氏,在各地產生了覃的姓氏。另外,在周代期間,有竹氏遷出外地的有稱孤竹氏,一支被封在今山東的章丘、歷城一帶建譚國,後譚國被齊國所滅,在逃亡中去"言"字邊以覃為氏,《姓篡》中說:"覃本譚氏,避難改。"故覃氏後人奉伯益為覃姓的得姓始祖。

折疊遷徙傳播

覃氏經歷了幾千年來的頻繁遷徙,總的流向和趨勢可概括為:北南東西,即自北向南,先東後西。根據史籍和各地覃氏族譜記載及口碑,除了上述在黃河流域的幾次遷徙之外,還有八次較大的遷徙。從覃懷地到會稽郡覃懷地,是大禹治水的"指揮部",也是治黃最早取得成效的地方。夏禹治水,從冀州出發巡視,冀州治理工作從壺口開始,然後再治理梁山和岐山。覃懷的治理由於當地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取得成效。伯益帶領覃懷人隨禹到濬縣安營扎寨,治理黃河,後又跟隨禹到各地治水。距大任山10公里的屯子鄉席營村,還聚居著800多人的覃氏後裔。大任山明代古碑上,還刻著覃氏先祖"席營村覃滾"的名字。接著大禹帶領大家繼續治理黃河下游的水患,施工最多的地方是兗州(今山東省境內),再到徐州(今江蘇省境內),到安徽塗山,經過疏導,引黃河流入渤海。大禹最後到達會稽 (今浙江省紹興市),並在會稽去世。大禹和他的助手包括覃懷人在內的民眾輾轉從北到南,到達會稽。為了紀念祖先伯益,覃懷人把會稽作為覃氏的堂號。至今,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上南、下南、水源、洛陽、溫平等鄉,河池市的衝蒙屯等覃氏支係都以"會稽郡"作為覃氏堂號。

在遍布世界各地的華僑中也有一些覃氏居民。海外覃氏主要是從廣西、廣東地區出境的。他們遷居海外的原因很多,其主要者或為貧困所迫,或逃避政治迫害、民族壓迫,或因不願稱臣於新朝,或遭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拐騙擄掠等。這些華僑漂洋過海留居海外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大量出走並留居海外的則在明、清和民國時期。廣西華僑人口僅次於廣東、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廣西又是覃氏聚居最多的省區,據所掌握的資料,海外覃氏,以祖籍為廣西者居多。以容縣為例,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縣人口59萬,其中覃氏3萬,佔5%強。1979年出版的台灣《廣西文獻》第3期說,馬來西亞有廣西籍華僑華人50萬,其中容縣籍20萬,在容縣籍華僑中,覃氏約2000人。

折疊字體變更

變更如下:

這是從大篆、小篆、隸書、演化成正楷時的情形。

折疊編輯本段人口分佈

覃氏人口經過幾千年的遷徙、創業,有了很大發展,同時不斷與其他姓氏融合,分佈到五湖四海。根據各省、市、縣地方誌有關資料及各地覃氏家譜記載,覃姓定居地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福建、海南、江西、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西藏、台灣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包括漢、壯、土家、布依、毛南、仫佬、仡佬、苗、瑤、侗、傣、水、京等13個民族。定居海外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緬甸、英、美、法、德、荷蘭、瑞士、新西蘭、加拿大、巴西、哥斯達黎加等21個國家。關於覃氏人口,難以進行精確統計。根據廣西民族出版社 1996年出版的《中國覃氏通書》記載,全國約有人口900萬。根據1997年徵集到的資料統計,覃氏人口有900多萬。

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司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萬分之五的隨機抽樣資料和台灣省1969年的資料綜合,覃氏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6%。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全國人口為103189萬人,其中漢族93670.38萬人,按上述比例,壯族人口有560多萬。按人口增長率計算,到2000年覃姓人口可達900萬以上。覃姓相對集中分佈於長江中游以南及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省、自治區境內,其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散居地區。

廣西省

全自治區87個縣、市都有覃氏分佈。根據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廣西通誌稿·氏族卷》記載,宋代,桂林市(今桂林市區)有覃氏50戶以上,今屬桂林市的臨桂縣有覃氏30戶以上,修仁縣(今荔浦縣境)有2805人,陽朔縣有174個姓,其中覃氏人口排第9位。隨著歷史發展,時代變遷,形成了覃氏相對聚居桂西、桂中、桂東的局面。據1998年統計,覃氏人口較多的縣有東蘭、環江、河池、南丹、羅城、宜州、巴馬、大化、都安、馬山、武鳴、上林、融水、三江、柳江、柳城、象州、武宣、來賓、桂平、貴港、平南、藤縣、靖西、田林、昭平、邕寧、橫縣、容縣、賓陽、南寧市等。其中貴港(這裡指原貴縣,即現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10萬人,田林縣 4.1萬人,昭平縣4萬人,武鳴縣 1.8萬人,邕寧縣2萬人,容縣3萬人,馬山縣4萬人,橫縣4萬人,賓陽縣5萬人,上林縣6萬人,南寧市郊區0.46萬人,在全郊區294個姓中佔第19位。博白縣有3萬人,興業縣有2.5萬人。

湖南省

覃氏人口較多的市、縣有: 懷化市 0.15萬人,張家界市10.14萬人,石門縣9.85萬人,邵陽市8.2萬人,常德市2.86萬人,永順縣2.42萬人,沅陵縣 1.95萬人,桃源縣1.92萬人,龍山縣 9.25萬人,瀘溪縣0.85萬人,漢壽縣7萬人,鳳凰縣0.5萬人,澧縣0.45萬人,臨澧縣 0.31萬人,麻陽縣838人,永川縣0.5萬人。其他散居的縣、市有:辰溪縣、江永縣、會同縣、湘陰縣、芷江縣、桃江縣、長沙市、韶山市、零陵縣、慈利縣、南縣、黔陽縣、新晃縣等。

湖北省

覃氏人口較多的有公安縣,2820多人。其餘人口分佈較少的縣、市有:石門縣、松滋市、長陽縣、五峰縣、巴東縣、鶴峰縣、宜恩縣、建始縣、利川市、廣水市、襄陽市、崇陽縣、天門市、遠安縣、當陽市、恩施州、利豐縣、武漢市、夷陵區、來鳳縣、咸豐縣、枝江市。

四川省

覃氏分佈的市、縣:永川縣、奉節縣、雲陽縣、巫溪縣、大足縣、盂縣、巫山縣、重慶市區、安岳縣、郫縣、合川縣、彭水縣、巴縣、達縣、渠縣、巴州區、平昌縣、梓潼縣、射洪縣、靖縣。其中安岳縣約2萬人,大足縣的萬古、國樑、迴龍、龍水(大圍)、石馬、三驅、珠溪、郵亭、中敖、元通、龍水(尤西)等10個鄉鎮都有覃氏聚居的村落。

山西省

覃氏分佈的地、市、縣:呂梁地區、太原市、大同市、臨汾地區、陽泉市、長治市、忻州地區、運城地區、晉中地區、雁北地區、晉城市、朔州市、盂縣、平定縣、洪洞縣。其中人數較多的有呂梁地區893人(其中交城縣874人),太原市504人,平定縣100人。

河南省

覃氏分佈的地、市、縣有: 濬縣、鶴壁市、駐馬店市、焦作市、欒川縣、虞城縣、宜陽縣、汲縣等。其中濬縣屯子鄉席營村850人,元上村95人,白寺村27人。解放後這三個村還有不少覃氏人口遷居陝西省銅川市、山西省趙城縣、甘肅省武威縣、內蒙古自治區哲盟扎旗,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咀山市、湖北省老河口市、雲南省大理市

河北省

覃氏分佈的市、縣有: 清河縣、張北縣、河間市、唐山市等。

廣東省

覃氏主要分佈在肇慶市、茂名市、清遠市、雲浮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德慶縣、羅定市、信宜縣。據1997年出版的《茂名市志》記載,茂名市覃氏,1946年為5156人,1953年7126人, 1964年8323人, 1976年9939人,1988年11630人。

海南省

覃氏主要分佈在儋縣和樂會縣,其中儋縣170多人。

西藏自治區

覃氏主要分佈在鹽井縣

雲南省

覃氏主要分佈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山縣富寧縣廣南縣、馬關縣以及大理市、鶴慶縣

貴州省

覃氏主要分佈在玉屏縣、石阡縣、沿河縣、興義市、冊亨縣、荔波縣、德江縣、桐梓縣等。

台灣省

主要分佈在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台南市、台南縣、高雄縣、屏本縣、台東縣、宜蘭縣、基隆市、台中市、高雄市等。共有2000多人。

山東省

主要分佈在金鄉縣、章丘市、淄博市等。

折疊編輯本段姓氏文化

折疊郡望堂號

堂號:

光裕堂、普舍堂、中州堂、離光堂、京兆堂、南梁堂、務滋堂、齊郡堂(寧州堂)。

郡望: 
會稽郡 :秦置會稽郡,治吳(今江蘇省蘇州市),包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更包有浙、閩全部。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吳郡、會稽郡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 ),有浙閩之地(今杭嘉湖均屬吳郡)。三國吳分設臨海(台州)等郡後,轄境縮小。隋為越州。又隋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民國合二縣為紹興縣

南海郡: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趙陀據其地建南越。漢武時再置。隋唐有廣州(隋為番州)南海郡。

弘農郡 :①漢置弘農郡,河南省內鄉、宜陽縣以西,黃河、華山以南,陝西省柞水縣以東地區,治弘農縣。②弘農縣,漢置。為弘農郡治,元至元八年(1271年)廢。故城在今河南省靈寶縣北。

折疊宗祠對聯

覃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授九歲太子;傳各齡儒生。--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太子太傅覃吉,憲宗時,在朝中侍太子。太子年九歲,口授四書章句及古今政典。下聯典指宋代國子祭酒覃昌,融州人。致仕後閉戶講學,有文集。

覃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口授九歲太子;家傳各齡儒生。--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太子太傅覃吉事典。下聯典指宋代國子祭酒覃昌事典。(見上《覃姓宗祠五言通用聯》聯釋)

覃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宋代彪彪兩進士;南朝炳炳一將軍。--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開寶進士、沿邊都總管覃光佃及其子景德進士、御史丞覃慶元,父子名重當時。下聯典指南朝梁武帝時名將覃元先,南海人。屢立戰功,加封為將軍。後卒於軍。

覃姓宗祠通用聯

由西至東,風光俱麗;從早及晚,氣象咸和。--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以燕頷格鑲嵌覃姓之"覃"字的析字聯。

從政清廉,感德而化;為官公正,莊重不阿。--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河南知府覃應元,字德芳,嘉靖進士。性簡重,入仕二十餘年,所至以清操聞,在河南任上,闔境不嚴而化。官至陝西兵備。下聯典指宋代御史中丞覃慶元,景德進士,融州人。莊重不阿,遇事敢言,舉朝服其公正。

幼本岐嶷,無愧監察真御史;藝工騎射,果書彝常猛將軍。--佚名撰覃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融州人覃光佃,幼年岐嶷(聰慧),博學能文,開寶年間進士,官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勢,京城人稱他為真御史。後官武騎尉,知雁州軍事,對貪功、懶惰的將士,依法嚴懲,升任沿邊都總管兼勸農使。下聯典指南朝梁南海人覃元先,本來沒有名字,多勇力,善騎射。齊末戰亂中,他募兵保衛鄉里,佔據番禺,慶州刺史李堅派人勸說他歸梁。武帝召見他時說:"你應當建立勳業,書於彝常(記載人典籍),沒有名字怎麼能行?"於是取名元先。官東寧州刺史,屢立戰功,加雲麾將軍。

折疊家譜文獻

陽光村覃氏家譜:《覃氏》 - 【始祖】:覃興榜

中國覃氏家譜:《旺相堂》 - 【始祖】:覃

象州縣覃氏家譜:《廣西象州覃家譜》 - 【始祖】:覃公

中國覃氏家譜:《要子覃家譜》 - 【始祖】:覃燕清

岑溪市覃氏家譜:《岑溪雙松-要子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岑溪市覃氏家譜:《岑溪雙松~要子》 - 【始祖】:不詳

岑溪市覃氏家譜:《岑溪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湘西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武鳴縣覃氏家譜:《廣西武鳴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宜州市覃氏家譜:《廣西宜州德勝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平樂縣覃氏家譜:《廣西平樂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廣西三江縣週坪鄉泗聯村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宜州市覃氏家譜:《廣西宜州德勝圍道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柳江縣覃氏家譜:《柳江縣覃氏分支- 正亮堂》 - 【始祖】:楊延平

貴港市覃氏家譜:《廣西貴港五里雲表村》 - 【始祖】:不詳

忻城縣覃氏家譜:《忻城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常德市覃氏家譜:《常德覃家譜》 - 【始祖】:不詳

象州縣覃氏家譜:《廣西來賓象州妙皇屯村》 - 【始祖】:不詳

懷集縣覃氏家譜:《懷集覃氏》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南宜覃家譜》 - 【始祖】:不詳

福建省覃氏家譜:《福建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天下覃氏部落》 - 【始祖】:不詳

馬山縣覃氏家譜:《南寧馬山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十堰市覃氏家譜:《十堰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德江縣覃氏家譜:《德江高山覃氏》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大洋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武宣縣覃氏家譜:《武宣覃家譜》 - 【始祖】:不詳

象州縣覃氏家譜:《象州羅秀屯村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安岳縣覃氏家譜:《安岳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柳州市覃氏家譜:《柳州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來賓市覃氏家譜:《來賓方慶方村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河池市覃氏家譜:《河池那興覃家譜》 - 【始祖】:不詳

那坡縣覃氏家譜:《廣西南寧市那坡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南曉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武宣縣覃氏家譜:《貴港來賓武宣》 - 【始祖】:覃志

中國覃氏家譜:《拉弱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宜州市覃氏家譜:《宜州市懷遠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宜州市覃氏家譜:《宜州市懷遠鎮覃家譜》 - 【始祖】:覃紹芝

貴港市覃氏家譜:《貴港武樂吉鬥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東區覃氏家譜:《廣東羅定船步覃家譜》 - 【始祖】:不詳

貴港市覃氏家譜:《貴港武樂吉鬥聯合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東區覃氏家譜:《廣東信宜市鎮隆鎮六雙覃訛村》 - 【始祖】:不詳

東區覃氏家譜:《海南省海口市東山鎮玉下村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中國覃家譜》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平衝覃氏》 - 【始祖】:不詳

宜州市覃氏家譜:《宜州覃氏》 - 【始祖】:不詳

中國覃氏家譜:《廣西容縣覃家譜》 - 【始祖】:不詳

羅甸縣覃氏家譜:《貴州羅甸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博白縣覃氏家譜:《廣西博白覃家譜》 - 【始祖】:不詳

四川省覃氏家譜:《四川榮昌》 - 【始祖】:不詳

新興縣覃氏家譜:《新興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柳江縣覃氏家譜:《柳江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湖南省覃氏家譜:《湖南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沐川縣覃氏家譜:《沐川縣覃氏族普》 - 【始祖】:不詳

德江縣覃氏家譜:《貴州,德江縣高山鄉覃氏族普》 - 【始祖】:不詳

開陽縣覃氏家譜:《貴州開陽馬場關口覃家譜》 - 【始祖】:覃桂河

四川省覃氏家譜:《四川渠縣覃家譜》 - 【始祖】:不詳

折疊字輩排序

覃氏家族在明朝以前已有派行,但未盛行,明末各支族才先後確定統一派行,流傳至今。一般是請族內德高望重之長者排行序,逐代按序取其中一字為行,一直排到末字,周而復始,也有重排序。班輩字文字精煉,內涵豐富,寓意深奧。內容主要是歌宗頌祖,教育後代,啟迪子孫,訓導族人,激勵向上,預示未來,字數不等,目前見到最長的班輩字有100個,一般為二三十個,最少也有十個字。

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良江丹山班輩:有志天家永慶;修仁志澤流芳。

湘西覃氏公定統一派行(100字):

良尚宗光祚,家聲慶遠長。文章遵正大,基業照榮昌。

定邦勳名在,承先盛績揚。萬傳敦本序,佑啟自聯芳。

忠厚前謨顯,詩書宜訓詳。攀桂才高舉,培蘭庭滿香。

崇儒昭謙讓,造育多熹康。逢原創涼史,餳粒振三綱。

為孝垂能守,居臨循五常。支源流澤久,百代若同堂。

河南濬縣屯子鄉席營村覃氏行輩十六字:

繼憲增祥,維念顯揚,建道裕煥,景瑞緒昌。1993年農曆十二月立。

四川大足縣萬古支族字輩

第一輪:世守登之,大廷國正,道德文章,儒宗永紹。

第二輪:仁厚清明,廉介純深,​​宏才達彥,英俊承銘。

第三輪:乾坤顯哲,祥瑞獻裕,富貴賢良,倫常輝緒。

1985年正月全縣十七支系代表會提出廣東羅定、陽春覃氏班輩

1、覃勝佑:勝、玄、歷、官、代……

2、覃進大(勝佑第五代後)先進敬應,文益英芳。以伯讚日,至瑞同邦。元昌啟國,永慶宗登。家明憲達,繼業隆彰。1992年修譜力口字輩:普天廣志,偉發榮康。建新開運,乃立基強。培賢興學,才華耀揚。注:"先"是以覃元先為上祖。

廣西各地覃氏班輩:覃山耀公次子覃真聖公後裔各地的排班

1991年7月上林《覃氏族譜》記載覃真聖公在各地的後裔前五代排班次序:

象州縣:真口歡受列

東蘭縣:真李壁可任

河池市:真包大可國

賓陽縣:真智繼宗仲

邕寧縣:真智繼

馬山縣:真逢福日文

武鳴縣:真逢福日文

上林縣:真智繼道演真智繼成陋,真李才法昌真壽勤宵昌,真李才勝人真李才福林

真聖公移居馬山縣兌覃屯後,其後裔排班次序:

真逢福日文祖大達應恩,鼎懋績廷子兆裕宏世繼

乃尚高宗德元勳受澤封,立頤展司古業延萬載靈

南寧市郊那洪村:國、能、兆、振、本、朝、恩、邦、藩、佩、貽、爾、永、式、家、雲、祁、遠、大、嗣、續、延、長、清、廉、正、直、萬、世、榮、昌。

南寧市郊那告村:

祥、綿、邦、作、曉、趙、喜、風、攤、日、亮、禮、士、運、騰、獻、三、曾、顯、培、清、丙習、明、振。

邕寧縣蘇圩鎮仁德村覃氏班輩排字:

福德玉殿世,南成啟永元。朝宗必爾可,建慶紹華昌。

顯達通明日,仁義廣如天。春至開新景,榮茂樹秀長。

隆安縣左譚鄉古龍村覃氏班輩排序:

遠祖班輩:喜、慶、貴、世、仲、汝、秉、明、思、仁、善、三、磷、綿、震。

本村直系班輩:世、學、配、明、永、紹、弘、福、光、志、桂、震、紅、平。

蒙山縣黃村鎮明覺村覃氏班輩排字:

鍾元成保定,永慶祚宏昌,忠厚傳家遠,詩書世澤長。

田林縣覃氏班輩排字:

福應益世盛,紹席正安隆,永守上林業,威烈萬年豐

注:現已排到"業"字輩,該輩是第15代,引自《田林縣志》。

羅城橋頭鎮仫佬族覃氏班輩排字:

立志朝文,君忠仕玉。世代榮昌,萬國安邦。

容縣覃氏新擬派聯: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武顯文秀,品高義厚,永繼興承,祖蔭深恩垂容岳;

崇賢為國,克肇寬宏,英華才茂,名揚智耀,丕振芳猷,宗澤俊傑行全球。

賓陽縣覃氏派聯:

更加發達興,旺齊向前衝。

公安縣覃氏班輩排字:應玉井上水,良土大士之。金心自可必,文光啟世思。家國時為友,宗子於何其。秉政從學道,宏開昌祖希。紹述克敦本,詩書毓貴奇,源遠培德厚,萬代則前規。

荊州,松滋市覃氏興隆祠:

毓聯星光現文章兆世祥荊南家澤永松枝傳其芳

一堂敦孝友萬代重綱常志大功名顯學成事業揚

勤慎能富國忠武可安邦繼起承賢俊貽謀慶熾昌。

桂平市覃氏宗祠同慶堂班輩排字:

世尚廣邦才如文光顯宗賢良超俊德國泰振英雄

桂平、平南覃氏宗祠當代派列對:

上聯:賢聚澤啟文慶國家興盛

下聯:德誌廣立光全世達榮昌

折疊編輯本段姓氏名望

折疊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覃姓歷代名人8名,佔總名人數的0.018%,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四百二十一位;覃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01%,排在並列第三百六十八位;覃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0033%。

折疊知名人物

覃元先:南朝梁代東寧州刺史。

覃季:唐朝太子校書。

覃慶元:宋朝景德進士、御史中丞。

覃光佃:宋朝監察御史。

覃慶元:明朝嘉靖進士、陝西兵備。

覃大勝:明朝湖廣施州土司。

覃修綱:清朝甘肅西寧鎮總兵。

覃應機:當代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書記、區主席。

覃紹殷:廣西自治區馬山縣人,壯族。1959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西分會理事,桂林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桂林畫院院長。

覃子豪 :現代詩人、詩歌評論家。學名覃基,四川廣漢人。1932年到北平就讀於中法大學。1935年東渡日本入東京中央大學,兩年後回國,曾在浙江永嘉縣縣政府、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任職,在浙江、福建編輯或主編過報紙副刊。

覃炳榮:男,1932年4月生,廣西貴港人。中學一級教師。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曾任政協原貴港市第三、第四屆委員,中學教師兼任中醫師。

覃春華:男,1928年10月生,廣西北流縣人。1954年畢業於廣西農學院林學系本科,1954年5月分配到中央林業部綜合隊工作。1961年底調回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已連續專門從事林業調查設計工作35年以上,林業高級工程師。

覃國忠:男,1944年10月生。主管藥師。中共黨員。畢業於廣州軍區二十分部藥訓班。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181醫院主管藥師,系中國藥理協會廣西分會會員、楚天書法研究院院士、桂林智能功協會理事、中國伏牛畫院名譽院長等。

覃守勝:男,1965年3月生,湖北省五峰縣人,土家族。藝名小草。現為山魂根藝盆景社負責人,中國根藝美術師,湖北省盆景協會理事,三峽根藝奇石收藏家。有多篇論文入書或發表。

覃昌:北宋廣西融州(今融安縣)人,覃光佃的兒子,慶曆進士,官至國子祭酒,退休後閉門講學,教人讀經書,著有文集。

覃元先:字流欽,名無克,南梁廣東南海人,原籍陝西善騎射,亦精通文墨。齊未,反者四起,元先募乒衛鄉里,據有番禹。

覃光佃:北宋廣西融州(今融安縣)人。博學能文,宋仁宗時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勢,京師呼為真御史。外籌軍政,內肅朝儀,咸倚重焉。曾與狄青並封為將軍,以音乞歸賜詔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 ;賜紫金魚袋致仕。

覃慶元:覃光佃之父親,北宋融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景德進士,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間(1006-1010年)被封為御史中丞。為人穩健,遇事敢於發表意見,舉朝服其公正。

覃達:明代湖南石門人,曾任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萬戶官,洪武年間(1368-1398年)被徵調到四川征剿,奮勇殺敵立功。喪於四川省大溪坪。

覃吉:明代太子太傅,太子年九歲,口授四書章句及古今政典。"老伴"這個稱呼,原來是太子稱呼老太監的,通用於老年夫妻之間的稱呼。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冊立9歲兒子朱佑樘為太子,派宮中服侍多年的太監覃吉專門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學習。幾年間,覃吉對太子口授"四書",還常常敘說民間情況,連歷史上宦官專權禍國的往事也不避諱。

覃應元:字德芳,明朝四川省雲陽縣人,嘉靖進士,知河南府。他以德感召下屬及群眾,平息匪亂,整肅地方治安,政績突出,升任四川副使。

覃振:原名道讓,字理鳴。當代湖南桃源縣人,留學日本,後加入同盟會、中華革命黨,參加護法運動。蔣介石隱退時,以主執委代行總統職權數月。系國民黨元老,孫中山好友,與毛澤東有密切交往。1947年在上海病逝,終年63歲。葬岳麓山,墓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覃健(1911-1959):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7軍第19師56團代排長,紅三軍團政治部政衛連排長,紅一方面軍政衛隊警衛營連長、營長,紅15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加了長征。

覃國翰(1912-1996):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縣人。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7軍第19師55團連司務長,湘贛獨立師第1團排長、副連長、連長,紅17師第49團通信主任,紅6軍團第18師53團營長、團參謀長,第16師47團團長,第17師參謀長,第18師52團團長。參加了長征。

覃士冕(1914-1981):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人。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7軍政治部青年干事,紅3軍團第5師13團特派員,紅3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第4師12團特派員。參加了長征。

覃應機:覃應機(1915-1992)壯族。廣西東蘭人。1929年春參加革命工作,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

覃事湘:男,1933年10月生,湖南省石門縣人,土家族。石門縣經濟委員會經委副主任,會計師。1982年4月晉升會計師,1950年畢業於湖南九澧中學,1950年9月參加工作後,曾任石門縣糧食局、磨市區糧站主管會計、縣易市聯合工廠、化工三廠、縣印刷廠會計主管、縣工業局計財股長、縣經委財務科長,縣經委副主任,縣財政會計學會副會長,常德市財政會計學會理事,縣會計職稱評委會評委等職。

覃瑞祥: 1952年7月生,廣西北流市人。曾任中共來賓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系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廣西九屆、十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廣西第八次黨代會代表,中共廣西第八屆委員會委員.2008年1月26日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覃嗣玲:女,1955年10月生,廣西南寧人。中共黨員。政工師。1985年畢業於廣西電視大學。現任廣西南寧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副局長。1994年轄區共發生刑事案件破案率為92.3%;治安案件查破率為89.7%。

覃啟舟:男,1976年2月生,廣東陽江人。致公黨員。1995年以陽江地區的高考文科狀元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與胞弟覃啟浩創辦"蜥蜴團隊"公司,"美麗島"眼鏡等多家著名企業。現已移民澳洲。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譚姓                 
拼音:tán xìng
譚姓是一個漢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9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5位。

 

譚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聖君夏禹的姒姓後裔。
  據史書記載,周朝初年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時,將先聖的後代中一部分夏禹的姒姓子孫封於譚(今山東章丘),建立了譚國,爲子爵,因此稱譚子。
  譚子是帝禹的後代,因爲大禹姓姒,所以有人稱譚氏“系出姒氏”。明朝時期的大儒蘇平仲曾編纂了一部《譚氏家譜》,他在譜序中寫道:“譚本姒姓,子爵。”帝禹,就是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因治水而立功的大禹。而大禹“姒姓”的由來,是因爲大禹的母親修已“吞薏苡而生禹”。
  薏苡,是一種草本植物,當時被視爲仙草,具有藥用價值,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薏苡又稱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穀子等,後來是常用的中藥,又是一種人們普遍、常吃的食物。薏苡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觔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爲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脱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傳說,大禹便因此取“苡”的一部分與“女”合爲“姒”姓。大禹是鯀的兒子,鯀的父親是顓頊,祖父是昌意,曾祖父是黄帝。姒姓夏王朝滅於子姓商湯,商王朝則滅於姬姓周族。
  由於譚子國一直就不怎麼強盛,不久即淪爲薑姓齊國的附庸國。到了春秋初年,齊桓公薑小白稱霸諸侯,幹脆就吞並了譚國。
  史書中關於譚氏的記載最早見於史籍《左傳·魯莊公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在典籍《詩經》中也有類似記載:“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詩中的譚公就是指譚國的諸王孫。
  當年的譚國在今山東省濟南市平陵縣西南,齊桓公滅譚國的原因是譚國失禮於齊國。據說,齊桓公出師經過譚國,譚國君主譚子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尊敬和禮儀,後來齊桓公班師回國後,其他的諸侯小國都來祝賀,譚子又沒派使者前往祝賀。於是在周莊王姬佗十三年(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84年)冬天,齊桓公以“譚子不敬”爲理由滅掉了譚國。實際上,春秋初期正是諸侯開始逐鹿中原之時,齊桓公滅譚國的真正目的是爲了顯示自己的霸主地位。
  譚國滅亡後,國君譚子逃奔到了莒國(今山東莒縣),留在故地的後裔子孫爲了紀念故國,遂以國名爲姓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爲山東譚氏。譚氏族人尊奉大禹爲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籍談,屬於避難以先祖名字改姓爲氏。
  據史籍《姓苑》記載:“晉大夫籍談之後有譚姓。”
  “籍”,本義是指國政典籍、文獻、史冊等。籍氏,就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專職負責掌管王朝的典籍,除了在周王室有籍氏以外,周王朝亦在各個諸侯國皆有派駐該類官吏,如同現今的中央檔案館館長以及各省派員,時稱“董督”,即諸侯下的大政太史官。
  在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伯厴(公孫伯厴、孫伯厴)曾任籍氏之官。姬伯厴就是周王室貴族中派駐晉國的籍氏,他知識淵博,學問很好,受時人尊敬。在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籍氏、董氏,後來被周景王姬貴斥責爲“數典忘祖”的晉國大夫籍談,即是姬伯厴的後代。
  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亦多有自設籍氏之官,除了晉國,在齊國、魯國、衛國、秦國、楚國、宋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以及到戰國時期的韓國、魏國、趙國和其他小諸侯國,也都有以籍氏官,該姓之源繁複,不可一論。
  在春秋時期的周景王姬貴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晉昭公姬夷以大夫荀躒和籍談爲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這二人。
  在宴席中,大家所用的酒具是從魯國進貢的,周景王於是顺嘴向晉國使臣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爲什麼獨獨晉國沒有呢?”
  籍談當即回答:“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應當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但由於我們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王恩根本就無從顧及。而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里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
  周景王聽了很不高興,於是便逐一細數了從晉國先祖開始,周王室曆來贈予晉國的種種賞賜,然後責問籍談:“你的先人就是專門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爲什麼你會忘了這些史實呢?”
  籍談聽了以後,滿臉通紅,無話可說。
  待荀躒與籍談離開後,周景王評論籍談說道:“我看像籍談這麼忘本的人,後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麼出息吧!他竟然會列擧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
  後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專門用來比喻一個人忘本。
  至秦朝末期,籍氏族人中有一位著名的籍鑲在西楚霸王屬下爲大將,他爲了避項籍(字羽,史書多稱項羽)的名諱,便改姓爲席氏,其後傳下席氏一族;亦有籍氏族人避諱以先祖籍談之名改姓談氏、以及諧音字譚氏者。
  後來項羽戰敗自殺於烏江,籍氏族人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複了族姓籍氏,但仍有人沿襲了譚氏、席氏、談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瑤族,出自瑤族始祖盤瓠,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瓠之後,望出弘農。史籍《姓譜》記載的“巴南大姓有譚氏”,在《萬姓統譜》中也有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碌瓠之後,望出弘農。”望出弘農的意思是指譚氏的望族居住在弘農郡,弘農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區。碌瓠也可寫爲盤瓠,又稱盤王,是流傳於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瑤、畲、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英雄祖神。
  在史籍《後漢書·南蠻傳》中有關盤瓠的記載,高辛氏糠是黄帝的曾孫,十五歲的時候因輔佐顓頊而建立了很大的功業,被封爲諸侯,都城在高辛。後來他遭遇一吳姓將軍的侵擾,爲此招募天下人,說誰能將吳將軍的頭斬下來獻給他,他就把女兒嫁給他。
  當時,糠喂有一條名叫盤瓠的狗,身上長着五顏六色的毛。盤瓠聽到後,竟出其不意地將吳將軍的頭叼了回來並放到糠的帳下。在眾目睽睽之下,糠沒有辦法,隻好讓盤瓠帶走女兒。
  盤瓠帶着公主來到南方一座大山的石室里,晃身變成了一位英俊威武的青年,公主大喜。後來公主生了十二個孩子——六男六女,盤瓠和他的妻子、孩子們,世世代代在該地繁衍生息,便發展成了被史書稱爲“蠻”的少數民族。
  這個傳說雖然有些神奇,卻在諸多史籍如《山海經》、《蒐神記》、《淮南子》、《水經注》等中都有描述。根據瑤族人的傳說,盤瓠的後代主要有十二個姓氏,分别是:盤、目瞫、包瞫、黄、李、鄧、周、趙、唐、雷、馮、胡。其中的暉氏家族,在歷史演變中逐漸變化爲覃、譚、潭三姓,暉姓反而消失了。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盤瓠之後,盤、冉、譚、巴、李、田爲巴南六姓。”
  近代考古學表明,神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性,是口傳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學者認爲,至於盤瓠是人還是是犬,亦或隻是一圖騰象征,且不必深究,但關於他的神話傳說,至少證明了在中國南方確實有譚氏的另兩個源頭。還有學者曾對盤瓠居住的“南山”加以考證,認爲“南山”即爲辰州盧溪縣西的武山,也就是今湖南省瀘溪縣境内,屬湘西地區。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塔塔兒氏,源出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兒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塔塔兒部被成吉思汗剿滅後,一部分族人遷入遼東地區,分别融入滿族、鄂倫春族,滿語爲Tata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譚氏、戴氏等。
  ⑵.蒙古族坦開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Tankai Hala。請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皆爲譚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景頗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景頗族譚氏,源出景頗族中的勒羊氏部落,後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改爲漢字單姓譚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譚木查氏,亦稱穆察氏,滿語爲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爲譚氏、穆氏等。
  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爲Tatara Hala,漢義“特别多”,是滿族著姓之一,人口眾多,世居紮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紮克丹(今遼寧撫顺)、薩爾滸(今遼寧撫顺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沈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爲譚氏、唐氏、舒氏、勞氏等。
 
  第七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壯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譚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譚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大禹、譚子、籍談、盤瓠。
 

 

遷徙分布

  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五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8%左右。
  秦、漢時期
  譚氏發祥地在今山東省境。漢朝前後,譚氏族人發源於北方,也繁衍於北方,主要以山東、河南分布最爲廣泛,故譚氏望族也系出此兩省境内。
  公元前684年,齊國吞並譚國。譚國國君由山東北部逃到東南部的莒。留在故國未走的譚國人,便以國爲氏,繼續在山東北部生活,繁衍後代。期間有一部分譚氏族人沿着東海岸到達了吳越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不久,因暴虐而失國。楚漢之爭,項羽敗於垓下,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漢朝有個叫譚閑的人任河南尹。漢朝時,譚氏“望出弘農”的局面已經基本奠定。整個西漢、東漢時期,北方譚氏族人的分布及播遷特征是:源於北方,衍於北方,以山東、河南地區分布最爲廣泛。西漢時期,漢哀帝時尚書令姓譚,漢元帝時有譚氏人任太僕,漢平帝時有譚氏人任朔方太守,這些是譚氏族人在西漢朝廷爲官的情況。其間,西漢還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譚,由此可見,譚氏族人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成爲顯姓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之時,北方戰亂頻仍,譚氏族人也同其他士族一樣大擧南遷以避戰亂。這次南遷導致譚氏族人由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變成了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後,曆代譚氏族人多以南方分布爲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爲稱盛。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譚氏族人在南邊的吳國已成顯姓,有的還擔任了吳國的軍事將領。據史籍《三國志·魏書》記載,曹魏明帝年間,王基擔任尚書,後來到荆州(今湖北襄陽)任刺史,又做了颺烈將軍,帶兵攻擊孫吳國。當時孫吳國夷陵(今湖北宜昌)的守將是安北將軍,名譚正。
  南齊時期
  零陵郡的譚弘寶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了。當時的零陵郡地處湘南,包括今天從湖南湘鄉到零陵一帶直至廣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區,而譚氏則主要居住在湘鄉零陵一帶。
  到了梁武帝時期,譚氏族人在廣東始興(今廣東始興)已成顯姓。據《廣東通志》記載,始興人譚儋幼年讀了許多書,還練就了一身武藝。梁太清二年(公元584年),侯景勾結戍守長江的蕭正德,渡江進攻建康。侯景兵馬所到之處,屠城洗劫,殘暴無比。他的野蠻行徑引起南方人民的普遍反抗,譚儋也招集始興有勇有智的人士,保衛始興。始興民眾很佩服譚儋的爲人,便想推擧他做守城的主將。當時另一位姓譚的人譚世遠與刺史蕭勃交好。譚儋發現譚世遠處世無常,推測他可能會背叛蕭勃,便不做守將而回了家。後來,蕭勃真的被譚世遠所殺。由此,譚氏族人十分佩服譚儋善於識人的本領。陳代初年,桂陽郡外兵留異反叛,譚儋和侯安都在桃枝嶺戰敗留異。適逢陳寶應在福建一帶反叛,留異便逃到陳寶應處,請求庇護。譚憺帶領水兵前去討伐,在晉安俘虜了陳寶應,又捉拿了留異並將之解送到京城。譚儋因此被提拔爲本郡的太守。
  隋、唐時期
  隋、唐兩朝以前,由譚氏族人的播遷情況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遷徙的簡要曆程。
  五胡十六國的戰亂局面到北周王朝結束,中國自東漢末年黄巾大起義以後四百多年的分裂混戰局面被楊堅在公元589年統一。楊堅出身於漢族貴族官僚家庭,其父楊忠曾跟從宇文泰關西起兵,賜姓普六茹氏,封隋國公。由於楊堅受到過鮮卑貴族的排擠和迫害,因此在隋朝初年頗行人君之道,深受人民歡迎。隨着社會財富的積聚,隋王朝對人民也開始刻薄起來,隋煬帝楊廣即位(公元604年)後,更是窮奢極欲、好大喜功。從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起,饑寒交迫的人民群眾開始反抗,起義的地區逐漸擴大到今山東、河北、寧夏、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省。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自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鎮)起兵叛隋。隨即攻破長安,擁西京留守代王楊侑爲帝,是爲隋恭帝,改隋大業十三年爲義寧元年,遙尊楊廣爲太上皇。第二年農曆3月楊廣死,農曆5月李淵逼迫楊侑讓位,自立爲帝,國號爲唐,是爲唐高祖,改元“武德”。至此,隋朝滅亡。
  譚氏族人在隋唐時期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時期(公元712~742年),山東一部分譚氏人因戰禍頻繁,無法立足,便開始南遷。他們起初遷往河南,後來輾轉來到江西等地,最後落腳於湖南。
  至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與混亂,造成了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這種分裂引起了北方部落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侵占,破壞了北方的國防屏障,嚴重地威脅着漢民族政權的生存。公元十世紀中葉,中國歷史的發展出現了建立以漢族政權爲主的封建統一政權的趨勢。河北大名譚延美家族便是在這種混亂而至統一的過程中興盛起來的。
  宋、元時期
  譚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廣東、江西、湖南三省。
  明、清時期
  譚氏族人已遍布大江南北,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南、廣東、江西、四川、山東、雲南等地。
清  朝時期,譚氏族人播遷出現新特點,這一時期,譚氏族人在國内的播遷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長城内外,都有譚氏族人分布,於是,譚氏族人把新的發展點着眼於國門之外。據載,此時有閩、粵譚氏族人遷至東南亞,僑於新加坡等國。
  如今,譚氏族人以湖南、廣東、四川、湖北等省爲多,這四個省的譚氏約占全國譚氏人口的6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濟陽郡:戰國時期爲魏國城邑,西漢時期改置爲濟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濟陽縣在唐朝初期並入冤句縣。晉朝惠帝時將陳留郡的一部份劃出來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山東省東明縣以及定陶縣一帶地區,距今河南省正陽縣不遠。晉惠帝後來將陳留郡的一部份劃出來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轄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山東省東明、定陶兩縣一帶地區,距今河南省德正陽縣不遠。東晉後期晉室南渡後,濟陽郡被廢黜。
  齊 郡:西漢時期先爲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爲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爲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爲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爲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穀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爲右扶風。東漢初期複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爲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複名爲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恒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農郡爲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穀關)。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又複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

堂號

  濟南堂:以望立堂。
  弘農堂:以望立堂。
  濟陽堂:以望立堂。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爲燕的牙將,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說:“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納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
  端潔堂:典自宋朝譚世勣。譚世勣,長沙人,字彥成。官至禮部侍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逼宋欽宗幸其營,譚世勣爲隨駕大臣。張邦昌僭位,責令出仕,譚世勣稱疾不出,絕食而死。後贈端明殿學士,諡端潔。後人用“端潔”作爲堂號,以紀念這位節操高潔的譚氏先人。
  六升堂:資料有待補充。
  雙桂堂:資料有待補充。
  壹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源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倫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思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善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敬愛堂:資料有待補充。
  福蔭堂:資料有待補充。
  篤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煥榮堂:資料有待補充。
  念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文元堂:資料有待補充。
  端平堂:資料有待補充。
  懷裕堂:資料有待補充。

 

譚姓家譜文獻

 
望仙譚氏宗譜,著者待考,明萬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缸巷譚氏宗譜,(清)譚廷魁等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蕭邑譚氏宗譜十二卷,(清)譚鳴春等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嘉興嘉興譚氏宗譜十卷,(清)譚子性、譚光熙等重修,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嘉興譚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清)譚新嘉、譚之樑等編纂,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慎遠義莊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天津市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民國)譚仁愷、譚仁良等創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市三店鎮沙畈村。
 
江西南豐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譚承元等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長沙善化譚氏續修族譜十卷,首三卷,(清)譚宗鍠等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福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長沙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功、譚修齡纂序,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長沙硃塘茅圖峙譚氏九修族譜二十四卷,(民國)譚善譯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思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寧鄉譚氏族譜十卷,(清)譚明沁、譚顯謨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雙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第二卷。
 
湖南寧鄉譚氏家譜二十五卷,(民國)譚漢泉、譚貢山主修,譚顯節纂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今缺第二十五卷。現被收藏在湖輩省圖書館。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萬隆、譚致聲修,譚元泰纂,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西譚氏支譜十六卷,(清)譚繼、譚作州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六升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清)譚鶴亭、譚哲堂修,譚襄甫、譚慎堂纂,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潭學前譚氏支譜十五卷,(民國)譚修晟、譚成意等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篤親堂鉛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段西塘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學知纂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煥榮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南湘潭譚氏家譜十六卷,(清)譚系均、譚系瑩纂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潤子塘譚氏七修族譜十六卷,(民國)譚茳墀等纂修,譚曙峰等主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譚氏續修族譜七卷,(民國)譚本芳、譚本傑主修,譚本琪總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濟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青山譚氏五修族譜三十二卷,(民國)譚華鎰修,譚華祝、譚國殷纂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湘西七星橋譚氏族譜七卷,首四卷,(清)譚興平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1~4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湘西譚氏四修族譜十卷,(清)譚作喚、譚作零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田樂堂譚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三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衡山譚氏重修族譜,(清)譚尚秋、譚毓士等編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臨湘中湘譚氏支譜六卷,(清)譚嘉駿纂修,譚福緒主修,清光緒年間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湖南江永譚氏族譜一卷,(清)譚正倫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縣檔案館。
 
湖南安化譚氏族譜,(清)譚梧軒、譚維新等修,譚溶軒、譚定思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永顺譚氏族譜六卷,譚興漢等修,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廣東佛山譚怡怡堂祠譜,(民國)譚鶴坡編,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大良昌興印務局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高明譚氏族譜十八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廣州民生印刷鉛印本,今缺第一~九卷、第十一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開平譚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廣州文元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台山市圖書館。
 
廣東新會城續修南門譚氏家譜一卷,(清)譚沂志、譚永培續修,清光緒二十天年(公元1897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新會縣修志會。
 
陝西寶雞陳倉譚氏族譜三卷,(清)譚仲修,譚詔倫重定,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手抄本三冊。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
 
澳門弘農郡譚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譚氏族譜,(清)羅孔志等纂修,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仁源譚氏續修支譜,(清)譚福保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富溪譚氏族譜殘,(清)譚兆連修,清朝年間手抄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天河譚萬莊長房系譜,(民國)譚永就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湘潭譚氏五個族譜,(民國)譚傳福等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石朱塘譚氏續修合譜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恩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譚氏五修族譜八冊,著者待考,民國乙亥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溈寧河頭譚氏家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端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譚氏成初公派下家譜十二卷,(清)譚青城纂修,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端潔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聿等倡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譚姓字輩排行

 
湖南湘鄉譚氏字輩:“國久恒興起繼任必承宗(世)世澤常新毓秀鍾英敬遵先訓思貽令名文章炳蔚建樹昌明聯芳濟美光裕顯榮”。
 
湖南中湘譚氏字輩:“一言大心世玉朝金青史傅芳邦家之光詩禮貽謀允蔔其昌”。
 
湖南湘潭譚氏字輩:“金玉光希一世廷邦奇興朝生卓異文名達帝幾颶徽涵英秀華國宣隆儀文章冠南楚明訓裕鼎彝撥選詩書裔萃宗衍奕箕”。
 
湖南寧鄉譚氏字輩:“忠良永遠承仁義德仔庭世學勝朝定安邦國泰平誠孝傳家本詩書裕後基慶延鴻業振喜起際昌期”。
 
湖南安化譚氏字輩:“太德仁聞鼎萬安紹祖封彥孟廷添日友玉永宇宗正大光明世文章華國英忠孝傳家本詩書裕後基慶延鴻業振喜起際昌期手澤芳徽著心田義種陳士林重作育科第久彌新”。
 
湖南茶陵譚氏字輩:“忠實必志彥有勝紹榮正(學應)文仕(啓世)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澤讀書繼後人聲名欣顯達功業著賢能”。
 
湖南茶陵石床譚氏字輩:“啟永紹士世之作斯文相傳其兆可蔔上光宗祖大振家學孝友行修書策信篤敦敏思勤防檢由約仰維德範敬慎親睦”。
 
湖南上湘横塘譚氏字輩“忠良詠(永)遠存芢(仁)義得仔(子)庭宇啟正朝定安邦國泰平禮學光先澤書香懋後昆賢才登景望俊傑振家聲”。
 
湖南長沙青山譚氏字輩:“本景光乾希一世廷邦奇飏徽涵英秀華國獻隆儀文章冠南楚明訓裕鼎彝拔選詩書裔萃宗永肇基”。
 
湖南長沙雲蓋譚氏字輩:“忠寶必志彥有勝紹榮正(學應)啟世(文仕)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澤詩書繼後人聲名欣顯達勳業著賢能”。
 
湖南長沙譚家園譚氏字輩:“必大德爲肇百世繼敏學從孔文逢顯達忠信傳家法先澤貽承允新枝衍慶長振聲昭孝義輔國尚循良”。
 
湖南攸縣西關譚氏字輩:“光大榮國祚士進顯忠良德澤運長久善貽遠振颺光宗垂裕永萬世自聯芳”。
 
重慶石柱譚氏字輩:
 
起源本派:“祁綿春梅奕會珍雲照軒伍菁與裕簡時曲濟青太玉章祥綸永芳湘崇榮德希誠皓光爲恭克用卷建宮可守武進宏仁格安仕處德巽倫正義明仲道善仁瑚公”;
 
麻成支派:“忠孝正才仁東全文勝維遺思萬代玉(國)朝(滿)光(鑒元)”;
 
朝祥支派:“友添紹景單賢丹廷春正世一天地人和永定康寧祈祥千萬高增廣厚學孔孟言欽明文思光昭先德福壽榮華昭(朝)開大典長懷恩波名推前哲才展東坡謙恭受益虛衷琢磨立身行道登甲聯科策對著美經濟包羅蛟興雲雨鳳鳴卷啊欲貴心同爲富多文臣效補職子慕蓼莪吉甫作誦端木切磋古訓宜守乃庚載歌”;
 
朝禎支派:“登單肇文明振家聲承先繼志學立德貞大道佐國裕顺和平光昭世守普安永清本源克定鍾俊毓英”;
 
朝貴支派:“永全洪家以學承繼楊在明廷思乃布宜元士孔邇月映中天可其清言萬世明顯”;
 
坡口支派:“洪金滿蔔書萬仲立本之文思啟先必裕仁善傳芳長逢太運蔔應奇昌楷模棫樸奕翼馨香詩禮世家規度程章讚纓貴胃丕振鄉邦仰沾高厚福祿安康”;
 
元貞支派:“書繼茂全單良文明啟先碧玉人尚傳宗正永映天雲科奇遠代後生照譜賢茲培光澤仕昌達躍萬年俊桀思祿林益壽延福增紅陽霞高顯大海波靜清建功立業志龍鳳飛朝廷家發吉祥盛錦江輝前程”;
 
滿四支派“滿元單龍單世萬思景朝德仲承登正延光先原有本文明啟治天統緒昭百代宗功照千年輝煌貽巨典沒有過著夕賢英雄從已古支澤永遠傳繼述良裴易流徵尚綱然心田作福地善體攝家邦純武寫忠厚楊列紹書香燕翼成謀久蠹斯衍慶長尊前以裕後蘭桂同聯芳”;
 
化龍支派:“滿元單龍世單汝單文單應朝仕國正天星一才人登第久麟鳳昭祥禧家傅明有德大學維清奇必增光尚志承裕永宗宜立言鴻繼序倫理貴周知純孝徽和顺宗先見作爲豐功勤善逑佑啟錫洪慈後代齊興發萬年福祿時”;
 
譚廣支派:“朝良單宇元功茂運俊傑升榮顯承謨烈佑啟後昆飛上表天星月紅照到萬里國太平五洲四海風雷動雨落濕地藤複舒數花多果長得盛鳳凰唱曲永傅代”
 
高台壩支派:“滿龍顯化廣世文汝颺表紹應崇貴書庭良元宇一天地人和永定安宜文明凰希泰國家慶德大學維世傅明清”;
 
飛龍支派:“滿元單龍單世祖單紹子金守本天明國正現禎祥萬邦治道崇先學連芳支秀德應長遠述弘宗成永定傳家忠孝啟文光聖朝瑞慶安良善英俊茲培嗣克昌”;
 
福龍支派:“滿元單龍崇遠守繼斌仕學紹昌思永模廷楊治道安邦定國尊榮顯躍明良起喜玖大福報毓秀鍾靈盛英才遺世長芳蘭兆鳳翥俊傑獻龍章”;
 
旦子溪支派:“一二三頂文治世單大正光明道德昌禮義達宗邦國家同勝學卿士顯忠良恩澤極深厚萬代封侯王”。
 
重慶萬縣譚氏字輩:
 
羅網壩支派:“天地鍾英修德立名學優登仕佐時平衡克承盛業龍起(啟)鳳鳴守以敬慎木茂枝榮”
 
萬縣甘霖支派:“頂文稿支世宏開永大尚其朋友以合爲家”;
 
水竹壩支派:“一萬三大成文明家道興永和起洪端修德遠立名懷才治璽國顯學獻知廷顺正成天運百世宗昌榮”;
 
複興場支派:“二三四單紹正大光明月務根本立孝培元勤創業純原昌榮華文富勝昭月專心寬敏會錫福壽萬德”;
 
洞灣支派:“正大光明功貿行成國家諱器思孝先聲肇其孔故貽澤永貞年久代遠克篤宗盟”;
 
石家梓通溝支派:“滿少知天見甫廷大良明宗元康裕國朝俸丹頂洪世代承先德忠貞啟後隆澤沛家聲久詩書文正逢蘭桂騰芳遠枝身根固同”;
 
鹽井溝支派:“宗榮爲世大一二奠家邦忠孝名顯颺修齊治平本承先定吉祥立德錫福遠作善篤慶光常懷恭儉讓意志存純良天地鍾毓秀佐國廣群英榮華安富貴副仲叔季興儒學守人道建樹昭扣昆霖雨沛恩澤高明代達品賢聲同伊周”。
 
重慶雲陽譚氏字輩:“繼楚一家泰元奇之永學汝國正高明詩書玉後坤仁儀禮智性金玉滿堂新富貴芝華久萬事右同春”。
 
吉林農安譚氏字輩:“甲乃配繼成德爲本廣有學仁福如東海富貴長春山河永威”。
 
安徽旌德譚氏字輩:“承先希大道有志紹奎光傳家惟守德永世克榮昌”。
 
譚氏一支字輩:“成良道維仁孝庭訓玉芳傳家本立作善益福權平定美智興榮昌保國民颺餘慶延年”。
 
資料有待補充。
 

 

譚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七齡登第;三策攄奇:上聯典指古代“神童”譚昭寶事典。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字彥成,長沙人)事典。
 
  宣猷邊塞;錫春土茅:上聯典指北宋末長沙人譚世勳,字彥成,元符年間進士,曆官郴州教授、祕書省正字。曾扈從皇帝到金兵帥帳,以十條理由說金兵進軍之弊、講和之利。張邦昌建傀儡政權稱“楚帝”時,請他直學士院,他以病爲借口不上任。著有《師陶集》等。下聯典指明朝滁州人譚淵,英武而有膂力,洪武年間襲父親譚勝的職務,任燕山衛副千戶。後跟從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奪九門,破雄縣,立有戰功。土茅,土階茅屋,以土爲階,以茅草蓋屋。指居住簡樸。
 
  土茅錫券;邊塞宣猷:同上(上下聯互易),上聯典指明朝副千戶譚淵,滁州人。有膂力,引兩石弓,發無不中,從燕王起兵,奪九門,破雄縣,驍勇善戰,夾河之戰中,以馬蹶被殺,諡壯節。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元符進士,又中詞學兼茂科,後扈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說其用事者,言講和之利,詞意中激,金人聳聽。
 
  五言通用聯
  洋水家聲遠;鳧山世譚長:全聯爲唐朝譚忠後裔旌德洋川譚氏大門以及春節用對聯。
 
  渤海家聲遠;洪溪世澤長:此聯爲安徽省旌德縣高甲村高氏宗祠聯。上聯典出高氏郡望;下聯嵌“洪溪”爲祠西水名。
 
  六言通用聯
  七歲能登上第;三子盡作大夫:上聯典指宋代人譚昭寶,相傳七歲應童子試而登上第。下聯典指北宋始興人譚佚,皇祜年間進土,三個兒子也都成爲名大夫。
 
  仙客練月得到;烈婦漬血留痕:上聯典指南唐譚峭鍊丹得道,後仙去。下聯典指宋譚氏婦趙氏爲元兵所害,血濺殿楹,如婦人抱嬰兒狀。
 
  七言通用聯
  十載父子雙進士;一時兄弟兩將軍:上聯典指宋代元符進士譚世勳與其父譚申政和進士,其間時隔約十年。本聯可作譚氏家祠聯。下聯典指元代帥左都監譚資榮,以其弟資用攻汴梁有功,擧資用代其職。
 
  爲人樹起脊梁鐵;把卷撑開眼海銀:此聯爲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自題聯。
 
  頗有清香留畫戟;翩然彩服效扁舟:此聯爲清光緒進士譚延闓自題聯。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聽鯤化海濤翻:此聯爲五代詩人譚用之《送友人歸青社》詩句聯。
 
  竹徑支分班玉筍;江灣族聚躍金麟:廣東省英德市英城鎮江灣村譚氏宗祠聯。據譚氏族譜載,其入英始祖譚嗣敬於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自南京住機遷茲英土竹迳都(今大站鎮樟灘管理區果樹頭村)居住”。譚嗣敬於洪武十九年穫貢,曾出任浙江慈溪縣令(見《韶州府志》、《英德縣志》)。六世祖譚竹坡約於明嘉靖初年,擕室來村創業。至乃孫譚亮采(字熙台以武擧人資格出任湖南湘鄉、善化兩任知縣)在村中毗鄰而建乃兄雲台及自身祠兩座,於是,譚氏遂爲村中望族。長房雲台祠於1992年重修。據譚氏族譜稱,其遠祖“可奕公於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次子守祿公,自江西吉安泰和縣遷居湖南茶陵州上塘太平圍落籍。”“湘省譚氏之盛,居全國之冠。蓋可奕公元孫十八宏中,除宏政改宏帙遷江西虔州,複遷廣東落籍外,其餘十七宏後裔,俱散布湖南全省,其盛可知。而茶陵譚氏尤稱巨族,民國偉人譚延闓屬焉。”該譜又稱:“考譚氏有虔翁,諱崇紀,號宏帙。誥贈資政大夫。原由湖廣遷居江西堯州虔化縣西俊村。今屬贛州,隋唐稱虔州,故名虔,嗣因避亂,於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壬戍,率眾裔遷居南雄珠璣巷沙水村。寧靜後複遷於虔。至何時再來廣東,未有記載,大約在洪公(虔公長子,登進士,任廣州儒學提擧)出任廣州時間耳。”據此可知,譚宏帙乃隨子遷粵,成爲譚氏之“入粵始祖”。
 
  八言以上通用聯
  仙德巍峨四民瞻仰;聖功浩盪萬姓占恩:香港九龍峰譚公仙聖祖廟柱楹。
 
  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讚中華:此聯爲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在公元1897年自撰聯。
 
  終南山上神人,涉獵文史;棲隱洞中道士,出入金門:全聯典指南唐國子司業譚峭,泉州人。好仙術,居嵩山十餘年,後登青城山,相傳仙去。亦稱紫霄真人。
 
  道協天人,早歲乘龍從此去;情深桑梓,今朝跨鶴定歸來:香港九龍峰譚公仙聖祖廟得道亭。
 
  勳名炳炳,榮列戊戌六君子;偉績昭昭,號稱關隴一文人:上聯典指清末維新派譚嗣同,字複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曾設立算學會,結合維新志士講求變法救亡之道。公元1896年至南京任候補知府。1898年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政變時爲袁世凱出賣,遇害。爲“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全集》。下聯典指清朝洮州訓導譚詠昭,字仲回,武威人。制行堅潔,擅詩文,爲同光間“關隴文人第一”。有《看雲書屋詩文集》。
 
  祖宗來自江西,慕三閭風景、五指煙霞,欽仰大夫先屈子;嗣孫守成湖北,綿千秋俎豆、萬古馨香,堪羨公爵邁邢侯:此聯爲湖北省秭歸縣樂平里譚氏宗祠聯。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光陰冉冉,歲月攸攸,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深潭欲海,力如項羽,智若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爲什麼?請君息坐片時,試把寸心思前想後,得安閑處且安閑,留些奔波過明日;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僕僕,道途茫茫,牽未住朱顏白發,帶未走黄金碧玉,富似石崇,貴比楊素,綠珠紅拂皆成夢,今何在?替我解下數文,沽酒半壺猜三通兩,會暢飲時應暢飲,西出陽關無故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城東西江北岸山譚公廟聯。廟祀元代寧海(今屬浙江省,一說山東省弁平縣)人譚處端,“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七大弟子之一,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稱爲“全真七子”。其人道行高深且行俠丈義,頗得人心;在廣西梧州城東,西江北岸山上,舊時立有“譚公廟”,所紀念爲他正直俠義,扶危濟困,尤其是對水火災禍預見異常准確,而舊時的梧州水火兩災頻繁,故人們立廟祀之,以求蔭佑。該廟已毁多年,今僅存遺址,在梧州家用電器廠内。據地方志載,舊時廟中有這副長柱聯,内容頗有意思和哲理。
 

 

譚姓名人

譚姓歷史名人

  譚夫吾:(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吳國人物。
  據《吳縣志》記載,戰國時期曾有一位名叫譚夫吾的人,以無比崇高的言行受到後代人的傳頌。
  譚夫吾是吳國人,曾與一位名叫張胥鄙的人交情甚篤,後來又因爲一些事情絕交了。
  後來張胥鄙觸犯法律被捕入獄,將要處以死刑。盡管兩人已經絕交,但譚夫吾仍惦記這位朋友,他命令自己的一些隨從將他從牢獄中解救了出來。
  當張胥鄙得知是譚夫吾救了他性命時,就找到譚夫吾,說道:“先生您義薄雲天,我一介小人,跟您有天壤之别,因此我開始與您交好,後來又覺得不合適而與您絕交了。我聽說君子不因爲周圍的環境而放棄自己的志向,改變自己的行爲。今天我如果跟先生您逃走的話,雖然我會穫得安全,但卻因爲貪生怕死而改變了自己的意願和行爲。這叫做因危易行,是我所不願意做的事。”這些話說完後,張胥鄙以頭觸牆自殺了。
  譚夫吾悲痛地說:“我要救他性命卻不被接受,有討好的嫌疑;我不明白他高潔的志向,而自作主張救他出來,這是我的愚魯之處。哎,我這樣愚笨,實在對不起君主,也對不住朋友,我真是太虛偽了。世人將因此而討厭我,至於我自己,我是再也沒有顏面活在這世上了!”說完這些,他也自刎身亡。
 
  譚峭:(生卒年待考),字景升;泉州人(今福建泉州)。著名五代時期道教學者。
  幼讀經史,屬文清麗。父唐國子司業洙,訓以進士業,而峭愛好黄老、諸子及《穆天子傳》《漢武帝内傳》《茅君列仙内傳》等書,立志修道學仙。後辭父出游終南山、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華山、泰山等名山而不複返。其父馳書責之,乃複信曰:“茅君昔爲人子亦辭父學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堅,亦無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尋訪,並寄以衣物錢帛。峭將父所寄衣贈貧寒人家,錢帛存放於酒肆。於嵩山師事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
  惟以酒爲樂,常處醉鄉中;夏日穿烏裘,冬著綠布衫,或整天臥於霜雪中,人以爲已死,視之,呼吸如故。狀類瘋癲。每行吟詩曰:“線作長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東邊,蓬萊信道無多路,隻在譚生拄杖前。”據南唐沈汾《續仙傳》載:譚峭後居南嶽,鍊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據《泉州府志》載稱,南唐主曾賜譚峭以紫霄真人之號。 譚峭的思想和著作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譚綸:(公元1520~1577年),字子理,號二華,江西宜黄譚坊人。著名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著有《譚襄敏公奏議》、《睹物寓武》等。
  譚綸主持兵事近三十年,抗倭、戍邊,屢建奇功,與戚繼光齊名,號稱“譚戚”。他善於用人。戚繼光、俞大猷、劉顯、李梁、李超、陳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戰將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稱爲“善任俞戚而建大勳”者。
  此外,譚綸任浙江台州知府回鄉時,帶回海鹽腔戲班,教習本地藝人,並將弋陽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湯顯祖對宜黄腔極爲欣賞,其著名的《臨川四夢》,均由宜黄藝人首次演出以至流傳。宜黄腔後經藝人不斷探索和改進,不僅在省内廣泛流行,在安徽、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陝西、廣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傳。一些曲調還融入了京劇,

  譚元春:(公元1586~1637年),字友夏;湖廣竟陵人(今湖北天門)。著名明朝文學家,與鍾惺同爲“竟陵派”創始者。
  譚元春在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鄉試第一。與同里鍾惺共選《詩歸》,一時名聲甚赫,世稱“鍾譚”。他們創立的文學流派稱“竟陵派”。
  著作收入《譚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包括《嶽歸堂新詩》五卷,《鵠灣文草》九卷,《嶽歸堂已刻詩選》八卷及《諸稿自序》一卷。與鍾惺共編《詩歸》五十一卷,《明詩歸》十卷,補遺一卷。共評《詩刪》十卷。另有《譚子詩歸》十卷;《莊子南華真經評》三卷;《四六金聲》十卷;選編《東坡詩選》十二卷;評點《想當然傳奇》兩卷。
 
  譚拜:(生族年待考),滿族,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世居查昆木()。著名後金時期將領、大臣。其父他塔喇·達音布事太祖,仕至都統。譚拜少時即從征伐,累管兵部吏部尚書,加世職二等男爵。
 
  譚廷襄:(公元?~1870年待考),字竹崖;浙江省山陰(今紹興)人。著名清朝大臣。
譚廷襄是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曆任刑部主事、郎中、顺天府尹、刑部侍郎等職。
 
  譚紹光:(公元?~1863年待考),祖貫廣東南海里水村興義坊,廣西桂平人。著名太平天國慕王。
 
  譚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複生,號壯飛,又署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通眉生;湖南瀏陽人。著名清朝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
 
 

譚姓近現代名人

  譚鑫培:(公元1847~1917年),原名譚金福;江夏人(今湖北武昌)。著名近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和戲曲革新家。
  譚鑫培自創“譚派”,被譽爲清朝“同、光十三絕”之一。當時有“無腔不學譚”之說。
  譚鑫培的代表劇目有:《定軍山》、《陽平關》、《南陽關》、《太平橋》、《戰長沙》、《當鐧賣馬》、《桑園寄子》、《碰碑》、《烏盆記》、《鎮潭州》、《王佐斷臂》、《南天門》等。
 
  譚玉齡(1920年~1942年8月14日),滿族,他他拉氏。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妾室。出生在一個北京的旗人家庭。原名他他拉·玉齡,由於滿人身份會招來麻煩,所以按音轉關係改成漢人姓氏譚。1937年初正在北京讀中學堂的譚玉齡被溥儀選中,從北京前赴長春。4月6日在新京(今長春,當時的滿洲國皇宮)被冊封爲祥貴人。婚後,與溥儀感情甚篤。五年後因傷寒病去世,得年22歲,被追諡爲明賢貴妃。按清朝貴妃例治喪,殯於長春般若寺,滿洲國垮台後,溥儀囑族人將其棺柩火化,骨灰轉存於北京親屬處,溥儀穫釋後,曾一度接至自己家中,後由侄兒小瑞代爲安葬。而玉齡的那張玉照,溥儀一直帶在身邊,直到1967年逝世。
 
  譚人鳳:(1860~1920),亦名譚有符,字符善、石屏,號石叟、雪髯;湖南新化福田村人(今湖南隆回鴨田鄉南塘村)。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驅。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後,譚人鳳反對南北議和,主張繼續北伐,並在上海設立北伐機關。後任川粵漢鐵路督辦,長江巡閱使等職。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孫中山,黄興因籌組中華革命黨事漸生分歧,譚人鳳居間調解,盡力維護黨人團結,後孫黄二人俱感佩,譽爲“正大穩健之至”。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譚人鳳致電蔡鍔“直抵燕雲,以誅元凶”。並往返於南洋、新加坡等地,籌款和組織力量,積極開展反袁鬥爭。 
  著有《石叟牌詞》等,另有《譚人鳳集》刊行。
 
  譚延闓:(1880~1930),字組庵,號畏三;湖南省茶陵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北伐軍總司令。1922年陳炯明叛變後,譚延闓先是變賣家產將窮途末路的孫中山迎往上海,隨後他又聚湘軍一萬多人,討伐陳炯明。1924年,譚延闓被孫中山任命爲北伐軍總司令,以後又任國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長。
  1930年9月,譚延闓患腦溢血,病中囑托蔣氏夫婦在青年軍官中爲譚祥擇夫,並囑蔣在他死後替他照看第二軍將士。同年去世,國民政府下令國葬,其墓就建在孫中山先生陵墓的東面數公里處。
 
  譚平山:(1886~1956),廣東高明人。著名中共政治局原委員、民革中央常委。
  譚平山是清末秀才,小時隨父學過裁縫,後入高明東洲書院學習,清朝末年參加鄉試,中了秀才,繼而考入廣州兩廣優級師範本科學習,畢業後到雷州中學任數學教員,後擔任校長。
  1909年在雷州加入同盟會,投身舊民主主義革命,當選過廣東省參議員。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0年畢業回廣州,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任哲學教授。
  在北京大學就讀和在廣州任教期間,發起和創辦了《新潮》、《廣東群報》等刊物,寫了大量專論和時評,宣傳蘇俄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宣傳“五四”革命精神,並把革命刊物不斷寄回家鄉進行共產主義的啟蒙教育。
  1921年,他在廣州與工人運動積極分子梁複燃等組織和建立土木建築工會,布置梁複燃到佛山組織和發動工人運動,與陳獨秀等重新建立廣東共產黨組織。同年7月正式稱爲中共廣東支部,他任書記,在廣東開展黨的活動。他又是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被選爲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首任書記。
  由於譚平山在廣東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發展黨團組織開展工人運動,因而穫得一定的聲望。
  1949年2月,被選爲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政務委員。1954年當選爲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被選爲常務委員。1956年年,被選爲民革中央副主席。
  1956年4月2日在因病北京逝世,終年七十一歲。
 
  譚植棠:(1893~1952),曾用名昌泰;廣東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人。著名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中國共產黨廣東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譚錫疇:河北吳橋人。著名現代地質學家。以大量證據糾正了德國人李希霍誤把白堊紀確定爲二疊一石炭紀的錯誤推斷。著有《四川峨嵋山地質》、《北京西山地質志》等。
 
  譚天度:(1893~1999),廣東高明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員優秀黨員。
  譚天度在1920年參加革命,是中共“一大”期間的黨員,還是一位世紀老人。
  大革命時期,譚天度曾經同周恩來、陳延年、彭湃、鄧中夏、蘇兆征等同志並肩戰鬥,參加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他曾引導一大批優秀青年走向革命道路,其中就有著名的革命烈士——陳鐵軍。
  大革命失敗後,譚天度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任政治保衛處祕書,爲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後來,面對嚴重的白色恐怖,譚天度活動於香港、上海等地,堅持地下鬥爭。抗日戰爭時期,他是廣東省委的機關刊物《新華南》半月刊的主編,同時任省委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並參加了抗日武裝鬥爭,先後任中共惠陽前線工委書記、東江軍政委員會委員、惠陽大隊政委、東寶行政督導處主任等職,參與領導並創建了東江抗日民主政權。
  解放戰爭時期,譚天度在香港從事上層統戰工作,同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等民主人士密切合作,參與護送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出席新政協,爲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949年5月,譚天度撤離香港,重返東江參加人民解放戰爭,任粵贛湘邊區東江人民行政委員會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譚天度在廣東長期從事民族事務和統戰工作,先後任西江專員,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華僑投資公司董事長,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省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黨組成員等職務,爲廣東的民族工作、統戰工作和其他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99年5月30日,譚天度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一百零七歲,是中國共產黨至目前爲止年齡最大的黨員。
 
  譚政:(1907~1988),原名譚世銘;湖南湘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大將。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一團祕書,紅四軍軍委祕書長、軍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國後,曆任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第三政委兼幹部管理部部長,中南局第一副書記,華南分局第三書記,華南軍區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中央軍委常委、顧問,國防部副部長,中央監委副書記。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88年11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一歲。
 
  譚甫仁:(1910~1970),廣東仁化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士兵委員會幹事,紅十二軍連政治委員,第六八七團政治委員,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三旅政治委員,第一一五師教導第七旅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滿軍區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五兵團軍政治委員,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三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委員,昆明軍區政治委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0年12月18日因飛機失事在昆明殉職,終年六十歲。
 
  譚希林:(1908~1970),湖南長沙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黄埔軍校,1927年畢業。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排長,武漢革命政府警衛團排長。參加了著名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特務連連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三十一團副營長、代營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紅軍學校教育長,閩西紅軍指揮部參謀長,紅十二軍參謀長兼第三十四師師長,紅二十一軍參謀長、代軍長,軍委警衛團團長,南路軍臨時指揮部司令員,幹部團工兵主任,特科學校工兵營營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參謀長,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江北游擊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二師第六旅旅長兼政治委員,津浦路西分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皖北軍區司令員,新四軍第七師代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七師師長,第四縱隊司令員,豫皖蘇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膠東軍區代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二軍軍長,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0年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六十二歲。
 
  譚冠三:(1908~1985),湖南耒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秋收起義和湘南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需處文書,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第一縱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三十四師訓練隊隊長,第十二師特務連政治委員,第三十四團政治委員兼特派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兼第三十六團政治委員,紅三軍第九師第二十五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巡視員,陝甘支隊第四大隊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俱樂部主任、祕書科長,冀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一軍分區兼第七支隊政治委員,南進支隊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蘇八地委書記兼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藏軍區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二書記、監委書記、西藏政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成都軍區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5年12月6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終年七十七歲。
 
  譚家述:(1909~1987),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茶陵縣農民自衛部部長,縣游擊隊副隊長、大隊長,第二縱隊縱隊長,湘東獨立第一師第三團團長、師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第二十二師師長,紅六軍第十八師參謀長,紅六軍團參謀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長、教員。1939年赴前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回國。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教育長,華北軍政大學教育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高炮指揮部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軍校部部長。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7年8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譚天哲:(1912~1998),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政治部青年幹事,紅六軍團譯電員。和王永浚(少將軍銜)靠手里的一本明碼和一張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一個字一個字地積累編成了部分的敵軍密碼本,並將收到的敵軍電報一個字一個字地猜測,譯出敵軍新的行動和作戰意圖的情報,使人民解放軍對敵情有所了解,保證人民解放軍首長訂出行軍或作戰方案。後任紅六軍團機要科科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教導營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處主任,第三五九旅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南下支隊第四大隊政治處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鄂北軍區第二團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第三十師第九十團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七軍衛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著名的東北1947年冬季攻勢和平津、宜沙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任海軍聯合學校第三分校政治委員,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56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後曆任海軍廈門水警區政治委員,海軍福建基地政治委員,海軍學院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8年12月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八十六歲。
 
  譚開雲:(公元1914~2003年),江西永新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7年任鄉童子團團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鄉團支部書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第八師第二十二團排長、連長,紅十四軍第三十八師第一團連指導員,少共國際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在一次戰鬥中與敵拼刺刀,接連撂倒五個敵人,自己多處負傷。長征時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巡視員,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總支書記,陝北獨立第三團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共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大隊大隊長,抗大第一分校支隊政治委員,魯中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八路軍政治部巡視團主任,山東警備第三旅政治委員。爲我黨人民解放軍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幹。在山東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期間,他爲鞏固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第九師首任政治委員,第九師是原山東軍區魯中軍區由地方部隊編成的獨立旅,進入東北時三千人,編制裝備均不健全。後與曾克林部合編爲第九師。部隊中山東參軍老成分占10%,東北參軍及俘虜成分占45%。該部隊“作戰力較弱“,來東北後在長期戰鬥中鍛鍊進步甚快,戰鬥力有很大提高,頑強性較強,有攻堅之經驗。後擔任遼西軍區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東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著名的本溪保衛戰、四保臨江和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沈陽軍區幹部部副部長,1958年任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政治部工作。1960年因受彭德懷、鄧華問題牽連,調任遼寧省軍區第三政治委員。1964年任新疆軍區副政治委員,1973年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爲推進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爲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3年10月2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八十九歲。
  譚震林:(1902~1984),原名譚喜起;湖南攸縣城關鎮人。著名的無產階級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指揮家、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譚友林:(1916~),湖北江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0年參加中國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政治部青年幹事,獨立營營政治委員,1935年2月任紅二軍團第六師第十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後任紅軍學校第四分校上級幹部隊指導員。1935年11月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1月任紅二軍團第五師政委。在湘黔邊瓦屋塘戰鬥中,師長賀炳炎右臂中彈負傷,他一面派人救治賀炳炎,一面指揮部隊奮勇阻敵,掩護軍團安全通過。紅二、六軍團進至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地區後,率部在大定大力開展群眾工作,籌糧籌款,擴大紅軍,並以偵察隊爲基礎,組建了第十四團。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甘孜會師後,任紅二方面軍第三十二軍第九十六師政治委員,與師長王尚榮率部隨紅二、四方面軍北上。進入草地第二天,得了傷寒病,躺在擔架上行軍,服了五十多服中草藥於治愈。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甘肅會師前夕,紅三十二軍遭到阻擊,與師長王尚榮率部英勇抗擊,掩護軍部機關顺利通過,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到陝北後,1933年1月入紅軍大學第二期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竹溝留守處教導隊隊長兼政治委員,豫東游擊支隊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三總隊政治委員,第四師第六旅旅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松江軍區哈北軍分區司令員,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三五九旅副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十二縱隊第三十四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三十九軍副軍長,東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九軍副軍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副軍長,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回國後,任東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司令員,1980年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1983年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等職。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譚文邦:(1911~1987),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獨立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紅十七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幹事,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六軍團第四十九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模範師營教導員,第四十九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教導隊政治委員,第七一九團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委員,特務團政治委員,第七一七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牡丹江軍區副政治委員,合江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司令員,合江軍區政治部主任、獨立第九師副政治委員。是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第十四師首任政治委員。第五縱隊第十四師是南滿獨立第二師的基礎。1945年底,冀東軍區的一批幹部到通化,建起一個獨立團。爾後膠東軍區一個團進駐通化,與獨立團合並爲通化支隊,堅持敵後鬥爭。後改名爲楊靖宇支隊,發展到一萬人。第十四師“游擊戰經驗多,有朝氣,有猛沖精神”。後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政治委員、第四十二軍政治部副主任。回國後,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任廣州軍區炮兵政治委員。1964~1968年,任湖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
  1987年8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譚右銘:(1910~),四川雲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8年在萬縣讀高中,因軍閥混戰而停學。1929年瞞着家人到上海,考入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不久轉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從事地下工作。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團支部書記,1933年11月,中共上海中央局軍委派他回川,組織萬縣、雲陽地區的地下鬥爭,任中共雲陽縣工作委員會、雲奉邊區特委、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1935年1月,在雲陽發動了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後,輾轉回到上海。根據上海南方局軍委的指示,9月回到雲陽,繼續從事地下鬥爭,後因國内外形勢發生變化,上級黨組織要求停止組織武裝暴動,離開四川回上海。1937年在上海《群眾新聞》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6月到達太原,進入山西犧盟會幹部訓練班學習。1938年任山西新軍教導第二師第一團政治處主任,不久任師政治部主任。1938年底去陝北。1940年任晉西獨立支隊政治部宣教科長,1943年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宣傳部教育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任山東軍區獨立第五師政治部主任,師長是聶鳳智,1947年,獨立第五師改編爲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第二十五師,任師政治委員,師長是肖鏡海,第七十九師政治委員,1949年任第二十軍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政治部主任、後升任第二十軍副政治委員、1952年升任第二十軍政治委員,同年底回國。1953年複到南朝鮮接受戰俘,在板門店與美方紅十字會小組交談後,帶一個小組進入南朝鮮釜山,然後到濟州島,9月在板門店交接了戰俘。1955年任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部副主任,1959年任《解放軍報》社副總編輯,1963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譚友夫:(公元1917~1976年),原名譚幼福;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紅11軍31師在柴山保一帶開辟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府時,投奔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革命(弟兄六人參加紅軍,其中四人在戰鬥中犧牲)。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8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鄂豫皖蘇區紅軍游擊第五大公務員,紅四軍第十師宣傳員、軍政治部青年委員,第二十九團政治處主任、青年科長,第二十八團總支書記。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9月隨部西征川陝,參加了創建川陝根據地的鬥爭和反四川軍閥田頌堯、劉湘發起的“三路圍攻”和“六路圍攻”。1935年6月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擔任第五大隊政治幹事、指導員。1938年抗大第一分校教導員,太行決死隊第三縱隊第八團總支書記、團政治委員。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後到山西新軍工作。在山西他積極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獨立發展我黨抗日武裝,組建了著名的“壺關獨立營”。不久,又組建了晉東南保安第九團。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十三旅第六十七團政委。參加了平漢戰役。1948年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二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陝南軍區第十二旅政治委員,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安康軍分區司令員,率部進駐安康地區剿匪,先後榮穫二等功、三等功及戰鬥英雄等勳章共十一枚。1952年入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學習。1955年畢業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副軍長,第十二軍副軍長,南京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南京軍區後勤部長,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76年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五十九歲。
 
  譚知耕:(1917~2001),河南光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1929年參加光山縣農民赤衛軍。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五團勤務員、宣傳員、連政治指導員,第三十一軍軍部偵察參謀等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和川陝蘇區反敵“三路圍攻”、“六路圍攻”及廣昭、陝南、強渡嘉陵江等戰役戰鬥,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參謀、政治指導員、大隊參謀長、營長兼政治教導員,第四支隊第十四團參謀長,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十二團長,新四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蘇浙軍區司令部參謀長處處長,第三縱隊第七團團長等職。參加了對抗天長、儀征、颺州、六合、金牛山地區日偽軍“掃盪”、“蠶食”的作戰和天目山第一、第二、第三次反頑戰役,屢建戰功。
  解放戰爭時期,任淮南軍區獨立第一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新四軍第一師第一旅副旅長兼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九師師長等職。率部轉戰蘇、魯、豫、皖、滬等地,參加了保衛淮陰漣水、魯南、萊蕪、孟良崮、魯西南外線出擊、平漢路(鄭州至許昌段)破襲、確山、開封、睢杞、淮海、渡江等戰役,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軍參謀長、副軍長,1952年7月調任華東軍區第四步兵學校校長,1957年畢業於前蘇聯伏羅希洛夫軍事學院。回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戰役法教授會主任、1964年任高等軍事學院教育長,1971年任海軍廣州基地第一副司令員,1975年任南海艦隊司令員,1978年調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爲加強部隊建設,爲繁榮和發展中國的軍事教育和軍事科研事業,做出了貢獻。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1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四歲。
 
  譚善和:(1915~1991),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第二十三師政治部宣傳幹事,紅六軍團第十七師第五十團特派員,軍團保衛局科長,第十六師特派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組織股股長,野戰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後勤部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旅政治委員,軍區司令部軍械處處長,中共河南商城縣委書記,中共鄂豫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工兵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軍區工兵司令員,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指揮所司令員,率志願軍工兵參加重建平壤。1955年回國後,任長沙高級工兵學校校長。1957年入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基本系學習,1960年任工程兵副參謀長,1962年任參謀長。中印邊界反擊戰前,踏勘了中印邊界西段邊防陣地,組織兩個工兵團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喀喇昆崙山進行戰前緊急集訓。常年在基層、工地、訓練場奔波,一年内跑壞了兩台專車。葉劍英元帥說: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年跑壞兩台車的幹部!
  1966年任工程兵副司令員。1973年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主管後勤工作和天山公路、南疆鐵路建設。1974年對新疆自治區的工交系統進行整頓。1975年至1982年任工程兵司令員,1983年至1985年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六歲。譚善和與蕭克、陳錫聯等致信中央書記處,建議取消遺體告别儀式。
 
  譚乃達:(1938~),吉林農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56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曆任陸軍自行火炮營炮長、車長,團政治處文化教員、幹事,代理連長、指導員。
  196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後,任軍政治部宣傳處幹事,團政治處副主任、代主任,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團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軍坦克團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兼紀委書記,師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師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1985年後,任集團軍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1989年任集團軍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1992年11月任沈陽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3年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軍區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4年10月任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候補委員。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7月晉升爲中將軍銜。
 
  譚輔烈:(1903~1982),江蘇高郵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黄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曆任軍職。
  抗日戰爭時期,任騎十師師長等。抗戰勝利後,任第二兵團副司令官、徐州警備司令、國防部高參等。
  1949年逃往台灣。
  1982年6月6日在台灣省台北市逝世。
 
  譚伯羽:(1900~1982),名翊,譚延闓長子;湖南茶陵人,生於長沙。民國政府高級官員。
  國民黨元老譚延愷之長子。上海同濟大學畢業,後赴德國留學。
  1929年回國,任上海兵工廠工程師,同濟大學祕書長。
  1934年任民國南京政府駐瑞典使館代辦,後任駐德國商務參事。
  1942年回國,任經濟部常務次長。1946年任交通部政務次長。
  1949年2月逃往台灣,曾任國民黨七屆中央評議委員等職,後長期寓居美國。
  1982年12月逝世。終年八十二歲。
 
  譚良德(1965~ ):廣東茂名市人。中國跳水運動員。中國共產黨十四大代表、廣東省首屆“十傑”青年、廣東省政府記大功、特等功。
 
   譚晶(1977年9月11日~):山西省侯馬市人,中國青年女歌唱家。一級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1994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專業民族聲樂,1998年畢業,隨即考入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2006年7月,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穫音樂學碩士學位。
  2000年8月,於中央電視台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的比賽穫得金獎。
  2004年7月26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擧辦“在和平年代”軍旅歌曲個人演唱會。
  2006年9月12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擧辦“和諧之聲-譚晶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
  2006年12月12日,在卡塔爾多哈擧行的2006年亞洲運動會閉幕式的10分鍾中國表演當中演唱了歌曲《中國之約》。
  2008年4月,與群星合唱北京奧運會倒計時百日主題歌《北京歡迎你》。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播放了譚晶演唱的《天空》作爲放飛和平鴿的背景音樂。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現場演唱了奧運歌曲《北京 北京 我愛北京》。
  青島奧帆賽開幕式,她現場演唱了主題曲《愛的海洋》。
  北京殘奧會開幕式,她與中國男高音範競馬現場合唱了殘奧運歌曲《讓我擁有你》,她成爲唯一一位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又在北京殘奧會演唱的歌唱家。
  2008年年底榮穫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譚盾(1957年8月18日~):湖南長沙人,著名作曲家,現旅居美國紐約。約翰·凱奇的追隨者,以其非常規音像手段,音樂劇場以及自己的作品中的大量拼貼(音響以及自己的其他作品)聞名,1987年穫巴托克國際比賽首獎、1988年穫新西蘭國際傑出作曲獎、1990年穫日本人野義郎作曲比賽首獎、1993年穫美國貝絲最佳舞劇音樂創作獎、1994年,其交響樂作品專輯被BBC評爲全球最佳十大唱片之一,並穫日本文學藝術院最佳古典音樂唱片大獎、2001年穫美國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他曾先後應邀擔任德國慕尼黑國際歌劇比賽評委、荷蘭國際作曲比賽評委、台灣國際華人作曲比賽評委和美國洛克菲勒委約作曲大獎評委。
 
  譚維維:著名歌手,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

  譚建勳:秦腔小生、須生。陝西鳳翔人。爲甘肅省秦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穫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譚建榮(1954年10月~):浙江湖州人,工學碩士、理學博士,浙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導。
 
 
香港
  譚江柏:香港著名足球運動員
  譚詠麟:當代著名歌星,二十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歌壇天王
  譚富榮:藝名狄龍,香港名演員、
  譚艾珍:台灣演員
  譚尚渭:香港公開大學前校長
  譚月萍:前九龍東區議員
  譚炳文:香港藝人,現配音監制
  譚國僑:西九龍區議員,前市政局議員
  譚百先:藝名羅文,香港著名歌手
  譚耀宗:香港政界人物,民建聯主席
  譚玉瑛:香港電視節目主持人
  譚小環:1994年香港小姐冠軍
  譚耀文:香港著名歌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